李政道研究所吳建達團隊在準一維材料的量子相變研究中取得突破

2020-11-24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近日,李政道研究所李政道學者吳建達的理論團隊與中國人民大學於偉強教授的核磁共振實驗團隊共同合作,在國際權威物理學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以「Quantum Criticality of the Ising-like Screw Chain Antiferromagnet SrCo2V2O8 in a Transverse Magnetic Field」為標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Phys. Rev. Lett. 123, 076203 (2019)】。學者吳建達為該合作理論部分唯一通訊作者,李政道研究所博士後鄒海源為文章第二作者。於偉強教授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何長振研究員為該合作實驗部分共同通訊作者。復旦大學物理系及南京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合作單位。

 

在量子相變點附近,由於多體量子漲落及熱漲落之間的強烈競爭,會伴隨有豐富的量子臨界行為。一維橫場伊辛模型作為研究量子相變和量子臨界的一個經典模型,近幾十年來得到了廣泛的研究。該研究工作藉助於超低溫核磁共振(NMR)測量方法,研究了在沿a軸([100]方向)外加磁場作用下,準一維類伊辛螺旋鏈反鐵磁體SrCo2V2O8中的量子臨界行為。結果顯示,在沿著a軸加外磁場時,SrCo2V2O8中的奈爾(Néel)溫度會隨外磁場增強而迅速且連續地降低,並在外磁場達到7.03T附近時產生了三維量子相變。有趣的是,當外磁場達到7.7T附近時,通過分析低溫下磁場依賴的自旋-晶格弛豫行為的雙峰結構及其溫度依賴行為,發現在7.7T附近會有無能隙激發的第二個量子臨界點產生。實驗數據結合相應的有效一維自旋模型的數值計算表明,外加磁場在晶體內所誘導的有效交錯橫場([010]方向)會顯著降低量子臨界場,進而產生了屬於一維橫場伊辛普適類的第二個量子臨界點。

本文對SrCo2V2O8的核磁共振研究首次在實驗中揭示了該材料在橫向場中的兩個量子臨界點。文章詳細的研究了三維相變溫度、無序區過渡溫度及自旋動力學標度行為,展示了在兩個量子臨界點上各自獨特的量子臨界行為。研究工作進一步指出,有效交錯磁場的新效應使得一維和三維量子臨界點可以在低場之下實現分離。這種一維量子臨界點可以在低磁場下暴露在三維有序相外,為實驗研究一維橫場伊辛模型的量子臨界行為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在該合作研究中李政道學者吳建達得到了上海人才計劃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李政道研究所學者吳建達對多磁子弦激發態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李政道研究所學者吳建達研究團隊與德國的Bella Lake教授領導的中子散射實驗團隊合作在物理學頂尖期刊《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上以 「Dispersions of many-body Bethe strings」為題發表最新研究成果【https://doi.org/10.1038/s41567-020-0835
  • 上海市長應勇視察上海交大張江科學園、李政道研究所建設
    李政道研究所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點任務和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市領導來到研究所項目工地,察看建設進展,聽取人才團隊、科學研究等方面情況,關切詢問還有什麼需要推動解決的問題。應勇指出,要圍繞服務國家戰略,聚焦重點領域,找準目標定位,明確發展路徑,集中力量攻堅突破。
  • 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在上海啟動建設 打造世界知名原始創新策源地
    李政道研究所由著名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呼籲建設,於2016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研究所以丹麥玻爾研究所、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為藍本,聚焦粒子物理、天文與天體物理、量子物理與應用技術等領域,旨在提升中國在基礎物理及相關前沿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李政道研究所實驗樓效果圖。
  • 大咖雲集 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交大舉行
    10月31日至11月2日,李政道研究所物理新興前沿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交大閔行校區舉行,國內外的頂尖科學家們圍繞科學前沿問題碰撞智慧火花。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政道研究所理事會理事長林忠欽今天上午在致辭中提到,近年來上海交通大學重點建設了物理與天文學等基礎學科,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前沿成果,實現了學校相關學科的跨越式發展。
  • 進展|高壓比熱研究量子磁性相變
    量子磁性系統的相變研究近年來在理論上進展迅速,從具有拓撲序的量子自旋液體 [1]到超越朗道-金茲伯格對稱性破缺理論的去禁閉量子臨界點[2] 以及具有湧現連續對稱性的新型一級相變[3] ,新的結果不斷出現。
  • 王建波團隊氧化鋅納米線可逆結構相變研究獲突破
    近日,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王建波教授課題組在氧化鋅納米線可逆結構相變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實現了相變前後原子尺度結構變化的原位測定和基於第一性原理計算的機理理解。  近期,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評論快報》)期刊在線發表了論文「Surface- and strain-mediated reversible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quantum-confined ZnO nanowires」(《量子限域氧化鋅納米線中基於表面和應力效應的可逆相變
  • ...拓扑打開量子力學二次革命-李政道,量子,電荷,弗蘭克·維爾切克...
    維爾切克今天在上海市科協第十五屆學術年會上表示,李政道是非常優秀的華裔科學家,也是他個人的好朋友。能夠出任李政道研究所的首任所長,是獲得了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認可,希望今後能把李政道的優秀精神傳承下去。  李政道研究所是在李政道先生的倡議下,在教育部、科技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依託上海交通大學建立的,面向物理學、天文學及其交叉學科領域等方面的高端研究機構,該研究所的建設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李政道研究所成立後,著力在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宇宙學、量子科學與技術三大領域開展研究和交流,以提升我國在基礎物理及相關前沿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 我國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中國證券網訊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國科大-北大聯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
  • 潘建偉團隊量子研究再獲突破,登上《自然》雜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1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再獲突破。製圖:石千惠、梁琰這是物理學家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實現了「利用規模化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方法求解複雜物理問題」的重要突破。11月19日凌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了該研究成果。
  •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潘建偉團隊再登《自然》: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於是,科學家開始嘗試開發專用量子計算機——量子模擬器。用量子模擬器來構建晶格規範場模型,科學家就可以在實驗中通過對模擬器的各種參數的精準調控,製備目標量子物態,並觀測所模擬的量子物態的性質,獲得待研究規範場模型的各種物理性質。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石千惠、梁琰製圖/光明圖片本報北京11月19日電 記者齊芳、常河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專用的量子計算機:中科大潘建偉團隊再獲重要突破
    11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
  • 我國科學家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據中國科大新聞網10月11日消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相關研究人員組成的聯合團隊日前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國際上首次理論提出並實驗實現超冷原子二維自旋軌道耦合的人工合成,測定了由自旋軌道耦合導致的新奇拓撲量子物性。這一關鍵突破將對促進新奇拓撲量子物態的研究,進而推動人們對物質世界的深入理解帶來重大影響。
  • 科學家取得量子自旋液體研究新進展
    高溫超導發現之後,Anderson又嘗試從量子自旋液體角度來理解高溫超導的機理,由此進一步引發了對量子自旋液體的研究興趣。近年來,隨著大量強阻挫量子自旋材料的發現,對量子自旋液體態的研究正成為凝聚態物理研究的一個熱點方向。這方面的研究之所以重要,有兩個原因。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求解施溫格方程
    11月19日,澎湃新聞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信公號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
  • 中國科大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
    央廣網合肥11月19日消息(記者劉軍)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
  • 取得重要突破!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
    取得重要突破!71個格點的量子模擬器成功求解量子電動力學方程 2020-11-19 10:07:13 來源:科技日報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的研究人員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
  •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由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清華大學物理系的科研人員組成的聯合攻關團隊,經過數年不懈探索和艱苦攻關,最近成功實現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這是國際上該領域的一項重要科學突破,該物理效應從理論研究到實驗觀測的全過程,都是由我國科學家獨立完成。  量子霍爾效應是整個凝聚態物理領域最重要、最基本的量子效應之一。
  • 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獲重要突破:中國科大在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苑震生等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義大利特倫託(Trento)大學的合作者在超冷原子量子計算和模擬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他們開發了一種專用的量子計算機---71個格點的超冷原子光晶格量子模擬器,對量子電動力學方程施溫格模型(Schwinger Model)進行了成功模擬,通過操控束縛在其中的超冷原子,從實驗上觀測到了局域規範不變量,首次使用微觀量子調控手段在量子多體系統中驗證了描述電荷與電場關係的高斯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