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08日 15:13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高新民
字號內容摘要:「主觀觀點」與泛心論?筵華中師範大學心靈與認知研究中心高新民託馬斯·內格爾對心靈哲學獨特的領會和建樹,可能得益於他不是「身在此山中」。他的本行是道德哲學,從事心靈哲學研究則是他的「客串」。從而為在心靈哲學中開闢感受性質這一領域作出了貢獻,而且對心靈哲學中的大量傳統問題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爭論。內格爾對已有心靈哲學的基本判斷是,已有一切解釋心理現象的嘗試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其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觸及意識的要害,遺忘了主觀性及「主觀的觀點」。在筆者看來,內格爾心靈哲學的複雜性在於:他儘管讚揚和論證了二元論、泛心論,但又不能絕對地把他歸結為這些陣營中的成員。
關鍵詞:二元論;心靈哲學;心身問題;心理現象;蝙蝠;泛心論;問題是;主義;託馬斯·內格爾;華中師範大學
作者簡介:
託馬斯·內格爾對心靈哲學獨特的領會和建樹,可能得益於他不是「身在此山中」。他的本行是道德哲學,從事心靈哲學研究則是他的「客串」。然而,由於「旁觀者清」的緣故,他不僅提出了一般心靈哲學家沒有想到的問題,如成為一隻蝙蝠,感覺起來是什麼樣子?從而為在心靈哲學中開闢感受性質這一領域作出了貢獻,而且對心靈哲學中的大量傳統問題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引起了廣泛的注意和爭論。他用來表述現象意識的表達式:「成為一隻蝙蝠或一個人感覺起來像什麼」,或「感覺起來所是的東西是什麼」已成了述說這種奇特現象的最經典、最準確的方式。
內格爾對已有心靈哲學的基本判斷是,已有一切解釋心理現象的嘗試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其根本的原因在於:沒有觸及意識的要害,遺忘了主觀性及「主觀的觀點」。意識之所以難解,也是因為它有主觀性。他所說的「主觀性」除了有人們常說的那種「依主體而轉移」等意義之外,還指意識不管是什麼,有何內容,是什麼樣的狀態,不管被意識的、被顯現的(客體)是什麼,總有主觀的維度,即包含著「反觀自照」的特點,有自己對自己的體驗,有自我覺知的一面,因此是一種更複雜的主客統一體。不難看出,意識的複雜難解,實際上是主觀性的複雜難解。如果沒有主觀性,心身問題是較容易解決的。他認為,要解決心靈哲學的問題,應重新思考提問的方式。
在他看來,首先值得問的問題是:通常的哲學和科學的觀點適用於說明有意識的存在嗎?這一問題又可區分為三方面:(1)心靈本身有客觀的特徵嗎?或者說,能否對心靈形成客觀的理解?(2)心靈與實在的那些物理方面是何關係?(3)我是世界中的人中的一個,這一事實是怎麼可能的?內格爾認為,第一個問題是心身問題的前提性問題,已有的對心身問題的探討都未注意到這個問題。而如果不解決這一問題,要想取得認識的進步,將是不可能的。要使對心身問題的認識向前發展,還應「形成關於心身問題的新觀念」。正如對於電磁現象,不能用關於星球、氣體、固體等的經典力學的概念和理論來說明一樣,要說明心理現象也不能用已有的物理學概念和理論,而必須用別的概念和理論。如果堅持用適合於專門用來說明非心理現象的概念和理論去說明心靈,那既是理智的倒退,又是科學上的自殘。心理與物理的差異遠大於電和磁之間的差異。我們需要的是全新的工具。這顯然是在嘲諷和批評當前流行的自然主義。
要找到解決心身問題必不可少的「新工具」,前提條件之一是承認心理現象的唯一性、獨特性或獨一無二性,即認識到它不是非心理現象中的任何東西,進而放棄根據物理學理論予以說明的企圖,另闢新徑,探尋並創立適合說明它的新圖式。
在筆者看來,內格爾心靈哲學的複雜性在於:他儘管讚揚和論證了二元論、泛心論,但又不能絕對地把他歸結為這些陣營中的成員。因為他也有對屬性二元論、兩方面論的讚揚。而這些理論在本質上是物理主義,至少是溫和的物理主義。正是鑑於內格爾的這樣一些立場,有的人把他的理論稱作非還原物理主義,即是非還原物理主義多種形式(突現論、解釋主義或個例同一論、隨附論)之外的一種新形式。應該肯定,內格爾的確是不贊成實體二元論的,但又不能把他的理論歸結為屬性二元論,而只能被看作是一種特種形式的二元論。他不僅肯定了一般二元論所承認的東西,而且「發現」了新的有獨立本體論地位的「主觀觀點」。更重要的是,他像查默斯等人一樣承認物質實在中一開始就有原—心理性質。正是這一看法,讓他走向了泛心論。
(作者單位:華中師範大學心靈與認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