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泰生物 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2020-12-22 新湖南

遠泰生物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生物技術,加快特異性抗體藥物和基於抗體的細胞藥物科研攻關,不斷增強相關高質量產品供給能力——

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劉永濤 通訊員 楊婷婷

抗體藥物因獨特精準的靶向療效,其研究開發牽動人心。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湖南遠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生物技術,加快特異性抗體藥物和基於抗體的細胞藥物科研攻關,持續增強相關高質量產品供給能力,備受矚目。

遠泰生物崛起為國內領先的專業抗體藥物企業,秘訣何在?將為市場帶來哪些「福音」?記者走進這家位於長沙的高新技術企業,一探究竟。

抗體藥物領域的「潛力股」

在生物製藥行業,抗體藥物居於金字塔頂端,是國際公認的科技含量最高的生物藥品種。

所謂抗體,指機體在抗原性物質刺激下,由B細胞分化成漿細胞所產生的、可與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通過與抗原相結合,抗體可有效清除侵入機體的外源微生物並中和它們所釋放的毒素,清除某些自身抗原,以維持機體正常平衡。

由抗體物質組成的藥物就是抗體藥,主要用於治療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心血管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等重大病症。

重組蛋白表達與純化、天然蛋白分離與純化、動物免疫、雜交瘤細胞融合、抗體測序、病毒生產、CAR-T細胞擴增……12月20日,位於長沙望城區的遠泰生物研發和中試生產車間,技術人員正在緊張作業。

遠泰生物自2001年以來開展抗體研發和技術外包服務,成功建立鼠源、兔源、人源三大抗體技術平臺,在抗體製備、抗體檢測、抗體細胞藥物研發等方面已申請和獲得相關專利29項,迄今擁有近5000種抗體並投向市場。

遠泰生物CEO吳力軍介紹,公司同時具有高通量抗體篩選、單克隆抗體交叉反應分析和多宿主系統表達三大技術平臺,建成SPF級小鼠實驗動物室、兔實驗動物中心、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能實現年產500個重組蛋白和500個單抗,是湖南最大、國內領先的規模化專業抗體研發生產基地。

今年9月,「安永復旦中國最具潛力企業評選2020」獲獎企業榜單中,遠泰生物為湖南省唯一一家年度「最具潛力企業獎」獲得者。

核心優勢顯現,力求更好地造福患者

目前國內開展細胞治療有兩大方向:一個是免疫細胞領域,另一個是幹細胞領域。遠泰生物是免疫細胞治療領域的領軍企業,其CAR-T細胞療法領先同業。

CAR-T細胞療法,是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被廣泛用於治療癌症等重大疾病,抗體則是該療法的核心。

遠泰生物擁有一流的生物醫藥科學家團隊,是國際上最早提供專業的臨床前全鏈條技術外包服務(從抗體開發、病毒生產、體外和動物試驗、前臨床工作等)的公司之一,在全球已完成逾400個腫瘤細胞免疫治療項目技術外包服務。

「遠泰生物在抗體藥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的優勢正在凸顯。」遠泰生物董事長向雙林透露,公司40多個經驗證的腫瘤治療靶標,已授權血液瘤和實體瘤靶給Helix 、Biopharma、Nantkwest、Caribou等10餘家國際藥廠和公司,開展的3項CAR-T治療淋巴瘤、骨髓瘤的臨床研究,效果均達預期。

向雙林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科學家、「跨界基因沉默」技術的發明人,曾任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在遠泰生物一項名為「人源BCMA CAR-T細胞(PMC714)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合作臨床項目中,患者均已順利度過危險期,症狀改善後出院。

使用遠泰生物的人源化 CD19 CAR-T細胞治療B細胞惡性血液腫瘤患者,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取得良好效果,10例患者中,7例持續緩解。

「未來將力推抗體相關專利技術和治療靶點授權,以更好地造福患者。」向雙林介紹,遠泰生物CAR-T技術擁有自主特色優勢,在降低細胞因子分泌、雙特異性抗體、抗體靶標篩選、腫瘤微環境調控、實體瘤給藥方式、基因編輯技術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加速成長為行業「獨角獸」。

助推補齊湖南生物醫藥產業鏈短板

經過多年發展,湖南形成了現代中藥佔據主導地位,藥用輔料、高端原料藥和製劑、檢驗檢測獨具特色的產業發展格局,匯聚方盛製藥、聖湘生物、三諾生物等生物醫藥規模以上企業近百家。

與此同時,我省生物醫藥也面臨創新藥物相對不足、產品附加值有待增加、創新抗體藥物以及CAR-T細胞藥物布局薄弱等問題。

「著力推進食品醫藥創優工程。」「培育『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領軍企業,推動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根據「十四五」規劃,我省新興優勢產業生物醫藥將迎來更高質量發展。

「抗體藥物有許多是突破性療法,發展抗體藥產業對實施健康湖南行動具有重要意義。」省藥品監管機構有關負責人表示,抗體藥物企業的加速發展,有望助推補齊我省生物醫藥產業鏈的短板。

「開發高效又實惠的抗體治療藥物,讓老百姓承擔得起,亟須加快技術創新。」向雙林說,在全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遠泰生物作為湖南最大的抗體研發與應用企業,將通過釋放智慧財產權、創新技術平臺、研發經營團隊等方面的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旦破解核心技術和生產能力上的瓶頸,我省抗體藥產業勢將插上騰飛之翼。

湖南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暉表示,我省抗體藥產業還處於成長初期,離不開產業建設和政策優化的雙輪驅動。產業自身需加強人才資金保障,構建研發創新能力、質量保障能力、成本優化能力和產品供給能力;政府政策需注重推動產業技術進步、保障臨床安全和保持良好發展預期,注重推進創新發展政策、質量安全政策和醫保採購政策的完善優化。

[責編:譚思敏]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遠泰生物——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通訊員 楊婷婷抗體藥物因獨特精準的靶向療效,其研究開發牽動人心。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湖南遠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生物技術,加快特異性抗體藥物和基於抗體的細胞藥物科研攻關,持續增強相關高質量產品供給能力,備受矚目。遠泰生物崛起為國內領先的專業抗體藥物企業,秘訣何在?
  • 抗體藥產業競爭:實力懸殊的較量
    正因為此,2012年全球銷售額前10名的藥物中,以抗腫瘤藥物為核心的抗體藥物佔據半壁江山,且市場增速勢頭不減。然而,令人擔憂的是,在抗體藥物產業,我國的核心競爭力仍顯不足。中國藥企應如何開發抗體藥市場這座金礦,為更多的國人謀福祉?記者就此採訪了《抗體藥物產業專利分析報告》的專家,以期帶給讀者們一點思考。
  • 生物創新藥細分市場戰略投資展望——單克隆抗體藥物篇
    生物醫藥產業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共同組成。生物創新藥物是醫藥行業的新興產業,國家「十二五規劃」確定了生物醫藥發展的重點,包括單抗克隆藥物、蛋白藥物、基因與核酸藥物等,優良的政策將積極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的高速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令人期待。其中單克隆抗體藥物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優勢的生物靶向藥物,具有特異性高、靶向性強和毒副作用低的特點,在治療方面效果顯著。
  • 院士論壇 | 王軍志院士:開發抗體生物類似藥可推動原研進口藥大...
    ,我國單抗藥物研發和產業概況,單抗藥物的質量控制,單抗藥物研發的總結。在全球單抗藥物研發和產業概況部分,王軍志院士回顧了生物藥的發展歷程:1953年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1970年發現限制性內切酶1972年獲得了第一個體外DNA分子1975年雜交瘤技術創立1977年第一次在細菌中表達人類基因1982年FDA批准了第一個基因重組生物藥1986年第一個基因重組疫苗上市
  • 雙抗創新藥賽道龍頭——康方生物科技港交所掛牌上市!
    50強動態「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評選活動(簡稱50強評選活動)是由廣東中創產業研究院和畢馬威中國主辦,廣東醫谷承辦。50強評選活動匯集多方力量,權威評審團實地走訪,採用大數據創新標準評選體系,50餘家媒體實現億級曝光宣傳,傾力打造灣區醫療產業風向標。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創新企業50強評選活動將在2020年6月份啟動,一如既往的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生物技術發展歷程、發展現狀與趨勢,共同發掘和培育生物科技未來獨角獸,推動大灣區生物科技行業的發展。
  • 晶準生物:專注多次跨膜藥靶納米抗體研發,做中國版Abylnx
    他們所創辦的晶準生物於2018年初正式運營,定位是以多次跨膜藥靶的納米抗體藥物早期研發為主的平臺型公司,通過合作與創新賦能新藥研發,加速創新藥產業發展。公司現階段的技術平臺包括藥靶抗原製備、藥物分子篩選、藥物分子生物學活性分析、結構生物學和藥物分子優化設計等五大核心板塊,既可以針對小分子藥物研發提供CRO服務,也可以針對大分子尤其是納米抗體藥物進行合作研發。目前,公司在這兩塊業務上的重視程度相當。事實證明,晶準團隊瞄準多次跨膜藥物靶點進行納米抗體藥物研發,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 易三板研究院獨家發布:新三板獨角獸研究之生物科技篇
    何為獨角獸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生物,它形如白馬、額有旋角、背附雙翅,稀有而高貴。在神話中,獨角獸屬於祥瑞之物,只有在履行重要使命時才出現。此次修訂的核心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允許擁有不同投票權架構的新興及創新產業發行人在作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證措施後在主板上市;允許尚未盈利或者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發行人在作出額外披露及制定保證措施後在主板上市。強化創業板的上市要求,提升轉板門檻,使得創業板與主板的上市要求更為接近,將創業板定位為獨立於主板之外為中小企服務的市場,而不再是轉往主板的「踏腳石」。
  • 微策生物:「準獨角獸」的POCT之路
    上半年,隨著《2020杭州獨角獸&準獨角獸企業榜單》發布,杭州微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策生物」)以「準獨角獸」的姿態闖入人們的視野。對於微策生物來說,站立在絕佳的生長土壤上,這隻「準獨角獸」還將帶著即將上市的國內首款NB-loT物聯網血糖儀,在POCT領域裡加速前進,助力杭州生物醫藥產業發展。
  • 行研報告:抗體藥行業研究報告
    據中投顧問預測:到 2020 年,我國單抗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280億元,2016-2020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30%,仍遠超 Research and Markets預測的未來5年全球單抗產業9.84%的增速水平。
  • 南京生物醫藥谷: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一、生命健康產業總體發展情況近年來,藥谷聚焦「基因之城」建設,以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匯集平臺和生命健康創新名城先導區為目標,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得益於產業創新、政策和資源優勢,現已集聚綠葉製藥、先聲東元、世和基因等500餘家基因及生命健康領域企業,培育了健友生化、藥石科技、南微醫學等3家上市企業,1家獨角獸企業世和基因(估值70億人民幣),
  • 榮昌生物原創新藥泰它西普獲得美國FDAⅡ期臨床試驗許可
    近日,榮昌生物製藥(煙臺)有限公司從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收到了泰它西普在美國進行Ⅱ期臨床試驗(IND)的許可,適應證為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泰它西普是靶向BLyS和APRIL的原創性抗體融合蛋白藥物,在國內已完成針對SLE的關鍵臨床試驗。
  • 聚焦生物領域第七屆浙江省「火炬杯」創新創業大賽舉行
    在這場奪冠的路上,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創業層出不窮,大賽中湧現出一大批生物醫藥之星。杭州維坦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國際前沿新靶點,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First-in-class創新藥和診斷試劑,填補了國內外空白,並且滿足了該領域患者的診療需求;杭州時邁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抗體藥物研發的創新型公司,該團隊利用前沿技術打破了製藥行業巨頭的技術壁壘,為患者提供了更物有所值的藥物。
  • 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的新「野心」:抗體藥、細胞和基因治療
    當前,產業園不僅在人才聚集、技術集成、資金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同時也深度契合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已經成為了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依託。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是國家應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和經濟下行壓力的「變壓器」,促進穩就業、穩增長的「穩定器」。從創新孵化、產業基金到聯盟,生物醫藥產業園越來越成長為中國醫藥產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一文了解我國抗體藥現狀
    而且創新品種不斷出現,雙特異性抗體、抗體偶聯藥物以及納米抗體都有新藥獲批,提升了抗體的靶向能力、殺傷力。我國和國際相比,抗體藥發展水平還有較大的差距,但亦在逐步追趕。信達生物執行長周勤偉博士曾說,未來10年,中國的抗體藥真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我們相信科學家們的判斷。那中國抗體藥現狀如何?納入醫保情況,銷售情況?
  • 專注自身免疫病創新抗體藥物研發的偉德傑生物獲B輪融資
    第一時間獲悉,北京偉德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偉德傑生物)宣布完成B輪融資,由國投創業領投,久友資本、荷塘創投、道遠資本、鴻博創業共同跟投,行遠致同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這是偉德傑生物成立以來完成的第三次融資,前兩輪分別於2015年和2017年完成。
  • 最前線|藥明生物將與Vir Biotechnology共同研發新冠病毒抗體
    來源:36氪2月25日晚間,藥明生物(02269.HK)與生物技術公司Vir Biotechnology(以下簡稱「Vir」)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研發達成合作。據Vir透露,他們擁有多個結合併中和冠狀病毒(例如SARS和MERS)的全人單克隆抗體庫。
  • 最前線 | 藥明生物將與Vir Biotechnology共同研發新冠病毒抗體
    2月25日晚間,藥明生物(02269.HK)與生物技術公司Vir Biotechnology(以下簡稱「Vir」)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研發達成合作。 據Vir透露,他們擁有多個結合併中和冠狀病毒(例如SARS和MERS)的全人單克隆抗體庫。這些抗體是從感染SARS的倖存者體內分離出來的,其中一些單克隆抗體可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 抗體偶聯藥物(ADC)的藥代動力學和生物分析
    表5 不同偶聯linker的優缺點 [Protein Cell, 2018]藥代動力學研究進展複雜的結構組成和作用機制使ADC的藥代研究更具挑戰。ADC給藥方式主要為靜脈給藥,藥物進入體內後,可通過特異和非特異途徑進入細胞。
  • 京東健康、華蘭生物……47家中國醫療獨角獸排名大公開
    美國以233家領先於中國的227家排在第一位,美國和中國過去一年分別增加了30家和21家獨角獸。在7月剛剛宣布科創板和港交所上市計劃的螞蟻集團以1萬億估值蟬聯第一。01醫療健康獨角獸中國企業佔比近半此次共有47家涉及醫療健康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上榜,分屬生物科技和健康科技兩個細分行業。
  • 全球CEO夢創盛典解碼獨角獸成功基因,產業賦能進化創新
    他表示:「中國走了40年高速發展的路,接下來一定要靠科技創新,浦東也將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實現更多的中國芯、藍天夢和創新藥的奇蹟,也期待在座的創業者與我們同行,給浦東的經濟、科技創新帶來更多的奇蹟!」 資商趨勢 洞悉2019把握創投風口趨勢 作為本次盛典的主辦方,一度天使創始合伙人曹清也以「進化創新」為題做了主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