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2月25日晚間,藥明生物(02269.HK)與生物技術公司Vir Biotechnology(以下簡稱「Vir」)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的研發達成合作。
據Vir透露,他們擁有多個結合併中和冠狀病毒(例如SARS和MERS)的全人單克隆抗體庫。這些抗體是從感染SARS的倖存者體內分離出來的,其中一些單克隆抗體可能應對新型冠狀病毒。
根據協議條款,雙方將共同推進這種單克隆抗體的臨床開發、生產及商業化進程。藥明生物將支持抗體細胞系開發、工藝和製劑開發以及臨床開發早期生產。一旦這些抗體獲得監管機構批准,藥明生物將有權在大中華區商業化相關產品,全球其他市場的商業化權利則歸Vir所有。
這不是藥明生物投入新型冠狀病毒抗體研發的第一步。
早在1月29日,藥明生物已組建超過百名研發人員的專項團隊,通過國際合作投入多個新型冠狀病毒中和抗體的開發和生產。該項目預計將於兩個月內完成首批抗體樣品生產,供應臨床前毒理試驗和初步人體臨床試驗,後續將迅速放大到2000至12000升生產規模,在公司已投入運營的四個生產基地同步生產。放大後抗體藥一批生產量預計最多可供80000人使用。
藥明生物執行長陳智勝在新聞稿中表示,「面對當前嚴峻的疫情挑戰,傳統歷時12至18個月的全部開發工作有望在4至5個月內高質量完成,確保提供及時有效的疫情幹預措施。」
2018年起,藥明生物開始不斷擴大產能。截至2019年6月30日,在藥明生物平臺上研發的綜合項目達224個,包括106個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102個在臨床早期(I期,II期)階段,15個在後期臨床(III期)以及1個在商業化生產階段。
就在一星期前,藥明生物宣布子公司藥明海德與一家全球疫苗巨頭籤訂了長達20年總金額預計超過30億美元的疫苗生產供應合同,將在愛爾蘭新建一座疫苗專用生產基地服務全球市場。其預計,到2022年,公司在中國、愛爾蘭、新加坡、美國規劃的生物製藥生產基地合計產能將超過28萬升,「這將有力確保公司通過健全強大的全球供應鏈網絡為客戶提供符合全球質量標準的生物藥」。
截至發稿,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藥明生物的港股市值為1502.62億港元。今日,藥明生物股價一度創上市以來新高,至119港元。
中信建投在2月18日發布的一份投資研究報告中維持對藥明生物股票「增持」評級,招商證券(香港)在2月13日的一份研報中將藥明生物上調目標價到144.3元。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