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關於大便的書,是怎樣走紅的?——評《腸子的小心思》

2020-12-05 騰訊網

誰說我們的腸道是黑乎乎、臭烘烘的?人家粉嘟嘟,相當乾淨呢。

讀書已然成為新的時尚。書店去得多了,很快能找到一點規律。比如說,一進門就能看見的,一定是店家預計會大賣的書。走進了瞧瞧,它們多半出自某個大家之手,有不少名人為之背書。反過來說,作者名不見經傳,作品往往跟其他冷門書擠在一起。

有沒有反例呢?有沒有哪本書,單純依靠質量實現了從冷門到大賣的逆襲?

你別說,還真有,《腸子的小心思》便是這樣一本書。

《腸子的小心思》」出生「於德國,作者朱莉婭•恩德斯(Giulia Enders)原本跟你我差不多,普普通通、平平無奇。甚至可以說,她比我們還差一些:打小有乳糖不耐,不能喝牛奶,及至青春期,腿上又莫名其妙地出現了一個傷口。我們都年輕過,都知道十來歲的人有多在意容貌。十七歲的恩德斯卻只能春夏秋冬都把自己裹嚴實,免得傷口滲出的膿水弄髒褲子。

真正讓她發生轉變的,是一件別人的事:她有一個朋友,患有嚴重的口臭,最終不堪其折磨而自殺。

口臭、莫名其妙的傷口、乳糖不耐,這些疾病是怎麼來的呢?這些困惑把她帶向了腸道研究,並且,最終催生了《腸子的小心思》。

評價科普書,有三個維度。一是有趣,二是有用,三是公正。我們先來說說趣味兒性。

提到腸子,很多人會想到九轉大腸或者羊雜湯,進而認為,人體內的腸子,肯定是黑乎乎、臭烘烘的。事實恰恰相反,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腸道粉嘟嘟的、非常乾淨。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分工。從食物進入口腔開始,各個消化器官便高速運轉起來。咽部的扁桃體是衛生監督,對每口飯菜進行取樣、檢驗;胃裡滿是高濃度的酸,可以殺死食物中的大部分病菌;小腸是吸收的主力,遍布著小腸絨毛,總的有效吸收面積超過兩百平方米,負責對付糖、脂、蛋白質等主要營養物質;大腸做輔助,催動旗下的細菌,查缺補漏,或者合成一些對我們至關重要的物質,比如,維生素B。

消化系統與細菌(圖片來源:pixabay.com)

整個消化系統,像是解牛的庖丁,遊刃有餘地將食物進行切割、吸收,不留下殘渣、也不會生成有害物質,自然粉嘟嘟、非常乾淨了。

當然,腸道有出亂子的時候,比如癌症。

提到癌症,很多人會經歷雙重痛苦:一是害怕,「萬一我哪天……」;二是無力,癌症的預防、診斷、治療,往往充斥著大量的專業名詞,看之如看天書。

在《腸子的小心思》裡,事情卻是另一幅模樣。大腸癌是怎麼來的呢?吃飯的時候適當吃一點水果和蔬菜,便能從中獲取膳食纖維。胃酸沒有辦法分解它,小腸沒有辦法吸收它,大腸裡的細菌卻十分喜愛它——膳食纖維是其理想的食物。反過來說,如果習慣大魚大肉、高糖飲食,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糖、脂、蛋白質,焉能安然無恙地通過小腸?大腸能得到的,往往只有一些邊角料,吃邊角料的細菌們,難免有一些「怨氣」、生成有害物質。有害物質會傷害大腸上皮,於是,大腸細胞不得不複製、進行修補。複製的次數多了,難免出現差錯。這便是大腸癌的主要機理。

光有趣是不行的,還得有些「乾貨」。《腸子的小心思》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

腸癌雖然可怕,卻不算常見,真正困擾我們的往往是便秘這樣的小毛病。便秘是怎麼回事兒,如何診斷、怎麼治療呢?

按照恩德斯的說法,便秘是進化的代價。排便活動由兩塊肌肉負責。一是肛門內括約肌,跟心機、腸道肌肉差不多,屬於非隨意肌,不接受主觀意識的調控。它的主要任務是,檢測糞便的情況、產生便意。然則,我們不是動物,不能隨時隨地解決三急——我們需要另一塊肌肉,進行更高層次的調控。這塊肌肉,叫做肛門外括約肌。它屬於隨意肌,接受主觀意識的調控。時機合適的時候,你可以指揮它「打開閘門」;時機不合適的時候,你可以命令它,「忍回去」。

一次兩次沒什麼,時間久了,兩塊肌肉乃至其背後的兩套神經系統,難免產生矛盾,這便是便秘的由來。

所以,判斷便秘的標準,不是排便次數,而是排便難易;遇到排便困難,書中列舉了許多藥物,有處方藥、也有非處方藥,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酌情取用;此外,還有個小竅門——準備一個小板凳。

研究顯示,蹲著上廁所比坐著上廁所更符合我們的生理情況。準備備一個小板凳,坐馬桶的時候墊在腳下,同時身體前傾,有助於順利排便。

最後,咱們來說說公正。

科普書既然冠了個「科」字,就該以科學為準繩,沒有門派之見、只有真偽之別。很多人遭遇過暈車、暈船的痛苦,吐得天昏地暗。《腸子的小心思》說,對於這種情況,可以嘗試一下藥物,也可以試試「古人」的智慧,比如,按摩內關穴。

提到穴位,很多人會下意識地想到中醫。其實,中醫不中醫的,跟咱們老百姓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希望的是有用,以及,如何判斷哪個方案有用。

根據《腸子的小心思》提及的線索,我找到不少論文。一方面,確有證據顯示,按摩內關穴可以減少嘔吐,效力與止吐藥相當;另一方面,具體機理還不清楚,但也沒有展現出什麼危害。因此,專家們建議,遇到嘔吐,不妨試一試這個穴位,如果沒用,總還可以吃藥嘛。

朱莉婭•恩德斯說,她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了妹妹的大力協助——每寫一段,她便拿給妹妹看,確保它是易懂的、有趣的。平心而論,《腸子的小心思》完美地達成了目標,這也是為什麼,一本出自小作者的、講大便的書,可以憑藉自身過硬的質量,火遍大街小巷、成功逆襲。

相關焦點

  • 我們喜歡看有趣的書,而《腸子的小心思》把沉默的腸子變得有趣!
    如果你也有這個疑問,那就讓《腸子的小心思》告訴你答案!《腸子的小心思》這本書是從便便開始帶你研究腸子的,別著急,你可以順便檢查下自己坐馬桶的姿勢是否利於便便的排出。不止是排便姿勢有問題,您睡覺會流口水嗎?不要覺得很囧,用作者的話說,這絕對是個值得欣慰的好消息。唾液就是口腔裡的滅火隊,還記得常看到小孩子口水巾上永遠溼溼的情景嗎?
  • 大便黑色稀狀 大便黑色稀狀次數多
    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應視為異常。1、泡沫樣大便:偏食澱粉或糖類食物過多時,可使腸腔中食物增加發酵,產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樣便,並帶有泡沫。2、奇臭難聞大便:偏食含蛋白質的食物過多時,這些蛋白質可中和胃裡的胃酸,這樣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質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腸腔內細菌的分解代謝,這些寶寶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難聞。
  • 【繪本故事】小象的大便在線聽
    故事簡介 大便的美麗故事不多見如最近走紅的《屎撈人》所說:「大人怕屎,老師怕屎,老師怕屎,說話、作文,絕不可以提起屎。」是這樣的嗎?但是在小朋友眼裡,大便是自然、坦然的,甚至是驕傲的、可以拿來互相比賽的,一如這本書中的小動物們。我們已變成從書中衝出來的爸爸媽媽們,對大便有著「見不得人」的成見。但是,我們和孩子一起看這個可愛故事時,不妨一起開心大笑,一起念叨著「很好玩」吧!
  • 【有聲故事屋】1196期之《一本會咬人的書》
    《一本會咬人的書》一本充滿驚險和懸念的奇怪之書,吊足了小讀者的胃口。原來書也可以這樣讀:晃一晃、畫一畫再咬一咬……讓你的全身都能動起來。 一隻可怕的鱷魚突然闖進了書裡,他到書裡來幹什麼?他也許會咬掉你的手指頭,或者抓破你的鼻子。不用怕,把書拿起來晃一晃,鱷魚就昏昏欲睡了。再用彩筆在他身上畫一畫,鱷魚變得可愛極了。哎呀,鱷魚醒了,他好像不想再在這裡待下去了,怎樣才能走掉呢?
  • "大家小書"編委:尋找"大家寫給大家"的書(圖)
    「在設計和定價方面,小書讓人感覺到一種默默關懷的溫馨。」在網上,「大家小書」一直引來讀者的熱評。更有細心的讀者還會惦記著它的命運,「又是一年,新的一輯又快出了吧。」  對於韓敬群來說,每每看到讀者的文字,都是一個享受溫暖的時刻。12年前,正是因為自己將少年時代的閱讀幸福感延伸移植到了出版工作中,他才策劃出版了「大家小書」這一具有影響力的圖書品牌。
  • 爭議小說《腸子》作者祖父射殺祖母 父親被焚屍
    大學主修新聞,畢業後怎麼也找不到報紙當編輯,恰克·帕拉尼克三十老幾才開始寫作,於1996年出版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搏擊俱樂部》(FightClub),這是他所寫的第二本長篇,是一本對出版社說F***-U的黑色幽默書,因為他們百般叼難、拒絕出版他的前作,而這本前作《隱形怪物》(InvisibleMonsters)到了他成為暢銷作家後又成了搶手貨。
  • 大便顏色深但不是黑色 大便顏色深但不是黑色怎麼辦
    大便顏色深但不是黑色人們的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往往從大便的顏色當中可以反應出來,對於寶寶來說,身體的疾病也會從大便當中得到體現,對於家長來說,對於寶寶身體的這些方面的情況要及時諮詢,那麼寶寶大便顏色黑怎麼回事?
  • 萬萬沒想到是一本政治哲學書籍
    好吧,咆哮結束,先給大家看看原版短評,再精選幾段書中原文,體會本書的魅力。短評四大段落:討論康德語言體系的道德標尺;討論盧梭、霍布斯語系下的社會契約論;討論黑格爾語系下的國家稅收;討論斯賓諾莎語系下的與暴力共處。缺點:第一段康德問題繞地囉嗦了些。其它都很好。
  • 經典推薦之《未來簡史》:一本既有深度又「溫柔」的書
    人類會怎樣進化?是大部分人被淘汰,「智神」站在金字塔頂嗎?AI會毀掉大批人的生機嗎?意識與智能會分離嗎?外部的大數據會不會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人類將何去何從?《未來簡史》NO.1作者介紹這本探討人類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書的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一個睿智的歷史學家。說他睿智,是因為他本是歷史學家,可是在他的書裡看見的從來不止歷史,還有關於未來的思考。有人類何去何從的終極問題。
  • 小王子也是一本關於戰爭與和平的書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所寫的兒童文學短篇小說,以一位飛行員被困沙漠為切入點,講述了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到達地球的經歷。作者給了三個理由,第一他是作者在人世間最好的朋友;第二他能理解一切,包括給小孩子看的書;第三,他生活在法國,現在又冷又餓,他需要安慰。據查裡翁·沃斯是一名法籍猶太人,比作者年長二十四歲,是他的忘年交。當時,德國入侵法國,猶太人慘遭納粹虐待折磨,身為猶太人的裡翁·沃斯也未能逃出一劫,他被德軍俘虜後關進了集中營。
  • 1001夜】0927 泡泡媽:《大便蟲》
    撰寫過諸多動物小說和生態環境教育的作品,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總是樂此不疲地研究新的題材,試驗各種文體,不囿於一隅,屢獲佳評,堪稱臺灣當代自然書寫的領航者。《風鳥皮諾查》被譽為臺灣本土動物小說,獲臺灣省當年開卷十大好書獎,迄今仍是諸多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經典;《永遠的信天翁》獲臺北國際書展小說類大獎;近作《11元的鐵道旅行》、《十五顆小行星》連續兩年皆獲開卷好書獎和金鼎獎。
  • 16本關於春天的書
    原標題:16本關於春天的書 春暖花開的季節,除了帶寶貝出門感受春天,還可以通過繪本來感受春天的美哦!今天小編為爸爸媽媽們推薦16本春天的繪本,快來收藏! 說明:書名標題後的數字+為適讀年齡。
  • 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
    做有光的人,指引自己、溫暖他人、照耀世界設計 | OrangeSq——這是建華提雅學園第93篇原創文章——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探討新式教育隨著提雅學園的新校址的落成、開放式圖書館構想的日趨清晰,與大家一起,「讀一本與教育有關的書」這個想法,得到了提雅學園大小夥伴們、關注和支持提雅學園成長的夥伴們、以及亦莊閱讀聯盟的支持。
  • 告誡大家:大便拉不出來拍三下什麼地方能排便
    所以,我不能拔出我的大便。我在哪裡可以打三槍呢? 拉不出大便,射三槍?我在哪裡能拉便便? 當你不能把它從馬桶裡拉出來時,用你的手指或手掌輕敲你的頭皮三次,也就是你的頭部中心,這會立刻使你變得光滑舒適。 改變便秘的秘訣是什麼?
  • 一生之書,一本至少要讀七遍的好書《秘密》
    願超越一切理解的抵達靈魂深處的寧靜剛才看到一個文友關於《秘密》的摘錄總結,往事一幕幕回想,吸引力法則,從熟練使用到忘卻長不過幾年。《當下的力量》,都是超頻或高頻的好書。人有時一不留神就掉頻,忘了本來的自己就是清澈空透。
  • 從大便外形和氣味判斷身體問題,不堪入目的畫面自行腦補
    」,多屬飲食所傷,內有積滯;大便有黏液,惡臭,不通暢,被稱為裡急後重,即大便至肛門,有重滯欲下不下之感。大便黏液的顏色不同,代表的疾病不一樣。紅白色的黏液代表患痢疾,黃色的黏液代表溼熱證,白色的黏液代表虛寒證。 關於他的研究,比爾蓋茨在享受的..........嗅便便 排便感覺的辯證 排便感覺就是指排便時有明顯的不適感。病機不同,產生的感覺亦不同。
  • 大便不成形、粘馬桶,還很臭?或是疾病在作怪,別不當回事
    要知道,大便來自我們的消化道,消化系統或身上的其它部位出現問題,有時也會在大便中得以體現。沒錢、沒時間體檢沒有關係,除了機器能做的檢查之外,其實通過肉眼也可以發現點什麼,如果你掌握了觀察大便的「學問」,也就相當於日常可以給自己進行一個小小的體檢。大便的形狀現實生活中,我們提到大便的形狀,總是有點難以描述,或不忍直視。
  • 拉肚子能把腸子拉出來了?別笑這是真的(圖)
    不少人都有拉肚子的經歷,一天上幾次十幾次廁所,從廁所出來後逢人便感嘆,「拉屎把腸子都拉出來了。」腸子也能拉出來?笑話。  別笑這事還真有,而且不用「拉」就能出來,學名叫做直腸脫垂,就是直腸掉出來了,漏到肛門外了。  拉屎拉出腸子來了,可能是直腸脫垂  直腸脫垂主要症狀為有腫物自肛門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