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以獎代補」加碼核心零部件 哪些企業有望符合?

2021-01-0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近期行業內傳出新版本氫燃料電池汽車「十城千輛」細則摘要。

與4月份的「徵求意見稿」不同之處,除了進一步提高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系統的性能要求外,最核心的一條在於額外增加對膜電極、雙極板、催化劑等關鍵零部件的考核標準。

(來源:微信公眾號「香橙會研究院」 ID:xch-club 作者:張摩卡)

這條條款的具體表述為:「對膜電極、雙極板、催化劑等關鍵零部件技術參數、應用情況進行評比(第三方監測、應用500套以上、運行裡程2萬公裡以上等),達到標準的可以獲得額外補貼。」

其中兩個最重要的點就是「500套以上」和「2萬公裡以上」。這兩個門檻,對應的是落實商業化的玩家,突出了「以獎代補」政策對頭部企業、國產技術的傾斜思路。

1雙極板:金屬板競爭者少,超薄石墨板有機會

細數膜電極、雙極板、催化劑這三個細分領域現有企業,唯上海治臻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治臻)一家同時滿足此二條件。

上海治臻擁有國際領先的CNC精密加工和納米複合塗層等底層通用技術,2016年開始,將這些技術商業化應用至車用金屬雙極板領域。由於掌握著極板流場構型設計和開發的能力,短時間內就佔據了中國金屬雙極板市場絕對多數份額,客戶包括上汽、長城、廣汽等一線主機廠。新進入金屬板領域的參與者,或多或少也都會尋求與上海治臻進行合作。

僅以上汽一家客戶為例,根據上汽集團2019年年報中披露的數據,上汽大通燃料電池客車FCV80到2019年底累計銷量已超400輛。

其他極板供應商方面,金屬板行業短期內很難冒出第二家規模化量產企業,石墨板領域,機會主要在有能力生產超薄石墨板的方向上。

佛山市副市長許國7月份在一個會議場合就曾表示,選擇超薄石墨板成為佛山未來氫能發展的一個獨特路徑,成為技術方面一種極致的追求。

2膜電極和催化劑:將來可申報的種子企業不少

國產膜電極領域企業較多,目前尚無哪家達到500臺這個量級裝車水平,但考慮到膜電極國產化能力已經比較成熟,在2023年底前滿足申報條件的企業預計會有多家。

當前同時向數家頭部電堆企業供貨的,有擎動科技、武漢理工氫電等。深度綁定一至兩家電堆龍頭的公司有鴻基創能、億氫科技、上海唐鋒等。

一家旗下擁有膜電極子公司的系統廠商對香橙會研究院表示,自從4月份「徵求意見稿」出來之後,大方向確定了要鼓勵國產技術,很多資方就主動找來,想讓這家膜電極企業單獨融資,公司還沒有接受這些投資機構。

有核心零部件供應商負責人指出,膜電極因其運輸和裝配略有敏感屬性,更適合在接近電堆產線的地方生產,以避免這些環節產生損耗。

這可能也是膜電極行業的發展趨勢,即膜電極公司與電堆公司之間的關係將無限趨近,才能在大規模量產階段滿足良品率考驗。

另一方面,上述系統公司在「徵求意見稿」之後的經歷,是否也可以被自建膜電極產線的電堆公司借鑑,未來產量足夠的情況下,膜電極產線分拆後單獨資本化,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國產催化劑方面,濟平新能源和中科科創,是領先的國產技術代表,也已打入頭部電堆公司供應鏈,預計將是未來摘得獎勵的重點對象。

3其他核心部件:黑馬在今年

如果把「關鍵零部件」概念擴大到BOP的其他方面,出現在視野裡的企業有東德實業(空壓機)、欣銳科技(300745.SZ)(DC/DC)、福瑞電氣(DC/DC)這三家可能已經滿足申報條件的企業。

以香橙會研究院目前掌握的訂單和供應鏈情況分析,到2020年底幾無懸念可以達到申報線的企業還有勢加透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勢加透博)。

在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勢加透博的業務主要是空壓機供應商。公司傳統從事高性能透平機械技術開發、工程服務、測試服務及解決方案。2017年切入車載空壓機市場,基於無油高速葉輪機械共性技術,已突破高效低比轉速壓氣機、動壓氣浮軸承、高速電機控制等核心關鍵技術門檻,產品線覆蓋 25kW-150kW燃料電池系統需求。

在大功率重載場景上,勢加透博競爭對手較少,億華通(688339.SH)、捷氫科技、清能股份(872589.OC)、上海重塑這幾家預計在2020年行業裝車數量最高的系統廠商,均採用的是勢加透博的空壓機產品。

勢加透博2019年已裝車300臺左右,若單以「2萬公裡以上」這條來看,公司應已滿足申報條件。在「十城千輛」政策順利落地的條件下,勢加透博2020年有較大機率出貨量到達1500臺以上。

此外,英威騰(002334.SZ)(DC/DC)、動力源(600405.SH)(DC/DC)、金士頓(空壓機)等,亦都有可能在年內滿足申報條件。

一家北京企業負責人對香橙會研究院預期,具體政策落地的時間可能會在億華通上市後不久。

另外一家電堆/系統供應商負責人則表示,從4月份的網傳版「徵求意見稿」到現在,已經聽到了有大約3個版本的補貼方案,總的來說,對大功率、重載的支持方向一直沒有變化,對國產核心零部件的獎勵思路也始終在線。

原標題:氫能「以獎代補」加碼核心零部件,哪些企業有望符合?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已然釋放
    自「以獎代補」政策發布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熱情被再一次「點燃」。今年11月15日,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申報截止。有消息稱,自9月1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來,已有約20個城市群提交申報材料。
  • 現代汽車擬在中國建氫燃料電池工廠 「以獎代補」下「空中樓閣」已...
    《科創板日報》(上海,研究員 何律衡)訊,加速推廣鋰電的同時,韓國車企的氫能計劃也正在激進推進當中,目標已投向中國。但有韓國政府消息人士稱,在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審查了氫燃料電池系統出口的影響後,韓國商務部已批准這一計劃,認為建設一座氫燃料電池系統工廠,將為提高韓國汽車零部件出口中國這一全球最大汽車市場,鋪平道路。現代汽車作為韓國最大汽車製造商,也是該國汽車行業電氣化的領導者,在氫燃料電池上也已布局良久。
  • 科技部:繼續加強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攻關與核心技術實質突破
    記者今天從科技部獲悉,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6592號建議的答覆中,科技部表示,將結合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研究和「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凝練等工作,繼續加強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攻關,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取得實質性突破。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科創板上市,重塑科技、清能股份、武漢理工氫電、東嶽未來氫能等產業鏈企業紛紛獲得資本加持。同時,燃料電池自主技術進步明顯,國產化進程加速,電堆功率及體積功率密度同比2019年顯著提升,電堆、系統及BOP零部件價格大幅下降。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2020年9月21日,五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對補貼方式進行重大調整,以示範城市群為單位,實行「以獎代補」,正式確定了未來四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的總基調。 實際上,隨著9月份「以獎代補」政策的發布,電堆企業競相降價,國鴻氫能、氫璞創能、深圳氫瑞接連降價,將電堆價格降至2000元/kW以下,使得系統價格低於5000元/kW成為可能。
  • 【國鴻氫能 盤點】本周大事件TOP5
    (點擊查閱詳情) 3 氫電版「十城千輛」下的洶湧暗潮 以獎代補」新政定下了4年窗口期,業界不應該只關注這4年該幹什麼,而是立足長遠,未來想要建立什麼樣的產業,達到什麼樣的成熟度,再倒過來決定現在該怎麼做。
  • 2020不曾虛度、2021續寫新章,六大核心零部件行業整裝待發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於清教燃料電池系統「以獎代補」政策驅動力釋放核心技術產業化提速過去幾年,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一直處於摸索和預熱階段。2020年9月,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五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對入圍示範的城市群按照其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獎勵。獎勵資金由地方和企業統籌用於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人才引進及團隊建設,以及新車型、新技術的示範應用等,不得用於支持燃料電池汽車整車生產投資項目和加氫。
  • 豐田、西門子等超40家外企搶先布局,中國氫能企業該如何應對?
    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已經打通了技術鏈條,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氫能發展有一定差距,存在基礎比較薄弱,關鍵技術有待突破,產業化能力有待培育等諸多問題和困難。」依然是較為客觀的評價。國內需要外企先進、成熟的技術加快氫能產業化進程、建立社會對產業的信心,但另一方面,外企的進入必然對國內氫能企業造成一定的衝擊。1、哪些外企進入了中國市場?
  • 創新鏈「牽手」產業鏈 國鴻氫能助力行業國產化與自主可控
    新華網發「氫」出於藍 科技創新開啟中國「芯」時代「發展氫能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能源戰略,符合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潮流。」會上,國鴻氫能總經理陳曉敏在致辭中表示,公司堅持走出氫能行業的「高鐵模式」,通過建立自己的技術和創新平臺,搭建自主創新體系和自主燃料電池系統業務平臺,助力我國氫能燃料電池產品產業化。
  • 新研氫能齊志剛的國補新政建言
    「發展氫燃料電池產業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以獎代補』新政對電堆和系統的要求,需要完善技術指標在細節上的缺失。「新研氫能首席技術官齊志剛博士在高工年會現場說道。
  • 衝擊科創板的9個氫能「種子」企業
    此外,當前處於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商業化前期,具有實力的電堆企業眾多,競爭激烈,在「以獎待補」政策下,短期內市場格局不會定型,除以上五家已籌劃的電堆企業外,未勢能源、濰柴巴拉德的潛力非常大。在電堆細分環節。隨著未來電堆向大功率邁進以及規模化需求的快速提升,個別金屬雙極板提供商衝擊科創板也機會很大。
  • 最高獎補150萬 青島29家企業擬入選2020年度山東省首臺(套)技術...
    半島記者 王麗平日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示了《2020年度山東省首臺(套)技術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及生產企業名單》公示期為7月14日-20日,名單顯示,青島共有29家企業入選從申報企業所在城市來看,佔比最多下面一起來看看青島哪些企業榜上有名。
  • 氫燃料電池有望率先落地商用車 願景目標:2050年我國進入氫能社會
    部分氫燃料電池商用車車型將有望在多種使用場景中具備全生命周期經濟性優勢。 商業模式仍是關鍵 據了解,燃料電池技術具備高效率、零排放的特點,受到各國政府和企業的重視。2019年以來,各國明顯加快在氫能與燃料電池上的規劃,韓國、歐盟、中國、美國先後發布了氫能燃料發展規劃,加快新能源汽車及燃料電池產業化的進程。
  • 中金:北美補庫存加速,利好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9月美國總庫存同比降幅達到4.7%,公共衛生事件後庫存水平達到低位,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庫存同比降幅達到19%,對總庫存下降的貢獻達到62%,是帶動整體庫存下降的核心原因。伴隨美國車市需求恢復,我們預計將進入加速補庫存階段,而補庫也將集中在汽車行業。中國對海外及美國汽車整車出口量較小,2019年對北美出口整車僅3.2萬輛,而對海外及美國零部件出口金額相對較大。
  • OLED產業核心零部件迎來突破 國內金屬掩膜板打破日韓壟斷
    兩家企業將於今年試生產完成並通過驗證後進行量產。金屬掩膜板是OLED生產所需要的消耗性核心零部件,長期被日韓企業壟斷。業內專家認為,金屬掩膜板(Mask)的量產意味著OLED產業核心零部件取得突破,將改變我國OLED產業受制於人的局面。
  • ...比亞迪半導體等國內廠商加碼布局碳化矽④東山精密2020年度淨...
    ②韓媒:DB HiTek晶圓代工漲價20%,SK海力士和三星也在計劃中③為應對晶片短缺,比亞迪半導體等國內廠商加碼布局碳化矽④東山精密2020年度淨利潤超14億元,同比增長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