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北美補庫存加速,利好汽車零部件產業鏈

2020-12-05 手機鳳凰網

本文來自 「金車研究」

行業近況

進入3季度,海外市場車市需求逐步恢復,9月開始美國、德國等主要地區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轉正。追蹤10月各市場銷量表現,車市總體需求復甦持續。

評論

二次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有限,海外車市繼續修復。追蹤10月各市場銷量表現,美國9-10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6.2%、1.3%,連續2個月實現正增長,恢復較為強勁;歐洲進入3季度以來,乘用車銷量同比降幅保持在低個位數波動,10月銷量達到119.2萬輛,同比-7.6%;日本3季度乘用車降幅收窄到10-15%,10月銷量同比增速超過30%,主要由於去年銷售稅上調導致的低基數,絕對量仍然超過2018年同期;韓國車市同比處于波動轉臺,9月同比大幅增長14.2%,10月同比下降2.2%。我們延續此前公共衛生事件或有反覆,但經濟修復、失業率回落帶動車市需求持續復甦的判斷,從零部件公司海外收入來看,我們認為3-4季度環比將有所改善,明年展望將更加樂觀。

美國補庫存周期持續,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零部件企業更加受益。9月美國總庫存同比降幅達到4.7%,公共衛生事件後庫存水平達到低位,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庫存同比降幅達到19%,對總庫存下降的貢獻達到62%,是帶動整體庫存下降的核心原因。伴隨美國車市需求恢復,我們預計將進入加速補庫存階段,而補庫也將集中在汽車行業。中國對海外及美國汽車整車出口量較小,2019年對北美出口整車僅3.2萬輛,而對海外及美國零部件出口金額相對較大。此外,目前美國本地汽車生產恢復速度快於進口汽車,因此我們認為此次補庫周期將更利好美國本土廠商及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中國零部件企業。

長期來看:我們預計全球產業鏈分區域聚集效應將更加明顯。目前全球11個主要汽車生產國提供80%的產量,集中度較高。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全球已形成北美、歐洲、亞洲三個主要的產業鏈集群,並且以整車產銷量大的國家為核心輻射周邊。我們認為,零部件廠商多聚集在汽車生產大國及周邊表明了目前整車廠對零部件的運輸效率的較高要求,各地整車廠逐步在周邊構建出服務自身的產業鏈集群。因此,從長期來看,我們認為中國汽車產業鏈未來發展的方向是「走出去、引進來」,即:零部件廠商或對在整車廠附近地區建廠更加積極,以爭取訂單和規避風險;整車廠偏好本土或附近供貨工廠,加快海外企業投資建廠、國產替代進程。

估值建議

受益於海外市場逐步回暖,北美市場加速補庫存,我們認為海外收入佔比較大的零部件企業將獲得更大的利潤彈性。我們推薦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敏實、均勝、三花,建議關注愛柯迪(未覆蓋)。

風險

海外車市恢復不及預期。

正文

二次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有限,海外車市繼續修復

進入3季度,海外市場車市需求逐步恢復,9月開始美國、德國等主要地區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轉正,追蹤10月各市場銷量表現,我們延續此前公共衛生事件或有反覆,但經濟修復、失業率回落帶動車市需求持續復甦的判斷,對零部件公司海外收入來講,3-4季度會環比改善,明年展望更加樂觀。

具體來看,美國9-10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達到6.2%、1.3%,連續2個月實現正增長,恢復較為強勁;歐洲進入3季度以來,乘用車銷量同比降幅保持在低個位數波動,10月銷量達到119.2萬輛,同比-7.6%;日本3季度乘用車降幅收窄到10-15%,10月銷量同比增速超過30%,主要由於去年銷售稅上調導致的低基數,絕對量仍然超過2018年同期;韓國車市同比處于波動轉臺,9月同比大幅增長14.2%,10月同比下降2.2%。

美國補庫存周期持續,海外收入佔比高的零部件企業更受益

美國車市恢復帶動補庫存加速,海外收入佔比高的零部件企業更受益。

9月美國總庫存同比降幅達到4.7%,公共衛生事件後庫存水平達到低位,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庫存同比降幅達到19%,對總庫存下降的貢獻達到62%,是帶動整體庫存下降的核心原因。伴隨美國車市需求恢復,我們預計將進入加速補庫存階段,而補庫也將集中在汽車行業。

考慮對國內企業的影響,中國對海外及美國汽車出口量較小,根據中汽協的統計,2019年整車出口量分別為102.4萬輛、3.2萬輛,而中國對海外及美國零部件出口金額相對較大,據海關總署數據,2019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3,655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北美地區金額佔比為28%。此外,目前美國本地汽車生產恢復速度快於進口汽車,因此我們認為此次補庫周期將更利好海外及美國市場收入佔比較高的零部件企業。

零部件廠商海外業務佔比梳理

我們認為,北美車市恢復帶動補庫存加速的主要受益對象為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零部件廠商。我們梳理了零部件廠商的海外收入佔比情況,我們認為海外收入佔比較高的廠商將擁有更大的利潤彈性。

長期來看:全球產業鏈分區域聚集效應更加明顯。

全球汽車生產頭部聚集效應明顯,11個主要生產國提供80%的產量。

2019年全球汽車總產量為9083.7萬輛,其中11個國家產量超過200萬輛,佔全球汽車產量的80.6%,聚集效應明顯。其中產量最大的四個國家依次為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其中美國、日本、德國是傳統的汽車工業發達國家,中國則憑藉龐大的市場需求、低廉的製造成本、完善的產業鏈配置、日益提升的研發實力成為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國。

汽車產量大的國家擁有的零部件廠商更多。全球零部件廠商總計超過5萬家,其中16個國家擁有超過500個零部件廠商,中國是擁有零部件廠商最多的國家,總計約1.8萬家,佔全球廠商數量的33.4%。受制於運輸成本及運輸半徑問題,大部分國家零部件廠商數量與國家汽車產量呈正相關關係。

全球已形成三個主要的產業鏈集群,以整車產銷量大的國家為核心輻射周邊。

我們認為零部件企業選擇建廠地址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勞務成本、運輸成本、研發實力、稅收等因素,不同類型的產品偏重的因素不同。因此,在下遊廠商有零部件運輸效率要求的情況下,不同產品的工廠選址仍略有不同,呈現出以整車廠為中心輻射周邊的分布。全球零部件廠商目前主要分為三個集群: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美產業鏈集群,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產業鏈集群,以中、日、韓為多核心的亞洲產業鏈集群,南美地區受益於發達的、價格低廉的海運,彌補了其遠離核心整車生產商的地緣劣勢,為本地、北美、歐洲等地的整車廠供貨。零部件廠商多聚集在汽車生產大國表明了目前整車廠對零部件的運輸效率有一定要求,各地整車廠逐步在周邊構建出服務自身的產業鏈。

中國汽車產業鏈未來發展方向:走出去,引進來

走出去:零部件廠商或對在整車廠附近地區建廠更加積極,以爭取訂單和規避風險。由於大多整車廠都對運輸效率有要求,國內生產運輸半徑較小產品的零部件企業都會選擇出海建廠,如拓普集團、福耀玻璃、華域汽車等零部件廠商均在海外如北美、馬來西亞、巴西等地建有工廠。我們預計未來整車廠對於工廠地緣偏好更加明顯,大批國內零部件企業會選擇出海建廠。

引進來:整車廠偏好本土或附近供貨工廠,加快海外企業投資建廠、國產替代進程。從2013年至2017年,單車平均進口金額從1511.0美元逐漸下降至1276.8美元,同比下降15.5%,隨著國內廠商研發實力、製造技術、規模效應不斷提升,國產化已成為趨勢。我們預計未來整車廠在選擇供貨商時更傾向於本土或附近工廠,汽車零部件的國產替代、外資投資建廠進程有望加速。

(本文編輯:孫健一)

相關焦點

  • 中金有色金屬2021年展望:海外補庫驅動順周期邏輯,板塊多點開花
    要聞 中金有色金屬2021年展望:海外補庫驅動順周期邏輯,板塊多點開花 2020年11月30日 08:33:43 中金研究本文來自 微信號「中金點睛」。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明年海外將會迎來「主動補庫存」的新一輪庫存周期,驅動全球需求復甦,預計定價邏輯更偏向實體經濟且出口比例較大的品種,價格表現有望向好。
  • 中金公司有色金屬2021年展望:海外補庫驅動順周期邏輯 板塊多點開花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展望2021年,我們認為明年海外將會迎來「主動補庫存」的新一輪庫存周期,驅動全球需求復甦,預計定價邏輯更偏向實體經濟且出口比例較大的品種,價格表現有望向好。
  • ...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能源補貼預算 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18:52 來源: 證券時報 舉報   11月20日,國家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資金預算
  • 【研報掘金】新能源汽車全球景氣向上電動浪潮延續 利好新能源汽車...
    國內補貼政策延續,海外利好政策持續加碼,主流車企電動化進程持續加速,有競爭力的車型密集推出,有望刺激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持續高增長。中遊競爭格局持續優化,全球供應鏈加速導入,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中遊企業有望享受高增長紅利;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等環節供需格局改善,價格有望持續反彈。上遊鈷鋰基本面築底,供需格局有望持續改善。
  • 氫燃料電池汽車再獲利好政策,明年起起相關零部件進口關稅擬將下調
    其中在新能源領域,將降低燃料電池循環泵、鋁碳化矽基板、砷烷等新基建或高新技術產業所需部分設備、零部件、原材料的進口關稅。具體在氫燃料方面,燃料電池增壓器從2021年最惠國稅率的(7%)暫定下調至5%、燃料電池循環泵從2021年最惠國稅率的(7%)下調至2%、燃料電池用碳電極片從2021年最惠國稅率的(10%)下調至5%。
  • 南通鴻圖生產北美通用型鋁合金汽車零部件
    南通鴻圖生產北美通用型鋁合金汽車零部件南通發布消息,11月26日,位於南通高新區的廣東鴻圖南通壓鑄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全自動無人化生產線高速運轉,滿負荷生產北美通用型高性能鋁合金汽車零部件。據了解,南通鴻圖系國內壓鑄龍頭企業——廣東鴻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大壓鑄生產基地之一,主要從事汽車精密鋁合金壓鑄件生產,和上海通用、北美通用、捷豹、路虎等10多家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廠家有合作關係。
  • 試點「直補」 大豆棉花產業鏈怪圈或破
    試點「直補」 大豆棉花產業鏈怪圈或破 2014-06-27 08:20:44 來源:網上輕紡城   2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就做好糧食收儲和倉儲設施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
  • 工業軟體破局 汽車零部件的內痛
    汽車產業發達國家的零部件和整車產業鏈的產值比例,一般超過1.7:1,而我國只有1:1,國內汽車零部件外資、合資企業平均利潤率約為10-15%,而自主企業利潤率大部分在2-3% 。那麼皇冠製造中的低端製造區,如何破局?CAE仿真是答案之一。
  • 疫情「蝴蝶效應」加劇 中國應加速全球產業鏈角色轉型
    目前,市場上關於中國在未來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疫情暴發初期,有人擔憂疫情將加劇跨國公司重新布局供應鏈的步伐,一些產業將加速移出中國;全球疫情蔓延後,外資人士對中國防控成效認可,被視為產業鏈可能加速流向中國的信號。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出口企業在疫情中盡力履約保障國際供應鏈安全,展現了中國整體生產活動的韌性,增強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保持長期發展的信心。
  • 中金公司:2021年重視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周尚伃1月3日,中金公司發布最新觀點,重申2021年重視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年初的市場,板塊表現可能受「年初效應」、基本面、估值等多重因素影響,較為波動。不過整體上看,中金公司注意到中國增長高位有所波動,疫情局部有所反覆但整體可控,海外疫情仍在蔓延、疫苗也在快速落地,中國政策繼續呈現逐步轉彎之勢,市場估值處於歷史區間均值偏高水平,中金公司認為中國市場在波動中需要重視結構。
  • 湖北汽車產業復工難:220萬輛產能停擺 1300家零部件企業受困
    文章強調,擴大消費是對衝疫情影響的重要著力點之一,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這讓汽車行業迎來了更多積極變化,2月17日,包括一汽豐田長春工廠、廣汽豐田廣州工廠、一汽-大眾部分工廠等已開始恢復生產。眼下,正是決戰疫情的關鍵時期,各地企業的復工仍有較大難度,但宏觀層面的利好讓汽車業內對疫情後的車市走向充滿期待。
  • 中金交通運輸2021年展望:航空乘風 航運破浪 快遞物流砥礪前行
    航運破周期之浪,因庫存之勢:經過多年的運力消化,當前三大航運細分市場供給端已經明顯優化,在手訂單與運力之比均處於歷史最低位,奠定周期向上的基礎。我們認為經濟復甦是主線,庫存周期是驅動(美國零售業補庫存支撐集運需求,原油去庫存抑制油運短期需求),我們排序為集運優於幹散優於油運(短期一年)。
  • 政策推進開放加速 中國汽車產業持續釋放「引力波」
    不僅是在整車領域,眾多國際汽車巨頭也開始與中國企業在動力電池、車用晶片等零部件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在剛剛發布的《規劃》中,明確提出了未來要構建新型產業生態,加快車用作業系統開發應用,建設動力電池高效循環利用體系等,同時,將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全面深度融合,促進能源消費結構優化、交通體系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提升,加快推動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  分析機構認為,這些內容都將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發展帶來利好消息,吸引眾多的中外資金進入這些領域。
  • 行業催化劑不斷+比價效應,汽車零部件低價股頻頻異動
    今年以來,汽車行業作為穩定經濟、提升消費的中堅產業,得到了多個重磅政策的力挺,汽車產業鏈無疑是本輪結構性行情的重要主線之一。近期,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及整車板塊大漲後,具有比價優勢的汽車零部件板塊接棒將行情繼續演繹,上周今飛凱達(002863)、天汽模(002510)等個股漲幅居前。
  • 中金公用事業新能源2021年展望:多能互補,開啟碳中和徵程
    而光伏產業鏈通過提升效率、技術迭代產生的成本下降仍將繼續降低項目綜合造價,有望使得項目開發的回報率水平可持續提升,不斷形成新需求。補貼終結後,光伏項目上網電價趨於穩定,此前由於補貼電價退坡擠壓項目回報率,從而導致的產業鏈被動降價將較難重現。此外分布式尤其是戶用光伏有望在平價時代加速發展,主要受益於收入端堅挺和成本端持續下降帶來的項目回報逐步提升。
  • 蝴蝶效應顯現 疫情波及全球汽車產業鏈
    而新冠肺炎疫情除了對中國汽車產業產生影響,更影響到全球汽車產業鏈的正常運轉。此前,來自德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巨頭博世集團CEO Volkmar Denne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博世集團全球供應鏈存在斷裂的風險。伴隨著中國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位置,新冠肺炎疫情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 新政促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駛入快車道
    記者了解到,近期,中國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下稱五部門)針對產業發展現狀,將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城市群開展燃料電池汽車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攻關和示範應用給予獎勵,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形成布局合理、各有側重、協同推進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新模式。
  • rcep利好什麼板塊?
    東協方面,RCEP下中國對東協進口產品關稅減讓的過渡期較短,例如服裝紡織產品均為立即執行零關稅,因此更可能加速低附加值產業向東南亞外遷的進程,但我們認為這也將增加我國紡織品等原材料的競爭力,也為企業生產降低成本帶來利好;韓國與澳大利亞、紐西蘭方面,中國對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和韓國的農產品進口關稅減讓普遍設置了10年左右的過渡期,或將部分農產品排除在關稅減讓範圍之外,因此農業部門短期衝擊非常有限
  • 東方新能源汽車主題混合基金近一年淨值增長率排名同類第一
    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及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利好影響,新能源汽車板塊漲幅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