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liable! 網上流行「中式英文」

2021-01-11 溫州日報甌網
Geliable! 網上流行「中式英文」

2011/03/08 15:59 來源:羊城晚報  瀏覽:7190

 

  「Geliable!」認識這個詞嗎?相信有一定英文基礎但缺乏頻繁網絡生活的人,未必能知道這個詞的含義。在如今「神馬」都可以說「給力」的時代,Geliable就是網友自創的中式英文「很給力」(Geili「給力」的拼音+表示能力的英文後綴able)。甚至在英文教育機構英孚英語的路牌廣告中,也打出了這個單詞。

  事實上,除了Gelivable之外,在網絡中流行的詞彙「蟻民」、「偷菜」甚至「春哥」等等都有自己的專門英語詞彙。這些網友自創的中式英文,要麼用拼音加英文的前綴或後綴構成,要麼將兩個英文詞彙生硬拼合而成。網友們的自創中式英文,不僅讓語言研究者啼笑皆非,甚至還導致了學術界的爭論,也讓人們越來越注意到網絡語言的強大影響力。

  A

  專家覺得好笑

  

    流行詞「給力」開始盛行之後,網絡論壇中,有網友在回覆中寫出了「ungeliable」一詞,表示「不給力啊」。仔細研究才發現,與這個看上去像英語的詞彙,其實是中西合璧的結晶。前綴「un-」在英語中表示否定,可翻譯為「不」;後綴「-able」在英語中表示單詞為形容詞;而中間的「geli」卻是直接音譯自中文拼音的「給力(geili)」,既符合英語造詞規則,又有中式特點。反之,Geliable就是「給力」的意思了。

  於是這個詞很快在網絡上流行。網友戲稱,「哈哈,這單詞實在太gelivable了!」Ungeliable也可能成為有史以來傳播速度最快的英文單詞。

  記者致電中央教科所外語中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龔亞夫,他聽到geliable一詞時,隨即爆發出笑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詞典學研究中心教授章宜華也笑著表示:「最初我看到類似這樣的詞彙時,也非常驚訝。我怎麼說也是研究語言的,算一個專家吧,但開始可以說,我都不太了解怎麼會有這樣的詞出現。」事實上,很多,包括外語研究者都注意到了這個現象,這是一種語言的融合。

相關搜索:中式英文

相關焦點

  • 中式英語成標準英文 long time no see成英文詞組
    no see」成標準英文詞組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佔花)後,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
  •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詞典!網友的回覆亮了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詞典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OED解釋道,這個add oil源自香港英文,主要也是香港英文的說法(originally and chiefly Hong Kong English)
  •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被收錄進《牛津英語詞典》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字典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據環球網報導,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日前披露了這個發現。
  • 英文寫作中有哪些常見的中式英語表達?
    對於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制約寫作提升的原因除了閱讀量不足和缺乏邏輯思維訓練外,還有中式英語問題。什麼是中式英語?中式英語有哪些表現?怎樣減少中式英語現象?希望這篇文章在回答以上三個問題的同時給你帶來啟發。
  •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詞典!紅包、枸杞、大排檔表示歡迎
    中式英文add oil被收錄進牛津詞典 網友創作停不下來昨晚一條微博熱搜讓很多網友興奮不已,看完紛紛進入創作模式……想必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吧!是真的!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字典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據環球網報導,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日前披露了這個發現。臺媒10月14日全文刊發了曾泰元的文章,香港01新聞網16日也對此進行了報導。
  •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被收進牛津詞典
    又有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詞典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  據環球網報導,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日前披露了這個發現。
  • 中式英文單詞頻現西方媒體
    在過去一年的外媒涉華報導中,我們驚訝地發現,為了能更加形象、奪人眼球地描述中國特有的現象,外媒的記者們在報導中摻雜「中式英語」,甚至在報導一些中國新聞時,創造了中國專屬的英文詞彙。  外媒頻現中式英文  2010年,中式英語「ungelivable(不給力)」風靡網絡,似乎標誌著一個從「中國人背英語單詞」到「中國人造英語單詞」的跨越性時代拉開帷幕。《紐約時報》稱此事「非常酷」。
  • 除了「Add Oil」你知道還有哪些中式英文單詞被牛津詞典收錄了?
    中式英語大家都知道,可是因為用的人多了,居然也被納入牛津英語字典。比如」odd oii「(加油)這個英語詞彙。先來看看外媒是怎麼給大家科普的。幾乎每一個會說中英雙語的人都會告訴你,沒有一個英文單詞能完美表達『加油』的意思,因為『加油』在不同的語境中會發生變化。比如當同事說加油的時候,意思可能就是「繼續努力工作」,而對一個病人說這話的時候,可能就是「早日康復」的意思……加油是在各種場合都能夠用的鼓勵他人的詞語。
  • 中式英文addoil進牛津詞典 add oil是什麼意思來自哪裡
    中式英文的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臺灣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日前披露了這個發現。臺媒10月14日全文刊發了曾泰元的文章,香港01新聞網16日也對此進行了報導。
  • 部落衝突:老師沒教過的「中式英文」,國服玩家看到,一下子理解
    作為一個可以連線全球的遊戲,《部落衝突》裡有著許多的外國玩家,只要你願意,進到一個國外的部落,就能和別的玩家使用「英文」交流。奈何不少玩家學習水平有限,學生階段的英文單詞早已忘卻,但是對簡單的Are you、how、what等詞彙,還是可以理解的。所有,讓我們來看看《部落衝突》中,哪些「中式英文」是你所熟悉的,而且作為國服玩家,你是否可以一眼望去,便能無師自通的理解它的意思呢?
  •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牛津詞典!網友看完太開心,繼續創作...
    又一條中式英文進入牛津英語字典  中式英文add oil(加油)進了世界最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簡稱OED),這是真的!「加油」的英文那時我不會講,便跟許多人一樣,把它逐字翻譯為add oil,自己也知道這是中式英文,不過在輕鬆的場合以此搞笑一下,大家也都莞爾以對。這個翻譯的問題,我還問了同班同學高怡平(後來成為知名的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她在美國讀過書,英文的口語十分道地。她想了一下,跟我說這要看情況,不過如果是在運動比賽中,用「Go!」就可以了,強調時可以連講三次,說「Go!Go!Go!」。
  • 愛豆的中式英文名字,哪一個戳中了你的笑穴?
    明星和粉絲是相互關係,明星給粉絲帶來能量和寄託,粉絲給明星帶來支持和喜愛,我們都知道幾乎所有明星都不可能把他的每一位粉絲都記得清清楚楚,但是我們知道明星和粉絲是相互愛著的,明星在舞臺上唱啊跳啊,而粉絲在臺下觀賞,這對二者來說都是一種榮幸,這就是所謂志同道合,但往往愛到深處自然黑,今天就來講講愛豆的中式英文名字
  • 中式英語大盤點,這些常見的「Chinglish」你知道幾個?
    這麼晚,想跟大夥說說中式英語那些事,都知道中式英語即Chinglish,是指帶有漢語詞彙、語法、表達習慣的英語,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而對於英語這門世界性語言來說,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去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語言文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中式英語已經被收錄到各種權威的英文字典中。
  • 這些中式英文那麼吊,你造嗎?
    當前位置:首頁 >> 貳周刊·格子 2014.04.29 星期二 你行你上不行別逼逼 這些中式英文那麼吊,你造嗎?越來越多的Chinglish不僅被foreigneraccept,居然還很popular很fashion,媽媽今後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英文了。  例句:Nozuonodie.  釋義:不作死就不會死,其中作讀一聲。  例句:Youcanyouup,nocannobb.  釋義:你行你上,不行別逼逼。  例句:Openthedoorseemountain.
  • 給你不是「give you」 ,中式英文的坑我們不踩!
    當你想用英語表達「給你」的時候,腦子裡會不會閃過「give you」這個說法,甚至很多同學也一直在這樣說, 「give you」是典型的中式英語。 「give you」用於後面跟著具體的東西時,比如說「I can give you some details」,一般是不會單獨使用的。
  • 中式英語體現時尚異類文化 或成新的英語方言
    洋涇浜英語因舊上海灘一處靠近租界的地名「洋涇浜」而得名,那裡最早跟英國人做生意的中國人,說英文說不好,自己就用中文的意思造出不通的英語。當然,今天的中式英語已經不像逐字直譯的洋涇浜英語那麼簡單,合成單詞衍生出頗具時代感的含義,也促成了一種時尚而異類的文化現象。
  •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中式英語的二三事
    中式英語Chinglish,是指帶有漢語詞彙、語法、表達習慣的英語,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早期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比較少,中式英語寥寥無幾,但是也能反映出中國獨有的文化特色。對外交流的窗口中式英語的產生,最早是清朝將香港割讓給英國時,不少在港口跟英國人打交道的商人,從洋人口中學到幾個簡單的英文單詞,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把這些單詞加工成字句,典型代表就是「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一個已經被收錄進標準英語辭典中式英語詞組。
  • 中式欞格與奇彭代爾家具
    二者的類型在英文文獻中被稱為lattice-work和fret-work,lattice-work的原意是建築中由線條交錯組成的通透格子,更強調一個平面內四方連續的網狀結構,fret-work原意指古希臘藝術中的線狀回紋,常作為希臘陶瓶圖案的邊框,或以淺浮雕形式出現在古風建築晚期柱上楣的中楣裝飾部分,更強調線條形成的紋樣和紋樣二方連續形成的裝飾帶。
  • 250個中式英語詞彙如何闖進西方世界?
    中式英語曾經指代那種語法不對、拼寫錯誤或帶有中文習慣的英語。不過,現在很多西方人對中式英語的看法發生了改變,甚至有國外網友表示,可以有印度式英語、美式英語、澳大利亞式英語,為什麼不能有中式英語?正如英國《衛報》報導所說,這種語言風格在網絡上吸引了一些狂熱追隨者,甚至有人專門探討這種語言現象。
  • 中國式英文正在改變英語
    中國約有2.5億民眾學習英語,加上日益上升的全球影響力,意味著中國人每天都在製造英文新詞。根據報告,逐字翻譯的中式英語「很久不見」(Long time no see),還有從廣東話吃點心的「飲茶」直譯過來的drinktea等,現已成為標準的英文詞組。更多中式英語還在繼續產生,包括從前就已中英混合的如「苦力」(coolie),「颱風」(typhoo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