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2nm工藝重大突破!2023年投入試產

2020-12-05 新浪科技

來源:快科技

這幾年,天字一號代工廠臺積電在新工藝進展上簡直是開掛一般的存在,7nm工藝全面普及,5nm工藝一路領先,3nm工藝近在眼前,2nm工藝也進展神速。

根據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臺積電還表示,2nm的突破將再次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同時延續摩爾定律,繼續挺進1nm工藝的研發。

臺積電預計,蘋果、高通、NVIDIA、AMD等客戶都有望率先採納其2nm工藝。

2nm工藝上,臺積電將放棄延續多年的FinFET(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甚至不使用三星規劃在3nm工藝上使用的GAAFET(環繞柵極場效應電晶體),也就是納米線(nanowire),而是將其拓展成為「MBCFET」(多橋通道場效應電晶體),也就是納米片(nanosheet)。

從GAAFET到MBCFET,從納米線到納米片,可以視為從二維到三維的躍進,能夠大大改進電路控制,降低漏電率。

當然,新工藝的成本越發會成為天文數字,三星已經在5nm工藝研發上已經投入了大約4.8億美元,3nm GAAFET上會大大超過5億美元。

臺積電很少披露具體工藝節點上的投入數字,但是大家可以放開去想像了……

相關焦點

  • 臺積電2nm工藝重大突破:1nm還遠嗎?
    如今5nm才剛剛起步,臺積電的技術儲備就已經緊張到了2nm,並朝著1nm邁進。根據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 臺積電2nm工藝進展如何了?MBCFET架構獲重大突破
    據臺灣經濟日報最新報導,臺積電已經在2nm工藝上取得一項重大的內部突破,雖未披露細節,但是據此樂觀預計,2nm工藝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進行風險性試產,2024年就能步入量產階段。
  • 臺積電2nm工藝實現突破 2024年量產
    作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晶圓大廠,臺積電一直致力於提升半導體工藝製程,一路狂奔,踐行著摩爾定律。而這一次,它們又實現了突破。根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積電在2nm製程工藝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並將於2023年下半年進行小規模試產,如無意外,2024年就可以大規模量產。與此同時,臺積電還表示,在2nm之後,將繼續向1nm支撐挺近。
  • 臺積電:2nm晶片研發重大突破,1nm也沒問題
    一、臺積電:第一家官宣2nm工藝,研發進度超前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積電2nm工藝取得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前,業界看好其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良率就可以達到90%。
  • 三星稱2022年量產3nm,十年超越臺積電,臺積電回復2nm獲重大突破
    作為大巨頭,臺積電拿下了全球52%的晶片代工訂單,佔領全球市場份額超過一半,遠超第二名三星,此外,臺積電的成功源於先進工藝的領先,首批上市的麒麟9000、A14、M1等都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造,早已經滿負荷量產。俗話說,「老大吃肉,老二喝湯。」作為老二的三星明顯不滿足於現狀,立下了要超越臺積電的目標。
  • 產業鏈人士:臺積電第二代3nm工藝計劃2023年推出 蘋果率先利用
    【TechWeb】12月2日消息,據英文媒體報導,在5nm工藝大規模量產,為蘋果等廠商代工相關的晶片之後,臺積電下一階段晶片製程工藝研發及量產的重點就將是更先進的3nm工藝,廠房在上個月已經完工,計劃在2021年風險試產,2022年下半年大規模量產。
  • 臺積電2nm工藝突破,摩爾定律又續命5年!1nm臺積電還有奇蹟?
    今年可以說是臺積電最為高光的時刻了,在之前如果沒有特別關注於晶片這一塊的,估計都不知道臺積電到底是個啥,但是隨著臺積電今年技術不斷的突破,也是證明了其全球晶片代工頂尖巨頭的地位,尤其在今年的5nm技術量產了之後,成功的將摩爾定律繼續延續,但是最近臺積電可沒閒著。
  • 臺積電正按計劃推進3nm工藝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
    11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今年一季度及二季度的財報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臺積電CEO魏哲家透露他們的3nm工藝進展順利,計劃在2021年風險試產,2022年下半年大規模量產。而英文媒體最新的報導顯示,臺積電正在按計劃推進3nm工藝在2022年下半年大規模量產,消息人士透露,臺積電為這一工藝在2022年下半年設定的月產能是5.5萬片晶圓。
  • 臺積電:2nm製程將在2024年量產
    ,在2nm工藝製程 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並有可能在2023年試產,在2024年實現量產,相比當前國內中芯國際最先進的12nm晶片工藝製程來說,臺積電的最新科研成果確實讓國人在短時間內難望其背。   一路狂奔的臺積電,三星的晶片製造也是望塵莫及   5nm工藝製程的手機剛剛使用不久,三星便宣布了3nm工藝製程的開發時間表,將在2022年實現量產,大家一致認為三星在晶片工藝製程將超越臺積電之時
  • 臺積電2nm製程研發取得突破 將切入GAA技術
    據報導,臺積電衝刺先進位程,在2nm研發有重大突破,已成功找到路徑,將切入環繞式柵極技術(gate-all-around,簡稱GAA)技術。   三星已決定在3nm率先導入GAA技術,並宣稱要到2030年超過臺積電,取得全球邏輯晶片代工龍頭地位,臺積電研發大軍一刻也不敢鬆懈,積極投入2nm研發,並獲得技術重大突破
  • 晶片行業最新突破!臺積電兩納米晶片工藝重大突破中國晶片任重道遠
    大家好,這裡是科幻金屬,晶片行業傳來一個重磅消息,臺積電晶片兩納米工藝取得重大突破!臺積電計劃在2021年初 開始試險3nm晶片,2022年底 開始量產3nm晶片,2023年底 試險2nm晶片兄弟們,我知道,大家肯定在想憑啥不是咱們?
  • 臺積電3納米今年試產!與5nm、7nm 100% IP 兼容!
    設備供應鏈近日透露,臺積電3 納米新廠規劃在今年7~8 月開廠,相關供應商須在今年中以前備妥機臺、準備進機,供應鏈透露,3 納米於試產階段(2021 下半年)即有約一個月2 萬至3 萬片,量產首年平均月產能約5.5 萬片,到了2023 年以後,將達到10.5 萬片。根據臺積電先前表示,3 納米預計2022 下半年量產,當年產能預估將超過60 萬片12 吋晶圓。
  • 最前線丨3nm、5nm製程技術還沒捂熱,臺積電又要開始研發2nm的晶片了
    臺積電在先進位程方面的速度一直很快——在「晶片之王」英特爾還戀戰14nm支撐的時候,臺積電此前宣布已經製造出10億顆良率完好的7nm晶片;5nm雖然已經量產,但產能還是很有限,還在持續提升中;另外3nm製程也預計在2021年風險量產,在2022年下半年量產,這次臺積電內部又將2nm晶片提上了日程。有業界聲音估計,臺積電2nm將在2023年至2024年推出。
  • 臺積電3nm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 月產5.5萬片
    【手機中國新聞】據媒體報導,臺積電3nm晶片將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月產量為5.5萬片,在2023年,將達到10.5萬片。手機中國了解到,臺積電此前已在研發3nm、4nm製程工藝。
  • ...攻堅2nm投入8000工程師人力,摩爾定律下,到底工藝極限是幾納米??
    此外,臺積電還正式宣布建設新的研發中心,預計將投入8000多名工程師的人力到一條先進工藝生產線上,著力攻克2nm工藝。3nm是5nm的自然迭代,4nm理論上說是5nm的終極改良,2nm則是3nm之後的一次重要迭代。
  • ...臺積電2nm改採用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此種...
    【臺積電2nm製程或2024年實現量產】據媒體稱,臺積電2nm製程研發獲重大突破。區別於3nm與5nm採用鰭式場效電晶體(FinFET)架構,臺積電2nm改採用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MBCFET)架構,此種架構能解決FinFET因製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研發進度超前。
  • 實現2nm工藝突破,臺積電為何能給「摩爾定律」續命?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臺積電在2nm工藝製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發進度超越預期,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風險試產的良率可以達到90%。相比較於關注熱鬧的當下,我們不妨追蹤這條技術線索,來看下臺積電保持先進位程工藝的經驗,看下它是如何來為遊走在失效邊緣的摩爾定律來「續命」的。
  • 臺積電2024年量產突破性的2nm MBCFET電晶體
    臺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在2nm半導體製造節點的研發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一突破性的報告已經浮出水面臺灣媒體,並已拿起由東方媒體。負責為全球各種大小公司提供處理器和其他晶片的臺積電也有望在2023年中期進入該工藝的試生產階段,並於一年後開始批量生產。
  • 8000餘名工程師攻堅2nm工藝,臺積電意欲突破晶片製程極限
    工藝製程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晶片的性能,目前,世界上最先進且已實現量產的製程工藝當屬臺積電的5nm工藝,但臺積電明顯不滿足止步於5nm工藝,據悉,臺積電已啟動8000餘名工程師全力布局2nm工藝的研製,以維持其在晶片代工領域的霸主地位。那麼2nm是否會是晶片製程工藝的物理極限嗎?
  • FinFET技術物理極限是5nm,臺積電採用GAA技術成功突破2nm
    GAA全稱Gate All Around,中文名字叫做環繞式柵極,隨著電晶體到達5nm,FinFET已經達到了物理極限,如果再生產3nm或2nm,FinFET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電晶體的製造要求了,GAA技術的誕生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原理就是增加閘極與電子通道的接觸面積,可以增加控制效果減少漏電流,通過這個技術能夠對晶片核心的電晶體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