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哪裡?
如果有人問,天堂在哪裡?
人們會說,呸!哪裡有什麼天堂,那只不過是人們自欺欺人所編造出來的美麗的謊言罷了,相信有它的人真是個傻瓜。
如果有人問,天堂在哪裡?
人們會說,天堂當然是在天上啦!那是一個無與倫比令人神往的地方,瑰麗又神奇。那裡有豐盛的美餐,可口的仙桃,醉人的美酒,還有無數的美女……
如果有人問我,天堂在哪裡?
我就一定會告訴他,只要讓我走出這間牢房,外面的世界就是天堂,因為我擁有了自由,擁有了未來和希望。
朋友啊!請珍惜你們自由的人生吧!請珍惜你們走過的每一步吧!好好享受你們的天堂之樂。
鑽木取火
」鑽木取火」已成為遙遠的歷史,雖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是有劃時代的意義,但對於現代人來說,它是落後和原始的象徵,已被世人遺棄淡忘。但在看守所這一特殊環境裡,」鑽木取火」的影子隨時存在,並且大有無法淘汰之勢。
在看守所裡,」鑽木取火」的基本方法是:把被子裡棉花先搓成捻,然後在水泥地上用鞋底來回搓動,直至棉花燃燒。方法很簡單,但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棉花要選擇上好的,陳舊的很難為之。鞋底也很講究,以手工製作的千層底布鞋最為合適。運動鞋或塑料底鞋都很難搓動。這樣一來,誰的被子裡棉花好,誰就倒黴。
火種是在押人員的集體需要,棉花就如同」軍火物資」,誰都不能拒絕也不敢抗拒,而穿手工布鞋的多為家在深山區的貧窮戶,一雙布鞋本融匯著老娘或妻子的諸多功夫與心酸,但也只能忍痛割愛無償提供。這類人更無力抗拒」軍徵」。而搓火者又需要心靈手巧。先用手將棉花捻搓緊,用鞋底搓時起初速度要慢,並且只能朝一個方向搓動。有來無回。當棉花捻被完全搓緊後,要用力來回快速搓動,憑手感和嗅覺適時停止搓動,迅速將棉花捻拽成兩截,上下輕輕煽動,以便燃燒。此環節至關重要,也最難掌握。搓動速度變慢或時間短,棉花溫度達不到燃點。搓的速度過於快或時間過長,又會適得其反,將已燃著的棉花再搓滅。也就叫搓糊了。這裡所謂的快慢長短其實也就是三二下或一秒之分,由此可見,」鑽木取火」之難度,以至此技術只能掌握在個別人手裡,大多數人只能嘆為觀止,而無能為力。不過,若將古老原始的」鑽木取火」技術與現代人類文明結合到一起,則會事半功倍,輕鬆為之。
最初在押人員採用洗衣粉作為助燃劑卷到棉花捻裡邊搓火,但很快被看守所發現,洗衣粉被劃作禁品,而只供應洗衣膏。但在押人員中熟知化學常識的並不少見,他們採用醫生提供的高錳酸鉀作為助燃劑,則更為有效。只需搓上三兩下,聽到」啪」的一聲,迅速拽開棉花捻即可。一時間,別有用心的諸多皮膚病需要洗洗都在醫生面前產生,高錳酸鉀失去了它的藥效功能,同樣,時間不長,重蹈覆轍,高錳酸鉀停止供應。但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方法自然用之不竭。洗衣膏曬乾後,同樣可替代洗衣粉的功效,看守所內禁用洗衣膏恐怕是不現實的。
不過,」鑽木取火」如今只是偶爾應急用之,更多的時候,則是應付管教發現抽菸索要打火機時的一種措辭。在外邊,一元買好幾個打火機,但在看守所卻極為難得,若不是管教當場煙火俱抓,抽菸著都會千篇一律地說火是搓的,而讓管教心知肚明而又無可奈何。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鑽木取火,方法很多。
新春看守所對聯
脫舊骨換舊臺素蛇隱退辭舊歲
樹新風做新人駿馬馳騁迎新春
鞭炮聲鼓吹聲車鳴聲喜天喜地
鐵門旁鐵窗前鐵網下思親思友
好學者學學好學壞
善思者思思善思惡
火樹銀花不夜天晝夜同歡
愁容哭臉不眠夜醒眠難樂
蹦跳跳跳蹦蹦蹦蹦跳跳
涼悽悽悽涼涼涼涼悽悽
地灰牆暗床板硬燈光朦朧
衣薄飯稀手足寒神情恍惚
二十號二十人二十心二十愁二十天難走
三十夜三十枕三十痕三十怨三十年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