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植物次生代謝調控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研究員陳曉亞帶領的課題組,研究發現植物揮發性萜類的生物合成通過
-
陳曉亞院士小組研究揭示植物次生代謝調控新機制
本報訊(記者黃辛)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研究員陳曉亞帶領的課題組,研究發現植物揮發性萜類的生物合成通過
-
2017 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儀器信息網訊 2017年6月28日,2017 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飛天大廈酒店正式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由「創新藥物非臨床藥物代謝及PK/PD 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藥學學報》編輯部共同承辦。研討會將圍繞藥物代謝研究領域的前沿方向,以學科交叉與融合、傳承與創新為大會主題,邀請國內外藥物代謝及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就藥物代謝及PK/PD 等研究的熱點給予精彩的大會報告。本次會議同時開展了藥物代謝領域青年優秀論文評選活動。
-
中國植物學會第十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
中國植物學會第十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暨第五屆藥食同源與植物代謝學術研討會召開 2019-12-12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
說:植物有次生代謝 這是什麼?第一次聽說 趕緊看看
次生代謝產物在整個代謝活動中的重要地位,在植物的某個發育期或某個器官裡,次生物質甚至成為代謝庫的主要成分。供人類中草藥和香料的有效成分,絕大多數為植物的次生代謝產物。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種類繁多,結構迥異,包括
-
昆明植物所非傳統次生代謝產物研究取得進展
最近,由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員沈月毛主持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非傳統次生代謝產物的生物學功能及生物合成研究」通過了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結題驗收。 該項目以天然產物化學為基礎,以生理活性為導向,系統開展了微生物次生代謝產物的製備,生物學功能及作用機制探討,生物合成及合成機制研究等工作。
-
紅樹林植物次生代謝產物研究獲進展
紅樹林植物富含結構新穎獨特的、生物活性多樣的次生代謝產物。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郭躍偉課題組在對兩種紅樹林植物擬海桑Sonneratia paracaseolaris和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過程中,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
萜類代謝組、生物鹼代謝組和次生代謝組隆重上線!!!
>物質種類多:包括400多種萜類, 800多種生物鹼, 180多種香豆素, 200多種等甾體、1000多種黃酮等物質✦ 定性準確:自主研發二級譜匹配方法,項目樣本物質二級譜與公司資料庫二級譜逐一智能匹配✦ 定量準確:三重四級杆MRM模式,定量黃金標準,準確檢測物質相對含量植物次生代謝物成分鑑定
-
微生物所揭示大麗輪枝菌通過調控脂質代謝和次生代謝以影響致病性...
微生物,特別是土壤中的細菌和真菌,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會分泌大量小分子化合物——次生代謝物,該物質和初生代謝物不同,其非微生物生長所必需,但對微生物適應外界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應對非生物脅迫還是生物脅迫。大麗輪枝菌是棉花黃萎病的致病原,影響棉花纖維的產量和品質。
-
2017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通知(附日程)
「2017北京藥物代謝國際學術研討會」擬定於2017年6月27-28日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和中國藥理學會藥物代謝專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創新藥物非臨床藥物代謝及PK/PD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和《藥學學報》編輯部共同承辦。
-
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圖)
由遺傳發育所主辦的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lant Molecular Biology)於2003年11月5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 此次研討會邀請了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荷蘭、新加坡以及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武漢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參加,與會人員及學生共400多人。北京大學校長許智宏院士致開幕詞。
-
科研進展|昆明植物所在香茶菜屬植物內生真菌新穎活性次生代謝產物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植物內生真菌(Endophytic fungi)是指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階段或全部階段生活於健康植物的各種組織和器官內部而不引起被感染宿主植物出現明顯病變的真菌。內生菌在與宿主長期的協同進化過程中建立了豐富的以次生代謝產物為載體的化學溝通機制,這種溝通機制的存在從而導致了內生真菌本身物種的多樣性,進而導致其次生代謝產物結構與生物功能的多樣性。
-
武漢物數所舉辦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
武漢物數所舉辦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 2017-06-23 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 小】 語音播報 6月16日至18日,第六屆國際磁共振波譜學前沿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
昆明植物所在玉米抗蟲次生代謝產物丁布類化合物的合成調控機制...
昆明植物所在玉米抗蟲次生代謝產物丁布類化合物的合成調控機制研究中取得進展 2020-10-09 昆明植物研究所 目前,儘管植物抗蟲分子機理在某些植物,如擬南芥、野生菸草和番茄等物種中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但是關於玉米抗蟲機制的研究卻很少。研究表明次生代謝產物丁布類化合物(BXs)是玉米中重要的抗蟲物質,並且其合成途徑也被廣泛研究,但是關於該類化合物合成的調控機制仍缺乏研究。
-
植物所參與主辦第13屆萜類化合物的代謝、功能及合成生物學國際會議
7月16日至20日,第13屆萜類化合物的代謝、功能及合成生物學國際會議在大連召開。 本次大會包括萜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及運輸、萜類化合物在植物發育和作物品質中的作用、萜類代謝途徑的調控等8個主題,邀請了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理事長、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陳曉亞等國內外59名專家學者作大會報告。大會共收到會議摘要128篇、牆報84份,從中評選出6份優秀牆報。
-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第一屆國際海洋工程地質學術研討會在青島召開 http://www.huaue.com 2016年10月27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水生所舉辦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中國科學院
水生所舉辦藻類生物技術國際研討會 2017-11-15 水生生物研究所 【字體:日本福井科技大學教授Yuichiro Kashiyama揭示了真核生物在早期演化過程中其葉綠素的降解過程以及解毒代謝機理。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教授DimitriosPetroutsos介紹了如何通過光和代謝信號調節藻類的光合作用。
-
關於召開「2013年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的第一輪通知
為充分展示我國植物生物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進展,促進我國植物生物學研究和科研人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定於2013年10月8日—11日在南京召開「2013全國植物生物學大會」。會議將邀請植物生物學領域專家學者作學術研究報告,真誠邀請國內外同行參加本次大會。
-
第三屆電力電子與控制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召開
11月27日,由重慶大學主辦,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與AEIC學術交流中心承辦,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的第三屆電力電子與控制工程國際學術研討會(ISPECE 2020)在重慶召開。開幕式由華東交通大學餘銀犬教授主持,邀請了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宋永端院士、重慶大學微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仲元昌教授出席並致辭,清華大學、武漢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重慶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西大學、華東交通大學、長春理工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等多所高等院校約200餘位專家學者代表參加會議。
-
漆小泉、黃三文主持撰寫「我國植物代謝領域重要進展」長篇中文綜述
該文詳細評述了新中國成立以來, 我國科學家在基礎代謝、青蒿素等植物活性天然產物的挖掘、植物代謝途徑的解析及其生物學功能、植物活性成分的代謝工程及生物合成、代謝網絡及其功能等植物代謝領域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 這些優秀成果促進了我國植物代謝領域的迅速發展, 提升了我國植物代謝研究的國際影響力, 為取得更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