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出新:府谷話中說「般」字

2021-01-09 左書文苑

府谷話中說「般」字

陳出新/文

府谷話中有許多字出現的頻率特別高,在應用中表現也十分活躍。就比如這「般」字,從詞性講,它是實詞、虛詞均充當,名詞、動詞、形容詞的角色皆落實,有時就連客串介詞的活,它也能兼顧。總之,給人感覺它就像一個舞臺跑龍套的,什麼角色缺少就將它推出場頂替。反正,府谷人說話如果窮於表達時就拿「般」字抵當,似乎再難於狀物的複雜,放一個「般」上去,立馬事清義明還生動顯神。

府谷話中的這種對「般」的靈活應用,其實是和「般」字的出身複雜有著極大地關係。「般」自從在甲骨文中甫一亮相就引來人們對它的部首之爭。一部分學者認為「般」字的「舟」旁應該是代表「盤子」的「凡」;另一部分學者堅持是「舟」,尤其以文學浪漫氣質解釋古字的郭沫若先生,更是將甲骨文「般」的骨畫想像成一幅動人的江中泛舟情景,說它就是執櫓之人在江中悠閒的全景寫真。當船講沒有任何異議,而另一派堅持「盤子」的「凡」則抓住「般」有「盤桓」的實證,認為「盤子」在成盤的陶製中,需要不停地轉動模坯才能成形,所以,不光船能在水中旋轉,「凡」也能旋轉。不過,隨著「般」在甲骨文、銘文中的這種混亂在進入西周的書寫中,一舉定於「般」的通用,徹底將「凡」字從偏旁中逐除,從此,「般」字也就無需平反地,從複雜的身份一變而為純淨的光亮,就這樣走過了三千年的春秋,直至用到它的人們誰也沒想到其之複雜的身世。

「般」在「舟」與「凡」的大戰中,雖然代表「船」的「舟」部佔了上風,但是,代表「盤子」的「凡」部也不是就輸個盡光,它的意思卻被全部並且不折不扣地繼承了下來。有關這方面的證明,你只要看一下繁體字中的「槃、盤」即可明白,人們對「凡」旁的認可是多麼地堅定。「槃、盤」二字分別代表木頭做的盤和金屬做的盤,說明做盤的質地也是很講究的。

「般」字不僅將「凡」的「盤」義如實表達,而且在幾千年書寫應用中,「般」字由於「舟」與「凡」的意義同時兼顧,因而使得它所代表的含義特別豐富。給人感覺,「般」字的本事可以大到「百般」,在整個漢字系統中只有它落入人們的印象最深。關於「般」字的旨呈大致有如下之羅列:

一、般pan《廣韻》薄官切,平桓並。元部。

旋轉:《說文 舟部》:「般,闢也。象舟之旋。」《白虎通 崩薨》:「臣子於其君父非有老少也,變因喪質,無般旋之禮,但盡悲哀而已。」

盤桓,徘徊。《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李善註:「言般桓不去,離此愆尤,亦夫子自為之故,不可尤人也。」

快樂;遊樂。《爾雅 釋詁上》:「般,樂也。」邢昺疏:「般者,遊樂也。」《太玄 樂》:「次六,大樂無間,民神禽鳥之般。」範望註:「般,樂也。」《後漢書 班彪傳》「樂不極般,殺不盡物。」

大。《方言》卷一:「般,大也。」

大船。《玉篇 舟部》:「般,大船也。」

相連。《漢書 禮樂志》:「神之行,旌容容,騎沓沓,般縱縱。」顏師古註:「般,相連也。」《文選 司馬相如<子虛賦>》:「車按行,騎就隊,纚乎淫淫,般乎裔裔。」李善注引郭璞曰:「司馬彪曰:皆行貌也。」

水邊的高地。《史記 孝武本紀》:「朕臨天下二十有八年,天若遣朕士而大通焉。《乾》稱『蜚龍』,『漸鴻於般』,意庶幾與焉。」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曰:「般,水涯堆也。」

用同「蟠」。曲。明方以智《物理小識 草木類上 養花通理》:「修花般幹者,穴幹納巴豆,則枝節柔軟可結。」

通「鞶」。囊。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乾部》:「般,叚借鞶。」《榖梁傳 桓公三年》:「諸母般。」範寧註:「般,囊也。所以盛朝夕所須,以備舅姑之用也。」

二、般ban《廣韻》北潘切,平桓幫。又布還切。元部。

搬,運。《玉篇 舟部》:「般,運也。」唐陸贄《請減京東水運收腳價於?邊州鎮儲蓄軍糧事宜狀》:「並僱船車,般至太倉,谷價約四十有餘。」宋樓鑰《北行日錄下》:「舊時南畔用兵盡般軍器在南京,今卻般向北邊去。」

量詞。種,類。《集韻》:「般,亦數別之名。」唐張鷟《遊仙窟》:「昔日雙眠,恆嫌夜短;今宵獨臥,實怨更長。一種天公,兩般時節。」

一樣,相同。元 白樸《梧桐雨》第三折:「怎生般愛他看待他,忍下的教橫拖在馬嵬坡下!」《水滸全傳》第四十回:「四張弓箭,飛蝗般望後射來。」

通「班」。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乾部》:「般,叚借為班。」1,回,還。《爾雅 釋言》:「般,還也。」陸德明釋文:「般,音班。」《漢書 趙充國傳》:「而明主般師罷兵,萬人留田。」2,頒、賜。《墨子 尚賢中》:「古者聖王唯毋得賢人而使之,般爵以貴之,裂地以封之。」3,布,列。《五音集韻 山韻》:「般,古班字,賦也。」《漢書 禮樂志》:「靈之來,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4,齊等貌。《降魔變文》:「六師自道無般比,化作兩個黃頭鬼。」蔣禮鴻《字義通釋》:「『般』就是《孟子 公孫丑上》『若是班乎』的『班』,趙岐註:『班,齊等之貌也。』」

通「斑」。瘢痕。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乾部》:「叚借為瘢。」《隸續 丹陽太守郭旻碑》:「即世雖立碑頌,裁足載字,加有瑕般。」洪适註:「般即瘢字。」

姓。《萬姓統譜 山韻》:「般,魯班之後。」

三、般ban,三聲。《集韻》補滿切,上緩幫。

古縣名。漢置,治所在今山東省樂陵縣西南。《集韻 緩韻》:「般,漢縣名,在今齊州地。」

面平貌。《集韻 緩韻》:「般,面平貌。」

四、般bo《龍龕手鑑》音撥。

「般若」梵語prajna的音譯,意即智慧。

「般」字的讀音和用法實在太豐富。不過,由於中國典籍(不包括毀於兵燹、失傳與人為因素)浩如煙海,汗牛充棟,如果全被搜羅檢索的話,可能比這個還要多出許多倍。

漢字的演進亦如科學的發展一樣,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科學的成果愈加趨於確切。「般」字在經甲骨文到銘到籀到唐宋,幾乎可謂榮華顯能近三千年。明之後到清,「般」字逐漸由多意向專注「量詞,介詞」靠近,到二十世紀初,中國讀書界從西方搬來「文學社會化」「文學革命化」功用,提倡「白話文」成為文學時尚,從此,「般」字的百般神功算是徹底走到了盡頭,只剩「如此這般」地虛於逶迤的角色一樣,象徵自己勉強存在的力證,由此我想到末代溥儀的傷感與無奈。

今天的文人寫家恐怕連「般」的模樣也記不起來,因為,在他們的文章中,當需要用「般」的可憐的那點微語絲義時也不習慣來用,如「什麼般」,他們習慣用「像什麼一樣」的大白話。近百年的「文學革命」,革掉的不僅是文學的「文雅」,還將文字的「儒雅」也革去了「韻味」,剩下的就是今天不管識字不識字,人人可以談文學,批學者的現實。雕梁畫棟,玉音清歌不復在,蘿蔔白菜,吆喝破鑼滿耳塞。

「道不存求諸於野」好像是賢人說過的話。我之所以醉心於府谷話的研究,其中這「般」字的普遍應用就是一個發端。我奇怪在所有教科書及大白話作家中,「般」字的隱身快到讓人絕望的荒漠時,而在府谷人的口語中,名字裡甚至生活層面,「般」字不僅不缺,還活躍到隨時隨地可見,不由讓人到嚇然起敬的地步。

首先,「般」字作為量詞、類種的古用在府谷人的口頭中最為常識。如形容為家合ge戶的圓滿必須是生兒育女,府谷人會說:這敢是個「般數哇,一戶人家缺兒少女那像個甚!」在這裡,「般」指類別。要想品種齊全,數量就是保障,所以,「般數」將一切都包括乾淨,聽起來還那麼可親可近在理。同樣的意思,府谷人還會用到「般配」「配般」,尤其在婚姻方面,男女不「般配」那可是一輩子的局嘔事。小到影響下一代人的成長,大到能寫無數悲情作品也難以控訴的世紀之嘆。

在表達種別方面,我還特別欣賞如「介般介樣」,意思是各樣齊備,盡多沒少。七月十五「中元節」,府谷人叫「鬼節」,外婆給外甥們準備的「面人人」,有胖娃娃男女,有胖大魚魚,也有能玩能耍的我們叫「耍的兒」,其中包括猴子,馬馬,鳥鳥,最簡單常見的猴魚魚,還彎曲尾巴剪成兩叉叉……。所有這些大的小的都要被點綴成紅綠二色的生龍活虎,否則,那是被人笑話的,斷不能幾十裡地送到親不過的漂亮格堵堵的外甥們的手上和嘴裡。這就叫「介般介樣」的表達。

「般」字作為種類的應用最怕被區別對待。如府谷人講:「一樣樣地親戚,兩般般對待。」人世最難敵的恐怕是「人情世故」,人世只所以精彩也是因為「人情世故」,尤其是在親情之間。越劇中有一齣《珍珠塔》是道盡「世態炎涼」的傑作,什麼親情血脈均為扯淡。不過,最終還是「血濃於水」的割不斷,大家和好如初。那裡邊有一句唱詞特寫意:千朵桃花一樹開,至親理當好看待。而在現實中,就有那麼些堪貧濟富之屑宵,非要在同樣的親戚中分出個貴賤。家窮的侄兒上門,一頓燴菜全有了,連句好聽的話也沒有,意思是以後儘量少來;城裡當官家的侄兒來了,那個張羅顯擺,酒肉齊上,還要特別強調大媽在人世就當沒兒,只有侄兒才是心肝寶貝。所以,當府谷人中抱怨「一樣樣親戚,兩般般對待」時,其內心是流淚的,當然,連帶著的憎恨也是無可比擬。

其次,「般」字由於「等班齊樣」的意思在裡頭,故而府谷人在口語中,往往將它和美貌、大氣相聯結,儘量將「般」用在親暱可愛的自家親或心肝寶貝的孩子身上。如表達哪位小孩長得漂亮不說,還可愛可親實在無法展情時,一般會用「般眉俊眼」「般眉杏眼」。「般眉」不用說就是舒暢清爽的靈敏相,絕非如林彪那樣的「疙墶」眉,還帶扯拉的「八」字型,看著實在讓心裡起寒磣。眉好還得好眼相配,所以,這「俊眼」「杏眼」就有得想像,結果無非男娃眼裡出剛勁,女孩眼裡露嫵媚。

「般」字因為太過親情地溫潤,父母親在親兒疼女實在不過的情況下,會命名孩子「般夒」,意思是長得好看,又生動活潑親到恨不像吸蜜一樣不夠。當然,名字中的「般」大多時是指孩子的頭型四正方圓,沒有任何流線不暢之扭曲。說來也奇怪,府谷一帶晉陝蒙出生的孩子個個虎頭虎腦,尤其那個圓潤度不像關中娃娃的「前奔顱後把子,東西長南北短」的兇勢仄逼,而是清一色憨實靈動相。府谷但凡給孩子取名「般夒」「般片」,首先與孩子的後腦勺扁平均勻齊楚寬裕有關係。我一個姥姥小名就叫「三般頭」,三是他在弟兄們中的排行,般頭是因為姥姥的頭長得確實碩大,而且還四止方正,圓潤可觀,現在想起來還讓人佩服那相貌的重點好看,和其名字搭配,怎是那麼應字熨帖。其實,我這姥姥作為大戶人字子弟是有一個很齊整文雅的名字的,他叫「瑞萊」,「萊」是一種可食用的蔬菜。但是,只因這「三般頭」小名貼切又親切,故而就「三般頭」了名響幾輩讓人留戀難忘。

府谷人對「般」字的鐘愛還比如:誰家小孩出門有規矩懂禮貌,去到親戚家先上炕,然後穩盤大坐一動不動,稚氣的臉上一副嚴肅地憨厚,靜待大人們拉話的拉話,做飯的忙碌。這時,無論地下站著的還是炕上閒話的都會異口同聲地讚許道:「看我們乃清,圪堵般焉地坐在那陣兒,可是個乖後生,將來一定能有出息。」我小時候偶而出門幾回,也曾竭力學大人的樣子,兩隻瘦腿儘量盤圓,一本正徑地坐在親戚家炕上。結果,得來的不是深眉凹眼的大妗的冷視,就是我媽那惱眉寡眼的漠然。其實,我在可憐的童年階段,最希望有人能誇獎一句,或者有人還注意到我的存在,能主動示好一下也行,至於說誰還拉過我的手,能讓我感知他的一會溫存,那簡直就是冰花上點燈了的奇蹟。那時,我一直按大人們的要求擺放自己,但是,這句「圪堵般焉」的表揚直到六十零幾歲的這會兒也沒等來。

「般」字是古老的,由於府谷人的承繼發揮,「般」字又是尊貴的。能被人稱道「般」,那一定是不「一般」。不過,不「一般」,千萬不能往「二般」的方向想,那樣在府谷人看來是「大忌」,是被「低看」地小瞧。府谷人用「般」的地方還很多,如「般補」,「般」在這裡是「平」的意思,說我後邊會「補平你的」。類似的還有如「齊格般般」,主要表狀態貌,「看人家山上家,齊格般般六個大後生。」府谷人現在將「般」大部分寫成「搬」,這個是錯誤的。如「照般模樣」,它是「般樣」的成語化擴展,「般」和「樣」在這裡是對等平待,不可有任何偏池。「啊呀,看我們孫子又逞甚般樣了。來,叫姥爺看。」意思是他家孫子又學了一樣會「拍手手」的新花樣,高興地向人學說三天三夜都不夠盡興。「般樣」,府谷話可以推演為「做般弄樣」「照般式樣」等等。

「般」字的古往今來,以及府谷話中「般」字的化石般的繼承與演進,至此就算結束說明。但願府谷話中的精彩不會隨普通話的推進而失去你舊有的風採與行動,願我們祖國的文化繼續扮演著民族正聲的角色,在我們府谷人的代代中生根綿續,永不凋零。

2020年12月20日渭南山榆居次

相關焦點

  • 陳出新:甲骨文中話府谷
    甲骨文中話府谷 陳出新 /文衡量一個地方是否古老,文化底韻的薄厚,首先得從它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參與歷史的程度來著手;另外,它現在的方言流行和傳統習俗以及待人接物的執事方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判別依據。商朝之於府谷,首先是它的一些用字叫法仍在府谷的日常生活中引用,而且,無論表義還是讀音、確指都和三千八百年前一樣,沒有發生任何差池偏背,具體如「祲、夒、年」三字最為典型。
  • 陳小春7歲兒子不認識「陳字」,寧採兒教到崩潰
    在國內長大的小孩,從小就學的是中文,如今學英文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科目,很多孩子家庭都喜歡炫耀自己的小孩說英語有多麼的流暢,到了人群中就希望自己的小孩展示一下說英語的天賦。但別忘了孔夫子的話也已經國際化,國內的小孩還是要說中文,可有些小孩從小就說英文,受的是西方教育,已經上小學了還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呢。最近新生日記中就有一個案例,是陳小春的兒子Jasper,想到陳小春的兒子有人叫他小小春,有人叫他Jasper,卻不知道他的中文名字到底叫什麼。其實Jasper的中文名字叫做陳胤捷,中間的字很難寫,但也能看出父母的文化涵養是很高的。
  • 《良陳美錦》陳三爺VS《金陵春》池舅舅,你更愛誰?
    聽聞自古大叔愛蘿莉,前有池舅舅,後有陳三爺。沉香灰燼的《良陳美錦》和吱吱的《金陵春》,在古言小說中都是高分作品,胖編之所以將這兩本書拎出來排排坐,那還是因為設定相似:重生、宅鬥、老夫少妻、甜寵向。在宅門深院中,鬥渣爹、鬥姨娘、鬥庶妹,放下了對陳玄青的痴戀,當然最後還是嫁給了陳三爺。而陳三爺,簡直就滿足了女子對夫君的所有期望:溫文爾雅又腹有乾坤,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卻對顧錦朝溫情似水,無可挑剔。從顧錦朝小時候掉入池塘開始,她就成了他的軟肋。
  • 器學堂創字的字源考據
    今天就對創字字源考據這是創字找到敢早的字只有小篆。甲骨文沒有,只能將就的用。我們來看下創字是倉十堅刀:意思是什麼暱?我們先從倉來說,倉就是學習吸收,畜藏。小篆上有個口還有身。口字以前解說過是感知的通道,那要通那裡去?身體力行。也就是說要親身學習吸收前人的知識,堅刀就是砍除,全部意思就是學習吸收前人的知識轉化,去舊出新。
  • 「茶」字的幾般由來
    無合適造字,則要借字。茶之為物,普及飲用顯然是在漢字使用非常成熟以後,但沒有現成的字,便有了借字的故事。在「茶」字誕生之前,「茶」有各種各樣的名稱和寫法。譬如荼、檟(jiǎ)、橈(ráo)、蔎(shè)、茗、荈(chuǎn)、等等。
  • 五行起名,姓陳女孩名字優雅大氣
    姓陳優雅大氣的女孩名字【陳妍】陳姓有很多出名的女星,愛情事業雙豐收的陳妍希就是其中一個,用陳妍來給同樣是陳姓女孩的寶寶來起名字,一方面是家長希望自家的女孩也能夠愛情事業雙豐收,但是又不與他人名字完全相同,另一方面妍字的含義是美麗,也是指代女孩貌美如花,花容月貌。【陳婉】婉字本為柔順,引申為溫婉美好,有大家閨秀的風範。
  • 陳醫生說痛風 | 嘌呤物質代謝的過程
    陳醫生說痛風 | 嘌呤物質代謝的過程 2021-01-03 14:35 來源:痛風醫生陳建春
  • 今年商場的冬季美陳,美到裂開
    腦洞無限大的另類聖誕樹、有趣的互動玩法、新鮮的IP展、奇幻的燈飾...今年冬季,商場的美陳唯美又治癒!   今天,贏商網挑選了國內部分購物中心的冬季美陳,看它們如何美出新高度!     除了童話般的美陳之外,北京薈聚中心還為大小朋友們帶來童趣滿滿的原創音樂兒童劇和繽紛多樣的表演,讓節日氣氛更加濃厚。
  • 網友私信蛋蛋,說要挑戰陳同學,彈幕:是心動的感覺
    網友私信蛋蛋,說要挑戰陳同學,彈幕:是心動的感覺貝拉拉,女裝大佬,知名網騙,然而他的真實身份是一名遊戲主播,同時也管理著一個自己的遊戲俱樂部。名叫蛋蛋,人稱蛋哥,有著謎一般的性取向,其實他自稱人家是直男啦~近日,某男子私信蛋蛋要挑戰陳同學。
  • 《說文解字》第268課:細說「遺(遺)」字
    先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成語「一飯三遺矢」中,「遺」字的意思是「排洩」,詳情請見第二字「遺」字詞條的第(10)條。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講《說文解字》「辵」部的兩個漢字,逋和遺。因為逋不是常用漢字,又因為「貝」部後來簡化為「貝」,貴簡化為貴,於是遺字在1986年《簡化字總表》中列為「遺」,而「遺」是《現代漢語常用字表》中所列的常用漢字,因此,今天的重點漢字是「遺」字,兩個漢字的詳情如下:1、逋。讀bū。《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逋,亡也。從辵,甫聲。」形聲字。本義是逃亡。《廣雅·釋言》:「逋,竄也。」
  • 說流利普通話 寫漂亮中國字 浙江各地學校推普周玩出新花樣
    對孩子們來說,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漂亮的中國字,既是深入落實愛國主義教育的需要,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需要。我省各地各單位將在充分考慮疫情防控形勢的基礎上,結合區域推進語言文字規範化、對口支援推普助力脫貧、中華經典誦讀競賽等活動,因地制宜舉行各具特色的推普周活動。各地各學校有哪些特色活動?一起來看。
  • 他寫的每個字只有米粒般大,用放大鏡才能看清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門絕技,那就是書法中的微楷,微楷一個字大約只有2—5毫米長,或許有人會說,把字寫得小一點有什麼好叫絕的?那你一定是有所不知,想寫好微楷可沒那麼容易。而且據說,現在海寧僅有一人,還在堅持書寫微楷......
  • 字說「中秋」
    《周禮·春官·典瑞》中有「圭璧,以祀日月星辰」,就是用禮器圭璧祭祀日月星辰。最初「祭月節」是在「秋分」這一天,但是「秋分」之日未必有滿月,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即農曆的八月十五日。 中,本義是帶旒的旗。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中」像飄揚的旗。上下為飄揚的旒,就是飄帶;中間部分代表範圍,表示旗立在當中。小篆字形簡化,為後世所本。
  • 時間重構美陳法則,購物中心的美麗新四季
    據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報告顯示,目前的商業美陳可以分為六大類型,除了空間維度上所指的室內和室外美陳之外,按照時間的維度來劃分,又可以分為節日、開業、日常以及季節美陳。在鋼筋水泥所構造的室內環境中,季節美陳通過將不同季節的自然元素和色彩特點加入空間的裝飾,來改善空間形態,令人們在購物同時也感到自然愜意的舒適。
  • 曾偉昌成功續約陳喬恩,馬來西亞豪宅曝光,陳爸爸對男方徹底改觀
    因為不管是從顏值還是從談吐上看,眾多吃瓜群眾都認為曾偉昌跟陳喬恩不是很配。雖然後期曾偉昌表現越來越好,但網上依然存在「美女配野獸」的聲音。好在曾偉昌自己心態還不錯,近幾期的節目,逐漸開始讓人刮目相看。轉眼之間,曾偉昌又到了面臨第二次「抉擇」的時候了。當曾偉昌忐忑不安地坐在車裡,前往約定地點時,誰也不知道陳喬恩會不會出現。好在,陳喬恩再次給了曾偉昌機會,續約成功!
  • 一直認為英文字母是24個的陳先生,誤打誤撞喜中千萬大獎
    話說英語字母是26個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但是義烏的一位資深彩民陳先生(化姓)就一直認為是24個,並且按24個英文字母排了大樂透開獎號碼的後兩個,還真的中了大獎,獎金高達1378萬……陳先生是義烏本地人,是位資深的大樂透愛好者,購彩已經有二十餘年,說起這次中獎,他表示真的很慶幸,中獎彩票票面共有
  • 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守正」與「出新」
    同時,挖掘典籍中的精華,讓大眾通過不同的載體和方式共享傳統智慧,比如大膽放下繁體豎排的身段,採用新式標點、簡體橫排,既讓經典的面目親切可愛,又不減古籍整理的嚴謹態度,此為「出新」。   「守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司馬遷在《史記·禮書》中講:「循法守正者見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謂之顯榮。」乃是針砭時弊,強調要恪守正道。「正」者,大道也。
  • 陳冠:衝出大涼山,一位90後支教老師的極限奔波
    儘管陳冠給孩子們看了許多足球比賽和教學視頻,但第一次實地感受足球場,身為守門員的地日小軍只說了一個字:「累!」他從未見過如此大的足球場,此前的訓練,他都是在學校的籃球場上,鋪上一層海綿墊練習撲救。身高全隊最矮的他,硬生生在海綿墊上練出了一身撲地滾球的本事。訓練中,他所在的球門兩側,總是站滿了圍觀的人。
  • 中野良子只說了五個字就讓影迷瘋狂
    44年前電影《追捕》的女主角中野良子應邀訪華,看見有影迷圍觀,她馬上禮貌地打招呼,結果卻沒人回應。幸好隨行翻譯反應快,讓中野良子說了五個字,意想不到的一幕就發生了。多少人都是在「啦呀啦」的歌聲中走過青春歲月,對電影中的經典橋段更是倒背如流,尤其是電影裡中野良子對高倉健喊出「我喜歡你」的畫面,更是感動了幾代人。也許連中野良子也不會想到,一部《追捕》將會改變她的一生。
  • 悼陳蘊茜師——那片春光裡,我是陳老師的旁聽生!
    她打開備課筆記,說這一課繼續講「祺祥政變」,我一下子就懵了,躲在最後一排一動不動,腦子裡在想,怎麼從來沒有聽過「祺祥」二字,後來才知道就是1861年的「辛酉政變」(或稱北京政變)。女老師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寫下非常秀麗、有點飄逸的板書,政變的主要過程,以及肅順、奕等這些歷史人物的名字,漸漸寫上了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