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少斐)4月23日,「世界讀書日」。30本年度好書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2014中國好書」頒獎盛典中揭曉。中國科幻第一人、九屆銀河獎得主、我省陽泉作家劉慈欣作品《時間移民》入圍,央視主持人白巖松評價:「劉慈欣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該活動由我國權威的圖書評測專業機構—中國圖書評論學會主辦,參選圖書共計549種,均為2014年出版。
本報記者在獲悉劉慈欣作品《時間移民》入圍「2014中國好書」後,在省作協副主席李駿虎先生的幫助下,終於24日零時採訪到作品作者。劉慈欣告訴記者,《時間移民》這部作品是他1998年至2006年期間所創作的科幻題材的中短篇小說合集,其中包括《時間移民》《鏡子》《吞食者》《西洋》等經典作品。說到《時間移民》這部作品集,劉慈欣表示出一絲遺憾,由於當年科幻小說出版環境比較差,長篇小說很難有出版社願意出版,他在這8年間創作了相當一部分科幻題材的中短篇小說,只為方便刊登到《科幻世界》等專業雜誌上,而這些中短篇小說消耗了大量長篇小說的題材。
據了解,《時間移民》主要描述了未來時間,迫於環境惡化和人口壓力,地球政府決定派出遠徵隊伍,選取25歲以下的人類成員向未來移民。旅行隊伍進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停留環境都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最後一次航程,「大使」把時間定在未來11000年。在未來的這個時代,地球基本恢復了原始生態,人類開始了新文明的起點。
在2006年以後,劉慈欣幾乎創作的都是長篇科幻小說,包括著名的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2011年《三體》獲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最佳長篇小說金獎,2015年2月,《三體》獲得美國星雲獎提名。2014年11月,長篇小說《三體》決定走上大銀幕,作為我國投資最大的科幻電影,劉慈欣出任影片的監製。該電影已經在今年3月開拍,目前已完成小興安嶺的拍攝任務,製作完成後將於2016年與觀眾見面。
作者:王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