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明明沒有滅絕危險,甚至還局部泛濫,為什麼仍舊要保護它們?

2020-12-04 鍾銘聊科學

很多人認為野豬就是生活在野外的家豬,其實並不是這樣,現如今的家豬是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由野豬馴化而來的。

經過人類多年以來的馴化,現如今的家豬體型上和野豬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頭胸部變得比野豬更短,而腰臀部變得比野豬更大,這樣的體型能夠生產更多的肉質,提高肉飼比。

除此之外,經過人類馴化後的家豬性格也變得溫順,雖然仍舊會採用豬鼻子拱食物,但是即使將它們放歸在野外,它們也不是我們提到的野豬。

野豬數量

我國是野豬的原產地,老虎、豹子等都是它們的天敵,但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由於大型食肉動物的短缺以及氣候適宜,導致野豬泛濫成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國,自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美國多個地方均遭受野豬入侵。

由於野豬屬於雜食動物,幾乎是能吃的東西它們都會吃,其中也包括農作物,因此對美國當地經濟造成了重大影響,每年因野豬導致的經濟損失就多達15億美元之多。

然而,由於獵殺野豬需要購買相應的武器,以及尋找野豬蹤跡,運輸野豬等,付出的經濟成本更高,據統計,獵殺野豬的成本大約在30美元每公斤左右,因此獵殺野豬非常不划算。而下毒以及釋放微生物又會導致當地的其他野生動物受到威脅,所以直到現在當地人們也沒能解決豬患,甚至連野豬數量都無法控制。

我國是野豬的原產國,而且由於大型食肉動物的消失,使得野豬的成活率變高,再加上禁獵的措施,我國的野豬數量也得到了恢復,現如今野豬在我國也屬於無危生物,也就是沒有滅絕的危險。

儘管如此,我國依舊將野豬列為了三有保護動物,獵殺野豬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為什麼要花大價錢保護一種沒有滅絕危險的生物呢?

為什麼要保護野豬?

其實保護野豬並不是保護野豬這一種生物,而是保護當地的整個生態系統。儘管野豬會採食人類的農作物,破壞人類耕地,但實際上野豬對於野生環境來說幾乎是難以替代的物種,可謂是整個生態鏈的基石。

野豬的適應能力非常強,而且食性非常雜,它們會喜歡拱開泥土,挖掘埋藏在地下的根莖,而在拱泥土的過程中,也會將落葉、腐質物等與空氣攪拌在一起,加速分解過程,也讓掉落在地面上的果實有了更好的萌發機會。除此之外,野豬拱地也有助於改善土質,疏鬆土壤,使得土壤不會板結硬化。

如果沒有野豬,那麼當地的落葉厚度將很難發生變化,許多草本植物也就無法萌發。

其次,野豬喜歡啃食樹木,甚至將樹木啃斷。而這可以防止樹木無節制的生長,導致森林過密。過於密集的樹木會導致陽光很難照射到地球表面,影響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長,也影響林下微生物的生存,甚至會妨礙動物們的行動。

雌性野豬喜歡團體生活,在冬天時它們經常會拱開厚厚的積雪,露出地面上的植物,為其他食草動物開闢出一片覓食之處。

野豬的繁殖速度非常快,每次能夠繁衍2-10隻後代,由於它們食性較雜, 所以這些後代的成活率較高,因此在部分地區野豬會出現泛濫的情況,但在我國野豬很少能泛濫成災。

這是因為在野豬生活的地方,一般都生活著許多狼、豹子、老虎、猞猁等食肉動物,它們會捕食野豬,使得當地生態系統能夠健康運轉。

也正是因為如此,科學家們在考察當地食物鏈是否完備時,會考察當地的的基層生物數量,比如:野豬數量,畢竟只有數量較多的野豬,才能滿足大型食肉動物的生存,也就是說,當地野豬數量越多,當地的食肉動物生存越好,當地森林生態越健康。

因此,保護野豬,保護的並不僅僅是野豬,也是當地整個生態系統。

野豬雖好,也不能泛濫

野豬雖然是生態鏈基層的動物,但如果一個地方的大型食肉動物較少,無法控制野豬的數量,那麼野豬也將會成災。

野豬喜歡到處亂蹭,在森林之中有許多動物在求偶季時,會在樹木周圍留下氣味痕跡,而野豬亂蹭時會將氣味蹭掉,使得一些動物無法根據異性留下的氣味來尋找到對方。

而且,野豬食量較大,食性非常雜,如果一個區域的地方野豬過多,將會導致當地的其他食草動物面臨無食物可吃的局面,以至於造成其他食草動物數量銳減。

所以,在保護一個地方的生態系統時,我們不僅僅要關注當地的動物數量,還要關注當地的動物結構,如果野豬在野外泛濫成災,那麼我們也會通過移走部分野豬,增加投放其他食草動物,以及重點保護食肉動物,使其數量增多,以便使得當地的生態結構能夠正常運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如果老虎滅絕了,世界將會怎樣?
    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如果老虎滅絕了,世界將會怎樣?老虎是一種美麗的大型食肉動物,也是亞洲的特產貓科動物。在全世界的每個動物園裡,幾乎都可以看到老虎的影子。不過,你知道嗎?目前,保護老虎成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也是全世界所有人的責任。可是,你知道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嗎?保護老虎有哪些意義?如果老虎滅絕了,世界將會怎樣?老虎生活在森林中,是森林中的頂級捕食者,常常捕食野豬、野鹿、野羊等食草動物。
  • 野豬有多強悍?它甚至什麼都不做,就能讓別的動物瀕臨滅絕
    早年間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有著大量的野豬,它也成為了獵人們最主要的捕獵對象之一,後來在人類世界發展,捕獵力度加大,野生動物棲息地被破壞等影響下,我國野豬數量銳減,多地野豬甚至已經滅絕了,到如今,野豬已經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了。
  • 秦嶺羚牛局部泛濫,傷害人類,可為什麼它的保護等級堪比大熊貓?
    在過去,秦嶺羚牛的數量受到華南虎、豹子等大型食肉動物的壓制,種群數量難以增長;而當華南虎以及豹子逐漸從野外消失後,人類又取代了老虎和豹子,成為壓制秦嶺羚牛數量的存在,甚至導致秦嶺羚牛數量不斷下降,面臨滅絕危險。為了保護它們,我國將秦嶺羚牛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保護等級和大熊貓相當。
  • 中國農村野豬泛濫,偶爾還敢咬人,為何上不了廣東老百姓的餐桌?
    根據《熱帶林業》一項研究,廣東某地,野豬數目最多可達2.9到4.5頭每平方公裡,殺也殺不得,並且不斷繁殖,數量不斷增加。在我國,野豬是「三有」野生保護動物,這「三有」分別是:重要生態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因此不得隨意捕殺「三有」野生動物。野豬因此也得到了保護。另外,由於食物鏈頂端生物的缺失,比如華南虎,野豬也不存在什麼天敵了,數量也壯大起來了。野豬泛濫怎樣影響人?
  • 老虎瀕臨滅絕,為何總被野豬陷阱「誤殺」?防治野豬害有啥好辦法
    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野生虎的數量從一個世紀以前的大約10萬隻下降到現在的大約4000隻,瀕臨滅絕。印度是目前所有老虎分布國中對老虎保護最好的國家。資料顯示,在2006年,印度有1411隻野生虎;到了現在,印度的野生虎數量已超過2200隻,佔據野生虎總數的一半以上。
  • 美國600多萬頭野豬每年帶來損失數十億,為什麼不吃掉它們?
    野豬很多,抓來吃就好了;小龍蝦很多,洗洗抓來吃就好了。民以食為天,解決物種泛濫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們送進肚子。對於吃貨來說,這或許還真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那為什麼美國有那麼多野豬,當地人卻不抓來吃呢?在我國,野豬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能吃的,吃了犯法。民眾也不能自己私自捕獵的。
  • 野雞、野豬泛濫,農民苦不堪言,「殺不得」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處理
    像在平原地區的農村還好,那些靠著大山的農民,如今一提到野豬、野雞,紛紛都是一副咬牙切齒的樣子,這又是為什麼呢?聽這些老農親口講述我們才明白,如今這些野生動物的泛濫,可給他們種莊稼增添了不少的麻煩和損失,這邊白天剛把種子給播種進地裡,晚上野雞就能跑過來把種子刨出來吃掉;辛辛苦苦鋪的地膜,連一夜都沒過,就被野豬給糟蹋個乾淨了。
  • 令人困擾的野豬,頻繁出沒,為何不能將它們捕殺?
    曾經在陝西省安康市裴壩村,野豬闖進村莊裡,全村幾千號人,無人能制服這頭髮狂的野豬,導致一死一傷。最終還是警察合力將野豬擊斃。在野豬泛濫的地區,它們還會跑到馬路上來散步,導致交通癱瘓,這可苦了司機朋友們,不僅不能通行,還不敢下車,只能被困在車裡。據調查統計,我國目前野生野豬大約有100萬隻左右,這已經是個龐大的種群了。
  • 野豬在我國被列為三有動物,在美國為什麼卻慘遭獵殺?
    對此人們就會產生疑問:「既然它是受保護的動物,那為什麼我們在市場中也會看到野豬的肉呢?而且野豬的肉相比其它的豬肉更貴」我國是從20世紀80年代引進了人工養殖歐亞野豬的技術,所以我們平時購買的野豬肉都是人工飼養的野豬,不是野生的。而且由於我國野豬肉的數量有限,正所謂「物以稀為貴」,所以野豬的售價才會較高。
  • 現在農村人少了這麼多,為什麼野豬野兔野雞沒有泛濫?
    一、野豬、野兔、野雞的數量,在大部分山區裡,數量正在逐步增長,野豬增長較快,但距離「泛濫」還早。1、近幾年,國家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耕還湖等環保政策,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加大,森林、草地覆蓋率持續增長,使各類野生動物的生長環境持續改善,種群恢復的環境條件是越來越好;2、國家禁止打獵政策,使人類作為動物天敵的因素減少。鳥槍、獵槍、炸藥等都成為管制用品,打獵現象基本杜絕。以上兩個原因是各類野生動物數量逐步恢復的主要原因。
  • 野豬一般在什麼地方棲息,如何辨別野豬的棲息地?
    野豬是一種備受爭議的動物,爭議的原因是它對莊稼和人有著極強的破壞力和殺傷力,而同時野豬又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準捕殺。這也就導致了在「人豬大戰」時,人處於弱勢的一方。而且由於野豬食性雜,繁殖能力強,目前許多地方已經出現了野豬泛濫的態勢,因此,合理的保護和控制野豬的數量是勢在必行的。
  • 農村野豬「泛濫」,禍害莊稼還不能捕,專家出3招,老農哭笑不得
    從上學的時候起,老師就經常教導我們要保護動物,因為每一種動物都會關係到整個生態鏈中的其他物種,而人類目前居於食物鏈的頂端,對於很多動植物來說,人類簡直就如同神一般存在,掌控著其他動物的生殺大權。現在很多野生動物都被迫生存在狹小的空間以內,在很多農村,仍然有一些野生動物在艱難地生存著,現在很多農民都會自發地保護這些野生動物,只要它們不禍害莊稼,農民就不會傷它性命。但是在這些野生動物當中,野豬卻很不受農民待見,農村野豬「泛濫」,禍害莊稼還不能捕,專家出3招,老農哭笑不得。
  • 為什麼野豬越來越多?它沒有天敵嗎?知道它的力氣有多大就明白了
    野豬的力氣和破壞力有多大?確切的說,野豬的破壞力是一般人能夠估量的,即便就是森林裡的大樹也經常被野豬撞得斷裂。現在很多山區農村都有野豬泛濫的跡象,很多新聞也有報導過野豬闖進城市便利店、飯店等公共場所的情況。野豬是二級保護動物,要保護它,我們也就有必要了解它。
  • 山中無老虎,野豬、狼、猞猁、熊等誰能稱霸王?
    山中無老虎在過去我國南方地區有許多野生華南虎,但在最近幾十年,人類再也沒有從野外發現過野生華南虎的個體,以至於很多人認為華南虎種群已經野外滅絕。華南虎曾經是在我國分布最為廣泛的老虎亞種之一,也對許多地方的森林生態鏈起著絕對的主導作用。由於它們的存在,使得森林裡的食草動物難以泛濫成災,數量變化並不大。
  • 兇猛的非洲野豬敢與人搏鬥,如今在當地泛濫,網友:放中國試試
    紅河野豬很少離開雨林,並且喜歡在靠近河流或者沼澤的區域活動,常生活在潮溼草原、河谷,湖畔和沼澤區域,喜歡群居,一般會在高草或者葦叢中挖掘一個洞口當作巢穴,經常晝伏夜出,這種野豬性情非常的兇猛,長有尖銳的獠牙,對人類沒有絲毫的畏懼,如果發怒甚至敢於人正面搏鬥。
  • 華南虎滅絕了嗎?並沒有,滅絕和野外滅絕是兩個概念
    華南虎是一種比較兇猛的老虎,它的主要食物是一些蹄類動物,比如野豬、鹿、羚羊等等,另外華南虎也常常捕食家畜,甚至傷人,這是導致後來華南虎被定為「害獸」的主要原因之一,進而遭到大規模捕殺,讓它們一度瀕臨滅絕。從老虎的演變過程我們可以清晰的發現,華南虎正是起源於200萬年前的中國,它極有可能是世界上所有老虎的祖先。
  • 遼寧莊河多個鄉鎮野豬泛濫 村民半夜驅豬護糧
    原來,當地常有野豬下山「搶糧」,為了保衛勞動果實,村民們才整夜呆在山上驅趕野豬。 9月4日晚上,記者跟隨村民上山體驗驅豬過程。記者調查發現,生態環境好轉,沒有天敵,導致莊河地區野豬泛濫。對此,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農作物受到嚴重危害的地區,野豬可以適當獵捕。
  • 樹懶的動作比烏龜還慢,它們是怎麼存活下去的,為什麼沒有滅絕?
    樹懶不光吃得慢,消化得也慢,它吃下的樹葉一般都要花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完,有時甚至需要50天。試想一下,連吃東西都這樣懶,你還指望樹懶在其他方面會勒快一點嗎?事實上,樹懶基本上是處於能不動就不動的狀態,它們通常的狀態都是在出太陽的時候,把肚皮對著太陽並且跟隨著太陽慢慢地轉動,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考拉這麼「笨」為什麼沒有滅絕?
    那麼,在成為「國寶」被保護之前,考拉是靠什麼活到了今天的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考拉考拉又名樹袋熊。從名字上看,樹袋熊與熊貌似有些瓜葛,但其實熊是真獸亞綱下的哺乳動物,而樹袋熊則是有袋亞綱下的哺乳動物,它們是同綱不同亞綱的動物,目科屬更是相差甚遠。所以,樹袋熊與熊沒有任何的關係。如果非要找點關係的話,那就是從外觀上看,它像一隻小熊。
  • 義大利野豬泛濫已超100萬頭 當地人很頭疼
    當地時間周四,義大利的部分農民聚集到議會大樓前,舉行抗議示威,要求政府採取行動,遏制不斷增長的野豬數量。據悉,義大利由於野豬泛濫,很多農田被毀壞,野豬有時還襲擊民眾,讓當地人頗為頭疼。從監控視頻中可以看到,在義大利的一些地區,成群的野豬不時出沒,它們跨過圍欄,衝入農田,毀壞農作物,給農民造成不小的經濟損失。農民們對野豬破壞莊稼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他們在議會大樓前舉行抗議示威,還在抗議現場燉野豬肉,要求國家和地方政府採取措施,有計劃地撲殺野豬。義大利農民:我們非常累,因為我們不能再這樣生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