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高粱》讀後感

2021-01-13 這個很難搞喔

《紅高粱》小說題材取於家鄉的抗日生活,小說以家鄉大片的紅高粱為背景,發展民間抗日故事及以「我」的爺爺奶奶的愛情兩條故事線。無邊無際的紅高粱地就仿佛是一片深色的血海,透著悲情。血海裡,有爺爺奶奶的野合故事,也有土匪的出沒,也有英勇的抗日伏擊。

讀莫言的《紅高粱》,細細體味九兒的一生,這個九月初九生的丫頭,是一個不甘被控制反傳統的質樸農家女孩。戴鳳蓮雖嫁於了患有麻風病的酒老闆,但卻也私下與轎夫餘佔鰲定了情甚至野合,以至餘佔鰲殺死酒老闆,做了土匪。戴鳳蓮雖接受了封建禮教的安排,卻更多的是在進行反抗。從她和餘佔鰲的愛情逐漸擴大到民間抗日的熱情。在戴鳳蓮家的長工羅大漢被日本人殘忍的剝皮殺害後,餘佔鰲憤怒的拉起了一支抗日隊伍伏擊了日軍,發動了一場民間抗日活動。整個過程都不帶任何政治色彩,只反映了高粱地人民的自發抗擊。這是超過了政治形態的限制,而單純的對民間世界的一種直觀的觀照和對自由的表達

《紅高粱》的藝術世界裡,是恍成血海的高粱地,小說紅色的高粱地就是一種整體的象徵,它是作者情感的附著地,是作者全部的創作衝動契點和興奮點所在,也是我們理解與把握小說發展脈絡,情感主題的基本門戶。小說歌頌生命的蓬勃與人性。它讚美生命的自由,反對傳統。《紅高粱》裡對色彩的運用真可畏到一種極至,用紅色突出表達了各種情感。故事最後結束在了那日全食裡,表現出一種神秘感,在那一到,紅色變成了一種永恆,高粱地變得輝煌、壯美。

那個年代誕生的《紅高粱》,在我讀來,感覺有一種顛覆性的意味在裡面。正義與愛情在這故事裡完全變了樣,餘佔鰲、戴鳳蓮、羅大漢這些人,他們就是鄉野裡野生的一株株高粱,原始又真實,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活的真實,雖也沒認為自己就是英雄,是偉人。在高粱地裡野合、在高粱地裡抗戰、在高粱地裡死去、被埋葬,這些人活著,也沒想過去標榜道德,他們對日抗擊,也不吶喊,也就自發成為了英雄,所被人銘記。

而書中的那個「我」也在最後出現的,這就是一種傳承,銘記歷史的是還活著的人,紅高粱的一批人死去,還有「我」還在,書中的這個「我」就是對紅高粱生命力的傳承體現。

相關焦點

  • 劇版《紅高粱》首播評價兩極
    時光網訊 昨晚(27日),由鄭曉龍執導,周迅、朱亞文、黃軒、于榮光、秦海璐等人主演的電視劇版《紅高粱》在山東、浙江、東方、北京衛視開播。有張藝謀的影版經典《紅高粱》在前,觀眾們自會在劇作、演員上作一番比較。從首播反饋來看評價呈現兩極,有人喜歡周迅所飾演「九兒」的潑辣靈氣,更有人懷念鞏俐「我奶奶」的濃烈憨淳;而在劇作方面,劇版增添了更豐富的人物和故事線索,這對於莫言原著小說粉來說則有些接受無力。
  • 張藝謀的「紅色風暴」,讓人震撼的《紅高粱》
    剛看完張藝謀在1987年所導的片子《紅高粱》,還一直沉浸在影片最後的震撼之中。還有抹那近乎詭異的紅,揮之不去的紅。看《紅高粱的》時候,我想到了之前所看的,陳凱歌所導的《邊走邊唱》,感覺兩部影片的拍攝地點都像是在陝西那一帶。
  • 《西遊記》讀後感。(文/武琢倫)
    (讀後感的第一部分就是「引」,即向讀者簡單介紹故事內容,作者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只是西遊記需要加上書名號。)這本書裡不僅內容豐富,故事情節完整嚴謹,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像多姿多彩,語言通達,在思想境界,藝術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讀後感的第二部分就是「議」,即對故事或者故事中的人物進行評價。這部分作者也做得很好。)
  • 紅高粱電影完整版:《紅高粱》電視劇全集介紹大結局
    原標題:《紅高粱》電視劇全集1-60集分集劇情介紹大結局   紅高粱第2集劇情   九兒因和俊傑有了約定,心裡輕鬆了很多。朱豪三上任後為民解決大小冤情忙得不亦樂乎。高密縣近來旱情嚴重,槓子班老闆曹二老爺答應張繼長把廟裡的「龍王爺」抬出來求雨。槓子夫餘佔鰲帶著四奎等一班兄弟接了這活。
  • 周迅演的電視劇《紅高粱》剽竊劇本?法院:故事和人物關係都不一樣...
    2014年12月,電視劇《紅高粱》在北京衛視播出後,原告發現電視劇《紅高粱》製片人為季某。原告經過詳細比對,認為電視劇《紅高粱》中的大部分內容剽竊了原告電視劇《紅蓋頭》的內容及人物關係和故事框架結構,嚴重侵犯了原告享有的發表權、署名權、保持作品完整權及改編權、攝製權等著作權。
  •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不單是靠《蛙》,也不是《紅高粱》,而是這些
    那麼莫言是不是靠《紅高粱》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人知道莫言,大多數是因為《紅高粱》。而《紅高粱家族》是莫言成為真正的文人的標誌,算得上是莫言走向文壇的「入場券」,當然了也是這部《紅高粱家族》讓莫言聲名顯赫。在當代中國文壇之上,莫言最先出名的小說《紅高粱》也成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孩子會寫讀後感,作文可以不用管
    我在對孩子的作文訓練中,特別注重讀後感的訓練。我認為,讀後感是一切作文的基礎,掌握了讀後感的寫法,任何文體,對孩子來說,都不再困難。讀後感,就是讀一篇文章或本一本書籍後的所思所感所想所悟。由此也可以引申到觀後感,如看總影片,或一個電視節目,道理都是相通的。
  • 溫暖的旅程② | 《流浪地球》讀後感
    溫暖的旅程② | 《流浪地球》讀後感 2020-06-18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播報:《三體》將拍電影六部曲 莫言評價劇版《紅高粱》
    人民讀書會召集令暨第四期書友活動啟動 ★每日滾動新聞    剛落幕的電視劇《紅高粱近日,在京舉行的《紅高粱》研討會上終於迎來了莫言本人的發言。詳細>>> ■《三體》將拍電影六部曲 王洛丹吳亦凡有望加盟 熱門網絡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將被拍成大電影,而且還是六部曲!
  • 《紅高粱》電視劇全集1-60集分集介紹大結局 32-34集劇情
    紅高粱第32集劇情     紅高粱第10集劇情   餘佔鰲打算單幹,弟兄們紛紛表示要跟他一起走,開業當天,餘佔鰲給兄弟們立下了規矩,扛活可以,但不能撬曹二老爺的生意。很快,餘佔鰲的槓子班就接到了訂單。   九兒不負眾望懷上了孩子,淑賢認定是單家的種,讓九兒安心養胎。
  • 時代少年團集體讀後感——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很優秀!
    時代少年團集體讀後感——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很優秀!馬嘉祺讀後感:梁啓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一句"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讓我明白,我們的青春就像剛剛升起的紅日一樣,在充滿霞光的道路上,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成長的路上總是充滿汗水與淚水,我們一起努力發光發熱,未來的路會充滿更明亮的光。
  • 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 解釋故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鑿壁借光是一則歷史上比較經典的勵志小故事,有網友會問讀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匡衡的故事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匡衡鑿壁借光》讀後感:   暑假裡,我讀了《匡衡鑿壁借光》這本故事 。 匡衡是西漢時期的人,很勤奮,很喜歡讀書。
  • 《縮小差距》一書的讀後感
    最近易喜在學習績效改進,正式接受培訓之前,需要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其中就包含了要閱讀一本叫做《縮小差距》的書,並且要提交讀後感。下面我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談一談讀後感。形式上這本書用一個長故事講解了一個方法論。有人物,有情節,有場景,有衝突,讓讀者隨著主人公比爾一起經歷了矛盾、困惑,一起得到啟發,不斷嘗試,並最終看著他讓自己的客戶服務部起死回生。
  • 五年級下冊二單元習作,讀後感寫作方法與原創作文
    實際上寫讀後感,就是這樣讓知識變深刻的加工過程,它不僅僅是簡單記憶,而是讓我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好比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簡單時只是月光,到深刻了就變成鄉思、鄉愁了。如果不是寫讀後感,我們會去仔細琢磨一篇文章嗎?因為要寫讀後感,這文章就需仔細品味了,一品才知真味。
  • 作文領航——鄂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作文《讀後感》指導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
  • 《三體》讀後感7:如何評價羅輯對人類的貢獻以及民眾對他的態度
    《三體》讀後感:科技更發達的生命會擁有更高的文明和道德水準嗎《三體》讀後感3:如何理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三體》讀後感4:如何理解雲天明和程心之間的感情《三體》讀後感5:宇宙中真的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嗎
  • 辰東網絡小說《遮天》讀後感
    關於辰東大神的網絡小說,相信很多朋友都讀過他的《神墓》《不死不滅》等經典作品,而與這些作品相比,《遮天》卻是另一種形式的古典仙俠小說了,關於《遮天》這部小說的讀後感,筆者也就借這篇文章和大家仔細談一談了,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教。
  •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全民閱讀推進月】《芥川龍之介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作者:娜荷芽 2020-05-09 2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活著讀後感800字
    活著讀後感800字 2015-08-27 15:22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 語文老師要求家長寫2000字以上讀後感,這樣的親子閱讀,令人反感
    「姐夫,幫我寫一篇讀後感吧,我實在是寫不出來了。」林老師頗感詫異,小舅子是個貨車司機,誰會給他布置讀後感啊?又是叮咚一響,小舅子的第二條信息說明了原因。原來這是孩子的班主任語文老師布置的任務,親子閱讀必須完成的「家長作業」。要求家長陪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後提交不少於2000字的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