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座古代天文博物館裡,嘗試理解人生 | 軟科普計劃 Vol.6

2020-10-03 Morning Rocks

熱愛未知,比如宇宙和清晨

去想無關緊要的事

去想想風吧

杜魯門·卡波特 《關上最後一扇窗》

你知道,宇宙很大,碩大的黑箱子裡裝著萬萬萬億數不清、亮閃閃的星星。

而行星狀星雲,就像這些小碎鑽中,一枚枚各自奇異、流光溢彩的寶石。

它們非常稀有。

我們銀河系大約有 2,000 億顆恆星,目前僅僅收錄了 1,500 個行星狀星雲。因為它們相比恆星的壽命而言,可謂轉瞬即逝——低質量的恆星在衰老死亡的過程中,先是膨脹成紅巨星,再由氦閃引發輻射波動,將濃厚的氣體高速向外空推去,在如此劇烈的脈動中,周圍星際塵埃、氣體雲電裡的原子被激發,產生炫麗、奇特的光輝。

我們看到的所有行星狀星雲,都是恆星死亡時的絕美。

真感謝科學家們發明了天文望遠鏡呀。

若不是如此,以我們貧瘠的視力、有限的想像力,又如何能窺視到地球之外那些華麗壯觀的宇宙盛況呢。

「軟科普計劃」第 45 張

星玫

我讀書的時候,一直不知道法拉第定律有哪些形象的應用… (木星:???)

Cynthia

最棒的是,木星因為磁場太強,可以擁有永恆的極光。

我的數學不好,但總用法拉第的故事安慰自己,不是非要怎麼怎麼樣的,你的所學所知還可能會限制創造力。

1831 年法拉第在金屬線圈的實驗中發現了「力場」,同時因為早年數學訓練的不足,他創造了密密麻麻的手繪力線(曾經被認為是無所事事的隨意塗鴉),這種物理圖像語言比數字更清晰易懂,成為基礎科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事實上,如今全部的現代物理學都是用法拉第的力場語言寫就的。這個因為不會數學、被迫畫圖來闡述思想的人。

法拉第完全自學成才,沒有受過教育,原本在裝訂廠工作,後來因為擅長實驗才去的實驗室。完全不懂數學,但依然寫出了物理學最偉大的著作之一《電學實驗研究》,而且其中居然真的不包含任何方程(電磁學理論相關的數學模型,大多數是克拉克·麥克斯韋完成的)。

他完全靠直覺、想像力、實驗性觀察研究和開創性的思維,修正了這個世界的結構。

「軟科普計劃」第 49 張

這好像是這一期軟科普計劃中,最讓人傷感的一張了。哪怕我們是自詡「智慧」的生物,仍然跟所有沒有生命的死物一樣,靠近和遠離一個人都困難重重。

穿白襯衣的少年

最好的愛情大概是,

我是愛你的,而你是自由的。

Fiona

幾年前看過一句話,「人的思念是唯一可以抗拒地心引力向上的東西。」

真実の詩

都怪那該死的電流,像那歌唱的一樣:

「都是因為那燈泡突然閃了一下於是想起你 怕你 還沒休息」

陽離子

我學習勒夏特列原理和楞次定律的時候就很難過(和抓狂)

一個「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一個條件,平衡就向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但是不能抵消)」

一個」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但只是阻礙,不是阻止)」

就像「你想遠離我,我竭力挽留你,可是我們再也回不到以前的樣子了。」

窺月

但我還是會努力對抗阻力去擁抱你呀

「軟科普計劃」第 41 張

因為微粒之間是有縫隙的,粒子又在不斷運動,理論上完全存在你從一堵磚牆穿過,安全落在另一邊的概率。

但數學計算的結果會讓人冷靜下來。我們想平滑地穿一堵磚牆,要等上比宇宙壽命還長的時間。

對於量子力學和泡利不相容原理,讀者們紛紛表示:

小明同學

我是空的,我的腦子是空的

以及引發了哲理性深思:

熱了

我好像什麼都不缺,但我確實什麼也沒有

想起來紀錄片裡的一句話,杯子的意義在於它虛空的那部分

「軟科普計劃」第 46 張

恭喜大家,至此哪坑隊友也有了更宏大理由。

星玫

宇宙射線同時也限制了摩爾定律,因為內存裡的每一位電荷都要大於粒子被宇宙射線轟擊後電離產生的上百萬個電子電荷,即要有一定電容,所以內存不能無限大——為了你玩遊戲沒有 bug,人類需要逼近物理學的極限。

李宜陶

這就是你 0-12 的理由嗎

湘北熊俊

我不是坑,我只是打不過宇宙

——然後又被理性的理工科生壓制:

garlic

內存有容錯機制的,另外由於粒子和粒子之間巨大的間隙,被宇宙射線打中或者受到影響的概率非常非常微小。

對宇宙射線沒有概念嗎?

一個冷知識:漂亮的極光是從哪裡來?它們就是宇宙射線流被南北極的磁場偏轉而發出的光。

「軟科普計劃」第 42 張

星玫

在二維網格中隨機遊走,回到出發點的概率是 100%;在三維中是大約 34%;而在八維空間中,這個概率只有 7.3%

常返指的是:你在未來可能以概率 1 將回到原點。

看不懂沒關係。直接看 MorningRocks 讀者們的超強腦迴路評論就好:

也就是說喝醉的酒鬼在重慶可能永遠都回不了家。

暗湧浪尖

所以人不會迷路 人類會迷路

super

可是世界也變成三圍了。

一百年前酒鬼祝一樓,一百年後酒鬼可能就住高層了。定理可能沒錯,但是喝醉了可能真的回不了家。

已啞

您好 請問您是怎麼穿過皮膚和黏膜的阻隔 在分泌物中的溶菌酶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中存活 還躲過漿細胞分泌的抗體或者致敏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 住進我的心裡 我也想到您心裡去 可以教教我嘛

所以一個忠告:少喝酒(???)

「軟科普計劃」第 48 張

星玫

光速的限制是很玄妙的。這個精準、詭譎的數值給宇宙中所能發生的一切設定了個不可逾越的上限,它為什麼存在?又為什麼是這個數字?或許隱藏著跟時空有關的宇宙本質。比如,若時間和空間真的是量子化的,那麼光速就源自時空相鄰節點的信息傳遞方式。就像吉他琴弦的粗細和緊度決定了波沿著弦傳播的速度,光速的情況也可能類似。

是宇宙在保護你我,讓我們得以「活在當下」。

如有宇宙中沒有速度的極限,那麼任何地方發生的事都可能立刻影響到地球。

在這樣危機四伏的宇宙中,高科技文明的外星人能實時讀取你發給朋友的微信(甚至修改裡面的文字),外星科學家還能開發一種遠距離武器隨時殺死有智慧萌芽可能性的生物,每一次恆星爆發也可能迅速塗炭四方。

萬幸的是,宇宙很善良。

我們擁有一條關於速度的鐵律限制萬物(光、力、發送表白信息的網速,還有外星人的死亡衝擊波),這讓你只跟你周圍的事物產生因果聯繫,而不用擔心遙遠的混亂。

Es

它也因此殘忍,將我們鎖死在人類的浪漫裡面,不論淚水,激昂和生死都不得窺得以外一眼。

銅鏡映無邪扎馬尾

所以每顆星球都是在被默默愛和保護著呀,就像每個人一樣,永遠都不要喪失活下去的理由。

沉 默

一下子到也覺得,人間如此值得,美好,這麼多東西是免費,又在保護著我們。

「 古代天文博物館:夜空 」

「軟科普計劃」第 44 張

由膨脹帶來的星體遠離速度,是宇宙中少有的幾件被允許超越光速,且不打破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事情。

(因為這裡還有一個巧妙的前提常常被大家忽略——物質的運動速度極限是真空中的光速——宇宙中所有物質、信息的運動和傳播速度都被限制在光速裡,其他則沒有)

當空間本身在膨脹,光子在兩個天體間之間的傳遞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直到某個時刻,光子的運動速度跟不上空間距離增加的速度了,就表現為兩個天體在以超光速互相遠離。

讓我憂慮的是未來的天文學家們(不論是不是人類):將如何在無法看見恆星和星系的情況下知道它們的存在呢?

高晨

遙遠到每個星球都成了一座孤島。

IIHye Ban

想起一句詩「天文學家只是用望遠鏡追隨恆星紛飛的路徑」

南·沙雕呱呱·佳樂

那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再也找不到來自其他星球的高等生物 我們變成了孤兒 夜空中靜得只剩下月亮

這也是為什麼黑夜被稱之為黑夜。要是沒有遙遠處繁星的離去,也許我們看到的夜晚將亮如白晝,無法得知黑夜映襯下的點點星光是如此美麗。

渣蔥大蘑菇

不知道為何突然想到越來越陌生的朋友,大家都在奮力奔跑,終於有一天再也看不到互相的光芒(我為何這麼喪

「軟科普計劃」第 47 張

每年我們都要熱烈慶祝一次,今年也是安全、順利地完成繞日飛行了~

「軟科普計劃」第 50 張

S haron|' 夢時光

花了這麼大的力將我們組成人形,那我們可得好好活著

星子如眸Aurora

所以我們時而正能量爆棚,時而負能量滿身,正負相抵,既不讓我們的身體膨脹,也不讓我們的身體萎縮。所以呀,不要害怕偶爾的負能量,它是為了你好哦!

潔胖今天學習了嗎

所以在一起真的需要很大的力量啊。

你如果知道「質量」的定義,就會明確知道感情也是有質量的了。

質量是抵抗物體速度發生改變的性質——我們通常簡稱「抵抗物體速度發生改變」為「慣性」——感情是有慣性的,所以感情有質量。

哪怕沒法兒捧在手裡、揣著帶走、踏上體重秤的時候也感受不到(這種慣性不是向下的引力),但感情也是有質量的。

「軟科普計劃」第 43 張

寬泛的哲學也好,嚴謹的科學也罷,其實都是讓你我換一種世界觀去思考生活。

如果你對於世界運行的底層邏輯認知停留在牛頓力學時期,你會認為就像磁鐵吸引大頭針一樣,地球繞著太陽每年做 9.4 億公裡的曲線運動是因為太陽的引力,一種強有力的撕扯,像無形的抓手一樣讓地球跑不出軌道。

但在更精準的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裡,引力只是時間彎曲的一種體現。

地球之所以會繞著太陽轉而不飄離,不是因為被某種力困住了。它圍著太陽轉,是因為太陽周圍的空間以一種形式彎曲了——地球一直以為自己沿著一條直線運動,而實際上在三維世界的觀察者看來,卻是繞圈運轉。

如果用引力模型去理解人生,你可能會被霍姆斯的這一句話打動:

你靈魂的欲望,是你命運的先知。

宿命論,不可抗力,我們的人生似乎在被看不見的靈魂欲望牽引。

但如果嘗試用這樣更精準的模型去理解人生。

你會試圖探根究底。讓你停滯不前的,並不是什麼「說不清道不明的力」,肯定有某種更本初的原因,讓你覺得自己一直在往前跑,最後卻發現被彎曲的時空帶回原地。

找到那些原因,改變自己的質量(記得前面說的嗎?抵抗物體速度發生改變的性質),突破軌道。

擁有不同的人生。

「人生觀解決不了的事情,

統統都交給宇宙觀吧。」

軟科普計劃 Vol.1 (1-10)

軟科普計劃 太陽系日出系列

軟科普計劃 Vol.3 (11-20)

軟科普計劃 Vol.4 (21-30)

軟科普計劃 Vol.5 (31-40)

Morning Rocks

一個小眾,安靜,展示未知之美的線上雜誌

相關焦點

  • 給科學加一點詩性 | 軟科普計劃 Vol.7
    這是一切真正的藝術和科學的源泉。當我們死去,這就是終點。「軟科普計劃」第 56 張 星玫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然後我們也成為億萬年的一部分曾經在書裡讀過這句話,當時只覺得是用詞優美的句子:「 你別赤腳在這草地上散步,我的花園到處是星星的碎片。
  • 中國第一座天文博物館,北京古觀象臺
    古觀象臺曾是明清兩代的國家天文臺,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王朝後,改稱為中央觀象臺,成為民國初年的國家天文臺,1929年停止觀測,更名為國立天文陳列館,成為中國第一座天文博物館。北京古觀象臺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之一,始建於明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稱作「觀星臺」,古觀象臺臺體高約14米,臺頂南北長20.4米,東西長23.9米。上設8架清制天文儀器。
  • 來水下博物館,探索古代沉船吧
    這句廣告所言非虛:2019年,希臘迎來了約3400萬名遊客。但新冠疫情突然來襲,旅遊業遭到重創。 不過,黑暗之中仍有一線曙光,希臘首座水下博物館即將誕生。博物館的位置很特別,館裡保存了一艘古代沉船,旨在吸引遊客。疫情之後,如何讓旅遊業更具可持續性?這座博物館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典範。
  • 天文科普|獵戶座馬頭星雲介紹
    位於獵戶座ζ星附近的暗星雲,是天空中最著名的星雲之一,恰好位於明亮恆星獵戶座ζ的南方,在左側獵戶座中三亮星組成的「直線帶」指引下輕而易舉的就可以用肉眼看見
  • 分手、整容、冰淇淋,這十座「非主流」博物館值得逛
    退休以後哈特森在雷克雅未克附近的漁村胡薩維克建立了這座陽具博物館。2012年,這座博物館已經由胡薩維克搬到雷克雅未克市內。博物館內總共收藏了93種不同動物的280件陰莖標本,包括鯨魚、北極熊、麋鹿、馬、牛甚至小老鼠等。
  • 他們的原型都在這座聖城博物館裡
    在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西部,克洛諾斯樹木繁茂,綠草如茵的山麓,坐落著聖城奧林匹亞(Olympia),它既是現代奧運的發源地,也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舉辦地。現代奧運會的每一次聖火都在這裡點燃,就憑這一點,奧林匹亞就是一個足夠吸引人的地方了。
  • 紫禁城與古代天文星象
    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宇宙的科學認知,其表現的主要內容即古代天文星象。我國古代天文學並非孤立的、客觀的科學,其構想和發展始終與古代複雜的文化整體結合在一起。我國古代天文學家為了認識星象、研究天體,很早便人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區域,國內稱之為星官,西方則稱之為星座。紫禁城的命名和布局與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星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成都:天文物理學碩士、亞述學博士 因愛好考古成為博物館志願者
    她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考古愛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做了6年志願者,服務時長1375個小時,為現場上萬名觀眾和十多萬網絡觀眾講解古蜀文明和金沙臨展。  【主角名片】  曾燕伶,1984年生,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亞述學方向,研究領域為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文明。她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考古愛好,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做志願服務6年。
  • 天文臺裡「摘」星辰 「環紫金山博物館群」要來了
    2020-04-30 09:36圖文來源: 金陵晚報 4月28日,鐘山風景區制定發布了落實「四新」行動工作計劃,通過整合全域資源、推動智慧旅遊、塑造文旅IP、創新產品供給、完善基礎配套等各方面舉措
  • 中國最好看的天文主題景點,都在這裡了!
    這裡推薦20個與航天、天文相關的景點,供你制定旅行計劃時參考。其中排在前面的更大眾一些,也適合親子遊玩;後面幾個景點則推薦給骨灰級愛好者。01北京天文館北京天文館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AAAA級旅遊景區,有4個科普劇場。
  • 聯網NASA+超高清影院,重現銀河宇宙,這個天文博物館大有來頭
    阿德勒天文博物館是美國的第一座天文博物館,是探索宇宙奧秘、體驗太空遨遊的最佳地點。,包括三個完整大小的劇院、外太空科學展區和一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古董天文儀器的收藏展示。這是一個實時交互,可以了解火山、地震、太空天氣的虛擬實境體驗室,它由用最新技術裝備的遠程教學教室、交互式的供學習使用的計算機教室、有3個屏幕與NASA聯網的多媒體會議室組成,在這裡可以進行遠程教學並訪問空間中心的太空人。
  • 中國最好看的天文主題景點,都在這裡了
    這裡推薦20個與航天、天文相關的景點,供你制定旅行計劃時參考。其中排在前面的更大眾一些,也適合親子遊玩;後面幾個景點則推薦給骨灰級愛好者。01北京天文館北京天文館位於北京西直門外大街,是我國第一座大型天文館,AAAA級旅遊景區,有4個科普劇場。
  • 老祖宗智慧裡的「天地玄黃、人生五倫、三綱五常」,該怎麼理解?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我國古代啟蒙讀物《千字文》首句,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千字文》作為我國成書最早、流傳早廣的啟蒙讀物,講述的是天文氣象知識,人類最先認識地球的狀態。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又最基礎的部分,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先民的智慧。
  • 中國將啟動AI博物館計劃 這又是啥「黑科技」?
    中國西藏網訊 5月10日,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傳遞出一個令人好奇的信息——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國家文物局與百度公司將共同在上海啟動「用科技傳承文明:AI博物館計劃」。
  • 古代人類為了上天曾做了哪些嘗試?
    人類航空史的源頭藉助於各種方法升入高空,並在空中翱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儘管如此,在古代文明當中,很少能看到有關人類嘗試製作飛行器的資料。但是古代確實有過製作無動力滑翔機的記載,古埃及人和古代中國人都曾在這方面做過嘗試。同時,在古代神話故事裡,總能見到長著翅膀的神仙及各路天兵天將仰仗各種神器穿梭於藍天的描述。
  • 中國溼地博物館第三座「校園博物館」開進求是之江二小
    學校裡有座博物館,這在杭州西湖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這個學期,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團之江第二小學的同學們就迎來了他們的校園博物館。螃蟹館是中國溼地博物館自2018年起推出的第三個校園博物館項目,取名「鎧甲衛士」。
  • 這座縣城有「立竿不見影」奇觀,出現眾多神秘天文現象!
    本以為這裡最大的亮點就是這條線了,可沒想到它的神奇之處多著呢!眾多神秘天文現象都會在這裡出現!而階梯上就刻有哈尼圖騰,每一層都講述著不同的故事。這裡的建築設計都新穎別致,風格獨特,就像這個圓形的大石環,是古代的一種測算24節氣的工具,由69塊青石板按照特殊的方位順序擺放而成的。它是一種陰陽合曆,在很久以前,人們利用太陽和月亮起落時,光線在石環中的投影來判斷二十四節氣。
  •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湖南省天文協會流星雨研學科考營將開營
    坐落於湖南省長沙市瀏陽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樹棲星之營地內,海拔1400餘米,是湖南省第一座集專業與科普為一體的大型天文臺。完全建成後將有多臺專業級別的天文望遠鏡,其中最大望遠鏡口徑達到508mm,本臺將承擔日常月面、行星監測,銀河系內外新星、超新星監測,太陽系內彗星、小行星搜尋與定軌以及日常天文學科普功用。
  • 臺灣建造兩座超級天文望遠鏡在美宣布啟用
    中新網11月18日電 由臺灣「中研院」天文研究所建造的2座世界級天文望遠鏡「SMART」,17日在美國宣布啟用,加入美國觀測銀河系天文計劃的行列,使臺灣的天文研究與國際同步。  據中通社報導,這兩座名為「臺灣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的超級望遠鏡啟用後,讓美國史密松天文臺的同類望遠鏡由原本的6座增加為8座。臺「中研院」稱示,7年前該院院長李遠哲與美國史密松機構籤訂合約,希望藉由臺灣興建兩座望遠鏡。
  • 《愛樂之城》裡藏了座天文臺 銀幕裡的它們神秘而美麗
    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配樂、最佳原創歌曲,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愛樂之城》一舉斬獲6項大獎。雖然最後與最佳影片失之交臂,但絲毫不妨礙它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霹靂嬌娃2》裡的格裡菲斯天文臺這座天文臺於1935年落成並正式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