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智慧裡的「天地玄黃、人生五倫、三綱五常」,該怎麼理解?

2020-12-06 鈺姐的書屋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是我國古代啟蒙讀物《千字文》首句,有著非同一般的地位。

《千字文》作為我國成書最早、流傳早廣的啟蒙讀物,講述的是天文氣象知識,人類最先認識地球的狀態。

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最重要又最基礎的部分,也充分體現了我國先民的智慧。

這裡有必要提一下,《易經》裡說的是「天玄而地黃」,但在《千字文》裡為了對仗工整,將「天玄而地黃」改為「天地玄黃」。

據說這種不改動古人文引字的引經叫明引,了解這樣的文字倒置更便於我們理解其涵義。

「天地玄黃」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天的顏色是黑的,地的顏色是黃的。

但這麼理解就完了嗎?其實這四個字大有深意,否則也不會被列在《千字文》之首了,但細究又會牽扯到五經之首《易經》。

千言萬語很難講清楚,所以為什麼說我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又博大精深了

我這裡簡單解析下,算是拋磚引玉了~~

何為天地?150億年前有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粒子層產生大爆炸,形成了我們看到的物質宇宙,而有形的物質凝集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了太空,就是天。

《易經》說:輕清者上升為天,陰濁者下降為地。可謂形象而具體,再說可能就是智慧層面的論調,比如形而上為天,形而下為地等等,這太燒腦了,咱們就此打住。

何為玄?我們經常也會說玄色,但玄色究竟為什麼顏色?

玄色,在顏色上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在意義上更指高遠深邃、高深莫測。但是我們明明從肉眼看見的天是藍色的,怎麼說是黑的呢?

原來天的藍色是由於光的衍射現象引起,藍、靛、紫這些顏色的光波長較短,只能在各種空氣中的雜質間來回發射,所以天起來是藍色的。

但太空人到了太空看到的太空四周是黑漆漆一片的,恆星放射的微光確實是黑色的,所以從顏色上說「天玄」是正確的,古人智慧高啊,並沒有騙我們。

還有就是老子所說的,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測的理體,玄之又玄、深不可測,這些理論是我們智慧很難理解的,也屬於天玄

何為地黃?黃色在傳統文化中出現得最多,在炎黃文化裡,土地、人的膚色、農作穀物等都是黃色的,所以說是地黃。

再有,從色譜上看,玄色是冷色,黃色是暖色,地黃讚嘆了大地溫暖的滋養和哺育功能,所以大地也被比作為母親。

再有,天道高遠,天道同樣深邃,黃也代表著深邃,所以還有迷信說法為什麼人死了以後要歸於「黃泉」,要過奈何橋,說明那個不為活人所知的世界也是無比深邃的。

什麼叫人生五倫?我們現代也常說「倫理道德」之類等,但對人生五倫可能知之不多,畢竟屬於古代封建傳統文化,那到底有哪些倫理呢?

人生五倫,指的是五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倫,是關係。在儒家看來人與人之間有五種關係,分別為父子、兄弟、夫婦、君臣、朋友。

而正統和諧的五倫關係應為:父子有親、長幼有序、夫婦有別、君臣有義、朋友有信。

人世間所有關係都可以歸結在五種關係之內,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古到今,從無變化。

父子有親」,父親教育孩子要慈愛有加,子女侍奉父母要孝順體貼,也即古人常說的「父慈子孝」。

這點適合於現代,父慈子孝在任何時代都毫不為過,有的傳統文化還是要繼承的。

長幼有序」,哥哥要愛護好小弟並懷備至,做小弟的要時刻敬重兄長、不忘兄恩,如此手足情,便能兄寬弟忍、一團和氣和長幼有序。

這點儒家文化,我認為還是可以適當借鑑的。

「夫婦有別」,不是指男女有別,而是家庭責任有別,做為丈夫得擔當起養家餬口的責任,為人妻子則要照顧好家人和做好家務。

因封建體制束縛,夫婦兩者被賦予不同的責任,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婦女力量凸顯,成為家庭頂梁柱的例子比比皆是。

「君臣有義」,指君待臣以禮,臣奉君以忠,這種封建關係現在已被弱化成同志關係,森嚴的封建等級觀念隨著社會性質的不同而發生了變化,這也是時代的進步。

朋友有信」,這是交朋結友的原則,朋友之間要做到遵守信義、講究信用,對待朋友不論貧窮富貴,真誠守信最為重要,這一點同樣適用於現代。

三綱五常,對於這樣的封建文化,我們當然是選擇性的吸收和借鑑,畢竟時代不同了,很多封建的、迷信的和不利於現代社會發展的東西都應該學會摒棄,但我們可以了解封建文化

所謂三綱,綱即綱領、規範,「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是大學問家朱熹提出來的。

三綱總體就是說,君臣、父子、夫妻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係,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

不難看出,「三綱」強調的是封建社會裡的君權、父權和男權,規範了臣子、孩子和妻子的從屬地位以及行為規範。

說白了主要就是為了維護和加強統治階級的管理,而讓人最感嘆的是那個時代女人的地位極其低下。三綱用現代的觀念來看,可以說是封建文化的糟粕。

所謂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仁是仁愛,禮是形式,義是操守,智為思想,信是保證。

中華民族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和制約,仁是愛人和人道,義是承擔合理責任,禮當然就是道德約束,智是知識和技能,信是信任誠信。

幾千年以來,這一套理論一直影響著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雖然它們有著諸多不合理因素和時代局限性,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以及世易時移,它們在那個時代裡,起到了維護社會秩序和規範人際關係的作用,存在即為合理。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刪)

(END)

相關焦點

  •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千字文》開頭八個字,彰顯古人智慧
    在《千字文》中,前八個字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那麼,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來看「天地玄黃」。「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在《易經》裡說「天地玄黃」,玄指的是深藍近於黑的顏色,但更多的意思是這種顏色所體現出的高遠、高深莫測的意境。天明明是藍色的,那麼古人為什麼說是黑色的呢?
  • 什麼叫天地玄黃,玄黃的正真意義是什麼?
    什麼叫天地玄黃,天玄地黃的正真意義為何?「天地玄黃」一句出自於《易經》,只有讀懂易經,才能真正的明白是「天地玄黃」的真正意思。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看,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天的顏色是黑的,地的顏色是黃的。易經是五經之首,講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陰陽之變的道理,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四書》和諸子百家等等統統都是從易經這個根上發展出來的,所以說《易經》是中華文化的根本。1、天地《易經》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 老祖宗的智慧:四十不多欲,五十不多情啥意思?男人越早明白越好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塵埃間,我們的老祖宗總結了眾多飽含生活哲理的俗語,如「樹怕三搖,女怕三撩,雞怕攆狗怕舔」 「飽暖思淫慾,饑寒起盜心」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旅居古剎」 「寧娶從良女,不娶過牆妻」等等。
  • 沒有空調、奶茶的古代人怎麼度過炎夏?老祖宗的智慧震驚四座啊
    然想到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我們都這麼「緊張」夏季的到來,要啥沒啥的古人們到底是怎麼度過炎夏的?不會是靠著一句「心靜自然涼」吧!今日奉上「古人度炎夏圖鑑」,讓老祖宗的智慧刷新我們想像力不足的大腦吧!宋朝沿街賣飲子酷暑天裡,沒有比回家喝上一杯冰啤酒更讓人放鬆,然沒電甭想冰箱的老祖宗是怎么喝到「冰酒」的呢?西周的諸侯國國君曾侯乙用事實告訴你,他們有美酒,也有冰箱。
  • 老祖宗的智慧讓人折服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還是會被老祖宗的智慧所折服,比如逆天的兵馬俑工程、古代水利修建明珠—靈渠,國際釋教藝術地—敦煌莫高窟等,今天我們也舉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來展現古人的智慧,被狗咬了以後古人是這麼處理的。
  • 蘊含老祖宗智慧
    後來查了下資料,原來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從字面上來理解,就是要我們可以吃著肉,喝著酒,口裡念著佛,也不要吃著素去罵人。從深層次來講,就是勸誡一個人,不要去做偽善的人,要做一個誠實的人。生活中有些人就是這麼偽善,一邊假裝吃齋念佛,一心向善,一邊卻在暗中算計別人,試圖從別人手中奪取財產。
  • 老祖宗的智慧,字字珠璣
    對於女生來說,有三種人是千萬不能相信的,這裡的"狼"也可以理解為"郎",主要指的是女子選擇人生伴侶的時候,要仔細的分辨,不能被"狼人"蒙蔽了雙眼。01."色狼"所謂的色狼,是說非常好色的男人。這種男人經常花天酒地,喜歡沾花惹草。
  • 老祖宗的觀人智慧,字字有道理
    縱觀古今歷史,許多例子充分的證明了老祖宗留下的識人智慧是非常的正確的,今天我們再說一下「女人顴骨高」這句話。顴骨就是臉部眼眶下方的骨頭,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如果妻子的顴骨過高,丈夫就沒好日子過了。所以老祖宗給我們的告誡,早懂少吃虧,古人的智慧以及忠告指導著我們的生活,能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很多人都問我,想要學習很多古人的智慧,卻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學起?其實最好的方法,就是先從書本上獲取!那麼該看什麼書呢?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看一看《易經》!
  • 看完此文,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首先,我們還是要明確一點,天幹地支一定是聰明偉大的中國古人為了探索天地自然的奧秘,通過樸實的雙眼觀察天象而產生的符號。那麼,我們要明白一個概念——二十八星宿。地支是怎麼來的? 我們的老祖宗觀察與總結出了二十八星宿之後,就開始觀察它們與日月五星之間的關係。那麼就要進行最簡單直觀的動靜比較,站在大地上看太陽是最繁忙的,所以,我們的祖先總結出以下現象: 1、當黃昏日落以後,去觀測東方地平線,升起的星宿為「昏見」,就是黃昏以後出現的。
  • 原來老祖宗竟有這麼大的智慧
    現在老一輩的人依舊還在遵守著逢「7」祭祀的習俗,但是年輕人卻難以理解。其實在這些方面,老祖宗的智慧是現代年輕人難以看透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逢「7」祭祀的風俗背後的深意。一、過七災,寓意親人有一個好的下一世古代人民相信人有三魂七魄,死後七天去一魄,一年去一魂,因此會有「燒七」和「守孝三年」的說法。
  • 老祖宗:神氣充足的人智慧高,堅持做到3點,可提升精氣神
    古人認為,宇宙是一個大天地,而人都是獨立的一片小天地。相對整個宇宙的大磁場,人也是獨立的一個小磁場,人與天地之間,即相對獨立,又能相互連接,使磁場暢通無阻,也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古人勸導人們要「修身養性」。因為修身,方能神氣充足;因為養性,方能提升與人、事相處的智慧。修身養性,能使人精神飽滿,內心寧靜,與大自然合二為一。
  • 古人云「好男有毛不過三」,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中華歷史源源不絕五千年,其中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一代一代歷盡滄桑的老人家的智慧。而這些智慧,大多通過現在在農村流傳的俗語傳世,這些俗語易於傳播,我們每個人大都會念那麼兩句。而俗語的流傳之廣也就從側面正面了俗語中為人處世智慧的正確性。
  • 老祖宗的忠告:人生的任督二脈一旦打通,好福氣不請自來!
    老祖宗有言:德能配位,必得福報,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人生的任督二脈就是德與位。看過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任督二脈的重要,身上的任督二脈對於習武來說非常重要,而人生的任督二脈對於一生的福報多少,命運如何則非常重要。
  • 《莊子》很經典的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
    莊子最經典4句話,真正的千古名言,教你用智慧滋養人生每個人都希望活得悠然灑脫,無憂恣意,就像夢迷蝴蝶的莊周一般,超然脫俗於世外。「萬物云云,各復其根,各復其根而不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萬物紛雜繁多,各自回歸本性,各自回歸本性卻是出自無心,渾然無知保持本真,終身不離開大道。小編推薦莊子的四句話,帶你品讀其中的智慧。
  • 適合放在包裡隨時翻閱的5本人生智慧書
    雖是老祖宗總結的人生經驗,但是在現在也同樣適用。它可以教會我們許多人生至理,而這些至理名言可以幫助我們在殘酷的現實生活中躲避一個個陷阱。成年人的世界裡哪有「容易」二字,敢於面對人性的複雜與現實的殘酷,才能夠有所成就。2、《捨得,捨不得》「有舍才有得」這句話曾經被無數人一再證實。但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究竟又有幾人可以真正地放下。
  • 「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
    「寧生窮命,不生窮相」,老祖宗兩句經典名言,句句精華!中國俗語文化悠久綿遠,博大精深,這些老祖宗根據生活智慧總結的通俗語言,在千百年來的積累下,逐漸形成了一種特色的文化形式——俗語。說起俗語,想必率先浮現眼前的,還是它廣為流傳,通俗易懂,簡練形象等特徵。
  • 俗語:「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老祖宗的經驗之談,是何意?
    也是古人的生活經驗所累積的智慧。俗語作為一種語言文化,最早出現於西漢時期,距今也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人們常常會因為他們太過於通俗而不被認定。當它卻是從祖宗們世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文化。對此明代作家馮夢龍將這些蘊含民間智慧的俗語整合記錄在了《智囊全集》裡,做了詳細的說明和注釋。
  • 說說「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內涵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作為《千字文》的開篇,在幾百年來的文化傳播最為人們熟悉。短短八個字概括了天地初開,宇宙狀態,而為何要用「玄黃」和「洪荒」來總述呢?這裡所包含的文化,又有哪些講究?盤古開天闢地,可盤古又是從哪裡來的?
  • 看完這個讓你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這種解釋的名詞看起來挺簡單,但是蘊藏的智慧可是不淺,這也恰恰體現著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啊。一 :變易從字面意思來解釋,易是由日月兩個漢字堆疊而成。從時間角度看,這體現著晝夜交替,陰陽相交的意思。但是也可以換一種思想理解,這是交易的意思。這種說法不是現代意義上的商品交換,而是一種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