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水下博物館,探索古代沉船吧

2020-12-08 騰訊網

2021年6月,希臘一座新的水下博物館將正式開放,潛水員可以在愛琴海中,自由探索一艘古代沉船和船上的大量酒罐。

攝影:TIMO DERSCH

撰文:MARIA ATMATZIDOU

希臘,總是沐浴在陽光中;在1月的旅遊宣傳活動中,這個國家宣稱,「希臘,永遠都是旅遊季」。這句廣告所言非虛:2019年,希臘迎來了約3400萬名遊客。但新冠疫情突然來襲,旅遊業遭到重創。

不過,黑暗之中仍有一線曙光,希臘首座水下博物館即將誕生。博物館的位置很特別,館裡保存了一艘古代沉船,旨在吸引遊客。疫情之後,如何讓旅遊業更具可持續性?這座博物館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典範。

水下博物館位於愛琴海阿洛尼索斯島和斯波拉得島北部國家海洋公園,是歐洲最大的海洋保護區的一部分。由於擔心被搶劫,以前只有考古學家和持有特別許可證的人才能接近海底文物。現在,想來放鬆一下的潛水員可以縱身躍入水中,潛入24米的水下,近距離接觸「佩裡斯特拉」沉船。這個名字來自附近的無人小島,沉船可以追溯到大約公元前425年,潛入其中宛若進入時間機器。

在沉船附近的阿洛尼索斯島,一位潛水員遊過水下的珊瑚牆,上面長滿了五顏六色的珊瑚。

攝影:TIMO DERSCH

沉船裡的發現

1985年,當地漁民Dimitris Mavrikis在佩裡斯特拉西海岸發現了這艘沉船。七年後,考古學家Elpida Hatzidaki帶領開展水下挖掘工作,得出了更多細節。這艘船是古典時期(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最大的商船之一,從古希臘城市門德和皮帕瑞圖斯出發,載著貨物:4000個葡萄酒罐(雙耳大酒罐),還有黑釉碗、杯子、盤子和餐具,這些都是當時奢華宴會上的必備物品。

這艘船很可能是雅典人的,在伯羅奔尼撒戰爭結束時被毀。這是雅典和斯巴達兩個強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幾十年。考古學家只找到了船體一些被燒焦的木製部分,不過堆積成山的雙耳酒罐卻帶來了一項重大發現。

「一般認為,這麼大(12×25米)的船最早建於羅馬時代。但皮帕瑞圖斯的沉船告訴我們,早在公元前5世紀的最後25年裡,它們就已經存在了,」希臘水下文物研究所的主任Pari Kalamara說。

這也是保存最完好的沉船之一。「雙耳酒罐被保留了下來,一直在原地,作為艙裡的貨物分層擺放,顯示出了船隻的形狀,」Kalamara說:「對於潛水的遊客而言,這是非常獨特的體驗,他們可以想像古典時代船隻的樣子。」

最後一次挖掘過去二十年後,這個被稱為「沉船帕特農神廟」的遺址依然有不少未解之謎:古代貿易是如何發展起來的?人們如何建造船?它為什麼沉沒?還有最令人好奇的問題:雙耳酒罐下面有什麼?

對公眾開放

沉船被作為水下博物館後,在2020年8月至10月的試運行階段,休閒潛水員在持證指導師的陪同下,開始參觀沉船。

阿洛尼索斯島以綠樹成蔭、氛圍悠閒著稱,是參觀水下博物館的第一站。

攝影:GEORGIOS TSICHLIS, ALAMY STOCK PHOTO

「這引起了全世界人的極大興趣。第一次有這麼多經驗豐富的潛水員匯聚於此,」當地持證旅行社之一阿洛尼索斯島特裡同潛水中心的Kostas Efstathiou說。高級潛水員每天有4次參觀機會,沒有潛水經驗的人則可以參加培訓,然後參觀。「我相信,未來幾年裡,阿洛尼索斯將在全球潛水地圖上佔據一席之地,」Efstathiou說。

下潛後,陽光減弱,周圍的色彩也不那麼鮮豔。但有了手電筒,五顏六色又會重現,遊客會看見橙色、綠色和紅色的珊瑚,魚群,海綿,還有把頭伸出雙耳酒罐的海鰻。在大約15米深的地方,潛水員可以看到已變成現代生態系統的古代沉船全景。「令人驚嘆,」Efstathiou說:「你所看到的是2500年前的情形,就像一次時空之旅。」

沉船愛好者不需要潛水,也能欣賞這個海底王國。遺址有五臺水下攝像機拍攝實時視頻,其中一臺對公眾開放(其他的目前僅供科學家使用)。「這是使用了最先進技術的世界創新,」雅典國家技術大學造船和海洋工程學院的教授、該項目團隊的成員George Papalambrou說:「在觀看視頻時……全世界的人,無論是否會潛水,都能身臨其境。」

此外,在位於阿洛尼索斯島喬拉村山坡的信息與認知中心裡,非潛水員還可以戴上特製眼鏡,來一場3D虛擬實境沉船之旅。

雖然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旅行受到限制,不過在博物館試運行階段,仍有66次水下探訪預訂,迎來了246名潛水遊客。這對計劃於2021年6月正式開放的博物館而言,是個不錯開始。

保護文化與自然

文物並非這裡唯一受到保護的寶藏。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就在保護稀有和瀕危的陸生和海洋物種。1992年,希臘宣布成立首座國家海洋公園,面積近2600平方公裡,包括阿洛尼索斯島、6座較小的島嶼和22座小島。

一隻地中海僧海豹懶洋洋地躺在阿洛尼索斯島的海灘上。這裡是國家海洋公園的一部分,保護著極度瀕危的海豹和其他幾百種物種。

攝影:TIMO DERSCH

今天,在吉奧拉島的自然保護區和皮皮瑞島的保護區裡,生活著50多隻瀕臨滅絕的地中海僧海豹;艾氏隼翱翔在斯坎特奏拉島、斯特洛吉洛島和波萊米卡島上空;普薩蘇拉島上生長著海水仙等罕見的植物。這座公園裡,還有一種罕見的野生山羊、300種魚類、80多種鳥類,以及爬行動物、海豚、鯨魚、陸地植物和波西多尼亞海草。

「我們的遊客熱愛大海、大自然和航海。在這裡,你將於自然融為一體,成為原始環境的一部分,」阿洛尼索斯島鎮長特別助理Yiannis Nikolopoulos說:「這是真正的綠色島嶼,覆蓋著茂密的植被,在2015年成為希臘首個禁止使用塑膠袋的島嶼。值得慶幸的是,這座島沒有被旅遊業改變。」

阿洛尼索斯島酒店業主協會的主席Aggeliki Malamateniou說,與前一年相比,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夏天旅遊業暴跌85%。「不過我們的遊客很忠誠,」她說:「他們很喜歡阿洛尼索斯島帶來的一切。」

阿洛尼索斯島所提供的是獨一無二的,包括海洋公園和博物館。為了讓這一切可持續下去,我們必須長期保護島上的寶藏。「這裡的所有人和潛水中心都肩負著很大的責任,」Efstathiou說。如果能以繼續保護文物和環境的方式,發展潛水旅遊,那麼「將會給遊客提供獨特的體驗,進一步培養他們對水下遺產的興趣,並為當地社區帶來新的收入」。

2019年,當地又劃出4艘沉船,作為可接近的水下考古遺址,計劃將它們打造成博物館。這或許代表了一種新趨勢:希臘有近16000公裡的海岸線和幾百艘沉船。

「(第一座博物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整體設計和長期功能,這樣它可以作為其他地方類似項目的範例,」Kalamara說:「我認為,我們已經成功了。」

(譯者:Sky4)

相關焦點

  • 未來的博物館都在水下!
    當我們努力尋找設計方案來保護自己和我們的世界不受日益惡劣的氣候影響我們必須首先用新的方法來研究海洋——Yves Béhar01水下沉船博物館遊客親眼見證「現場考古」在裝有沉船的「玻璃罐」周圍建造一個博物館,遊客可從各個角度欣賞這艘18世紀的著名沉船。在英國黑斯廷斯海岸水下,靜靜躺著一艘歷史名船——阿姆斯特丹號的殘骸。建築工作室ZJA 為其在荷蘭設計了一座水下沉船博物館。
  •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抵達曹妃甸海域 探寶古沉船
    探寶古沉船2012年5月,灤南縣漁民在該縣東坑坨海域發現一條古代沉船。為了解開這些謎團,幾天前,我國第一艘專業水下考古船———「中國考古01」號抵達曹妃甸海域,將於10月10日起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東坑坨古代沉船水下考古。燕趙都市報記者趕赴考古一線,直擊考古人員是怎樣破解謎團,見證考古會有什麼樣的重大發現。
  • 文物館、博物館、空間站…這都能被按入水下?未來世界還是建築師...
    在裝有沉船的「玻璃罐」周圍建造一個博物館,遊客可從各個角度欣賞這艘18世紀的著名沉船。 在英國黑斯廷斯海岸水下,靜靜躺著一艘歷史名船——阿姆斯特丹號的殘骸。建築工作室ZJA 為其在荷蘭設計了一座水下沉船博物館。
  • 水下的發現:潛水員找到的7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水下發現
    我們想要探知水下的一切並不容易,哪怕有些東西原本就屬於陸地上的人們。但是,人類一直都在為此努力著,而且努力終究是有帶來好結果的。例如,人們發現了不少沉船、古代寶藏,又或是其它水下珍品。這一次,就讓小編為你帶來,水下的發現:潛水員找到的7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水下發現。
  • 「邪門」的水下考古!專家打撈古船遇兩次異象,意外揭開沉船原因
    考古隊發現古代沉船,打撈時遇到「異象」,行駛中的船突然被卡住相比於正常的考古工作來說,水下的考古更加的難以進行,畢竟,一般的水下考古均是古代沉船或是古墓被水淹沒的情況,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之下,對於古物的影響和損失是非常的嚴重的
  • 對話南粵古代文明 修復嶺南歷史圖卷
    原標題:11個項目先後入選全國「十大」,廣東考古接續歷史記憶對話南粵古代文明 修復嶺南歷史圖卷12月21日,以宋代沉船「南海Ⅰ號」的展示與研究為主題的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新晉國家一級博物館,這是廣東考古文博界的一件大事。在古代,嶺南被認為是化外煙瘴之地。
  • 在南海沉船中,發現了一條神秘的金腰帶,這個解釋應該比較合理
    水下考古,顧名思義就是在江河湖海等水域下展開考古工作,尤其是海底沉船,是考古專家們關注的重點,其中最著名的水下考古發現就是南海沉船,而且還找到了一件神秘的「金腰帶」,關於它的作用,就連專家也拿不準,但只有一種解釋比較合理,下面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
  • 吉影T1水下機器人探索中國南海:畫面太美
    在南海進行水下探索,藉助全球下潛深度達到150米的消費級水下遠程操控機器人T1,深入到南海海底。70米,圖片來自吉影T1水下機器人實拍「中國南海中可能會有地球上最迷人的地質記錄。」在遼闊的300多萬平方公裡的南海上吉影T1水下機器人探索著無數可能性據科學家探測南海水域中有至少2000艘的古代船隻葬身於海底吉影 T1 水下機器人即將再次啟程去探索南海水域中沉船的歷史與奧秘...........
  • 「海難鉛」藏於古老沉船,為了科學研究,犧牲水下文物值得嗎?
    在歐洲的部分海域裡,曾發生過很多起沉船事故,其中一些沉沒於800多年以前,當時這些船上載有大量的鉛,這些鉛最初是被用作建築材料、武器或硬幣鑄造的。這些沉沒的古代鉛不僅在水下免受宇宙射線的影響,而且在經過幾個世紀的「停滯」之後,其不穩定的鉛-210同位素也逐漸衰變為穩定的鉛-206同位素。根據倫敦大學物理學家錢考爾·加格(Chamkaur Ghag)的說法,這種稀有且難以獲得的金屬「有點像金粉」。
  • 英媒:MH370水下搜索沒找到飛機 卻找到了135年前沉船
    一些散落在沉船周圍的煤塊被回收、分析,一年後澳大利亞科學家認定其為英國煤炭。這縮小了殘骸可能的身份。1869年在格拉斯哥建造的1405噸重的West Ridge號商船把英國煤運往印度,其尺寸與這一艘沉船殘骸正好相符。追蹤沉船的西澳大利亞博物館海洋考古學館長羅斯·安德森博士說:「在海底散落的大部分材料都是在船隻撞到海底之前就從船體上分裂出來的煤炭貨物殘骸。」
  • 探索「水下中國」第一人,她向世界展現水下中國之美
    很多人都想知道,我沒有辦法只用一分鐘的時間來表述清楚,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跟我一起用一分鐘來靜靜地觀看一下水下的世界。以下視頻來源於方實驗室畫面裡的每一幀都是這三年我帶著我的團隊一起記錄、發現、探索所呈現的。這三年我們走過了24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水域,留下了將近80T的超高清影像素材,最後濃縮成了180分鐘的中國水下故事。
  • 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阿波丸沉船吸引著世界上很多打撈者的目光。為確定沉船的具體位置和身份,中隊長湯東徵申請第一個下海探摸。他發現,傾斜的沉船幾乎已經被水草、珊瑚、漁網完全遮蔽,阿波丸就像一座大山盤踞在海中。隨後,又從沉船上撈到一塊錫錠,這與美國提供的日本阿波丸裝載貨物的情報基本吻合。打撈隊確認這艘水下的大船就是阿波丸號。在中隊長湯東徵的帶領下,救撈隊隊員展開了水下作業,打撈工作正式開始。
  • 交通運輸部:水下打撈沉船關鍵步驟實現遙控作業
    6月26日,由交通運輸部投資、上海打撈局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研發的國內首創水下導向攻泥器在上海舉行交接儀式。通過這臺機器,打撈技術員只需坐在水面上的控制室裡,通過電腦顯示屏就能完成水下鋼纜穿引施工,這標誌著水下打撈沉船關鍵步驟可實現遙控作業。    這臺水下導向攻泥器長9米、寬4米、高4.5米,是世界上第一臺盤管式水下導向攻泥器。
  • 水下觀光鐵達尼號沉船2021年將成為現實
    據Irish Central網站消息,美國商人計劃從明年開始為遊客推出水下參觀"鐵達尼號"沉船的旅遊觀光項目。載人潛水器行業公司OceanGate Expeditions執行官斯託克頓拉什預計,每年5月至9月每周可組織一次潛水深度達三千多米的水下參觀活動。按照斯託克頓拉什的設想,將藉助專門設計的私人潛艇來完成這一計劃,每次乘坐五個人,一名潛艇船長、一名研究科學家和三名遊客。
  • 多年以來,人類在水下找到的9個奇妙發現
    水下的世界無疑是非常神秘的,因為難度和技術水平的不足,人類對於水下的探索還是較少的。但人類對於水下的探索一直都沒有減少,一項接著一項的發現不斷出現,有一些甚至令人感到震驚。從與水蟒一起遊泳到尋找一名失蹤的二戰飛行員,今天小編為你準備了,多年以來,人類在水下找到的9個奇妙發現。
  • 《我的世界》MC未來版本的水下遺蹟除了海底遺蹟,還有沉船遺蹟!
    ,還有沉船遺蹟!其中就包括水下遺蹟,目前我的世界水下遺蹟只有海底遺蹟一個,這個遺蹟的所有情況已經被玩家們熟悉了,大部分玩家都去海底遺蹟探險過了。不過,在我的世界遊戲未來版本中,我的世界水下遺蹟除了海底遺蹟,還有沉船遺蹟!玩家們期待嗎?
  • 西班牙古沉船或值170億 哥倫比亞辛苦打撈卻未必能擁有
    與此同時,一隊海洋考古學家在水下機器人的幫助下開始調查,並發布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新信息。這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具價值的沉船,價值數十億美元。聖荷西是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沉船之一,挖掘歷史貨物對考古學家和尋寶者來說是一個誘人的目標。
  • 我國首次對內海內河及內湖水下文物進行全面普查
    此次全國水下文物普查,文物部門將會同海軍以及海洋、國土資源、科技、石油勘探等部門開展多學科合作,不僅確定水下遺址的位置,還將根據其價值公布為水下文物保護單位和水下文物保護區。文物部門還將在此基礎上開展水下文物搶救保護工作。    在暴利的驅動下,目前部分沿海地區及內河、內湖的水下文物遭到了盜撈和哄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面臨嚴峻考驗。
  • 亞喀巴灣奇景,約旦的水下軍事博物館
    這些圖片實際上來自於約旦在亞喀巴建立的水下軍事博物館> C-130大力神運輸機 嘗到甜頭後,亞喀巴專屬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決定以水下軍事博物館的名義
  • 在海底建博物館、造城市,這些水下建築太震撼了!
    本文搜集了幾個最具想像力的海底建築,以及未來水下城市中心的設計,一起來開開眼界吧~馬爾地夫ConradMuraka世界第一座海底別墅康萊德酒店及度假村(ConradHotels&Resort)打造的TheMuraka是世界上第一座海底別墅,是馬爾地夫倫格裡島康萊德酒店旗下最獨特的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