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水下打撈沉船關鍵步驟實現遙控作業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6月26日,由交通運輸部投資、上海打撈局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研發的國內首創水下導向攻泥器在上海舉行交接儀式。通過這臺機器,打撈技術員只需坐在水面上的控制室裡,通過電腦顯示屏就能完成水下鋼纜穿引施工,這標誌著水下打撈沉船關鍵步驟可實現遙控作業。

    這臺水下導向攻泥器長9米、寬4米、高4.5米,是世界上第一臺盤管式水下導向攻泥器。該裝備主要用於海上大型沉船、沉物的打撈,通過遙控定向鑽孔裝置,穿越沉船、沉物下的海底,達到穿引打撈鋼纜的目的。它可以在200米深的水下作業,最長鑽進距離達到100米,在泥土中的掘進速度最快可以達到每分鐘1米。

    據上海打撈局局長沈灝介紹,該設備具有先進的監控導航系統,不受水流、風浪、潮汐、地質等影響,可以實現24小時作業;除了水下各種地質條件內的水下沉船沉物打撈、水下攻泥、穿引鋼纜等水下工程作業外,還可以應用於海底勘探、海底管線鋪設等工程。它的投用將使我國海上打撈穿引鋼纜的工藝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是繼上海打撈局開發飽和潛水作業技術後的又一個重大技術進步與創新。

相關焦點

  • 科技興局 佔領應急搶險打撈新高地——煙臺打撈局大噸位沉船整體...
    科技興局,在交通運輸部煙臺打撈局「十三五」規劃中,被賦予了和主業立局、市場強局同等重要的地位,標誌著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該局當前和未來戰略布局的重中之重。  日前,由煙臺打撈局承擔的交通運輸部重點課題「大噸位沉船整體打撈探測、起浮技術及裝備」項目(簡稱「大噸位沉船打撈」項目)通過預驗收,並完成海試。
  • 英打撈隊尋找戰爭沉船寶藏
    雖然有很多關於哪艘船攜帶白銀的信息,但這些黃金運輸是保密的,這意味著關於攜帶黃金可能地點的數據很少。圖為沉入海底的軍艦殘骸這支打撈隊擁有發現「勝利」號、德國U型潛艇和打撈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潛艇的經驗,將在未來幾天部署執行探寶任務。他們從調查文件和倖存者目擊者的敘述中收集了27萬億字節的沉船位置數據。
  • 天長水下吸泥公司打撈技術【東海潛水作業隊】
    信陽東海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水下工程,主要承接水下打撈、水下切割、水下焊接、潛水作業、沉井施工、水下堵漏、水下施工、沉井帶水下沉和封底、水下加固工程、模袋混凝土、水下監理、水下攝影、水下檢測和維修等各項業務。
  • 感動交通 | 上海打撈局救撈工程船隊潛水隊:這支深海鐵軍不簡單!
    在這座「其貌不揚」的小樓裡,駐紮著一支能「下五洋捉鱉」的水下鐵軍——上海打撈局救撈工程船隊潛水隊。這是一支履行公益性海上搶險救撈職責的潛水突擊隊,圓滿完成「桑吉」輪應急救援及水下抽油任務、長江沉船「東方之星」輪打撈任務。
  • 部天科院三項成果獲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近日,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公布了2020地理信息科技進步獎評選結果,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院所屬天津水運工程勘察設計院3項成果成功入選。其中,「深水跨江隧道沉管高精度浮運及對接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一等獎,「沿海港口波、潮、流實時動態共享技術研發及應用平臺建設」和「面向沉船打撈的海洋數據精細勘測與綜合表達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獲二等獎。
  • 鉛山水下地形勘察公司施工公司【東海潛水作業隊】
    信陽東海水下工程有限公司是專業從事水下工程,主要承接水下打撈、水下切割、水下焊接、潛水作業、沉井施工、水下堵漏、水下施工、沉井帶水下沉和封底、水下加固工程、模袋混凝土、水下監理、水下攝影、水下檢測和維修等各項業務。
  • 沉船打撈尚無進展 利用聲納探測儀進行搜救
    分 【顯示字體:小 中 大】【列印】【關閉本頁】 哈爾濱新聞網訊(記者 馬剛 崔巖)20日,《江上沉船4人失蹤 過江浮橋封閉》一文在本網刊登後,落水失蹤的4人是否能夠生還,翻沉的漁船是否打撈上岸,引起網友和市民的強烈關注。
  • 水下打撈應該注意什麼
    1.封艙抽水打撈:潛水員將沉船艙蓋拿出水面並切割出和略大於水泵管的圓孔,然後把水泵管套進圓孔,潛水員將水泵放進艙內並蓋好艙蓋,最後用棉絮進行堵漏並抽水,這時沉船艙內的水排出來,空氣進入艙內,沉船慢慢便有了自浮能力,該方法省時,省力。
  • 打撈沉船,探究力大無窮的浮力
    要打撈沉船,就得讓沉船恢復它的浮力,才能使沉船浮出水面,重見光明。現在通過下面的實驗、讓我們一起來解開其中的奧秘吧!吸管位置一高一低實驗步驟一實驗原理:知識拓展:了解各類打撈沉船的方法:我們都知道,海上的輪船體型巨大,打撈作業也就更複雜和更專業,但是基本上都會用到水的浮力和物體沉與浮的變化的相關知識!
  • 深入海底,「水下蛟龍」探摸神秘日本沉船阿波丸
    阿波丸沉船吸引著世界上很多打撈者的目光。很快,120名潛水員、20名潛水軍醫、10名工程技術人員抵達平潭島作業船隊,準備輪流作業。1977年5月1日凌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和中國海難救助打撈公司攜帶著深水打撈裝備,駛向福建省平潭牛山海域。
  • 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主要技術政策的通知_2015年第...
    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公路水路交通運輸主要技術政策的通知交科技發〔2014〕1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有關交通運輸企業,部屬各單位,部內各單位
  • 「邪門」的水下考古!專家打撈古船遇兩次異象,意外揭開沉船原因
    考古隊發現古代沉船,打撈時遇到「異象」,行駛中的船突然被卡住相比於正常的考古工作來說,水下的考古更加的難以進行,畢竟,一般的水下考古均是古代沉船或是古墓被水淹沒的情況,在這樣的一個前提之下,對於古物的影響和損失是非常的嚴重的
  • 韓沉船「世越號」打撈全程推遲 或7月才能上岸
    與韓國政府籤署打撈合同的中國交通運輸部上海打撈局自去年8月起開展沉船預調查發現,沉船水域水文氣象條件複雜,打撈任務所有階段的作業時間都要延長。  據韓國海洋水產部28日消息,打撈工作組當初預計在沉船水域固定打撈工程船,建立海上基地,完成預調查需要一周左右,但中國潛水員們適應沉船水域使作業時間延長到近四周。
  • 運輸40噸黃金的「阿波丸號」,我國打撈3年後,只發現368具屍骨
    據說,在阿波丸號上面還運輸了40噸黃金,而這艘船上的文物都是日本搶奪世界各國的寶藏。在海中打撈沉船是非常困難的,在海上,正常安全的行駛已經很好了,要是去打撈沉船,風險無疑是巨大的。當時中國提出要打撈沉船的想法時,許多的外國人都在等著看中國的笑話。
  • 水下考古不是簡單的「海底撈」!更多依賴海洋探測和潛水技術
    首先,人類的潛水能力有限,水下考古作業深度通常不超過30米,而藉助載人深潛技術,可大大拓展水下考古的空間範疇。其次,中國海岸線水體能見度不是很好,特別依賴探測技術如聲吶、光學、磁力方面的設備。只有在探測技術方面不斷突破,才能實現水下考古由淺海向深海的邁進。第三,出水文物的保護處理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有些水下文物非常脆弱,這對保護技術及操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 選擇水下打撈要注意什麼
    首先您要告知我們,你需要打撈的位置和水域周圍環境、流速和水深等。在進行詳細的交談後,根據需要打撈的情況,安排具體的水下打撈作業。水下打撈就是打撈沉沒於水中物體的工程。包括打撈船舶、落水汽車、飛行器、沉物等。
  • 海底寶藏誰打撈就歸誰?中國亟待出臺開發標準
    中國政法大學 祁歡  今年2月,美國最高法院維持原判,勒令美國奧德賽海洋探險公司將其在直布羅陀海峽發現的一艘古沉船上打撈的價值  這場跨國海底文物打撈糾紛引發的國際國內法問題錯綜複雜,為中國政府如何保護和管理自己的水下文化遺產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寶藏管轄權隨沉船地點而不同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全世界海洋中約有300萬艘未被發現的古沉船,這些沉船集中的地區大多是歷史上海上交通發達的區域。
  • 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抵達曹妃甸海域 探寶古沉船
    這些只是沉船的初步調查,該船是怎樣性質結構,到底屬於哪個具體年代,究竟是商船、民船,還是客船,船上載有什麼東西,一切都懸而未決,令人期待。東坑坨沉船引來我國首艘水下考古船 「我省水下文物遺存較多,將來在做沿海領域水下考古工作的同時也會考慮內水考古。」
  • 中國為打撈阿波丸沉船,曾派出數萬官兵,遇到一至今未解謎團
    縱觀歷史,因各種原因沉沒海底的艦船數量異常龐大,據粗略統計顯示先進全球海底沉船可超300萬艘,僅中國周邊就有30至40萬艘左右,較為知名的躍進號和阿波丸便包含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當年中國為打撈日軍的阿波丸號沉船曾出動數萬官兵,雖然最終獲得成功可有個謎團至今未能解開。
  • 嚴查嚴控水上交通危險源頭——訪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副局長鄭和平...
    8月13日,交通運輸部召開了全國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緊急電視電話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