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時候,出家不是一樁容易事情,要經過考試。為什麼?出家人不但是道德之人,還是高水平的道德之人。出家人是帝王師,換句話說,皇帝以你為老師。所以出家人由誰來考試?皇帝來考。就是他要看看,你夠不夠資格做我的老師?你夠資格做我的老師,他發證書給你,那個證書叫度牒。你拿到度牒,不論你到哪個寺廟、跟哪個和尚出家都可以,看你自己的緣分。你沒有度牒,出家是犯法的。度牒是經過考試。
一般學識的考試,跟進士等同;換句話說,就是一般學問你要達到進士的水平,還要考佛教的經論,通過兩層考試,所以那個時候的出家人地位高。因為一般社會上作官的這些人,他們得的最高學位是進士。中國從前秀才、舉人、進士,就像我們現在的學位一樣,學士、碩士、博士,進士是最高的學位。出家人學術的修養要達到進士的水平,然後再進修佛法,你當然可以做他的老師。所以上從帝王,下面文武百官,見到出家人他不能不拜。你的道德學問都高過他,他在社會上處理政務,遇到疑難雜症,都向出家人來請教,出家人社會地位高。
順治皇帝當時也是一片好心,他想到出家是個好事情,何必這麼麻煩,這麼樣刁難,限制許許多多想出家的人不能出家。哪裡知道,這個制度廢除之後,對當時有一些好心人是有利的,流弊到今天,問題產生了。你的學問、你的道德不足以為社會大眾的模範,出家人的素質一落千丈,社會人瞧不起出家人,確實比不上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師。為什麼?我教過天主教,他們的神職人員,最低的程度要高中畢業;沒有初中畢業的,也沒有高中肄業的,都是高中畢業、大學畢業。然後再經過神學院三年的訓練,你才能取得神職人員的地位,才能當一個牧師,當一個神父,當一個修士,當一個修女;再往上提升,還有研究班,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