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無止境,太空3D列印探索未知宇宙奧秘

2020-07-28 智能製造網

運用3D列印技術來製造桌椅、房屋、手辦、首飾,如今在各國越來越風靡。隨著探月計劃的逐步推進,3D列印、5G等新一代技術在外太空的應用價值也引起了各國研究人員的重視。

進無止境,太空3D列印探索未知宇宙奧秘

圖片


近日,國際空間站上的一名俄羅斯太空人,嘗試在太空微重力環境下進行了人體組織的3D 列印。 其藉助了俄羅斯研究人員製造的一套磁懸浮裝置,能夠從一些分離的細胞中製造出人類的軟骨。這項成功的實驗,意味著在無支架和無毒釓離子水平的環境下製造3D列印人體組織研究方面又向前踏出了一步。

  在太空中開展3D列印實驗項目,近年已經成為各國共識。基於3D列印廣闊的應用空間和多元化商用價值,美國、俄羅斯等一些國家已經在3D列印技術、3D列印新型材料、3D列印核心裝備等方面展開布局,力求在新一輪國際市場科技、經貿競爭中獲得更大的話語權和更強的競爭力。

放鬆對於5G、3D列印等技術方面的布局力度,很有可能導致一個國家在相關領域發展方面受制於人。尤其是近兩年,各國在前沿科技布局方面的力度明顯加強。就我國而言,眼下已經將推動3D列印技術研發及產業應用放在了顯著位置,一系列3D列印科研項目也如火如的進行著。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將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上搭載的「複合材料空間3D列印系統」,在軌飛行期間完成了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試驗,這對於我國的3D列印產業來說,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試驗的成功完成,一方面表明我國在3D列印技術攻關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另一方面也表明3D列印在太空的應用,是存在多元化可能性的。

  長久以來,太空都是人類夢想著到達和徵服的地方。搭乘宇宙飛船去太空進行兒科學考察,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人類想要接近、登上太空的信念和決心。而漫漫的太空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充滿艱辛和重重挑戰。

  在人類探索太空過程中,技術、設備、材料的「補給線問題」一直阻礙著人們飛向更遠的空間。隨著太空3D列印技術的快速發展,實現太空飛行器零部件的「自給自足」正在成為可能。有了3D列印技術,一些以前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找到了解決的新途徑。

  3D列印在航天領域的應用優勢,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其一,為載人太空飛行器在軌製造替換零件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拓展太空飛行器的壽命,節約重複發射的成本;其二,材料的太空再循環利用。有了3D列印技術和設備作支撐,製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所需部件的尺寸、大小和形狀,甚至直接捕獲太空垃圾製造零件,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還很綠色環保。

  有專家指出,當前太空3D列印的重點,主要集中於測試在微重力、失重等環境下,3D列印設備的可操作性和材料的質量問題。通過將之前對在軌列印樣件和地面列印樣件進行對比分析,開展各項性能測試,考察微重力環境對複合材料性能的影響,有助於科研人員進一步全面、綜合評估太空3D列印的成型質量,從而對材料的性能等進行優化、改進。

  從目前的3D列印材料體系來看,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優勢明顯,其應用價值已獲得業內人士認可。總體來看,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強度高的特點,是當前國內外太空飛行器結構的主要材料。而隨著技術的快速進步與列印系統的逐步優化,未來利用3D列印實現在軌製造需要的零部件也大有可能。

  要想在太空中進行3D列印,系統及設備能夠實現自主控制、無人幹預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實現無人幹預和操控,除了相關材料研發要加快推進外,北鬥導航系統、GPS定位、地對空一體化追蹤技術、物聯網智能傳感等技術攻關顯得尤其重要。而相信隨著各類技術的進步與成熟,人類將有機會了解更加真實、全面、神秘的太空。

相關焦點

  •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新華時評:中國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奧秘的時代 陳芳 胡喆/新華社 2019-01-03 19:36
  • 新遊評測丨《坎巴拉太空計劃》——探索宇宙奧秘,學習航空知識
    火箭發射、載人飛船、探索太空……許多人都曾在童年做過一個航天夢深邃的星空、無垠的宇宙它們的是如此的神秘而充滿吸引力今天,小編將藉助功能遊戲的力量實現這個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指尖輕點,飛向太空!一進入遊戲,造型獨特、怪中帶萌的坎巴拉人便出現在加載畫面中。
  • 探索宇宙奧秘,今天是第五個航天日
    兒子愛好航天,他的夢想就是當一個航天員,每天都看有關宇宙奧秘,航空航天的視頻,書本。今天是中國第五個航天日,從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從此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類的序幕。
  • 飛越宇宙 探索未知
    浩瀚宇宙是否有窮盡?宇宙世界中究竟有什麼?這些問題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科學工作者不斷進行探索。而對於愛「做夢」的電影人而言,宇宙則充滿了想像的空間。用鏡頭講故事的人們,從未停止對太空世界的想像。他們那些飛越宇宙的夢,讓觀眾在銀幕上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太空探索故事。
  • 星曆元年開啟《天衍錄》探索宇宙之奧秘
    前往浩瀚無垠的宇宙中自由探索,是星域題材遊戲的最大魅力。在無邊無際的星河中玩家能去往遙遠的星球,探索外星文明;能駕駛呼嘯的星艦,參與太空激戰;還能挖掘時間的奧秘,感知遠古文明!
  • 空間3D列印技術,讓太空探索插上了飛躍的翅膀
    航天領域的地面應用2014年月1月6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發射了一枚獵鷹 9 號火箭,其中一臺 Merlin 1D 引擎使用了3D 列印製造的主要氧化劑閥門(Main Oxidizer Valve,MOV)。相比傳統部件,使用 3D 列印技術製造的部件具有更高的強度、延展性以及斷裂強度,並且材料特性的可變性降低。
  • 3D列印技術「上天」了!去太空旅行一下怎麼樣?
    仰望浩瀚的宇宙,人們總會充滿想要探索和親近的欲望。3D列印技術的日益成熟,讓太空漫步的夢想有了更多實現的可能性。圖片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嘗試之後,我國在3D列印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方面實現了諸多突破。3D列印技術在航空航天領域應用的優勢,主要包含以下幾點:降低成本、快速原型驗證、提升設計自由度、提升產品製造效率等方面。去太空旅行一下會怎樣?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一般能去往外太空的一般都是太空人。而3D列印技術的應用,如3D列印美食、防護服等,正為太空人的「太空之旅」提供更多保障。
  • 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是一場關於時空的追尋
    數百年來,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天空和宇宙的探索,從「日心說」到「宇宙大爆炸」,這不僅是一場對行星與恆星探索,更是一場對宇宙起源、時間歷史的偉大追尋。從人造衛星升空到月球漫步再到火星探測,這是人類對無垠宇宙的憧憬、也是對未知空間的嚮往。
  • 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幾多驚喜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題: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幾多驚喜  新華社記者王昆、劉欣  「用星系自轉曲線可以偵測到暗物質。」「引力波是一種探索宇宙的理想工具。」「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何時升空?」……在剛剛結束的2018騰訊WE大會上,世界頂尖科學家闡釋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先進方法、技術和工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揭開宇宙神秘面紗。  宇宙中是否存在額外維度和暗物質?  從目前的觀測看來,人類生活在一個均勻的,各向同性的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即四維時空中。
  •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湖南率先探索「3D列印+精準醫療」
    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圍繞「3D列印+」作主題發言。盧秉恆在接受星辰全媒體記者專訪時表示:做好「3D列印+」這篇文章後,增材製造將為湖南乃至全國的智能製造業發展,帶來更強大的助力。(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秉恆[右]在大會新聞中心接受採訪。)
  • 《宇宙的探索》
    >《宇宙的探索》 李良 編著內容簡介探索未知世界是人類的天性,自古以來,正是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人類不斷加快探索宇宙的步伐,不斷地取得新的成就。深入探究宇宙的結構,研究各種天體是如何起源、如何演化的,以及我們的宇宙未來向何處演化;這些問題看似與日常生活無用,實則關係著地球人的命運。探索宇宙時常面臨著各種觀測技術的挑戰,在攻克這些困難的過程中,必將顯著地提升人類的能力,並為實現在宇宙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基礎。「宇宙演化」這一基礎科學問題,已經正式寫入我國的「十三五」規劃。
  • 進軍火星,登陸空間站—神奇的太空3D列印
    今年,我國首次在載人飛船中實施驗證了太空3D列印技術,並成功帶回兩個列印樣件。這是中國首次開展軌道3D列印試驗,也是全球首次實現連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太空3D列印。太空3D列印樣件太空3D列印,顧名思義,就是在太空環境中使用3D列印設備列印物品。
  • 探索宇宙奧秘的阿爾法磁譜儀
    新華網華盛頓5月16日電(記者葛相文 任海軍)美國東部時間16日,由多國科學家參與,項目投入達20億美元的太空粒子探測器 阿爾法磁譜儀2搭乘「奮進」號太空梭升空。
  • 重磅:我國首次完成太空3D列印
    3D列印實驗,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3D列印實驗。,並驗證了微重力環境下複合材料3D列印的科學實驗目標。太空3D列印技術面臨的主要困難儘管如此,太空3D列印技術目前還面臨很多挑戰尚不成熟,主要的困難是:
  • 渾儀:探索宇宙奧秘
    現存於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明渾儀,是明朝正統二年到七年(1437年到1442年)所製造的一種用於測定天體位置和太空星星位置的儀器。   陳維亞總導演在參觀紫金山天文臺時,在渾儀前駐足了很長時間,做了細緻的觀察後才依依不捨離去。   它是否就是青奧會開幕式的最重要靈感?
  • 【探索星空的奧秘】活動致辭稿
    衷心感謝各位領導、嘉賓來我校參與《探索星空的奧秘》活動!浩瀚的宇宙中蘊藏著無窮的奧秘,我們人類一直在探索、研究,希望能掌握宇宙的密碼,促進科學的進步、文明的發展。為了研究宇宙的奧秘,我們發明了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發明了宇宙飛船,翱翔太空;發明了空間站,進行太空探索實驗。探尋宇宙奧秘的過程,也是人類科技不斷進步的過程。
  • 探索太空奧秘,這些旅遊目的地不容錯過!
    4月11日,黑洞照片刷爆朋友圈,黑洞和宇宙成為熱聊話題。記者留意到,與天文話題一樣火熱的還有「天文旅行」。隨著旅行的多元化,太空不僅僅是天文學家的專屬,越來越多的普通遊客也開始欣賞星空之美。根據旅遊平臺數據,近一年來,搜索預訂國內外天文旅行相關產品的遊客人數,增加了大約60%。人氣較高的主題包括觀星、天文臺、天文博物館、北極光、NASA太空營、太空模擬探索等。
  • 腦科學,探索「小宇宙」的奧秘
    參加活動的很多科學家說,如同100年前很難想到今天的太空時代和資訊時代,今天的人們也很難想像腦科學的進展將給世界帶來什麼變化。 美歐搶佔戰略制高點,科學家欲為大腦繪製一幅導航示意圖 最近一年,特別是進入2013年以來,全世界圍繞人腦布局的科學研究明顯增多。
  • 探索宇宙的奧秘,浩瀚宇宙中的黑洞究竟是什麼樣子?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小林,歡迎閱讀我的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廣袤無垠的宇宙中,光與影交織出一幅絢麗圖畫。人類總是對夜空中的閃閃繁星如痴如醉充滿嚮往,而宇宙的奧秘就是潛藏在這無邊的黑暗之中。
  • 美研發3D列印太空食品(圖)
    原標題:美研發3D列印太空食品利用「選擇性雷射熔融」工藝,用高能雷射束把鎳鉻合金粉末熔化,再根據計算機設計的3D模型「列印」出噴射器(左圖),經過拋光後得到使用級別的噴射器(右圖)。英國《每日郵報》刊發的圖片顯示,美國得州一家3D列印公司能為顧客列印出6.15英寸(約合15.621釐米)的微型「顧客」。據新華社電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該機構採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了火箭發動機的噴射器,它在高溫高壓測試中「完美工作」。這意味著該機構在通過3D列印技術削減太空探索中的硬體成本方面「前進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