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微生物所高書山研究組建立適用於多核工業菌株的基因編輯系統

2020-12-05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所

日前,高書山課題組構建了一種適用於多核工業菌的基因編輯系統,可實現大片段DNA無痕刪除,為我國微生物工業發酵菌株的遺傳改造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基因編輯工具,相關成果「A dual-plasmid CRISPR/Cas system for mycotoxin elimination in polykaryotic industrial fungi」已發表在合成生物學權威期刊ACS Synthetic Biology上。通過該方法,高書山課題組在紅曲紅色素多核生產菌Monascus purpureus中實現了內毒素桔青黴素生物合成基因簇(15 kb)的無痕敲除。新菌株經過科隆公司的小罐發酵、中罐發酵以及大罐發酵等層層嚴格驗證,發酵產品品質顯著高於目前市場上同類產品,已經應用於千噸級紅曲紅色素的工業生產,為企業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圖1. 雙質粒Cas系統的工作流程示意圖

紅曲紅色素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科學遺產,被廣泛地應用於食品業的著色,也可以作為保健品緩解心腦血管和高血脂等相關疾病。但是紅曲紅色素工業菌株可同時生產具有腎毒性和致癌性的桔青黴素;我國和歐盟、日本等均對產品中桔青黴素的含量做出了限制性規定,我國標準為4 mg/kg。由於缺乏較好的遺傳操作工具,目前相關生產企業通過改變發酵工藝、隨機突變等手段,滿足桔青黴素含量標準,造成企業生產能力的巨大浪費;另一方面多數企業的紅曲紅產品因桔青黴素含量超標而出口受阻,降低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因此選育低產或不產生桔黴素的新紅麴黴工業發酵菌株迫在眉睫。

相較於放線菌等原核生物,多核菌基因組更為龐大和複雜、在單一細胞內存在不同的細胞核,普通基因敲除方法難以實現目標基因的徹底敲除,因此目前尚未有高效的基因編輯方法應用於工業多核菌株。針對這一困境,研究人員構建了一種新的雙質粒基因編輯系統:含密碼子優化後的Cas9質粒和含有目的基因上下遊同源臂的同源重組質粒。為了保證敲除效率,在Cas9質粒上引入了抗性基因和多核菌自主複製子。該方法成功實現桔青黴素生物合成基因簇(>15 kb)高效無痕刪除。LC-MS檢測結果表明,該方法得到的突變株經過10輪培養,仍未檢測到桔青黴素,且紅曲紅色素產量比改造前提高了約5%。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劉魏魏和博士後安春豔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高書山研究員和美國萊斯大學化學與分子生物功能系助理教授高雪為共同通訊作者,向華研究員和華中農業大學陳福生教授對本文提供了寶貴的修改意見。本項目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國科學院交叉創新平臺等項目經費的大力支持。高書山課題組感謝陳義華研究員、範克強研究員、王為善研究員以及潘國輝研究員給予寶貴的實驗空間。

文章連結: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synbio.0c00178

相關焦點

  • 微生物所高書山研究組建立適用於多核工業菌株的基因編輯系統
    日前,高書山課題組構建了一種適用於多核工業菌的基因編輯系統,可實現大片段DNA無痕刪除,為我國微生物工業發酵菌株的遺傳改造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基因編輯工具,相關成果「A dual-plasmid CRISPR/Cas system for mycotoxin elimination in polykaryotic
  • 微生物所高書山研究組破解過氧化氫酶參與天然產物生物合成機制
    酵母和構巢麴黴中異源表達前四個基因(dmaW、easF、easE和easC),可以得到化合物2。但是體外從1到2是如何轉化的卻未見報導。本文研究者就這一懸而未決的科學問題展開了研究。生物信息學分析EasE是一個FAD依賴的氧化酶,研究者推測其為下一步的催化酶,於是在構巢麴黴中共表達dmaW,easF和easE三個基因,產生了一個新化合物4(圖2B)。
  • 高彩霞研究組建立新型可預測多核苷酸刪除基因組編輯系統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長期致力於植物基因組編輯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最近,該研究組基於胞嘧啶脫氨以及鹼基切除修復(BER)原理,首次將野生型SpCas9與胞嘧啶脫氨酶APOBEC、尿嘧啶糖基化酶(UDG)以及無嘌呤嘧啶位點裂合酶(AP lyase)組合,建立了新型的多核苷酸靶向刪除系統(AFIDs),並成功在水稻和小麥基因組中實現了精準、可預測的多核苷酸刪除。
  • 科學家建立放線菌天然產物合成基因簇多位點染色體插入新技術
    該方法顯著加快了異源表達底盤細胞以及一些易操作工業菌株的構建,然而需多輪引入人工attB位點,且不適用於遺傳操作困難的放線菌。該論文中,作者巧妙利用放線菌基因組天然存在的多個attB位點與一系列正交的位點特異性重組系統,基於「多個整合酶-多個attB位點」的理念,開發了一種更為高效、普適的基因簇擴增新方法aMSGE(圖1A右)。
  • Plants | 中科院邱金龍研究員和高彩霞研究員發表植物基因組編輯進展和前景的綜述文章
    序列特異性核酸酶的發現使得基因組編輯成為可能,這正在徹底改變基礎和應用生物學。自CRISPR-Cas9技術出現以來,基因組編輯已被廣泛應用於可轉化的植物中,主要通過CRISPR-Cas9產生的雙鏈斷裂的非同源末端連接誘導突變來表徵基因功能和改善性狀。 然而,在植物中進行精確的基因編輯,特別是在難轉化的物種中。
  • 臨床多重耐藥菌基因組編輯研究取得進展
    作者以多重耐藥研究中最重要的標準參照病原菌銅綠假單胞菌作為研究對象,報導了在臨床多重耐藥銅綠假單胞菌中開發基於內源性I-F型CRISPR的、高效簡便的基因編輯系統,並在該系統的輔助下,實現了在臨床多重耐藥菌株自身遺傳背景下耐藥機制的原位解析和抗耐藥化合物的篩選。
  • 青島能源所建立工業產油微藻基因組編輯技術
    (見下圖),並篩選分離出與預測的表型與基因型均完全契合的基因組編輯突變藻株,從而在工業產油微藻中示範了基因組的精準編輯。  這一基因組編輯技術的建立,使得微擬球藻基因組上每個編碼或非編碼位點的功能鑑定成為可能。
  • 中科院微生物所科普:抗生素為何不能抗病毒
    (抗擊新型肺炎)中科院微生物所科普:抗生素為何不能抗病毒  中新網北京1月31日電 (記者 孫自法)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引發廣泛關注,公眾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也會聽到「目前沒有特效藥物」的消息,對此,有人會問:病毒和細菌到底有什麼異同?為什麼不能用抗生素治療呢?為何不能用抗生素殺病毒?
  • 研究人員建立放線菌天然產物合成基因簇多位點染色體插入新技術
    該研究創建了一種高效、通用的放線菌天然產物合成基因簇多位點染色體插入的新技術,為微生物藥物的研究與開發提供了又一種先進的操作工具。放線菌天然產物具有多元的化學結構與廣譜的生物學活性,已被廣泛用作殺蟲劑、抗腫瘤藥物與免疫抑制劑等,為人類健康以及農牧業病蟲害防治作出了巨大貢獻。然而,放線菌重要藥物產生菌通常發酵單位較低且遺傳操作困難。
  • 基因編輯康克酵母知識科普-源井生物
    觀察到,精確同源重組的比率從缺失Po1g中的KU70基因的小於0.5%顯著增加到針對Po1gKU70Δ中的11個靶基因的單基因缺失的33%-71%。構建攜帶潮黴素B抗性標記和Cre/LoxP系統的複製質粒,並通過表達Cre重組酶最終去除酵母敲除菌株中的選擇標記基因,以促進多輪靶向遺傳操作。所得的單基因缺失突變體在生物燃料和生物化學的生產中具有潛在的應用。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病毒基因竟會和人類基因融合到一起...
    《ACS Synthetic Biology》:研究建立適用於多核工業菌株的基因編輯系統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書山課題組構建了一種適用於多核工業菌的基因編輯系統,可實現大片段DNA無痕刪除,為我國微生物工業發酵菌株的遺傳改造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基因編輯工具,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Synthetic Biology上。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建立基於細胞內源性群體感應和CRISPRi的新型多靶點動態調控系統
    能夠時空特異性響應細胞環境變化的動態調控系統應運而生,已成為優化微生物產品效價的有用工具。然而,現有的動態調控系統需要通過繁瑣的測試和優化過程,很難同時對多個關鍵節點進行差異化控制,阻礙了它們在工業微生物中的推廣應用。
  • ...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病毒基因竟會和人類基因融合到一起,產生新...
    《ACS Synthetic Biology》:研究建立適用於多核工業菌株的基因編輯系統近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書山課題組構建了一種適用於多核工業菌的基因編輯系統,可實現大片段DNA無痕刪除,為我國微生物工業發酵菌株的遺傳改造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基因編輯工具,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Synthetic Biology上。
  • 高精準胞嘧啶鹼基編輯工具!植物基因工程技術又進一步
    鹼基編輯技術(Base Editing)是基於CRISPR系統開發的基因組定向修飾技術。基因組編輯工具單鹼基編輯器的開發,為定向編輯和修正基因組中的關鍵核苷酸變異提供了重要工具,展現了其在遺傳疾病治療與動植物新品種培育等方面潛在的重大應用價值。
  • 科學家在工業微生物中建立新型多靶點動態調控系統—新聞—科學網
    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姜衛紅研究員課題組在工業微生物鏈黴菌中創建了一種便捷、普適、自發驅動的動態調控系統,可以同時對多個基因進行強度可調的動態轉錄幹預
  • 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技術在CART細胞中實現多基因編輯
    另外,PD-1是同腫瘤免疫逃逸相關的T細胞表面抑制因子,考慮到阻斷PD-1信號通路在許多腫瘤類型中都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研究人員同時在CART細胞中敲除了PD-1基因,來阻斷PD-1信號通路。製備異體CART細胞需要進行多基因同時編輯,CRISPR-Cas9這一RNA介導的DNA核酸酶系統是非常適合的技術平臺。
  • 基因編輯釀酒酵母深度解析-源井生物
    它是分子和細胞生物學中研究最深入的真核生物模型之一,同時也可用作基因敲除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的模型細菌。它是最常見的發酵類型微生物。以前通過祖先親本物種(釀酒酵母和歐亞酵母)雜交產生新的更大的酵母的努力產生了具有不同於自然生物多樣性的芳香特徵的菌株。不幸的是,這些新酵母除了具有理想的特性外,還繼承了多餘的特性。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們的酚醛異味(POF)生產,這妨礙了它們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直接應用。
  • 遺傳發育所建立基因組編輯高效調控內源基因蛋白質翻譯新方法
    簡單、高效的CRISPR/Cas9編輯體系的出現給生命科學帶來了新的技術革命。CRISPR/Cas9通常在基因組靶向位點造成DNA鹼基的添加或刪除,導致基因功能的缺失。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高彩霞研究組建立了一個通過CRISPR/Cas9高效調控內源mRNA翻譯的方法。該方法可通過提高蛋白質翻譯效率,增加目標基因的編碼蛋白水平。
  • 高精度單鹼基基因編輯工具研究獲進展
    為進一步提高YE1-BE3編輯效率,研究者隨後又在突變體基礎上增加標籤和核定位序列(FNLS)。優化後的單鹼基編輯工具YE1-BE3-FNLS在保證高保真的情況下,顯著提高了基因編輯效率,從而成為既安全又高效的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 韓春雨:我的基因編輯系統還只是「手動檔」 科學人
    圖片來源:nature.com韓春雨發表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的論文講述了一類名為Argonaute的蛋白質在基因編輯中的作用。與CRISPR/Cas9系統類似,基於Argonaute誕生的基因編輯系統也得益於這一蛋白自身的核酸內切酶活性——它們的核心都是「剪刀」。只不過,在韓春雨建立的系統裡,引導這把「剪刀」的手,從RNA變成了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