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星系紅移是一把「枷鎖」,禁錮住地球,也禁錮住人類

2020-12-06 黑洞先驅

宇宙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如果從科學角度來看,宇宙幾乎沒有邊際,就算是銀河系,在宇宙中也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存在;如果從哲學角度來看宇宙,宇宙就是一,瓊宇內大小為一,太極即一。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一個整體來看待宇宙,這樣人類才可以對宇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自古以來,科學家對宇宙探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同時也取得很多驚人的進步。要知道,人類從第一次登上月球起,就開始了大規模宇宙探索,並且發射了許多顆探索衛星,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宇宙。當然,當前探索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太陽系,其它星系對人類來說還是太遙遠了。

當人類發現了星系紅移後,對地球來說,銀河系正一步步將地球封鎖,讓地球完全不能和外界交流互動。其實,紅移就相當於一個星系的封閉環境,這也是一種束縛狀態,主要源於宇宙誕生之初。宇宙形成之初是一個奇點,一次大爆炸讓宇宙不但膨脹,還形成了無垠的太空和無數個星系,而且截止到目前,宇宙的膨脹狀態還沒有結束。

如果對比十年前的星系圖,我們會發現許多天體正在遠離地球,這就是宇宙膨脹帶來的影響。因為宇宙不同位置的膨脹速度是不同的,有些會超越光速,所以總體來看,越來越多的星球正在遠離地球,它的速度甚至要快過人類的發展速度。

目前,我們只能通過望遠鏡這些手段來觀測它們。其實除了太陽系中的天體,人類根本無法近距離觀察任何一個,雖然星系之間有引力作用,但星系中的物理表現和理論上還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說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宇宙的空間概念,但它還是不夠全面,起碼在微觀世界就無法解釋,例如量子糾纏。

所以說,星系的紅移就好像人類的枷鎖一樣,它鎖死了人類探索宇宙探索星際文明的可能。按照人類現階段的科技發展速度,人類想要找到星際文明是不可能的,目前來看,人類首先徵服太陽系還比較靠譜。

相關焦點

  • 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地球,地球被隔離?
    到了20世紀,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宇宙中的一切,似乎都在遠離地球而去。科學家將這種現象稱作宇宙的「紅移現象」,難道人類真的被拋棄了嗎? 多年來,一直有一種觀點認為,地球其實是處於宇宙的「偏遠地區」,這是怎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地球所在的太陽系,是銀河系的邊緣星系,而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則在宇宙中,同樣處於邊緣的位置。
  • 科學家發現,光速本身就是一個枷鎖,封鎖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希望
    可是在20世紀的時候,著名的天文學家埃德文.哈勃發現,在目前所有可以觀測到的星系光譜當中發現了很多星體出現了光線紅移的現象,這種現象簡單來說就是發射光線的天體遠離了觀測人員,導致人類在地球上觀測到的光波拉長,從而出現了變紅的現象。根據光線紅移的現象總結出來一個讓人震驚的可能性——宇宙在不斷地膨脹。
  • 科學家發現,光速本身就是一個枷鎖,封鎖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希望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出現讓我們有了先進的觀測設備,可以更真實地觀測到宇宙星空。可是當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地球是如此的渺小,而要實現探索宇宙的夢想又是那麼的艱難。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能夠走遍地球,讓地球成為一個地球村,並且還能夠走出地球,依靠的就是速度的優勢。
  • 宇宙紅移與人類紅移的暢想
    據天文學家稱絕大多數天體的吸收譜線都向紅端移動,這意味著宇宙在膨脹。這就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天文學發現——宇宙紅移。什麼是宇宙紅移呢?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於1929年確認,遙遠的星系均遠離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而去,同時,它們的紅移隨著它們的距離增大而成正比地增加。
  • 科學家發現,所有星系幾乎都在遠離地球?人類被拋棄了嗎?
    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越來越深入。特別是在探索的過程中誕生了數位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帶領著人類重新認識地球和宇宙,我們才能夠改變原有的認知。在上個世紀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直到現在,他的相對論仍然是科學家進行探索的基礎。
  • 為什麼這些光在晚上沒有投射到地球上,是因為有什麼東西遮擋住了嗎?
    我們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分為白天和晚上,白天因為有陽光的照射,所以是有光亮的,晚上是因為地球旋轉到了沒有太陽的那一側,所以晚上就是黑色的,但是這裡有一個矛盾的地方,科學家說光在真空當中的傳播是沒有損耗的,科學家也確實證實了宇宙當中是真空的狀態,而宇宙當中能發光的天體,可不止太陽。
  • 英國《自然》雜誌:天文學最新研究報告對平均紅移為1的星系所釋放的原子氫的測量結果
    )(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4日發表了一項天文學最新研究,報告了對平均紅移為1的一組星系所釋放的原子氫的測量結果。這是首次進行此類測量——由升級後的巨米波電波望遠鏡完成,這一成果有助人們理解星系中恆星的形成,填補了人類在星系演變和恆星誕生研究中的空白。
  • 第1個發現星系光譜線紅移的人
    後來他又測量了草帽星系的速度,這次星系表現的不是藍移,而是紅移,而且都卜勒效應甚至更加明顯,草帽星系的紅移量達到了如此大的一個程度,由此推算出它飛離地球的速度達到了每秒1000千米。但是這個發現對於哈勃而言還只是初露鋒芒,因為這個時候更大的發現還在等待著他,當哈勃知道斯裡弗測得的星系紅移結果後,他不像其他科學家那樣忙於解釋原因,他要自己來看一看星系的紅移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於是哈勃在威爾遜天文臺上開展了這項工作。
  • 人類被「禁錮」在宇宙?科學家發現南極牆,跨越14億光年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冷眼人類被「禁錮」在宇宙之中?宇宙強是存在的?真的有這事情嗎?這真的是隨便下定論了,在我們科學之中,根本就沒有宇宙強的說法,而是一些報導的誤解,更加別說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堵足足橫跨三十五億光年的宇宙牆了,所以這完全是沒有改變人類對宇宙的認知,而是大家在說的時候一廂情願的改變了這個說法,這個宇宙強完全是一個誤會。
  • 科學家首次測量紅移為1的星系原子氫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5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誌14日發表了一項天文學最新研究,報告了對平均紅移為1的一組星系所釋放的原子氫的測量結果。這是首次進行此類測量——由升級後的巨米波電波望遠鏡完成,這一成果有助人們理解星系中恆星的形成,填補了人類在星系演變和恆星誕生研究中的空白。
  • 「宇宙紅移」可能是由星系運動引起的,而不是膨脹的空間?
    巨大星系群MACS J1149.5+223發出的光經過50億年才到達地球,是哈勃前沿領域項目的目標之一。這個巨大的物體在引力作用下對它後面的物體進行透鏡化,對它們進行拉伸和放大,從而使人們能夠看到比相對空曠的區域更遙遠的太空深處。透鏡星系是所有星系中距離最遠的,可以用來測試宇宙紅移的性質。在物理學中,一個問題通常有多種解決方案,它們會得出同樣的結果。
  • 人類被圈禁的證據出現?科學家:一種巧妙的技術將人類禁錮在地球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人類終於擁有進入太空的技術,這使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好奇心更進一步受到了激發。從特斯拉手稿開始,人類就開始懷疑我們的太陽系是被設計好,地球無數種恰到好處的生命誕生的因素,也使人懷疑這絕非來自偶然。因此,人類急於想走出太陽系,想從太陽系外的視角來審視我們所在的太陽系和地球,到底是怎麼回事?
  • 科學家發現所有星星,都在離地球遠去,宇宙在「鎖死」人活動範圍
    我們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分為白天和晚上,白天因為有陽光的照射,所以是有光亮的,晚上是因為地球旋轉到了沒有太陽的那一側,所以晚上就是黑色的,但是這裡有一個矛盾的地方,科學家說光在真空當中的傳播是沒有損耗的,科學家也確實證實了宇宙當中是真空的狀態,而宇宙當中能發光的天體,可不止太陽。
  • 我國科學家探測到一個紅移為5.7的巨大原初星系團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一級結構,它提供了一個研究星系演化和宇宙學的理想實驗室。科學家對於追尋宇宙早期形成的高紅移原初星系團有著越來越大的研究興趣。但目前觀測到的發射X射線的星系團其紅移上限僅約為2.5,探測宇宙早期星系開始匯聚形成時的巨大原初星系團面臨眾多的挑戰。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支持下,北京大學科維理天體物理研究所江林華研究組與合作者報告了一個紅移為5.7約在宇宙誕生10億年時形成的巨大原初星系團。該原初星系團可能嵌入到了一個更大的、包含至少41個發射賴曼α譜線星系(LAEs)的過密區域。
  • 科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紅移畸變信號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世界最大的星系巡天項目eBOSS國際科學合作組日前發布最新宇宙學研究結果。合作組通過觀測距地球68億光年到105億光年的宇宙深處類星體的空間分布,發現了顯著的紅移畸變信號。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利用遙遠的類星體探測宇宙的結構形成歷史。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在宇宙深處發現紅移畸變信號
    記者從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獲悉,世界最大的星系巡天項目eBOSS國際科學合作組日前發布最新宇宙學研究結果。合作組通過觀測距地球68億光年到105億光年的宇宙深處類星體的空間分布,發現了顯著的紅移畸變信號。這是人類首次成功利用遙遠的類星體探測宇宙的結構形成歷史。
  • 科學家發現罕見「星系」,其移動速度極快,裡面的燃料能點燃恆星
    據報導,在近日的英國《自然》雜誌上,一篇有關平均紅移為1的一組星系所釋放的原子氫測量結果,正式被發表。這也是科學家們首次測量紅移為1的星系原子氫,這項研究成果不僅有助於人們理解星系中恆星的形成,同時,也填補了在恆星誕生領域和星系研究領域中的諸多空白。
  • 星系的紅移和距離之間的關係
    【作者:黃姤】雖然造父變星的辦法可以在測量天體距離的領域裡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適用範圍畢竟是有限的,對於那些最遙遠的星系需要用一種更加有效的辦法去測量它們的遠近,而這個辦法就是——「紅移法」或者叫做「星系譜線紅移法」。
  • 美媒:科學家或發現最遙遠亦是最古老星系
    美媒稱,天文學家觀察探測茫茫宇宙,發現了他們認為迄今觀測到的最遙遠(因而也是最古老)的星系。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2月22日報導,GN-z11星系或許沒有酷炫的名字,但是科學家發現,它看來是迄今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古老的星系。
  • 你需要知道「紅移」和「藍移」
    由於光的速度是聲音的100萬倍,因此只有快速移動的物體才能出現紅移或藍移。通過1929年的觀測,科學家發現幾乎所有的星系都在遠離,這種現象讓科學家提出了宇宙膨脹的想法。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第一個將宇宙紅移現象和宇宙膨脹聯繫到一起,哈勃望遠鏡的明星就是為了紀念這位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