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據報將無法使用澳洲一太空測控站,可能會影響太空探索及在太平洋地區的遙測能力

2021-01-13 吐槽周刊

來源/網絡,侵聯刪

編輯/吐槽君


中國擴大太空探索能力之際,路透報導,瑞典空間公司(SSC)表示,與中國的合約到期後,中國將無法使用西澳一座戰略性太空測控站,但未透露合約何時到期。這將影響中國的太空探索及在太平洋地區的遙測能力。

值得注意,太空科技領域是中美新角力場之一。而澳洲與美國是關係牢固的盟友,雙方在太空研究和空間計劃方面合作;另一邊廂,澳洲近期與中國則緊張關係升溫。事實上,SSC也指出,上述決定也與地緣政治形勢有關。

涉事太空測控站隸屬SSC的子公司SSC Space Australia。報導指出,SSC至少從2011年起與中國訂立合約,允許中國使用這座地面站的衛星天線。該站緊鄰SSC的另一座衛星站,則主要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等美國機構使用。

路透引述SSC稱,等到與中國的澳洲測控站合約到期,將不會續籤新約支援中國客戶,但未透露租約何時到期。SSC回應稱,基於整體地緣政治情勢造成的中國市場複雜性,決定未來幾年主要聚焦於其他市場。

據了解,中國對上一次使用珀斯以北約350公裡的Yataragaga衛星站,是在2013年6月,以支持3人參加神舟十號任務。SSC稱,當前合同支持中國載人航天飛行計劃中,與遙測、跟蹤及控制服務有關的科學航天任務。

地面站是航天計劃關鍵部分,創建與太空船的通訊聯絡。而各國衛星地面站有不同能力,可用於協調民用-軍用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使用的衛星。中國今年增加對海外地面站的使用,以跟隨其太空計劃的步伐。而中國去年與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建交,後者在太平洋中部設有封存的地面站。

點擊下方「在看」按鈕,把快樂分享給身邊人

相關焦點

  • 中國將失去澳洲一太空測控站使用權
    路透雪梨9月21日 – 瑞典空間公司(SSC)表示,一旦公司與中國的合約到期,中國將無法再使用西澳州一座戰略性太空測控站,這項決定將影響中國正在擴大的太空探索及在太平洋地區的遙測能力
  • 最新,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將不再供中國使用,此前獲北鬥無償幫助
    2011年,中企與瑞典航天公司(SSC)籤署了一項合同,自2011年起,將可租用位於西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衛星地面站)進行太空探索,但並未透露合同到期時間。但據澳洲財經見聞9月21日報導,瑞典航天公司似乎無意繼續將該太空跟蹤站租給中國。也就是說,屆時,中國將無法使用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
  • 最新,澳大利亞太空跟蹤站將不再續約,對中國有何影響呢?
    2011年,瑞典空間研究中心(SSC)澳大利亞分部曾與中國籤訂合作協議,允許其擁有的一處衛星站為中國提供服務。但該公司近日對媒體宣布,將不再與中國續約。據路透社9月21日報導,該公司表示,在目前的合同到期後,他們將不再允許旗下的澳大利亞衛星站籤署為中國客戶服務的新合同。不過他們並未透露當前的合同何時到期。
  • 獲北鬥無償幫助後,澳洲太空跟蹤站將不再供中國使用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航天事業,而中國也不例外。然而,提到航天事業,那麼,地面站(又可稱之為太空跟蹤站)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地面站是負責與太空船建立聯繫的「站點」,其可以為航天飛行器往返太空提供跟蹤、指揮等多項技術支持。也正因如此,使得中國航天工程不斷的增加其對海外地面站的使用。
  • 專家:影響不大!中國早有備用方案
    外媒9月21日消息指出,瑞典太空公司(SSC)澳大利亞子公司已經宣布,其澳洲衛星地面站在合同到期後將停止向中國提供服務,不再續約。那麼這一舉動是否會對中國的太空探索和導航能力等造成影響?據聯合早報9月23日最新報導,中國航天技術專家黃志澄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認為,中國航天事業從起步開始就一直致力於獨立自主發展自己的技術系統,即使真的失去澳洲衛星地面站,對中國航天發展的影響比較有限。
  • 航天員分享太空傳奇 青島站仍將擔綱測控重任
    幽默翟志剛 沉醉太空突遇「火災警報」    「太空中奇妙的不僅僅是失重,當我在艙外俯瞰地球的時候,實在無法描述當時的感覺。 」11日上午,在神舟七號任務中擔任我國首位太空行走任務的航天員翟志剛在國家天文臺接受記者採訪。
  • 澳衛星站將停止對華服務,影響有多大?中國航天不會被外界卡脖子
    據資料顯示,這處衛星站位於澳大利亞的西澳大利亞州,處於南半球中緯度區間,觀測條件十分優越,其主要負責為中國的太空探索任務提供遙測、跟蹤和指揮服務。此前該衛星站還曾給我國的神舟10號載人飛船提供過技術層面的支持。而現如今他們給出的不再續約的理由也頗令人尋味,根據該研究中心發給媒體的一份郵件中顯示,取消續約的原因的是受到地緣政治局勢的影響,目前中國市場正在變得複雜不可控。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_新華報業網
    巴西《聖保羅州報》網站寫道,中國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40多年來首次從月球表面帶走物質,這項任務可以增進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的認識,「是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近日,歐洲航天局連續在社交媒體上為嫦娥五號太空之旅點讚,並在官網發表介紹文章。
  • 獲中國北鬥無償幫助,如今卻忘恩負義,太空跟蹤站不再和中方續約
    據澳洲財經見聞日前報導稱,租借給中國用於太空探索跟蹤的澳大利亞衛星地面站在到期後,將不再跟中國續約。該協議是由瑞典空間研究中心澳大利亞分布在2011年與中國籤署的,不過近日瑞典空間研究中心卻表示,鑑於中國地緣政治的複雜性,未來幾年將不再考慮對中國續約,而是尋求關注其它市場。
  • 天問,中國的太空探索及想像
    01 中國的太空探索和想像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了! 天問是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不只是火星,後續所有行星探測任務都將以此命名。 中國行星探測任務開啟於2016年11月。2020年4月24日,國家航天局將該任務命名為「天問」,並公布了「攬星九天」的標識。
  • 神舟七號10月升空 國人太空漫步將電視直播
    神舟七號將於今年10月發射,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航天員要進行出艙活動。記者昨天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了解到,航天員出艙期間,通過地面站傳輸電視圖像信號,地面的人將通過電視看到中國人第一次漫步太空的畫面。神舟七號將進行我國航天員的首次出艙活動,同時完成伴隨衛星的釋放與伴飛試驗。
  • 2021 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 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 「挖土」回歸,SpaceX 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 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 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俄放棄與美太空合作,力挺我國?俄媒:中國太空探索將給世界驚喜
    我們知道的目前在軌運行的空間站只有「國際空間站」一個。之所以命名為「國際空間站」是因為其是多國共有的成果。其中俄羅斯和美國佔據重要的分量。另外還有在今年四月份美俄兩國商定將成立太空合作工作組。雖然兩國在軍事上處於對立狀態,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其在太空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 時空道宇星座測控,開拓商業航天新局面
    在完成星座設計和衛星製造之後,時空道宇也將構建面向商業領域的星座測控系統,將面向多星、多站、多中心構建測控一體化管理,實現星座的自動化、智能化運行。地球站是衛星和地面測控網的通信接入節點,並用於地面跟蹤、測量衛星,具備全天候自動化運行的能力。地球站分布以儘量延長衛星的測控時間為準則,咱們國家的衛星測控站基本上分布在東北、西北和海南組成的大三角地區。對於星座測控,地球站將布置多波束天線或者多副伺服跟蹤天線,可同時實現多顆星座衛星測控。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挖土」回歸,SpaceX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12月3日,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攜帶月壤進入預定環月軌道,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此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多國媒體高度關注這一重大航天工程,認為其成功實施對於航天領域各項研究與國際航天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
    巴西《聖保羅州報》網站寫道,中國發起了一項雄心勃勃的任務,40多年來首次從月球表面帶走物質,這項任務可以增進人類對月球和太陽系起源的認識,「是中國太空探索的又一裡程碑」。近日,歐洲航天局連續在社交媒體上為嫦娥五號太空之旅點讚,並在官網發表介紹文章。
  • 2021人類太空漫遊:抵達火星、超級血月、探索更多太空秘密……
    2020年,中美阿三個國家的探測器奔赴火星,中國嫦娥五號「挖土」回歸,SpaceX載人飛船兩次送太空人去往空間站……每件事都可以在人類航天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從去年開始,全球不少國家也開啟了探月潮,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似乎又到了一個新階段。2021年,人類又將對宇宙發起怎樣的探索?
  • 澳不再續約衛星站影響有多大,航天航空測控怎麼辦,幸好早有準備
    租用覆蓋全球的衛星站進行合作,對火箭發射、衛星變軌、在軌監測、數據接受返回等測控工作就成了必要的補充方式。而覆蓋全球深空探索衛星站可以為探索太空的數據安全、便捷提供有力保障。為了克服地球自轉影響,實現對深空太空飛行器的連續跟蹤,深空網的布局通常是在全球範圍內經度上間隔120度布站,這樣就可以確保對距離地球表面距離在3萬千米以上的太空飛行器進行連續跟蹤。
  •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科技創新世界潮◎實習記者 張佳欣地球上人類又迎來新的一年,就在2021年新年過後約一個月,3個無人探測器將駛入火星軌道附近。據《紐約時報》最新報導稱,這些於去年7月發射升空的星球「探險者」們的最新動作預示著,2021年將是太空探索、發射任務和天文事件讓人們應接不暇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