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圖片有高能,請謹慎滑動)
前兩天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看到一個問題:
有哪些看起來不像是地球生物,但又真實存在的生物?
看到這個問題,叔的第一反應就是——找!給我往海裡找!看過叔往期文章的朋友也知道,叔最喜歡寫一些生活在深海裡,奇形怪狀的生物了。
畢竟在那樣一個沒有光明,壓強又很大的地方,很難保證能夠好好生長。
畢竟烏漆嘛黑,誰也看不見誰,就先長著玩玩吧。
當然海綿寶寶除外,這個住在深海大菠蘿裡的黃色方塊永遠可愛!(跑題了)
越是黑暗的地方,往往很小的一束光,就能成為全場的焦點。
那說到深海裡的黑暗,就不得不提到鮟鱇魚了,這種魚也常常讓人陷入沉思,能長成這個樣子的魚,真的是真實存在的嗎?這麼多年,它究竟經歷了什麼?
我們先來看看鮟鱇魚的樣子。
啊,放錯圖了。
其實還蠻嚇人的。
鮟鱇魚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它頭部上方會有一截突出,就像是一個小燈籠,甚至有的鮟鱇魚的「小燈籠」真的會發光。
在小燈籠內具有腺細胞,能夠分泌光素,光素在光素酶的催化下,與氧作用進行緩慢的化學氧化,這就是鮟鱇魚會自發光的原因,簡而言之就是小燈籠裡的腺細胞發生了化學反應。
想像一下你是生活在深海裡一隻弱小無助的魚,因為天生的趨光性就喜歡靠近一些有光亮的地方,但是當你快樂的遊過去的時候卻突然發現,在燈的下面一張血盆大口已經等待已久。
你就說嚇不嚇人吧。
不過鮟鱇魚最神奇的地方在於它們的繁殖。
叔也算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但是對於鮟鱇魚的繁殖還是忍不住冒出很多問號。
鮟鱇魚是典型的早戀選手,魚卵一孵化,雄性鮟鱇魚就立刻去找對象,找到了對象就咬住不放,寄生在雌魚的身體上,成為雌魚的一部分。
隨後就開始了吃軟飯的雄鮟鱇魚的一生,因為在這之後,除了精巢組織會繼續長大外,雄魚的其他器官會停止發育直至完全退化,靠雌魚身上的血液來維持生命。
說得好聽點是生死纏綿,說得難聽點……這不就是個吃軟飯的?
如果在最開始的那段時間雄性鮟鱇魚沒有找到對象,那很有可能就會被餓死。
但是對於雌魚來說,寄生在它身上的雄性並沒有數量限制,想要幾個就能有幾個,只要它願意。
雖然很奇怪,但仔細品品雄魚的這種生存方式在陸地上也並不少見(並沒有影射的意思,切勿對號入座)。
另一種喜歡在頭部做文章的魚是大鰭後肛魚,也被稱為管眼魚。
2009年「國家地理新聞」網站最受歡迎的年度10大科學發現,管眼魚的發現位居榜首。
它最奇特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腦袋是透明的。
而且只有腦袋是透明的。
別的不說,就光只有腦袋是透明的這一點,都夠令人稱奇的了吧。
在海裡,既然有局部透明,那當然也有全部透明,比如樽海鞘。
而且比全身透明更神奇的是,它們的血流方向會每隔幾分鐘顛倒一次,有著脊索動物中獨一無二的血液循環系統。
海參的神奇之處,畫面感有點強。
在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可樂薯片缽缽雞烤腰子炸雞翅雞米花麻辣兔頭爆米花。
巨物恐懼症和密集恐懼症的請將手機或電腦拿遠。
我們平時看到的海參大多是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但實際上海參還有這樣的。
和這樣的。
大型海參真是看得人頭皮發麻。
不過當遇到天敵或者環境不好的時候,海參就會將自己的內臟排出來。
對你沒看錯,就是將內臟排出來。
也可以將這種反應看做是一種應激反應。
在遇到天敵的時候,排出內臟會吸引對方的目光,同時海參自身還能藉助排髒的反衝力迅速逃離,來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不過排出內臟的海參並不會死掉,經過30—50天,它們又能長出一副新的內臟。
海參的再生能力真的讓人稱奇,有些海參甚至在被切成兩三段的情況下,每一段還能再生成為完整的個體。
強到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地球生物。
好了好了,為了照顧大家的情緒(主要怕被打),接下來我們看一種可愛到不像話的小動物。
那就是叔最喜歡的小飛象章魚,這大概是世界上最可愛的章魚之一(嚴謹),就像是從動畫片裡跑出來的一樣,
誇一句撕漫魚不過分吧。
我們在誇人的時候常常會說,「他(她)好像在發光!」
實際上,小飛象章魚真的會發光,而且不是像鮟鱇魚那樣頭頂發光,而是全身都會發光。
只不過這樣的光芒比較微弱,但是在深海裡生活也是夠了。
它們憑藉發光的身體吸引自己的獵物——小型甲殼類動物前來,一旦有獵物靠近,小飛象章魚就會立刻抓住它們,並通過身體所產生的一種粘液網困住對方。
而且當小飛象章魚受到驚嚇的時候,也會盡力露出身上的發光器官,企圖趕走那些不速之客。
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一種叫做小飛象章魚俠的英雄,厲不厲害叔不敢保證,但肯定很可愛。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我們還沒有探索到的區域,那自然也多的是我們尚未發現的生物。
我們以為的普普通通的生物,其實都有著很神奇的能力,有些是因為長相太過兇殘,有些是因為具有重生能力。
無論是外表還是能力,能夠經歷無數變遷存活下來,並一直繁衍至今,都表現出了驚人的生存能力。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句話放在有些生物身上,也是很合適的。
如果想看第二期奇奇怪怪的地球生物的話,就在評論區給叔留言吧!
資料來源:
知乎、百度百科
https://www.livescience.com/sea-cucumbers.html
還想看?那是要加關注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