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提高DNA-PAINT成像速度

2020-12-01 科學網

新方法提高DNA-PAINT成像速度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8 14:45:18

德國慕尼黑大學Ralf Jungmann研究組通過優化的序列設計和緩衝液條件,將DNA-PAINT成像速度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這一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2019年10月7日的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方法學》。

研究人員介紹,納米形貌中的DNA點累積(DNA-PAINT)是一種相對易於實現的超解析度技術。但是,與大多數其他方法相比,圖像獲取速度較慢。

研究人員通過設計優化的DNA序列和緩衝液條件來克服此限制。研究人員用DNA摺紙在體外證明了這一方法,並使用細胞樣本在原位證明了該方法,並且在不影響圖像質量或空間解析度的前提下,實現了更快一個數量級的成像速度。現在,這種改進使DNA-PAINT適用於高通量研究。

附:英文原文

Title: An order of magnitude faster DNA-PAINT imaging by optimized sequence design and buffer conditions

Author: Florian Schueder, Johannes Stein, Florian Stehr, Alexander Auer, Bianca Sperl, Maximilian T. Strauss, Petra Schwille, Ralf Jungmann

Issue&Volume: 2019-10-07

DNA points accumulation in nanoscale topography (DNA-PAINT) is a relatively easy-to-implement super-resolution technique. However, image acquisition is slow compared to most other approaches. Here, we overcome this limitation by designing optimized DNA sequences and buffer conditions. We demonstrate our approach in vitro with DNA origami and in situ using cell samples, and achieve an order of magnitude faster imaging speeds without compromising image quality or spatial resolution. This improvement now makes DNA-PAINT applicable to high-throughput studies.

DOI: 10.1038/s41592-019-0584-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19-0584-7

相關焦點

  • 在不影響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雙光子顯微鏡成像速度提高5倍!
    ,可以在不影響解析度的情況下將雙光子顯微鏡成像速度提高五倍!這種創紀錄的成像速度將使科學家們,能夠觀察到以前過於短暫而無法用當前最先進顯微鏡成像的生物現象。在光學學會(OSA)出版的《光學通訊》(Optical Letters)期刊上,由香港中文大學Shih-Chi Chen領導的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如何將一種稱為壓縮成像的計算成像方法,與一種更快的掃描方法結合起來。
  • 細菌DNA提取方法的優化
    實驗首先研究超聲時間對大腸桿菌dna提取效果的影響,其次在傳統法、水煮法、es法(傳統法+溶菌酶)、esu法(傳統法+超聲+溶菌酶)之間進行比較,分析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兩種菌株dna的濃度及純度,找出了一種準確、高效的dna提取方法,為今後生物檢測鑑定工作提供了保障。
  • 通過轉錄組技術而測序的dna序列被稱為「dna受體」
    後面的dna受體可通過做dna晶片credit-sweep來獲得,後面的dna受體包括mirna,smallmrna,circrna和ae等。根據技術的不同,dna晶片可以分為三類:測mirna:測定mirna。測dna受體的全雙工轉錄信號的兩轉錄本等等。測vxrna:測vxrna。
  • 浙大科學家提出三維光學超分辨成像新方法
    而且強光照射也會導致螢光分子被快速漂白,無法對活細胞進行長時程成像。因此,如何規避現有的瓶頸,捕捉到活體狀態下亞細胞、蛋白的運動,成為了課題組要攻克的難題。看見一個新世界探尋生命的原理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基於非共軸幹涉系統的新型光學成像技術(系統圖如圖1所示)。
  • 掃描電鏡即用彩色成像技術可提高分析速度和數據精度
    Thermo Scientific ColorSEM 技術是較早可通過獨有彩色成像技術進行集成元素分析的商業解決方案。它直接在簡化的掃描電鏡用戶界面內生成實時彩色圖像,無需再切換至傳統的能量分散 X 射線光譜 (EDS) 分析或其他用戶界面。
  • 新穎的3D光學成像技術提高了螢光顯微鏡效率
    這項先進的成像技術最近發表在《光:科學與應用》上,這項創新已經提交了美國專利申請。新光學成像技術——編碼光片陣列顯微術(CLAM)現有的3D生物顯微鏡平臺速度較慢,因為必須依次掃描標本的全部體積,並逐點、逐行或逐平面成像。
  • MIT、港中文團隊GANpaint,一筆成畫不是夢
    新智元報導 來源:MIT編輯:元子【新智元導讀】MIT開發的GANpaint工具可以輕鬆修圖,允許用戶上傳任何照片進行編輯,而不會破壞其原始細節。除了幫助藝術家和設計師快速調整視覺效果外,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可能有助於計算機科學家識別「虛假」圖像。
  • 瘟疫公司漢化破解版無限dna_瘟疫公司無限dna破解版中文
    1、鳥類傳播bird,讓病原體能夠從鳥類傳播(看鴨子……),也能升一級,3的必要條件,能提高陸地傳播的速度,不過一般不會點,除非新聞說即將有大批鳥類遷徙。  4、鼠類傳播rodent,黑死病就是這麼傳播的,使跳蚤能傳播病毒,增加在城市地區的傳播速度,同時也會提高突變率,除非真的對傳播速度要求很高否則也不會點的==可以升一級,也是3的必要條件。
  • 【分析】突破濃度限制的單分子FRET成像新方法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陳春來研究組利用光激活的螢光團代替傳統螢光團,發展了突破全內反射螢光顯微技術中螢光濃度屏障的通用方法,將標記物種的最高濃度限值提高了2-3個數量級,從而可以在接近生理條件的μM濃度下進行單分子FRET測量
  • dna親子鑑定原理和鑑定步驟
    如果檢測到某個dna位點的等位基因,一個與母親相同,另一個就應與父親相同,否則就存在疑問了。利用dna進行親子鑑定,只要作十幾至幾十個dna位點作檢測,如果全部一樣,就可以確定親子關係,如果有3個以上的位點不同,則可排除親子關係,有一兩個位點不同,則應考慮基因突變的可能,加做一些位點的檢測進行辨別。
  • 空間中心等提出由X射線成像圖反演磁層頂位形的新方法
    以此為原理對地球磁層進行X射線成像探測,將有望首次在大尺度上揭示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在成像探測過程中,視線方向的X射線信號將被疊加,損失掉了一個維度上的信息,因此最終觀測到的二維圖像將無法提供視線方向的信息。然而,磁層頂是三維結構,如何通過二維圖像分析,得到三維的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信息就顯得至關重要。
  • 科研人員提出由X射線成像圖反演磁層頂位形的新方法
    以此為原理對地球磁層進行X射線成像探測,將有望首次在大尺度上揭示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在成像探測過程中,視線方向的X射線信號將被疊加,損失掉了一個維度上的信息,因此最終觀測到的二維圖像將無法提供視線方向的信息。然而,磁層頂是三維結構,如何通過二維圖像分析,得到三維的太陽風-磁層相互作用信息就顯得至關重要。
  • JGR:拉東域共成像點道集波動方程偏移速度分析
    何彬等-JGR:拉東域共成像點道集波動方程偏移速度分析估計速度模型對於精確獲取地下結構信息和地質解釋至關重要。在勘探和地震學領域,速度模型影響到成像的質量和地震學的解釋。為了獲取速度模型,最常用的方法是基於動校正(NMO)速度拾取的方法和基於射線類的方法。
  • JGR:拉東域共成像點道集波動方程偏移速度分析
    在勘探和地震學領域,速度模型影響到成像的質量和地震學的解釋。為了獲取速度模型,最常用的方法是基於動校正(NMO)速度拾取的方法和基於射線類的方法。然而,前者無法解決橫向速度的變化,後者在速度模型複雜的情況下存在不穩定的問題。為了避免以上方法的缺陷,獲取更加精確的速度模型,基于波動方程的偏移速度分析近年來在地震學和工業界得到廣泛的發展。
  • 活細胞超分辨PAINT成像揭示皮牛級別細胞牽引力
    活細胞超分辨PAINT成像揭示皮牛級別細胞牽引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6:00:43 埃默裡大學Khalid Salaita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什麼是B肝病毒dna 它是怎麼檢查的
    但是B肝病毒dna大家都不怎麼了解。那麼,什麼是B肝病毒dna呢?B肝病毒dna檢查是怎樣的呢?檢查需要空腹嗎?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B肝病毒dnaB肝病毒dna是判斷B肝病毒有沒有複製的指標,主要是來判斷人的身體內B肝病毒的多少和傳染的程度。如果檢測值大於1000或者1.0e+ 003拷貝/ML。
  • 誰是兇手,DNA在說話——法醫實驗室DNA鑑定的那些事兒
    我們看到通過dna檢測方法,可以立即鎖定犯罪嫌疑人,而收集犯罪嫌疑人的證據只需要一根棉籤。chelex 100、酚-氯仿法、磁珠、鹽析和鹼性提取(naoh氫氧化鈉)是犯罪實驗室最常用的五種方法。一旦dna被分離出來,法醫實驗室的技術人員就可以進行核酸純化,例如通過鹽析蛋白質沉澱的方法來去除雜質。其中,離心分離的質量是法醫提取dna工作的關鍵,直接影響結果。
  • 新方法在小鼠和斑馬魚腦中實現高速體積動態成像
    新方法在小鼠和斑馬魚腦中實現高速體積動態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3 16:43:16 近日,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王凱團隊利用共聚焦光場顯微鏡在小鼠和斑馬魚腦中實現高速體積動態成像
  • 深圳先進院實現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質量提高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生物光學與分子影像研究室鄭煒研究員團隊在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研發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顯微成像系統,是指顯微鏡下觀察樣品拍照成像的系統。
  • 蛋白質結構分析新技術創測定速度紀錄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0日報導,隸屬於美國能源部的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利用小角度X射線散射技術測定蛋白質結構的新方法,大大提高了蛋白質結構研究分析的效率,使過去需要幾年時間完成的工作僅需要幾天即可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