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天繁星中,一顆蔚藍色的美麗星球繞著太陽安詳的自轉著,白色的雲層,與藍色雜糅在一起,遠遠看去是多麼漂亮的一個球體啊,而在她的周圍卻是一片深邃、寒冷、孤寂的無邊黑暗,但她卻並不孤單,因為在這顆蔚藍色星球的軌道上,運行著成百上千個衛星,像密密麻麻的蒼蠅般覆蓋在她的表面,它們在不同的位置上朝著相同的方向繞著她運轉,伴隨著她不停的飛翔,這些就是人類所發射的各類太空飛行器。
而這一切都應該從1957年10月說起,自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讓世界看到了地球之外的另一片星空,也掀起了世界主流國家對星空的深深迷戀與不懈的探索。
自此,由1957年開始的第一顆衛星升空,至二十一世紀初期,人類一共朝著星空累計發射超過四千多個衛星等各類太空飛行器。其中,停留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飛行器也多達兩千多個,特別是近幾年,衛星發射數量每年以幾百的數量增長著,僅僅幾年時間左右,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將近一千多個,堪稱航天航空的大航海時代,正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使世界各國開始了解地球,彼此有所交流和了解,更多的是陷入瘋狂的一種狀態。
或許,有人會發現,對於星空的深入探測,卻也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各大陸所面臨的變化般,世界上的主要大國開始不斷地朝著星空發射各種太空飛行器,或是為了探索星空,或是為了攀比航天科技實力,更多的,是為了人類的未來。因為,世界並不是相安無事的和平生存在這地球上,儘管沒有爆發大的戰爭,但大大小小的摩擦還是依舊不斷地,這也使得一些國家將太空探索活動視為一重要領域,彼此不斷地競爭、攀比和尋找新的希望,這也是大航海時代中,最偉大的一次深空探索活動。
大航海時代,雖然人類因為航天競賽而發射了很多太空飛行器,科技文明也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也在太空中構建了空間站和在月球軌道上搭建起了幾個臨時基地,但人類卻一直覺得自己的文明如同生命般很渺小,稍有不慎,便泯滅在這無盡的星空之中,故而一直在追求科技的發展,這也使得本就糾紛不斷的地球,相對和平了下來。
但大航海時代,人類卻又面臨著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據有關科學計算得出,目前的地球軌道上只能容納三千五百個左右的衛星等各類太空飛行器,而當下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衛星趨於飽和時,不宜再進行過多的航天衛星發射等活動,同時,對於已在軌的衛星等各類太空飛行器,除了少數幾顆衛星能進行變軌運行外,其他大部分都不能擅自變軌,不然很可能會與其他衛星碰撞造成太空災難等一系列的事故。
而近日,美國「星鏈」計劃所發射的衛星已突破五百多顆,未來還將發射超一千顆的衛星,這對於未來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是否會有影響呢,如此多的衛星是否擠佔了其他國家所需發展的航天航空呢?
但就目前而言,各國航天對於美國的「星鏈」計劃持有不同的觀點,不過總體上是擔憂如此多的星鏈衛星會影響到地球軌道空間的發展。
(不知其他小夥認為「星鏈」計劃對有何影響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