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著如此飽和的「星鏈」衛星,地球軌道上還能容納多少顆衛星?

2020-11-26 魅力科技life

滿天繁星中,一顆蔚藍色的美麗星球繞著太陽安詳的自轉著,白色的雲層,與藍色雜糅在一起,遠遠看去是多麼漂亮的一個球體啊,而在她的周圍卻是一片深邃、寒冷、孤寂的無邊黑暗,但她卻並不孤單,因為在這顆蔚藍色星球的軌道上,運行著成百上千個衛星,像密密麻麻的蒼蠅般覆蓋在她的表面,它們在不同的位置上朝著相同的方向繞著她運轉,伴隨著她不停的飛翔,這些就是人類所發射的各類太空飛行器。

而這一切都應該從1957年10月說起,自前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讓世界看到了地球之外的另一片星空,也掀起了世界主流國家對星空的深深迷戀與不懈的探索。

自此,由1957年開始的第一顆衛星升空,至二十一世紀初期,人類一共朝著星空累計發射超過四千多個衛星等各類太空飛行器。其中,停留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飛行器也多達兩千多個,特別是近幾年,衛星發射數量每年以幾百的數量增長著,僅僅幾年時間左右,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將近一千多個,堪稱航天航空的大航海時代,正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使世界各國開始了解地球,彼此有所交流和了解,更多的是陷入瘋狂的一種狀態。

或許,有人會發現,對於星空的深入探測,卻也如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各大陸所面臨的變化般,世界上的主要大國開始不斷地朝著星空發射各種太空飛行器,或是為了探索星空,或是為了攀比航天科技實力,更多的,是為了人類的未來。因為,世界並不是相安無事的和平生存在這地球上,儘管沒有爆發大的戰爭,但大大小小的摩擦還是依舊不斷地,這也使得一些國家將太空探索活動視為一重要領域,彼此不斷地競爭、攀比和尋找新的希望,這也是大航海時代中,最偉大的一次深空探索活動。

大航海時代,雖然人類因為航天競賽而發射了很多太空飛行器,科技文明也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也在太空中構建了空間站和在月球軌道上搭建起了幾個臨時基地,但人類卻一直覺得自己的文明如同生命般很渺小,稍有不慎,便泯滅在這無盡的星空之中,故而一直在追求科技的發展,這也使得本就糾紛不斷的地球,相對和平了下來。

但大航海時代,人類卻又面臨著另一個嚴重的問題,據有關科學計算得出,目前的地球軌道上只能容納三千五百個左右的衛星等各類太空飛行器,而當下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衛星趨於飽和時,不宜再進行過多的航天衛星發射等活動,同時,對於已在軌的衛星等各類太空飛行器,除了少數幾顆衛星能進行變軌運行外,其他大部分都不能擅自變軌,不然很可能會與其他衛星碰撞造成太空災難等一系列的事故。

而近日,美國「星鏈」計劃所發射的衛星已突破五百多顆,未來還將發射超一千顆的衛星,這對於未來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是否會有影響呢,如此多的衛星是否擠佔了其他國家所需發展的航天航空呢?

但就目前而言,各國航天對於美國的「星鏈」計劃持有不同的觀點,不過總體上是擔憂如此多的星鏈衛星會影響到地球軌道空間的發展。

(不知其他小夥認為「星鏈」計劃對有何影響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面對著如此飽和的「星鏈」衛星,地球軌道上還能容納多少顆衛星?
    其中,停留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飛行器也多達兩千多個,特別是近幾年,衛星發射數量每年以幾百的數量增長著,僅僅幾年時間左右,發射的太空飛行器將近一千多個,堪稱航天航空的大航海時代,正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般,使世界各國開始了解地球,彼此有所交流和了解,更多的是陷入瘋狂的一種狀態。
  • SpaceX公司剛剛申請在軌道上再運行3萬顆星鏈衛星
    此外,國際電信聯盟(ITU)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經批准了1.2萬顆衛星。總共有20份文件,每一份都是在海拔204到360英裡的不同軌道上建造的1500顆衛星。>60顆星鏈衛星送入軌道,並計劃在本月晚些時候再發射60顆。
  • 美國要發射400顆星鏈衛星 被批是「太空殺手」
    之所以這次看似常規的發射任務如此引人關注,就在於即將被送入軌道的那60顆「星鏈」衛星——一旦發射成功,就意味著該公司「可在全球任意角落連上WiFi」的網際網路衛星計劃邁出實質性的關鍵一步。不過這次發射使用的是「默默無聞」的40號發射塔架,承擔發射任務的「獵鷹9」火箭也已不再新鮮,美國民眾依然對它如此關注的原因只有一個:火箭上那60顆「即將改變未來生活」的「星鏈」衛星。美國福克斯新聞網15日稱,這次發射的60顆衛星總重約18.5噸,堪稱SpaceX公司有史以來發射的最大載荷,甚至超過了「重型獵鷹」火箭的發射紀錄。
  • 美企擬調整「星鏈」計劃 降低千餘顆衛星軌道高度
    新華社華盛頓11月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日前擬降低「星鏈」計劃中要發射的1500多顆衛星的軌道高度,稱這將有助於減少太空垃圾。  美國媒體援引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近日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提交的申請顯示,這家私企計劃將原定在地球上方1150千米高度運行的1600顆衛星減少到1584顆,軌道高度則降低至550千米。  此前有研究認為,小衛星數量眾多,會增加太空碰撞風險,因此它們一旦完成使命,應立即脫離軌道。
  • 2029年地球近地軌道將部署約57000顆低軌衛星
    千龍網訊  近年來,衛星產業產值增幅逐步趨穩,產值規模穩中有升。《2019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衛星產業總收入為2774億美元,同比增長3.28%。2019年全球衛星產業規模達2860億美元,同比增長3.10%。
  • 12000顆衛星!馬斯克的太空星鏈搶佔資源,中美競爭不可避免
    ,來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其中的1584顆將部署在距離地球的550千米的近地軌道,這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成本較低的網際網路服務。 在2020年十月份的時候,Stalink的平均下載速度為79.5Mbps,平均上傳速度也有13.8Mbps,同樣還有相關數據證明,地球低軌道的衛星在等待時間大大優於較高軌道的衛星,這兩者之間相差近42毫秒。
  • 全世界發射了那麼多衛星,地球衛星軌道會有飽和的一天嗎?
    目前人類發射的人造衛星超過5000顆,其中在工作的有2000多顆,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數量是有飽和點的,但是現階段還遠遠達不到飽和,只有一些特殊的軌道成為寶貴空間資源,比如地球同步衛星軌道空間。一顆衛星在地球軌道上運轉時,由於誤差的存在,實際軌道和設計軌道都會存在偏差,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偏差越來越大,為了保證兩顆衛星不至於相撞,以及頻率互不幹擾,各國在發射衛星時會向國際電聯報備和登記。
  • SpaceX獵鷹9號火箭將60顆星鏈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總數達360顆
    3 月 20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推遲了原定於周日的發射計劃之後,SpaceX於當地時間周三又向太空發射了 60 顆星鏈(Starlink)衛星,此次發射使得星鏈網際網路在軌運行的衛星數達到 360 顆。
  • SpaceX星鏈:首批60顆衛星,3顆失聯,5顆計劃墜毀
    首批60顆衛星在發射成功後,全部衛星都可以正常通信,然而在衛星繞地球飛行時,3顆衛星的信號中斷,最終徹底失去聯繫,這3顆衛星會不斷受到地球重力影響,最終墜回地球。星鏈網際網路衛星作為SpaceX目前的主要項目,總投入資金為960億美元,其中衛星成本為460億美元,平均每一顆衛星的成本在110萬美元左右。目前3顆衛星的運動軌跡不明,但由於衛星距離地球較近,進入地球大氣層的可能性非常高,這些平均價格110萬美元的衛星,除去發射費用,造價也在數十萬美元,賣廢品也價值不菲,但是這些衛星真的可以回到地面嗎?
  • 全球數十萬顆衛星預計發射!衛星網際網路會是泡沫嗎?
    星鏈的低軌衛星發射計劃分兩期,第一期計劃發射4425顆衛星,第二期計劃發射7518顆,兩期累計達到1.2萬顆,根據最新的申請信息,SpaceX遠期規劃將再次發射3萬顆衛星,目標是完成全球星座組網,逐步由服務美國加拿大提高到全球, 按照目前平均每兩到三周發射一次「一箭60星」算起,預計今年年底星鏈計劃將擁有1600顆左右衛星,短短幾年時間,spaceX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為什麼會墜毀?
    Starlink-32就是一顆衛星,只不過在焚燒之前它就已經解體,因此我們看到的是四個亮點。在Starlink-32墜毀之前,也有多顆星鏈衛星脫離軌道,並且至今已經有多達31顆星鏈衛星墜入大氣層。這些衛星中的絕大多數都是2019年發射,從這個角度說「集體進入大氣層」也對。
  • 未來用低軌衛星上網,除了美國「星鏈」,你還能選誰?
    早在2015年1月,SpaceX公司CEO馬斯克就宣布其打算發射約1.2萬顆通信衛星到太空軌道的「星鏈」計劃,從2020年開始工作,旨在為全球消費者提供廉價、快速的寬帶網際網路服務。根據歐洲航天局的最新數字,目前地球軌道上共有2000多顆工作衛星,「星鏈」計劃如果完成部署,其新入軌的衛星總數就會是目前所有國家在軌運營的衛星總數的將近21倍,成為迄今為止人類提出的規模最大的星座項目。目前全球絕大多數通信衛星以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為主,由於軌道資源有限,這些衛星只能在一個擁擠的環境下工作。
  • 6顆行星衛星將進入地球軌道!
    2019年8月29日,地球SkySat觀測衛星發現了伊朗火箭發射失敗的殘骸。2020年中期,SpaceX公司將再發射六艘SkySat太空飛行器,作為SpaceX公司的Starlink網絡衛星任務的共乘車載荷。這些地球觀測衛星將跟隨SpaceX公司即將發射的兩顆衛星一起升空。
  • 4.2萬顆星鏈衛星成美國太空霸權先鋒!軍事用途將讓美軍戰力提高
    2019年5月24日,SpaceX公司成功使用獵鷹9火箭以「一箭60星」的方式將星鏈衛星送入了預定軌道,這大大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期。按照原計劃,馬斯克將在未來組建一個由1.2萬顆「星鏈」衛星組成的巨大網絡,但之後馬斯克認為1.2萬顆的數量不能滿足需要,便將其提高至了4.2萬顆。
  • 衛星成功發射 「星鏈」變身SpaceX搖錢樹
    競賽正從地球轉向太空,隨著第五批衛星的成功發射,SpaceX的「星鏈」計劃又前進了一步。當地時間17日,SpaceX第五批60顆微衛星搭乘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成功發射升空,至此SpaceX已經累計發射300顆衛星,而在這之前,SpaceX就已經成為世界上部署衛星最多的私人太空公司了。
  • 幾萬顆衛星就要上天,但衛星網際網路消費終端還未成型
    航天專家黃志澄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衛星網際網路是繼有線互聯、無線互聯之後的第三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它包括地球靜止軌道高通量衛星、地球中軌道網際網路星座和地球低軌道網際網路星座。「由於前兩者已經廣泛應用,當前業界關注的熱點是低軌網際網路星座。」他說。黃志澄介紹道,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的小衛星技術,對星座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 計劃發送 42000 顆衛星的星鏈計劃,被推測已發送的衛星已有 3% 失效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科學家說約 3% 失效了SpaceX 的星鏈計劃自誕生之初就引起了超高關注,熱度一直不減,不僅因為這項計劃的「大膽」屬性,還因為它預計發射的衛星總數量達到了一個驚人的數字:42000 顆。
  • 美國SpaceX已部署近600顆「星鏈」衛星 卻存在五大局限
    60顆一組的「星鏈」衛星從衛星的原理和功能上,星鏈計劃和銥星計劃其實相差不大,兩者的區別在於:一是,銥星為用戶提供語音通信這類「窄帶」服務,而「星鏈」專門為用戶提供上網連接服務這類「寬帶」服務;二是,「星鏈」計劃的衛星數量更多
  • 馬斯克的星鏈衛星已成太空垃圾,國家探索太空已受限
    1.故障的衛星何去何從據顯示,Spacex計劃製造1.2萬顆衛星,從而在太空和地球之間搭建星鏈,用於為全球網際網路服務。而在這龐大的衛星數量背後,如今卻被曝出存在著3%的故障率。雖然McDowell教授表示3%的故障率不是很高,但如果故障率一直得不到完善和有效的解決,那麼這對於整個太空來說,也即將成為極大的安全隱患。
  •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SpaceX向極地軌道發射10顆星鏈衛星
    來源:TechWeb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已經批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本月晚些時候向極地軌道發射10顆星鏈衛星。據悉,SpaceX是在今年1月4日(距離發射日期僅10天)請求許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