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人生的意義,才是最高級的朝聖

2020-12-05 天天微上

2013年歐洲首席暢銷小說《一個人的朝聖》,上市一年,僅英美德三國累計銷量1,000,000冊!!感動36國,同名電影拍攝中,在臺灣上市20天,狂賣10萬冊,臺灣讀者表示「很久沒有讀一本書讀到凌晨」、「是一個簡單、素樸但會令人深深感動的故事」、「是一本闔上書後對於人生啟發與感觸良多的佳作。」

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歷經87天627英裡,重拾了遺失二十年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只有心中有夢想,任何時候都不晚。

1.信念是最有力量的。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叫哈羅德的退休老人,某天意外地接到好久沒聯繫的好友奎妮的一封信,信裡說奎妮得了癌症,哈德羅想到以前和奎妮一起在工廠做工的日子,他懷著沉重的心情給奎妮寫了一封回信並親自去投寄,但是一路上他都在找下一個郵筒。晚上他在加油站碰到了一個女孩,他把這件悲痛的事告訴了加油站女孩,女孩也和他講了一件讓自己後悔的事,女孩說「你一定要有信念。反正我是這麼想的。不能光靠吃藥什麼的。你一定要相信那個人能好起來。人的大腦裡有太多的東西我們不明白,但是你想想,如果有信念,你就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哈羅德深深被這個女孩的話所感悟,也正是這件事讓哈羅德心裡開始動搖,決定徒步去奎妮的城市看望奎妮。

一路上,哈羅德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而這一路除了形形色色的人,哈羅德也一次次與腦海中的記憶相遇,與妻子相識相戀的美好過程、與兒子的幸福時光以及與奎妮一起相處的日子,每一段記憶都是一個離別已久的故人,每一次重逢都讓人激動不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一路走來,哈德羅這幾十年的生活無論痛苦還是快樂,都讓這段貫穿英格蘭對角線的距離不再是一個關於徒步悲傷、回憶傷心的故事。

一封普通的信、一位久未見面的朋友、一份單純的信念,都讓這個故事在平凡中透露出點點感動。「走走走」這是哈羅德在路上唯一的語言,他堅信,只要自己走過去老友就會康復起來。就是這簡單的語言支撐著哈羅德。

哈羅德讓我明白,我們可以做很多事。只要擁有自己的信念,那麼就一定能夠看到路的方向。對,中途一定也會有迷惑。但要相信那一句話「當一個人真正想做一件事時,全世界都會來幫你」。

於是我又想到了我們身邊都存在的那些窮遊者。他們有的搭車去柏林,有的騎行川藏線,有的徒步穿越亞歐。都是灰頭土臉,吃盡苦頭,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和磨難,體驗著難以想像的身體疼痛。他們的勇氣,來源於對夢想的執著,對信念的堅持。

2.直面內心,去掉偽裝的自己。

哈羅德獨自上路,所有的對話就在自己與自己之間展開。他看不到沿途的風景,感受不到陽光與風,甚至聽不見沿途有人向他打招呼。

人的本能有哪些?吃、說話、睡覺,還有愛。

而這些本能的事情,做起來卻沒有這麼簡單。哈羅德從小沒有收穫父母的愛,甚至從父母的關係中,不相信了愛,但他依舊對愛有本能的渴求和欲望,對於他而言,痛苦也是存在的意義。當他逐漸認識這一點,才感受到多年以來的生活不該如此的平淡無奇。

哈羅德逐漸在現實中找到自我,他開始計算自己每天可以行走的路程,和行走六英裡的時間,這不就是他已經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了嗎?而不是最初的那個衝動和那一個信念,他明白自己正在徒步橫穿英格蘭,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這件事情。若是一直沉浸在自我懷疑裡面,怎會發現這個事實呢?

承認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好友,這是一個自己曾有虧欠的人。這是哈羅德幾十年都不敢面對的事實。而這個事實隱藏在內心深處,無形中推動了這次衝動的產生。每個人內心多多少少都有包袱,有多大的力量,才能顯得多輕鬆。暢所欲言才會發現,原來這包袱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沉重。

哈羅德的兒子多年前溺死,夫妻彼此將兒子的死推卸給對方,從此夫妻兩人面對彼此言不由衷。這一路,哈德羅用生命去丈量,同時去感悟自己與妻子與兒子的關係。慶幸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明白了他與妻子的愛情並沒有像他以為的那樣結束,他們之間還是有綿延而細膩的愛,即使他們分居了二十年。而他對兒子的感情也並不是妻子想像中那樣冷淡,雖然兒子現在離開了他們,但是那份愛依舊在。

這是面對自我的過程,面對一個無論是言語還是行動都不善於表達愛的自己,我們越早去掉偽裝的自己,就會收穫一個真實的自己。

這本書不禁是我想起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兩個主人公都是毫無徵兆的離家出走,一個是為了自己對畫畫藝術的瘋狂熱愛,一個是受加油站女孩啟發相信自己可改變一位在癌症邊緣的病友。不管是因為什麼,他們都是不想讓自己有生之年後悔。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我們生活著的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名利場,漸漸地,由於追求物質我們隨波逐流,或許已經忘了我們的初衷。而朝聖,我覺得並不是讓我們一味的為了月亮而放棄六便士,六便士當然很重要,希望我們再追求六便士的路上不要太盲目,同時別忘了回頭看看自己的初衷。

朝聖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他不一定非要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做的事情,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次這樣的心靈之旅。

在工作上我們可以理性大於感性,在生活裡,我們要充滿愛的去過一生,少一些理性,多一些感性。總之,希望我們都能找人生的意義。

相關焦點

  • 從《一個人的朝聖》到《朝聖之路》: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死亡
    「朝聖」一詞起源於宗教,在幾乎每個宗教信徒的心中,都會有一個特定的地方是他們心之嚮往的。所以,虔誠的信徒們從自己所在地出發,以徒步或者騎行等形式向心中聖地出發。《一個人的朝聖》發生在英國,講述的是一位退休老人徒步穿越英國去看望臨終老友的故事,而《朝聖之路》中,則是一位刻板的醫生老年喪子,他毅然決然地背起兒子的登山包,替兒子走完了沒有完成的朝聖之路。
  • 淺談一下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就是自得其樂,享受自由自在,開心一天就賺一天。被人或物奴役,你就虧了。有人說,任何人生都是有意義的,只不過意義各不相同而已,換個對象,你覺得螞蟻的蟻生有沒有意義?不能因為你找不出別人人生的意義,就裁決別人的人生沒有意義。就算你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其實仍然是有意義的。
  • 深夜毒句,這才是人生終極意義,趕緊收藏
    1.我認為人生的全部意義,在於精神、美和善的勝利……——庫普林2.當爭鬥在一個內心中發生,他的生存就有價值了。——白朗寧3.人生的意義就在這個過程上。——布邊曼14.一個人的真正價值首先決定於他在什麼程度上和在什麼意義上從自我解放出來。——愛因斯坦15.人生確是無常的,不過人生的可愛處也多半就在這無常。
  • 精神歸位,才是最高級的斷舍離,2021年極簡主義4大關鍵詞
    為自己能留下現在需要的東西,活在當下才最好事實證明,只有精神歸位,我們才能用內在精神的深刻性還有穩定性,去超越時間還有外在環境的無限變化,在不確定性中確定地展現出生命的歡喜還有飽滿。在2021年,我們給自己生命賦予的關鍵詞,也許能影響的,不只是2021!2021年極簡主義這4大關鍵詞,每一個都能夠自帶能量,非常生機勃勃,謹以此做到新年的序章。
  • 蘭洪章:奮鬥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海南七仙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海南宇科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蘭洪章:奮鬥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蘭洪章介紹,公司秉持「為民眾提供熱情服務、為客戶提供專業保障、助員工實現人生夢想」理念,立足保亭、輻射周邊,積極適應市場需求,做精做細做強。發展至今,公司已有在職員工220多人(其中退役軍人10人),與20多家單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承辦保亭就業扶貧、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專場公益性招聘會30多場,累計服務求職者上萬人次,服務企業300多家。
  •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找到人生的意義
    翻過艱難異常的2020,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在我們滿懷期待地走進未知,陷入每日的忙碌前,也別忘了留些時間給自己從底層出發,思考如何在新的一年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發現事業的價值,找到存在的意義。新年開工第一天,帶你一起重溫長江商學院名譽教授、長江人文委員會主席杜維明先生在人文第一課上的演講,希望能幫助你找到想要的答案。
  • 奮鬥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蘭洪章介紹,公司秉持「為民眾提供熱情服務、為客戶提供專業保障、助員工實現人生夢想」理念,立足保亭、輻射周邊,積極適應市場需求,做精做細做強。  發展至今,公司已有在職員工220多人(其中退役軍人10人),與20多家單位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承辦保亭就業扶貧、大中專畢業生、退役軍人專場公益性招聘會30多場,累計服務求職者上萬人次,服務企業300多家。
  • 10句聖經金句幫助你找到人生的意義
    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很多人都會存在這樣的疑問。聖經裡面教導人:「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8:3)」。神創造人,有賦予人在這地上要完成的使命。那麼人的人生意義究竟是什麼呢?以下10句經文,幫助你找到人生的意義。約翰福音6:40 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
  • 賈伯斯:我人生中,最有智慧的一句話,它幫我找到人生的意義
    我在之前也解讀過賈伯斯這句話,但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深刻的認知到,原來這句話,具有極為強烈的威力,而它作用的原理就是我們大腦的前額葉,它引發我們大腦前額葉去追問人生意義,從而不斷的警醒前額葉,形成強大的意志力。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本書只用了一章,說人生的問題。作者面試了一名有著完美教育背景的人:法學博士、醫學博士和MBA。但是作者面試這位應聘者,發現他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考取這些證書都是在別人的建議下完成的。這就像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不知道自己熱愛什麼,在父母的建議下,工作、結婚、生子,過著父母要求的人生。書中的一個故事發人深省。一個富商,內心空虛。
  • 畢淑敏:人生,本沒有意義,是我們賦予了它意義
    01 人生意義追問作家畢淑敏曾經應邀到一所大學演講,學生提出的問題異常犀利。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問題是:「人生有什麼意義?請你務必說真話,因為我們已經聽過太多言不由衷的假話了。」畢淑敏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人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是啊,消極地想,人被迫來到這個世界上,大多數人,也被迫離開這個世界,你在世間追逐的任何名利,最終都是一場空!這樣想來,人生真的很悲催。人生於自然,最終歸於自然,那我們又何必在世間努力、奮鬥、追求,歷經生活的種種艱難困苦?
  • 大學生困惑人生意義何在?畢淑敏:人生沒有意義你要給它一個意義
    「人生沒有意義,需要你給它一個意義。」當作家畢淑敏看到了大學生的困惑,做出這樣的回答的時候,臺下掌聲雷動,久久不能平息。很精彩的一句話。面對年輕人有這種成年人的困惑時,畢淑敏順勢引導大學生們,尋找自己對人生的定義,設立目標,並為之奮鬥,不虛度一生。其實人生的意義這個話題,中年人的困惑要大得多。中年是一個很尷尬的階段,家庭、事業、健康,件件都是大事。
  • 人生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有何意義,或者說人生是不是無意義的?
    漫漫人生路,總會錯幾步。而如果我們懂得了本該懂的道理,是不是就不會錯過了那個愛的人,,是不是就不會錯失了本該屬於自己的,是不是就不會在努力的時候選擇了安定。人生的意義在於什麼,人生有何意義,或者說人生是不是無意義的?
  • 肥宅生活已經過時,旅行才是十一的正確打開方式
    去遠方也許未必對人生有什麼特別的影響,但如果在旅行的某個瞬間能讓人對生活有一些的思考,那也是旅行的意義所在吧。 整部電影講的是四個朝聖的徒步旅行者在路上「相愛相殺」的故事。
  • 豆瓣超火的《一個人的朝聖》,到底寫了什麼,讓人淚流滿面?
    有時候我會反思自己的人生,難道我就要這樣子過一輩子了嗎?這樣的人生,會不會太寡淡了點。前幾天看了一本書《一個人的朝聖》,很雞湯的書名,但說的卻是主角哈羅德的一段徒步之旅。另一方面回憶著自己人生經歷:少年時代被父母離棄的無助,中年喪子的悲痛與被妻子誤解的無奈。不過老年時期的這段朝聖之路,重新為他的人生帶來了曙光。
  • 最高級的人生,就是活得像數字0
    愚笨之人,往往只盯著有用之物,而真正的慧者,才懂得無用之物的奧秘。2一代重臣左宗棠,年青時就表現與眾不同。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那個時代最有用的無疑是「科舉」,通過科舉致仕才是正途。但是那些看似無用之書,卻能打開人的格局,提升人的維度,陶冶人的情操,鑄就人的靈魂,而一個沒有大格局高情懷的人,很難取得真正意義上成功。誠如莫言所說,文學最大的用處就在它的無用。
  •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四個方法讓你收穫意義
    比如我知道舍友最近過得不開心,我定了計劃這周要約她,周末約上了一起吃飯聊天,她把事情說出來感覺快樂了,這就是意義。其實人生就是這些大大小小的意義構成的。下面有四點方法能夠讓你的人生有意義: 一、建立聯繫。人是群居動物,也許你不愛社交,一下班就把自己關進家裡,但要知道人只有在發現或建立某種關係後,才能找到自己生活的意義。所以為什麼現在許多年輕人愛養貓養狗,這就是自我創造關係,找到人生意義的事情。
  • 從木心寫的句子,看人生的「無意義」和「意義」
    文∣閒時翻書君(文章約750字,閱讀約需2分鐘,與你相約) 「生命好在無意義,才容得下各自賦予意義。假如生命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卻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尷尬狼狽。」——木心《素履之往》 人的天性是這樣的,太容易得到的事情,並不懂得去珍惜。
  • 這位大學者的開掛人生,才是最高級的「走出舒適區」
    他曾用棒球棍武裝自己,以期平安穿過天主教街區;曾為了自學荷蘭語、西班牙語,一手字典一手小說,逐字查讀;曾在明知被禁止回到印尼的情況下巧謀入境,兩周之後才被發現並驅逐;曾夢想成為小說家,借鑑小說筆法寫作專業論著,並戲稱其為「my novel」……有些學者將生命付給了真知,有些學者將探求納入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大概屬於後者。
  • 給你一個「人生意義」
    ——這時,意識「斷糧」的副作用狠狠發作,「無意義感」讓人充滿恐懼,而你卻意識不到這個恐懼感的根源!所幸,現在我們搞清楚了,大腦意識需要「食物」(意義感)以維持健康。明白這個原理,我們就找到讓「做什麼都沒意思」的生命重燃熱情的關鍵了——找到新的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