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烹魚,簡單粗暴,釋出本味的醬油水煮魚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福州,閩南兩地皆靠海,漁家人吃的海產品比大米還要多,這個東西嘛,吃多了總會講究,總會有一些特有的烹飪手法去追求一個味道「鮮」,閩南語就是「尚青」(最新鮮),這個「尚青」二字,看來簡單,說來容易,就是新鮮,剛剛打撈上岸的。但是八零年代的漁家人,不說發家致富了,吃飽吃好都得靠這個「海」,多種多樣的烹飪方式嘗試起來。為什麼獨獨這個「醬油水」作法,流傳至今,最受歡迎,到處都有,而且家家會做。
速度要快,要有味道,能突出這個「鮮」字!。
剛剛新鮮從漁網打撈上來的「雜魚*」,去內臟,刮鱗,開火,上一些油,待油溫高了,放入薑絲,翻炒,放入「海堤牌*」醬油,翻炒,倒入少許水,放入蒜瓣,放入洗淨的「雜魚*」,待一面熟了,翻至另外一面,最後放入蔥白,香蔥。蓋上鍋蓋,不需要味精,不需要鹽,幾分鐘便可造就一頓豐盛的美食。從魚離水上岸就一氣呵成的節奏
這是有歷史味道的一道菜,依靠這個厚重醬油味,將海魚釋放出來的水份完全激發出來,這個鮮味,這個快捷簡便的方式,和福州人,閩南人的直爽,完全融合在一塊
光看標題一定有人當它是水煮魚,中槍躺的不要躲藏,你一定要看看二者不同處,下次路過福州或閩南一定要嘗嘗
材料
小雜魚(魚種隨意,個頭小容易入味),蒜頭,醬油,蔥、辣椒
做法
蒜頭拍碎,加入醬油,水,胡椒粉,糖調和,這是醬油水的蒸料蔥切段,辣椒切片小魚去鱗,清理乾淨,碼在蒸盤蒸鍋水開後放入魚並淋上蒸魚調料「醬油水」(調料寧淡不可過鹹,過鹹蒸完魚就不鮮),大約蒸7-8分鐘後放入蔥與辣椒,關火1分鐘起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