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川菜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川菜麻辣味道的代表:水煮菜系列;從百年歷史的水煮牛肉,到現在的水煮魚,可以說這是川菜發展創新的精髓代表。
最開始的水煮牛肉是名副其實的加鹽水煮,做法簡單味道也比較清淡,而新版的水煮魚在後來人的改進演變過程中,不斷加料口味也變得越來越重,雖然名字還是沿用以前的,但是現在水煮菜和剛出現的水煮菜可以說是兩種菜系。
不過現在介紹的主要是水煮魚,所以關於水煮菜的歷史就不多說,馬上進入主題:一個地道的水煮魚是有哪些小技巧呢?
一:首先是選材;
1)主料:水煮魚的主料魚要用活的草魚或者白鰱魚,因為肉質細嫩且魚刺不多。
2)配菜:最開始的配菜只有豆芽,後來才逐漸加入娃娃菜油菜。
3)配料:姜,蔥,蒜,花椒,八角,幹辣椒,香菜,胡椒麵,辣椒麵,料酒,豆瓣醬,蛋清,澱粉,小香蔥,加入的量看個人的口味適當調節。
二:其次是刀工技巧;
1)好的水煮魚精緻的刀工是必不可少。首先把從中間魚剁開,之後魚平放,從魚尾開始沿著脊骨平推到魚頭位置,重複操作之後,就得到兩片魚和一個大魚骨。不過關於魚的清理還沒有完成,因為這個時候兩片魚肉上面的還有魚刺的,要把刀沿著魚刺的縫隙把魚刺片掉,然後斜刀把已經片刀魚刺的魚肉給切成片,(片片的時候厚度要適中,不易過薄或者過厚,薄了容易碎,厚了不入味)。再把魚骨剁成段,這樣魚的清理就大功告成。
2)魚清理完之後要幹什麼呢?當然是醃製入味啦。首先我們把片好的魚片放入碗裡加入適量的鹽,蔥姜,料酒,胡椒麵,澱粉,雞蛋清拌勻入味,時間30分鐘左右。
三:火候要把控好,一道菜精髓全在這裡;
把鍋燒熱放入油,把提前準備好的娃娃菜豆芽油菜加鹽翻炒,翻炒時間不要過久,把水分逼出就盛出來放在一個湯盆碼底。
1)把鍋洗淨,大火起鍋,快冒煙的時候放入一勺豬油(這裡必須要用豬油,可以增香去腥)等油燒熱的時候,把準備好的蒜末,薑片,豆瓣醬,八角,花椒放進去快速翻炒。等待辣椒炸香之後加入開水(有高湯的加入高湯也可行,不過一般家裡都不會準備高湯吧?),等水燒開3分鐘左右加入魚頭和魚骨段,等到7成熟的時候把提前醃製好的魚片再用手攪拌一下,把火調成小火(火大容易把魚片煮散煮老不入味),然後一片一片的放進去(這裡提醒魚片不要全部倒進去,容易脫漿生熟不均勻),放入魚片的時候「不要攪拌不要攪拌不要攪拌」,3分鐘的時間,連湯一起倒入剛才的盆裡,湯不要多,稍微露出魚片的程度就好。
2)把鍋洗淨燒熱,加入菜油,在盛好的魚片上面撒上花椒,幹辣椒,辣椒麵,蒜末。等鍋裡的油冒青煙的時候。把油一點一點的潑在配料上面,要均勻的潑(不要一次全部把油澆在上面,這樣底下的和上面的花椒辣椒生熟程度就不均勻,可能上面的糊了下面還是生的),等油稍涼之後撒上香菜段和小香蔥攪拌一下,這樣一盆香氣撲鼻的水煮魚就大功告成啦。
在寒冷的冬天吃一道麻辣鮮香的水煮魚可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呢,不知道大家學會沒有?如果不懂的話可以在下面留言會一一解答的。願我們廣大吃貨都有一道拿手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