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淨空:修行不能持戒,不能吃苦,不可能超越六道輪迴

2020-12-05 紅塵禪緣

我們現在說話,前年,河南南陽這一帶來佛寺的,一位一百一十二歲海賢法師,這在大陸上都知道,一百一十二歲,在近代年歲最高的一位,這個人怎麼樣?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出生在佛教家庭,父母都學佛,很有善根。二十出頭就發心出家了,師父只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沒有學過經教,一生都是住在小廟,就是一句佛號。

看他的樣子,他確實非常像一個農民,每天在稻田裡面工作,因為小廟都在鄉下,鄉下荒地很多,他開墾,他種糧食,種蔬菜,自給自足,九十年如一日,沒有改變。一生沒有做過經懺佛事,沒有做過法會,他只知道自己天天做苦工,不妨礙念這句佛號,做工作佛號不間斷。

這一句佛號他念了九十年,一百一十二歲往生,預知時至,往生的前一天還在田裡頭幹活,到天黑了,有一些人看老人家年歲太大了,還在這麼辛苦幹活,請他休息吧,他告訴別人,明天我就不幹了。別人聽了也沒有會到這個意思,這意思是雙關語,他明天走了,他往生了,真的不幹,放下了。

多自在!一生沒有人照顧他,自己照顧自己,他一天吃一餐飯,自己燒飯。告訴別人,一生吃的是苦,穿的是補,穿的衣服都是補丁。告訴人,他一生是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人家問他身體為什麼那麼好?你怎麼保養的?持戒,告訴人持戒,吃苦。我看到他的一生行誼,非常佩服!我認為這是我們末法,釋迦牟尼佛往後末法九千年,修行,證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證果,最好的榜樣。

這兩句話是釋迦牟尼佛涅盤之前所說的,阿難尊者啟請的,佛在世我們依佛為師,佛不在世我們依誰為老師?佛說了這兩句話,「以戒為師,以苦為師」。一個修行人真正想出離六道輪迴,不能持戒,不能吃苦,你做不到,你不可能超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不是那麼容易出去的,只要有絲毫留戀,有絲毫分別執著就去不了,一定要徹底放下。

  現在這個時代善知識沒有了,找不到了,像海賢這樣的人,大善知識!但是他活在世間你看不出,你不知道他是善知識,你認為他很愚痴,他什麼都不知道,除一句佛號之外他什麼都不會。真善知識就是這個樣子。

我在年輕時候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老師就給我講過幾次,告訴我,有些寺廟裡頭,會看到這些鄉下念佛人,阿公阿婆,他什麼都不知道,就知道念一句阿彌陀佛。但是你細心觀察,他非常慈祥,慈悲。你跟他說什麼話,他會跟你點頭,跟你笑,他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好像他什麼話都不會講,就會講這一句話。

  李老師說這種人決定不能夠輕慢,他說他們念佛是決定能往生,而且品位會很高,為什麼?《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是不折不扣的做到了。他說我們這些人不如他。李老師自己說,他說我很想學他們,學不像。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些人裡頭有沒有一心不亂的?肯定有。有沒有得三昧的?肯定有。他們不現神通,他們不要名聞利養,就做一個老老實實這個樣子給你看。你要想成佛,你要想往生,你要想得三昧,就用他這個方法。

相關焦點

  • 釋淨空:大地震為什麼寺廟也保不住呢?
    曾經有一些同修來問了淨空法師這樣一個問題:南投埔裡一帶,佛法鼎盛,廟宇林立,是臺灣佛教最殊勝的一個地區,為什麼那裡會發生大地震?出現這個問題大家對於佛法產生疑惑,佛法不靈。這個還是讀經太少,聞法不夠,你不了解其中的因緣果報。
  • 修行成仙人,也難逃六道輪迴之業力
    凡夫到底能不能消除業障?眾生不能覺悟,當然就只能隨業力輪迴,有什麼因必然得什麼果。業因不亡,遇緣受報,那是眾生放逸任運,最後自然自食其果。眾生因念佛而由迷轉悟,由凡轉聖,有念佛的因就必然得成佛的果。所以說念佛一句,滅罪多劫。凡夫變聖人,就如手掌翻覆之間。關鍵是看你願不願翻轉過來。凡夫學佛,就是走向了覺悟之路,佛菩薩也由凡夫而來,學佛怎麼不會消除業障呢?
  • 釋永信:佛教相信有外星人 佛教徒歸宿可以是其他星球
    法會由釋永信方丈主持,少林寺全體僧眾及鄭州市佛協組織的居士百餘人參加。 5月10日為釋迦牟尼佛聖誕日。河南登封少林寺舉行一年一度的「浴佛節祈福大法會」。法會由釋永信方丈主持,少林寺全體僧眾及鄭州市佛協組織的居士百餘人參加。 在回答關於「僧人能否在太空中修行」的提問時,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語出驚人佛教相信多個世界的存在,佛教徒的歸宿並不排除是其他星球。
  • 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
    1.淨空法師: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大乘經上常說的,「延促同時,廣狹自在」。「延促同時」是講時間,「廣狹自在」是講空間,空間跟時間都不是真的。在法相經典裡面,把時間、空間定位,定在哪個地位?不相應行法。什麼叫不相應行法?
  • 淨空法師:佛菩薩跟我們到底差別在哪裡?
    我們凡夫,諸位如果冷靜的去觀察、去體會,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對宇宙,我們每一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不可能有兩個人看法完全相同的,絕對不可能。我說這個人是好人,你看未必是好人,這就不一樣了。我看這一樁事情是好事,你看這個事不見得好。為什麼看法有這麼多差別?我們的心不一樣。
  • 南懷瑾:六度,是6個修行的方向,成就一個,其他就貫通了
    學佛修行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想要修成圓滿,消除業障,禪修者就必須堅持學佛,保持發展,絲毫不能有倦怠之意。對於學佛的信眾而言,如要在修佛上大有斬獲,除修繕佛家基本法門「五度十善」以外,佛家大乘法門「佛門六度」,也是修行過程中須了解領悟的。
  • 在家之人如何修行?六祖慧能總結的這8條,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如果不是特別注意,基本上看不出來。在家居士雖不常見,但也很多,第三類是專家學者或佛學愛好者,這類人大多都是著書立說,聲名遠揚。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類人並不能算是真正的佛門中人。但第二類在家居士也不能忽略,他們也是佛教堅定的擁護者,是佛教信眾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作為在家居士,如何修行佛法呢?或者說,在家之人如何修行?其實《壇經》裡就有答案,在這本經中裡,六祖慧能總結了8條,說得真到位。他首先說在家修行的整體原則和在家修行的可行性:「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 六道輪迴,你在哪一道
    有佛教信仰的人都知道人死後靈魂不滅靈魂會因著個人活著時候的修為投生去到不同的意識境界傳說天地之間有六道輪迴分別為三善道、三惡道、天人道、阿修羅道、人道為三善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為三惡道今天就從現代生活的不同意識層面為大家解說你所處的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不在生死後就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
  • 六道輪迴,人身不易,且行且珍惜!
    得到人身需要具足很多因:行十善業,斷十惡業,還要布施、持戒、念佛等。有了因,還要有緣。只有因緣具足了才能得到人身。有人會說全世界60多億人,人這麼多,為什麼還說人身難得?對比那些沒開靈智的生靈,比如螞蟻,昆蟲的數量就遠遠的超過了人類的數量。如果把六道的眾生比作成茫茫的宇宙星辰,那麼咱們這世界的人,猶如一粒塵埃那麼渺小。
  • 火影:忍者死後不能「投胎轉世」,難道忍界沒有六道輪迴?
    看過火影忍者的小夥伴們,對能將死者起死回生的穢土轉生之術一定不陌生。穢土轉生之術能通過特殊的儀式,以靈魂為祭品把死去忍者的靈魂從淨土中召喚回來,然後起死回生。這個忍術暴露了忍界一個很大的缺陷,原來死後的忍者不能投胎轉世,也就是說忍界或許沒有六道輪迴。
  • 普通人吃苦都是「假吃苦」,人生有4種苦,能吃一種就很不簡單
    魯迅曾在《且介亭雜文·拿破崙與隋那》說「這看法倘不改變,我想,世界是還要毀壞,人們也還要吃苦的」。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的地方。我們也經常會聽到身邊的人向我們訴說生活的不容易,許多人拼了命為生活動力但是最後卻仍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這裡面他們並非是懶惰的人。反觀他們還非常的勤奮。
  • 智慧法語:佛說持戒能讓財富增長 還能善名流布
    佛說持戒能讓財富增長 還能善名流布(圖片來源:資料圖) 【經典原文】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謂為五?一者諸有所求,輙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往之處,眾人敬愛。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
  • 宣化上人:修行若是不注重道德,就是造業
    自己也不知道,也搞不清楚。若能持戒修定,有了智慧,便能毀譽不動心。誰毀謗你,心中也沒有一個不高興;有人讚嘆你,心中也沒有一個歡喜。其實讚嘆或毀謗是世間一種風,所謂「八風吹不動」,何謂八風?就是稱、譏、苦、樂、利、衰、毀、譽。如果被八種風一吹,心就動搖了,那是你的地基沒有打好。什麼叫地基?就是德行。人的德行不夠,脾氣就很大,無明就很重。
  • 印祖:六道輪迴隨業升沉,天獄迭遷人畜互變之理讓剛強難度者折伏
    印光大師:六道輪迴隨業升沉,天獄迭遷人畜互變之理讓剛強難度者折伏【印光大師開示】今之世,去堯舜禹湯文武三四千年,其世道人心,遠不能與古相比。然由知六道輪迴,隨業升沉,天獄迭遷,人畜互變之故。如列國諸侯,以所愛之臣妾,及與百姓,殺而殉葬,動至數十數百而不以為非,反以為榮者,不猶此善於彼乎?(摘自《印光大師全集》)【耀如樂園略解】佛教提出的六道輪迴、隨業升沉、天界地獄迭遷、人畜互變之理早已經深入中國人的內心深處,極大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
  • 釋淨空:世間人有三種特異功能!
    現在社會上一些有神通的人,這一類是佔大多數,他的通確實很靈驗,若不靈驗,誰會相信他?但是這個鬼神離開之後,他的能力立刻就喪失了。第三種是修行,佛家講是「修定」,定能夠生神通,定功修到一定的程度,定中有些境界現前。過去我講經曾經跟諸位報告過,我學佛時有位老同參明演法師,這個人非常誠實,修行很認真,難能可貴。
  • 什麼是「六道輪迴」?真的有生死輪迴和因果報應嗎?
    佛道修行的目的就是脫離或超越六道輪迴之苦,達到涅槃的境界。根據佛教的因果報應說和生死輪迴理論,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轉化為另一種生命的開始。芸芸眾生依其前世的善惡業力,轉化為不同形態。如果做善事,那麼就會轉化為高一級的生命形態;如果作惡,就會轉化為低一級的生命形態。
  • 十六個修行障礙的深度解析和破除,提升你的意識頻率
    當年釋迦牟尼佛曾有「空拳度子」的典故:一小孩爬至井邊,將要掉下,釋佛明知叫他回頭是不可能的,因此手握空拳,說給他糖吃,於是小孩回頭。釋佛也是以利益行方便法門。如果我們只執著在表相上,而且認為佛是不變的,當然認不出佛的無量變化和方便法門。有不少佛門中人,由於自己未識佛性,還以「氣功和道家是外道、邪道」來障礙別人,造下了謗佛、謗法的大錯。
  • 21克靈魂的六道輪迴
    說來,我們這一季人類(文明可能盛衰湮滅了數季,後面再開貼單聊)流淌至今數千年的文明,混沌了數千年,不過是近四五百年才建立了正確的宇宙觀。那又為何那麼草率的就堅定認為靈魂一定不存在呢?不可否認的是,有很多現象現在仍然無法用科學解釋,如果以現在的科學認知水平去強行解釋這些未解之謎,其實反而是不科學的。人類,應該對各種猜想保持開放的態度,包括用神學的思維去探討。
  • 淨空法師:緊要關頭,你就知道他到底信不信佛
    我今天已經發願,已經依照這個方法去修行了,自己拍拍胸膛是決定靠得住,決定有信心,這一生決定能往生,這就是菩薩,這就是上根。有很多念佛的人來問我,「法師,我能不能往生?」我聽了這個話告訴他,我說你決定不能往生。他說「為什麼?」我說你不相信,你怎麼能往生?你要拍拍胸膛「我決定往生」,你來問我,我說你決定往生。為什麼往生?你自己有信心。這個法門決定不能懷疑,所以念佛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你就決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