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碗飯,沒幾個人敢吃

2021-01-19 老周說吃

點擊上方藍字「老周說吃」加關注,即可免費訂閱!


 

吃飯的最低水平,大概是叫花子乞食。

 

金庸小說中,天下第一大幫派往往是「丐幫」。這是古代饑民文化和流民文化反覆發作相互交織,形成的一款「中國特色」。

 

昨天,我路過紫荊山西廣場,偶遇一位蓬頭垢面丐兄,他正狼吞虎咽饅頭。

 

《射鵰英雄傳》中,黃蓉、洪七公動輒大吃「叫花雞」。但叫花雞是丐幫幫主的「特供食品」。一般乞丐,恐怕有冷饅頭啃就不錯了。

 


冬天,我在金水路地下通道常常會看到這位丐兄。實在不知道他的人生裡發生了什麼,造成了今天的尷尬局面。陀思妥耶夫斯基說,他對自己小說中即使最卑微的人物也從不敢有絲毫輕視之心。是的,沒有任何一個生命可以被輕視。

 

驀地,腦中浮現奧威爾的光輝形象。1930年代初,在倫敦市中心特拉法爾加廣場,奧威爾過的正是這般大隱於丐的日子。

 

這位仁兄經年累月露宿街頭,與一眾流浪漢稱兄道弟相濡以沫。面前放只鐵盒子,收集好心人施捨,然後攢起硬幣便士去換硬麵包啃。清晨跑到廣場噴泉水池洗臉刮鬍子,到公共廁所排隊拉撒。

 

1903年,奧威爾出生在孟加拉,其父是英國駐印度鴉片局的小職員,他在清苦而優越的家庭環境長大。少年得獎學金進伊頓公學與公子哥兒同窗讀書,他極不習慣;青年入英國殖民警局打醬油,他更不習慣。

 

他為英國厚顏無恥殖民緬甸、印度而靈魂不安,種族與階級懸殊阻礙他與緬甸兄弟真誠交往,令他極度痛恨。


23歲他就辭去工作,潛回倫敦,天天穿得破破爛爛混入丐幫,在廣場和貧民窟流浪縱橫,整日與乞丐、罪犯、妓女和無家可歸者混在一起。

 


奧威爾這種君子之蓮直插淤泥深處的堅韌意志和非凡勇氣,令人佩服不已。

 

人前低首乞食為生的乞丐生活,是一種「原始共產主義」的生活方式。沒有了財產羈絆,人的心靈更自由。在沒有微信和抖音的時代,奧威爾式的先行者通過這種方式與成千上萬同時代者分享精彩人生。

 

《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的古怪精靈遇難成祥,來自長期丐幫生活對於人情世故的洞察和精準拿捏。而缺乏底層生活歷練的郭靖,則呆頭呆腦,木鶴入雞群,完全與庸常世界格格不入。

 

反觀漢族知識分子,王陽明式既有思想又具霹靂行動力的人太鳳毛麟角了。多少臭架子大排場,言的巨人行的侏儒,蜻蜓點水文化浮萍。

 

東晉謝靈運出門旅遊,需要三五百人隨行鑿山浚湖伐樹開道,為他搞後勤服務。明朝王世貞在蘇州圈地七十畝,請園林高手張南陽疊山理水造出人間仙境「弇園」,居然仍矯情抱怨自己住得太寒酸。

 

今日為了體驗生活,作家有掛職當縣長的,有掛職當處長的,甚至有掛職下煤礦的,但是何嘗見有掛職當乞丐的?一本又一本出美食專著而本人連雞蛋都不會煎的所謂「美食家」,也不乏其輩。

 


自己把自己發配社會最底層的奧威爾,用一雙乞丐之眼,看清了真實的世界面目。他意識到自由、平等是有限的、相對的和短暫的,世上沒有烏託邦式的理想主義時代。平等,更多時候是句欺世謊言。

 

人們帶著對理想的憧憬,力圖打破舊秩序,衝出牢籠,實則又跳入另一個陷阱。後來,他把這一思想寫入了《動物農場》。

 

1945年,《動物農場》出版,正好趕上邱吉爾宣布冷戰鐵幕拉開而暢銷歐美,讓奧威爾發了財。他移居蘇格蘭阿蓋爾郡的朱拉島,面朝大海休養生息。

 


他老婆艾琳,卻命薄意外死於醫療事故,令他倍受打擊,靜臥島上守喪追思,同時創作《1984》。1948年,寫完《1984》,奧威爾累得肺病發作,住進倫敦醫院。

 

為了衝喜,他匆忙於1949年10月迎娶30歲的索尼婭作續弦。畢竟,他只有46歲,他覺得自己還有大把時間享受人生。索尼婭是奧威爾的老同學康納利創辦的《視野》雜誌社秘書,經康納利介紹,二人相識。

 

艾琳亡故後,索尼婭到奧威爾家中幫助照料了一段孩子,期間,與奧威爾發生一夜情。老實巴交的奧威爾心感愧疚,事後即向姑娘求婚,被婉言謝絕。

 

痴情的奧威爾將索尼婭寫進了小說中,以她為原型創造了《1984》女主人公裘莉婭的形象。此時,索尼婭正與新科哲學家梅洛·龐蒂深陷熱戀,如膠似漆。

 

索尼婭是位性開放女子,除了龐蒂,她另有不少備胎。久經沙場的老司機索尼婭,一點也不愛病入膏肓的書呆子奧威爾,但居然爽快地答應了他的第二次求婚。

 

她知道,這個時候的奧威爾擁有12000英鎊財產。在成為奧威爾太太后,索尼婭仍然與情人打得火熱,常常扔下新婚臥病的丈夫,偕情人外出遊樂。

 

1950年1月21日,星期六的凌晨,奧威爾肺部大出血,孤零零死在醫院。此時此刻,他的二婚妻子索尼婭與情人盧西安·佛洛依德正在夜總會鴛鴦戲水。

 

這天,是他倆結婚第一百天

 

這是奧威爾——好人,熱心腸,痴情丈夫,不知疲倦的作家,悲天憫人的人道主義者。他的一生,初戀般的激情,宗教般的虔誠,卻收穫了武大般的命運

 


奧威爾是有左翼傾向的作家,畢生對弱者、對被壓迫階層充滿了同情和悲憫。他曾在1937年扛起鋼槍投身西班牙內戰,站在共和軍一方,同海明威、白求恩在一個戰壕與法西斯鏖戰。他看不上英國的保守派,痛恨德國法西斯,又激烈反對史達林主義。

 

二戰後的奧威爾耗費畢生精力,來諷刺詛咒瓦解「鐵幕國家」的意識形態堡壘。鐵幕外鮮花著錦的資本主義世界卻只給了他47年陽壽,以及數不清的綠帽子。他沒有在「鐵幕國家」生活過一天,對於所謂「鐵幕國度」充滿了幻想和偏見。

 

為他贏得盛名的《動物農場》和《1984》,更像政治臉譜漫畫而不是小說。它們的成功,不是藝術的勝利,而更像是冷戰時期意識形態口紅營銷的成功。

 

資本主義世界的意識形態偏見,嚴重傷害了奧威爾的藝術天才,使他離一個偉大作家還差最後一公裡。

 

歷史遠遠沒有終結,人有權利探索一條比資本主義更好的道路

 

作家對此僅僅抱以熱嘲冷諷是不夠的。

 


作者簡介:老周,畢業於河南大學歷史系。辦過美食雜誌,經營過十餘年高端餐飲,資深吃貨,資深美食評論人,已在紙媒發表美食文章兩百多萬字。人活著,無非是遇到些有趣的人,經歷些有趣的事,再明白些道理。老周陪你聊聊那些有趣的吃——寫給所有崇尚文明、嚮往真知,對人生有所追問的人。人生路漫漫,風景無限好。朋友,慢慢走,欣賞呵!

 

 

 


相關焦點

  • 今年這最冷的冬,吃這碗鰻魚飯也太治癒了!
    原來小寒才是一年中的大寒,或許是躲在溫室太久太久了,迷糊了四季冷暖,從來沒過三件衣衣的我,穿上被子一樣樣的羽絨服,竟然感覺,沒穿的一樣,冷進了谷底。拒絕臃腫的我,終於不再拒絕脂肪來禦寒,高蛋白們,快到我碗裡來!
  • 吃一個西瓜等於吃6碗飯?
    炎炎夏日 又到了吃西瓜的季節 把西瓜切成兩半 坐在電視機前,抱著半個冰西瓜 拿著勺子,從中間挖開吃 那簡直是一種享受……
  • 我把包菜放進塑料瓶,半個月後全家搶著吃,每餐能多吃兩碗飯
    吃美食,品生活,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我愛天下美食,只為大家提供優質的原創文章現在正值夏天, 我相信大家的胃口都不是很好,中午的時候別說吃兩碗飯了,就算吃一碗飯都已經很強了有沒有?其實這都不怪你,因為你還沒遇到真正的下飯菜,下面這款絕對讓你胃口大增,而且做法超級簡單,我們一起來往下看這道菜就是自製泡菜,我們一說到泡菜首先想到的是韓國泡菜,韓國泡菜雖然好吃,但是這道菜,一點都不怵韓國泡菜,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奉獻上這道菜的製作步驟第一步:所有製作工具用沸水煮開消毒
  • 《碗淨福至》:一蔬一飯,最美人間煙火氣
    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 多玩玩,不羨慕別人,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複雜。——《碗淨福至》蔡瀾蔡瀾先生的好友洪亮先生,就是天生的吃家,他全國各地做活動,本身愛吃,所以就吃出一個道理來。他本身是湖南人,吃辣的種子長大的,在物質匱乏的年代,有什麼吃什麼,也是盡情享受平民化的小吃。
  • 花菜加點鹹蛋黃,成本不到10塊,味道更香,一不小心多吃兩碗飯!
    每次去餐館吃飯的時候,乾鍋花菜絕對是必點的菜品,好吃的乾鍋花菜應該是菜花焦香爽脆,就著它能吃下三碗飯!在家庭生活中特別受到喜歡的食材之一,我想花菜肯定是一個。不管是何種烹煮方法,對於愛吃花菜的我們來說,只要能烹煮出脆嫩爽口的花菜,那都是味蕾上的享受!
  • 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喜歡吃這三碗飯,養不出孝子的你別怨天尤人
    「白眼狼」指的是忘恩負義的人,而家庭中的白眼狼大多數與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在我看來越是窮的家庭,越喜歡讓孩子吃這三碗飯,養出白眼狼卻怨天尤人。第一碗:父親只點一碗麵,看著兒子吃這張圖片是網絡視頻的截圖,講述的是一對父子在麵館吃麵的事,從穿著來看父親是底層人民,專門靠打工為生,而孩子穿著整潔坐在父親對面。
  • 《日出日落》首映 滕文驥:電影這碗飯不好端
    張揚搶了我的片名  影片取名《日出日落》,滕導卻提起另一位導演張揚,「是他搶了我的片名,影片剛開始就叫《向日葵》的,不過他先開拍,先佔了『向日葵』這個名字,但他那影片好像與向日葵無關,我自己還特意種下向日葵,片名卻只有改為《日出日落》了。」  對於影片,滕導說自己最希望的就是觀眾喜歡。
  • 長壽體質的人,都喜歡吃「3碗飯」,做「2件事」,快來自查一下
    此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和關注自己的健康,越來越重視養生保健。我國高危人群呈逐年下降趨勢,充分說明我國人口平均健康水平不斷提高。 那些百歲老人特別注意吃什麼,怎麼吃,什麼時候吃。 1.第一碗飯是金鍋銀 很多人都吃過並且非常喜歡它。
  • 晉·味道(一):不管在哪,這碗抿蝌蚪就是咱山西人最惦念的鄉愁
    晉人「蝌蚪」的發音是「圪鬥」,因此,老百姓就把這種麵食叫「抿圪鬥」。有一些念了幾天書的人,嫌「蝌蚪」「圪鬥」不雅,於是把康熙字典都翻爛了,終於找出兩個字:「餎餖」。雖然這兩個字的偏旁都有「食」字,但本義與麵食關聯不大,又全無這種麵食形象生動的外觀特徵。更重要的是老百姓不買帳,掉書袋,討厭!筆畫多,認不得!弄得飯店的招牌都不敢寫「餎餖」這兩字。
  • 婆婆把五花肉做成了「毛毛蟲」,從來不吃肉的兒子一頓吃了兩碗飯
    大部分人都喜歡吃五花肉,因為它肥瘦相間,解饞還好吃。特別是把它做成紅燒肉,那味道簡直是一絕,除了不吃肉的人之外,我相信沒人能拒絕紅燒肉。而且紅燒肉的做法各地也有不同,南方慣用醬油調色,而被北方人則偏愛炒糖色,今天的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最過癮且肥而不膩的做法。
  • 5種奇醜無比的海鮮,味道卻很鮮美,你吃過嗎?據說沒幾個人敢吃
    據說沒幾個人敢吃 而對於我們這一代及以後的人來說,肉已經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食物,想吃的時候隨時都可以買可以做所以,接下來蘿媽就和大家來介紹一下關於,5種奇醜無比的海鮮,味道卻很鮮美,你吃過嗎?沒幾個人敢吃,大部分人沒吃過!
  • 國內最能吃辣的人,能將世界第一辣當飯吃,地裡的辣椒無人敢偷
    在我們國人的印象中,就四川、重慶、雲南、湖南的人是最能吃辣的,但其實這只是算這些地方的人普遍是能吃辣,國內吃辣最厲害的人並不在這四個省市當中,而是在河南,這位吃辣大王就是李永志,他在國內可是很有名的,他打遍天下無敵手,能將世界第一辣當飯吃。
  • 掌握好這一點,米飯越吃越香,兒子幹掉2碗飯
    但家裡小朋友要上學,早餐肯定是不能少的,而且還要吃的營養才行。所以近來我們家的早餐也都是吃的比較簡單一些,但也不失口感和營養。要說簡單的早餐,除了熱一下牛奶配麵包以外,蛋炒飯也是非常不錯的早餐之一。以前上學的時候條件不好,早餐沒有太多的選擇,老媽幾乎每天都是給我們做的炒飯吃,天天吃也不覺得膩。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了,還總是各種挑食,確實是不好伺候。
  • 蜆肉這樣做無比鮮美,方法簡單,每次可以多吃兩碗飯!
    蜆肉炒豆角,從小孩開始,奶奶和外婆三不五時就會做這道菜下飯,現在嫁作人婦,也希望能做出她們的味道。每次在菜市裡買到新鮮的蜆肉,必定要做這道又香又清淡的下飯菜。這些蜆肉是在市場買的時候已經沒有殼的,回來清洗乾淨就可以了,把豆角也切的碎碎的,炒蜆粒下飯或下粥都是首選,一下都可以吃多吃兩碗飯,真是香哦~蜆肉炒豆角【材料】:蜆肉 200克、豆角 1小把、姜蒜 適量、鹽1茶匙、蠔油1湯匙【做法】:1、蜆肉買回來後用清水浸泡
  • 被卡路裡支配的人:從吃不飽飯 到吃不下飯
    她對進食這件事斤斤計較。某種刻板程序遙控了她的進食:她需要在固定的時間進餐,一頓飯能吃一個小時;碗盤要按固定順序擺放;水果要切成指甲大小;米飯幾乎是一粒一粒咽下。她列過一份不容出錯的食譜,列印後貼在牆上,家裡請過2個阿姨最後都選擇了辭職。她為了控制煮雞蛋的時間而購買了計時器。家人給她的杯子裡加多了牛奶,也會導致她的大喊大叫。就連在課堂上,她也常常為計算卡路裡而走神。
  • 看看島國人如何吃皮皮蝦?不管怎樣直接剪開,油炸後能多吃兩碗飯
    眾所周知,日本是個靠海的島國,那邊的海鮮資源是非常的豐富。對於當地人來說,每天都吃到新鮮的海鮮那就是最滿足的事情了。相信喜歡吃海鮮的朋友也是希望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海鮮,不過,這每個地方的人們對海鮮的吃法可不一樣。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島國人是如何吃皮皮蝦的?
  • 廣東什麼都吃?廣東吃人?
    很多人對廣東的印象就是什麼都吃,水裡遊的,天上飛的,地上走的,都能成為廣東人的桌上佳餚。廣東人確實是很愛吃,也很敢吃,「天下所有食貨,粵東幾盡有之;粵東所有之食貨,天下未必盡也」。」廣東人喜歡吃蛇。「這給外省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的,廣東人確實喜歡吃蛇肉。
  • 老天爺賞飯吃!3矮子短時間身高暴增,先天心臟病卻打進全明星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傳統,那就是要入行一些特殊職業,要向祖師爺上香,看看祖師爺賞不賞這碗飯吃,雖然這有些迷信,但往往事實就是如此,就像娛樂圈中有的人大把大把的資源供著,卻怎麼也不紅,而有些人卻早早的紅遍大江南北,各種獎項拿到手軟,就是所謂的老天爺賞不賞飯吃,其實在NBA中更是如此,而且想要進入
  • 世界三大宗教的飯讓一個無神論者在同一天吃了個遍
    世界三大宗教的飯讓一個無神論者在同一天吃了個遍。早飯由孤兒院李老師下廚,李老師信佛,早餐也勉強算是佛系早餐。說也奇怪,很多國人都習慣早上吃點流食,就像大病未愈的患者一樣,一口口將粥往嘴裡喂。不過李老師不在大多數國人那一類,十天裡面有九天早上都是做米飯,再炒上一兩個菜。
  • 沒有無限大與進化曲,《數碼寶貝大冒險:》這碗陳年冷飯它香嗎?
    時隔多年,東大媽(東映)又把數碼寶貝這個IP拿了出來,一開始,我以為這部新番會像是《數碼寶貝大冒險tri.》一樣賣個情懷給IP續命,最後給觀眾呈上的是一碗誰都不買帳的冷飯。說到底,缺乏系列遊戲的支持,數碼寶貝這些年來過得並不如早幾年出生的寶可夢。顯然東大媽這次也吸取了以往的教訓,在《數碼寶貝大冒險:》中做出了許多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