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司法考試刑法考點練習題:共同犯罪

2020-12-05 中國法院網

2013-09-09 14:35:51 | 來源:法制網-無憂考網

  以下是無憂考網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13年司法考試刑法考點練習題:共同犯罪》的文章,供大家學習參考!

  一、單項選擇題:

  1、收廢品的小販趙某答應收購某銅廠職工羅某偷盜的工業用紫銅。羅遂偷出價值1600元的銅塊交與趙某,二人的行為是

  A.羅某構成盜竊罪,趙某構成銷贓罪

  B.趙、羅二人構成盜竊罪的共犯

  C.趙構成盜竊的教唆罪和銷贓罪,羅構成盜竊罪

  D.趙構成盜竊罪,羅構成貪汙罪

  正確答案:B

  2、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於教唆犯,()處罰

  A.從輕

  B.減輕

  C.免除

  D.從輕或減輕

  正確答案:D

  3、甲、乙、丙三人共同盜竊,甲負責調查地形,乙負責望風,丙負責入室行竊。三人的共同犯罪屬於

  A.犯罪集團

  B.必要的共同犯罪

  C.簡單的共同犯罪

  D.複雜的共同犯罪

  正確答案:D

  4、甲、乙、丙三人系某廠工人,由於賭博被廠長開除。三人遂預謀確定某日殺害共同仇人廠長。甲提供菜刀、砍刀各一把,屆時甲因腹痛未去,由乙、丙用甲提供的兇器將廠長殺死。在此案中,甲的行為應定為()。

  A.犯罪預備

  B.犯罪中止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正確答案:C

  5、甲、乙共謀殺害在博物館工作的丙,兩人潛入博物館同時向丙各開一槍,甲擊中丙身邊的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文物,造成文物毀損的嚴重後果;乙未擊中任何對象。關於甲、乙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甲成立故意毀損文物罪,因為毀損文物的結果是甲故意開槍的行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C.對甲應以故意殺人罪和過失損毀文物罪實行數罪併罰

  D.甲的行為屬於一行為觸犯數罪名,成立牽連犯

  正確答案:B

  6、教唆者與被教唆者之間具有下列哪些情況構成共同犯罪?

  A.某甲沒有教唆他人實施犯罪的故意,但因言行不慎而起到了教唆某乙實施犯罪的作用

  B.某乙未實施某甲所教唆的犯罪,卻實施了其他的犯罪

  C.某乙實施了某甲所教唆的犯罪而未遂

  D.被教唆者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或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

  正確答案:C

  7、趙某教唆李某殺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後於深夜潛入王家,適逢王某外出未歸,李某便將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強姦後逃離。本案中,趙某的行為:

  A.不構成犯罪

  B.屬於意外事件

  C.應當從重處罰

  D.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正確答案:D

  8、甲賭博成性,先後欠下乙賭債2萬元,並向丙借下高利貸1萬元,乙和丙多次催要未果,遂劫持了甲的妻子,並向甲宣稱,如果甲再不還錢的話就會強姦甲妻。後乙趁丙出門買飯時強姦了甲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丙構成綁架罪共犯,乙單獨成立強姦罪

  B.乙、丙構成非法拘禁罪共犯,乙單獨成立強姦罪

  C.乙、丙構成非法拘禁罪、強姦罪共犯

  D.乙、丙構成敲詐勒索罪、強姦罪

  正確答案:B

  9、王某系車主李某僱傭的中巴司機,一日滿載乘客從A縣至B縣途中將橫穿馬路的孫某撞翻在地。李某為逃避責任,乘客為趕路,紛紛要求王某速速離開現場。王某也因內心懼怕而將車開走。孫某終因搶救不及時,流血過多死亡。王某、李某、乘客的責任應如何認定?()

  A.王某構成交通肇事罪,李某和乘客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

  B.王某、李某、乘客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C.王某、李某、乘客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共犯

  D.王某、李某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乘客不構成犯罪

  正確答案:A

  10、某甲和某乙合謀盜竊一電器倉庫,由某乙先配製一把「萬能鑰匙」,數日後,某乙將配製的鑰匙交給某甲,兩個人約定當晚12點在倉庫門口見面後行竊。晚上,某乙因腹部疼痛難忍,未到現場。而某甲如約到現場後,因未等到某乙,便用「萬能鑰匙」打開庫房,竊得手提電腦二部,價值人民幣2萬元,銷贓後得贓款13萬元。事後,某甲分3000元給某乙,某乙推脫後分文未取。某乙的行為屬於下列哪個選項?()

  A.不構成犯罪

  B.構成盜竊罪,但屬於犯罪中止

  C.構成盜竊罪,但屬於犯罪未遂

  D.與某甲一起構成盜竊罪既遂

  正確答案:D

  11、董某、陳某都和周某有仇,都伺機殺周某。一天,董某在周某的飯裡放了老鼠藥,按其投入的分量,不足以致周某死亡。恰在董某下毒後一會兒,陳某也在周某的同一飯碗裡投下了砒霜,按其分量也不足以致周某死亡,但他們各自下毒的分量加在一起,導致了周某的死亡。

  下列關於董某、陳某的行為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片面共犯

  B.構成共同犯罪

  C.以共同犯罪論處

  D.各自單獨構成故意殺人罪

  正確答案:D

  12、曹某1996年8月,因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1998年8月釋放。2003年6月,因酒後開車,軋死一路人,對此案應如何認識?

  A.曹某雖構成犯罪,但因為是酒後開車,可以從輕處罰

  B.曹某的行為已構成累犯,應從重處罰

  C.曹某未構成累犯,因前後兩罪並非均為故意犯罪

  D.曹某構成累犯,因後罪在前罪執行完畢5年內所犯

  正確答案:C

  13、某甲與某乙因生活上的瑣事經常發生糾紛。一日某甲一時義憤將某乙殺害,其將某乙的屍體裝入一密封包中,對某丁聲稱這是一包毒品,委託某丁帶至湖邊。某丁依言而行。後屍體被發現。下列關於某甲和某丁的行為的表述,正確的是:()

  A.某甲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某丁為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B.某甲的行為屬於犯罪既遂,某丁的行為屬於犯罪未遂

  C.某甲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某丁的行為構成包庇罪

  D.某甲和某丁構成運輸毒品罪的共犯

  正確答案:B

  14、李某(15周歲)與王某(17周歲)二人將同村的女青年小林騙到城裡後,先後對小林實施了強姦並關押起來迫使其賣淫接客,掙到錢後二人瓜分。對於李某和王某的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李某與王某構成強迫賣淫罪的共同犯罪

  B.李某不構成犯罪,王某構成強迫賣淫罪

  C.李某與王某構成強姦罪的共同犯罪,最終均應認定為構成強姦罪

  D.李某構成強姦罪,王某構成強迫賣淫罪

  正確答案:D

  15、根據我國刑法規定,下列關於首要分子的表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首要分子只能是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人

  B.首要分子只能是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

  C.首要分子都是主犯

  D.首要分子既可以是主犯,也可以不是主犯

  正確答案:D

  16、請問下列行為中,應以共同犯罪論處的是()

  A.在甲某組織的賣淫活動中,乙某被其聘請為保安,以協助其組織賣淫活動。

  B.乙某組織了一恐怖活動組織,準備實施恐怖活動,某老鄉甲某為其提供了住房和交通工具。

  C.某市鴻運建築公司和法達建材公司合謀,相互串通,並利用虛假合同,資格信證明等方式,騙取某市中學的信任,在籤定和履行學校教學樓工程的合同過程中,共騙取該校近百萬元的物資。

  D.王某明知張某崇某組織了旨在推翻國家政權的「天龍會集團」,而為其提供了大量物質幫助的行為。

  正確答案:C

  17、雲南某高山牧區為該市種牛繁育牧業有限公司所承包,公司下屬於本市農墾局,牧區內養有紐西蘭優質奶牛,價值不菲。丁教唆甲某去偷盜奶牛,甲於是獨自一人前往牧區,恰好天降暴雨,甲某假借避雨為名進入牛舍,偷牽奶牛出牛舍時被飼養員發現,飼養員大聲呵斥甲,甲頓生歹意,殺害飼養員,並將6頭紐西蘭奶牛趕至附近一山洞中暫避。甲又因天黑路滑,遂打手機給其好友牧民乙,囑咐其速來指引下山路線,牧民乙到後,二人連夜趕牛下山,來到一公路邊,牧民乙告訴甲,我們已出了高山牧區的地界啦;此時甲某又打手機給其好友卡車司機丙,囑咐其速來接應;司機丙開車來到並將奶牛運走,事後四人將奶牛出賣並平分贓款。

  問下列選項正確的有():

  A.雖然甲某的盜竊行為已經轉化為搶劫,但丁某與甲某仍在盜竊罪的範圍內成立共犯。

  B.甲某的盜竊行為已經轉化為搶劫,未犯丁某教唆之罪,對於教唆犯丁,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

  C.對乙、丙要實行有限度的刑事責任,因為乙、丙屬於事中共犯。

  D.乙只構成一般搶劫罪,對於殺害飼養員的行為不承擔責任;丁屬於事後幫助的行為,不構成搶劫罪。

  正確答案:A

  二、多項選擇題:

  1、甲、乙、丙三人向不相識的丁某要20塊錢買煙抽,遭到丁某的拒絕。甲、乙、丙三人即對丁某進行毆打,致丁某輕微傷。在三人將要離去時,甲某仍覺得不解氣,又回身持刀朝丁某腿部扎了兩刀,致丁某失血過多死亡。以下那些不正確()

  A.甲、乙、丙三人構成搶劫罪和故意傷害罪

  B.甲、乙、丙三人構成尋釁滋事罪

  C.甲、乙、丙三人構成故意傷害罪

  D.甲構成故意傷害罪,乙、丙構成尋釁滋事罪

  正確答案:A,B,C

  2、下列哪種情形不屬於教唆犯:()

  A.甲某指使乙某作偽證

  B.甲某收買某軍隊幹部進行武裝暴亂

  C.甲某教唆乙某吸食毒品

  D.甲某收買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其提供國家秘密

  正確答案:A,B,C,D

  3、請問下列情況下甲乙是否構成共犯?

  A.甲偷盜一幼兒後,向幼兒的父母打電話,索要20萬。而後,甲找到乙(女)幫助他照顧幼兒並據實相告。三天後,甲得20萬與乙平分。

  B.甲偷盜一幼兒後,找到乙(女)幫助他照顧幼兒,並據實相告,然後向幼兒的父母打電話,索要20萬。三天後,甲得20萬與乙平分。

  C.醫生甲故意給(仇人)丙開錯藥,護士乙因疏忽大意把原來應10小時服一次的藥給丙小時服一次,結果丙中毒死亡。

  D.醫生甲故意給(仇人)丙開錯藥,護士乙發現問題後請醫生甲改正,醫生甲說「丙太壞啦,他死了我負責。」護士乙沒吭聲,便按甲的處方給丙用藥,結果丙中毒死亡。

  正確答案:A,B,D

  4、下列選項所列情形,不構成共同犯罪的是:

  A.某甲指使未滿16周歲但已滿14周歲的劉某使用麻醉方法綁架某私營企業主10歲的兒子,以勒索該私營企業主的錢財

  B.事先無通謀的兩搶劫犯在搶劫過程中因單個人力量薄弱而互相配合搶劫

  C.某乙在一隱蔽處向丙開槍,乙同時也向丙開了槍,但據查,乙、丙並無通謀

  D.甲在境外購買了毒品,乙在境外購買了大量淫穢物品,都想將各自的上述物品運往境內。二人共同僱請一輛走私船將這些物品運往境內

  正確答案:A,C,D

  5、甲將頭痛粉冒充海洛因欺騙乙,讓乙出賣「海洛因」,然後二人均分所得款項。乙出賣後獲款4000元,但在未及分贓時,被公安機關查獲。關於本案,正確的說法有:

  A.甲與乙構成販賣毒品罪的共犯

  B.甲的行為構成詐騙罪

  C.乙的行為構成販賣毒品罪

  D.甲的行為屬於犯罪未遂

  正確答案:B,C

  6、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只要有人構成受賄罪,就有人構成行賄罪

  B.只要是聚眾犯罪,就有三人以上應當承擔刑事責任

  C.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屬於教唆犯

  D.只要實施的是幫助行為,就屬於從犯

  正確答案:A,B,C,D

  7、下列有關主犯、從犯、脅從犯的說法,哪些是錯誤的?

  A.脅從犯是指被脅迫、被誘騙參加犯罪的人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從犯而沒有主犯

  D.對於從犯,應當比照主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正確答案:A,D

  8、慣竊犯某甲教唆某企業保管員某乙為其提供一些信息,某甲潛入倉庫,盜得大批國家財物,銷贓後分了一小部分贓款給乙,某甲、某乙的行為性質是:

  A.某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某乙的行為構成貪汙罪

  B.兩人的行為構成盜竊共同犯罪

  C.某甲是盜竊罪主犯,某乙是盜竊罪從犯

  D.兩人的行為構成貪汙共同犯罪

  正確答案:B,C

  9、黃某(19周歲)和趙某(17周歲)合夥盜竊鄰村王某家的耕牛。黃某在門外望風,趙某進牛棚牽牛。由於趙某不小心弄出響聲,被王某發現。黃某聽到王某的嗆喝聲,不顧等趙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根緊迫趙某,趙某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後逃走。黃某逃到村頭剛好遇見巡邏的民警。民警見黃某形跡可疑即將其帶回問話,黃某如實將其和趙某合謀盜竊的情況向民警作了交代。關於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黃某的行為構成盜竊罪

  B.對黃某應當認定為自首

  C.趙某的行為構成搶劫罪

  D.對趙某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正確答案:A,B,C,D

  10、下列關於受賄罪的說法哪些是不正確的?

  A.甲系地稅局長,1993年向王某借錢3萬元。1994年王某所辦企業希望免稅,得到甲的批准,王當時就對甲說:「上次借給你的錢就不用還了,算我給你的感謝費」。但甲始終不置可否。2003年5月甲因其他罪被抓獲時,主動交待了借錢不還的事實。甲不構成受賄罪

  B.乙的妻子在鄉村小學教書,乙試圖通過關係將其妻調往縣城,就請縣公安局長胡某給教育局長黃某打招呼,果然事成。事後,乙給胡某2萬元錢,胡將其中1萬元給黃某,剩餘部分自己收下。本案中,黃某構成受賄罪、胡某構成介紹賄賂罪、乙構成行賄罪

  C.丙為貸款而給某銀行行長李某5萬元錢,希望在貸款審批時多多關照。李某收過錢,點了點頭。但事後,在行長辦公會上,由於其他領導極力反對發放此筆貸款,丙未獲取分文貸款資金。李某雖然收受他人財物,但由於沒有為他人謀取利益,所以不構成受賄罪

  D.丁系工商局長,1995年在對趙某所辦企業進行年檢時,發現該企業並不完全符合要求,就要求其補充材料。在某些主要材料難以補齊的情況下,趙某多次找到丁,希望高抬貴手。丁見趙某開辦企業也不容易,就為其辦理了年檢手續,但未向趙提出任何不法要求。2001年丁退休後欲自己開辦公司,就向趙某提出:6年前自己幫助了趙,希望趙給2萬元作為丁自己公司的啟動資金,趙推脫不過,只好給錢。丁應當構成受賄罪

  正確答案:A,B,C,D

  11、下列與犯罪故意和共犯有關的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A.甲一開始不知道現住自己家的張三是罪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殺人犯後仍然加以隱藏的,可以構成窩藏罪

  B.乙為發展公司業務而正常申請貸款100萬元。取得貸款不久,公司業務停滯,乙便將貸款轉貸牟利,不構成高利轉貸罪

  C.丙發現李四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項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借用」李四的公款50萬元購買毒品,丙屬於挪用公款罪共犯

  D.丁(非國家工作人員)一開始並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賄的事實,但在行賄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時,丁接受了王五提供的財物,丁構成受賄罪

  正確答案:A,B,D

  12、甲某將乙某(女)強姦後剛剛離去。乙某坐地哭泣時,恰逢丙某路過,問乙某為何而哭泣,乙某將剛才被強姦一事相告。丙某頓起歹念,也將乙強姦。強姦完畢,丙某還以借用為由,將乙某的手機拿走。對於此案,下列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甲某和丙某構成強姦共犯

  B.丙某具有輪軒情節

  C.丙某構成詐騙罪和強姦罪,應當實行數罪併罰

  D.丙某構成搶劫罪和強姦罪,應當數罪併罰

  正確答案:A,B,C

  13、甲與乙共謀次日共同殺丙,但次日甲因腹瀉未能前往犯罪地點,乙獨自一人殺死丙。關於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甲與乙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B.甲與乙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C.甲承擔故意殺人預備的刑事責任,乙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的刑事責任

  D.甲與乙均承擔故意殺人既遂的刑事責任

  正確答案:A,D

  14、下列幫助、教唆行為中,能獨立構成犯罪,不按共犯處理的有哪些?

  A.協助他人實施組織賣淫犯罪

  B.煽動他人顛覆國家政權

  C.有查禁犯罪活動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向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提供便利,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

  D.幫助當事人毀滅、偽造證據,情節嚴重

  正確答案:A,B,C,D

  15、下列情形中,不成立共同犯罪,對行為人分別處理的有()

  A.甲和乙看到山下沒有人,將一塊大石頭推下,結果造成在山下一片草窩裡休息的放羊小孩死亡

  B.甲要殺丙,乙悄悄將房門鎖上,致使丙無法逃脫而被殺死,甲對此並不知情

  C.甲教唆乙去盜竊,乙實施盜竊同時將被害人強姦

  D.甲乙系網友,甲向乙發信邀請乙一塊實施犯罪,乙沒有回覆

  正確答案:A,B

  16、甲某、乙某二人魚塘中的魚經常被偷,於是二人決定晚上埋伏在魚塘邊抓到小偷狠狠揍一頓。果真遇到同村人丙某前來偷魚,甲乙二人上前毆打丙,丙拿出攜帶的匕首亦與二人對打,一時三人扭打做一團。甲某頓時怒從心起,掏出偷偷帶在身上的大匕首,照丙某胸部猛刺數刀,致其心臟破裂,當即死亡。關於本案,正確的說法有()

  A.甲構成故意殺人罪,乙構成故意傷害罪

  B.乙不構成甲某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C.甲不構成故意殺人罪,所以甲、乙構成故意傷害罪的共犯

  D.甲構成故意殺人罪,所以甲、乙二人僅在故意傷害的限度內屬於共犯

  正確答案:A,B,D

  17、甲請乙為其在丙家盜竊時望風,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約定前往丙家,乙在門外望風,甲進入丙家後,見丙一人在家,便對丙實施暴力,搶劫了丙的1萬元現金。對本案應如何認定?

  A.甲乙構成搶劫罪的共犯

  B.甲乙在盜竊罪範圍內構成共犯

  C.甲與乙都成立搶劫罪

  D.甲成立搶劫罪、乙成立盜竊罪

  正確答案:B,D

  18、某日中午,某煤礦火藥工韓某到休息室吃飯,將放在長凳上的飯盒(原為裝雷管的鋁盒,該礦工人常用這種鋁盒當飯盒使用)拿到電爐上去烤。同時發現旁邊有一個雷管盒,誤認為是別人同他一樣用雷管盒裝飯,就想一起拿去烤一下。於是便問:「這是誰的?」同班一位工人於某順口回答說:「反正都是咱們夥計的,拿去一起烤吧!」韓也未打開看看,就放到了電爐上。過了10分鐘,另一火藥工張某來取放在長凳上的雷管盒,裡面裝有雷管。發現已經不在,但未仔細尋找,就匆匆去廁所了。他想,等一會再找。不久,雷管因受熱爆炸,造成重大財產損失。關於本案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於、韓、張沒有共同行為

  B.於、韓、張有共同行為

  C.構成共同犯罪

  D.不構成共同犯罪

  正確答案:B,D

  19、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

  A.甲與乙共謀共同殺丙,但屆時乙因為生病而沒有前往犯罪地點,由甲一人殺死丙

  B.甲在境外購買了毒品,乙在境外購買了大量淫穢物品,然後,二人共謀共僱一條走私船回到內地,後被海關查獲

  C.甲發現某商店失火後,便立即叫乙:「現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時機,我們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點,竊取了商品後各自回到自己家中

  D.醫生甲故意將藥量加大10倍,護士乙發現後請醫生改正,醫生說:「那個傢伙(指患者)太壞了,他死了由我負責」。乙沒有吭聲,便按甲開的處方給患者用藥,導致患者死亡

  正確答案:A,C,D

  20、慣竊犯某甲教唆某企業保管員某乙在值夜班時充當內線盜竊倉庫。某甲竊得大量國家財物,銷贓後分了一小部分贓款給某乙。下列對某甲和某乙的行為性質的表述,哪些是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

  A.某甲的行為構成盜竊罪,某乙的行為構成貪汙罪

  B.兩人的行為構成盜竊共同犯罪

  C.兩人的行為構成貪汙共同犯罪

  D.某甲是盜竊罪主犯,某乙是盜竊罪從犯

  正確答案:B,D

  21、章某(38歲)因承包酒店虧損而產生綁架勒索財物的犯意,選定攝影個體戶吳某的兒子吳迪(7歲)當綁架對象。一日,章某對王某(酒店服務員20歲)謊稱有人負債不還,要王某把債務人兒子帶來逼其還債,王某同意。章某騎摩託車將王某帶至某小學附近,將吳迪指認給王某。王某隨後將吳迪騙出交給章某,章某將其關押在酒店貯藏室,章某隨後又告知外甥女趙某自己綁架了一小孩,讓她幫自己打電話給被害人家庭勒索財物。趙某答應,按章某的安排先後三次打電話給吳迪家勒索50萬元人民幣。次日,章某要求趙某繼續向吳迪家打電話勒索,趙某拒絕。第三天凌晨,因被害人家屬報案,章某、王某、趙某先後被公安機關抓獲。本案中

  A.趙某與章某構成綁架罪共犯

  B.王某與章某構成綁架罪共犯

  C.趙某的行為成立犯罪中止

  D.王某構成非法拘禁罪

  正確答案:A,D

  22、以有無組織形式,可將共同犯罪分為哪些種類?

  A.聚眾犯罪

  B.犯罪團夥

  C.犯罪集團

  D.一般共同犯罪

  正確答案:C,D

  23、我國《刑法》中規定的共同犯罪主犯包括以下哪幾種人?

  A.在犯罪集團中起組織、領導作用的首要分子

  B.在聚眾犯罪中起組織、策劃、指揮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犯罪集團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D.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正確答案:A,B,D

  24、甲、乙共謀傷害丙,進而共同對丙實施傷害行為,導致丙身受一處重傷,但不能查明該重傷由誰的行為引起。對此,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由於證據不足,甲、乙均無罪

  B.由於證據不足,甲、乙成立故意傷害(輕傷)罪的共犯,但都不對丙的重傷負責

  C.由於證據不足,認定甲、乙成立過失致人重傷罪較為合適

  D.甲、乙成立故意傷害(重傷)罪的共犯

  正確答案:A,B,C

  25、下列哪些行為不屬於共同犯罪?

  A.張某在廣州購買了大量淫穢物品,宋某也在廣州購買了毒品,兩人共同乘坐一輛火車時被查獲

  B.張某指使13歲的孩子李某搶劫過路行人的財物3000元和手機三部

  C.張某和李某共同預謀傷害劉某,但是當時李某由於生病沒有前往犯罪地點,張某捅傷劉某

  D.張某於某日到倉庫竊取鋼材,隨後李某也去倉庫竊取鋼材

  正確答案:A,B,D

  26、甲主動勾結乙預謀搶劫鄰居丁家的財物,因甲與丁是鄰居。很熟悉,不好出面,於是叫丙同乙去搶劫,丙同意。一天夜裡,乙拿扎槍,丙拿木棍前去搶劫。到丁家後,乙用扎槍撬開門鎖,並威脅丁交出現款。丁說無錢,乙動手把丁扎傷20餘處,搶走貴重財物,然後乙、丙逃離丁家,丙不屬於哪種共同犯罪人?

  A.主犯

  B.從犯

  C.脅從犯

  D.教唆犯

  正確答案:A,C,D

  27、大同酒家副經理周某,因貪汙受黨內警告處分後,勾結姜某、張某等一批流氓分子。以姜、周為首,以大同酒家及周某的宿舍作為流氓犯罪場所,在3年時間裡,多次進行強制猥褻、侮辱、強姦婦女等犯罪活動。對於本案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確的?

  A.姜某是首要分子

  B.周某是首要分子

  C.姜某、周某為其各自的罪行負責

  D.姜、周為他們自己以及張某等人所犯的全部罪行負責

  正確答案:A,B,D

  28、教唆者與被教唆者之間具有下列哪些情況不構成共同犯罪?

  A.某甲沒有教唆他人實施犯罪的故意,但因言行不慎而起到了教唆某乙實施犯罪的作用

  B.某乙未實施某甲所教唆的犯罪,卻實施了其他的犯罪

  C.某乙實施了某甲所教唆的犯罪而未遂

  D.被教唆者未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或不具備刑事責任能力

  正確答案:A,B,D

  29、下列犯罪中,屬於必要的共同犯罪的有

  A.聚眾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罪

  B.聚眾持械劫獄罪

  C.組織越獄罪

  D.武裝暴亂罪

  正確答案:B,C,D

相關焦點

  • 司法考試(法考)客觀題和主觀題那些事!
    雖說2018年司法考試(法考)新政策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但關於司法考試(法考)客觀題和主觀題的考試已經基本確定。參加司法考試(法考)的各位同學你準備好了嗎?今天天平者法考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司法考試(法考)客觀題、主觀題。
  • 2017司法考試試題卷二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將於9月16日、17日舉行,司法考試試題9月18日上午公布,中國教育在線資格頻道在第一時間發布2017年司法考試真題。司法考試答案將於9月21日晚20時公布,同時開通「2017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參考答案異議專區」。
  • 部分犯罪共同說和行為共同說
    該說將共同犯罪成立的條件合理控制在一定範圍內,認為只有當二人以上行為人在部分犯罪的範圍內具有重合,有共同的實行行為和共同的犯罪故意,才可成立共同犯罪,並且在成立共同犯罪的前提下,還同時存在分別定罪的可能性。在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過程中,對類似的現象和刑法分則條文中各罪名之間存在的重合部分所進行的歸納與總結,基本涵蓋了目前共同犯罪中所涉及的重合問題。2.
  • 2016司法考試卷二答案及真題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將於9月24日、25日舉行,司法考試試題將於9月26日早8時公布,中國教育在線資格頻道將在第一時間發布2016年司法考試真題。  受司法部國家司法考試辦公室委託,中國普法網現予公布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試題,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
  • 慈谿刑事律師:談刑法的犯罪預備
    慈谿刑事律師陳亮: 從犯罪的形態講,刑法把犯罪分成幾個等級,其中犯罪預備是最輕量的等級.犯罪預備雖然僅僅是一種預備行為,但它已具備特定的犯罪構成.為實施犯罪製造條件,主要有以下行為:(1)為實施犯罪事先調查犯罪場所、時機和被害人行蹤;(2)準備實施犯罪的手段,例如為實施入戶盜竊而事先練習爬樓入窗技術;(3)排除實施犯罪的障礙;(4)追蹤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來或者進行其他接近被害人
  • 備戰2006年國家司法考試 刑法疑難問題解答
    而你似乎是認為管轄權是排他的,其實不是排他的,僅僅是強調了自己而已,可以出現衝突的情況  4、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甲聲稱盜竊丙的財物,邀約乙在門外望風;乙同意並按約定在丙家門外望風;但甲進人丙家後實施了搶劫行為。甲與乙是否成立共同犯罪?  答:甲、乙兩人有盜竊的共同故意,又共同施實了盜竊行為。
  • 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刑法學試題
    全國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刑法學試題湖北自考網9月18日整理課程代碼:00245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後的括號內。
  • 刑法中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共同犯罪
    羅翔老師在刑法理論卷中寫道「共同犯罪是犯罪論中最複雜的問題,因此大家要在主客觀相統一的思路上對共同犯罪理論進行整合,主要掌握部分犯罪共同說、共犯從屬說、間接正犯、片面共犯、承繼共犯和共犯的脫離等問題」。共同犯罪不僅複雜,而且是法考中的「常駐嘉賓」。
  • 司法考試刑法試題:因果關係
    客觀(不法)與主管(責任)相結合,僅有不法沒有責任,甲不構成犯罪。(C對)2. 甲、乙、丙共同故意傷害丁,丁死亡。經查明,甲、乙都使用鐵棒,丙未使用任何兇器;屍體上除了一處致命傷外,再無其它傷害;可以肯定致命傷不是丙造成的,但不能確定是甲造成還是乙造成的。關於本案,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A.
  • 2017年4月自考刑法學考試真題完整版
    選擇題部分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1.下列不屬於平等適用刑法原則的基本內容的是A.平等地保護法益 B.平等地認定犯罪C.平等地裁量刑罰 D.平等地享受特權2.刑法理論一般將刑法的解釋方法分為
  •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考點練習題及解析
    《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考點地球的內部圈層結構這一知識點是教師考試中的,今天特為大家總結了這一考點的相關知識,並結合練習題進行鞏固,希望對考生有所幫助。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是地震波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速度。地震波有橫波和縱波之分。
  • 【法考乾貨】陳永生帶你歸納刑法重點必考點綱要,精華中的精華!
    1.刑法的淵源包括:刑法典(修正案)、單行刑法、附屬刑法、變通規定;我國沒有附屬刑法 2.司法解釋不屬於刑法的淵源。 二、複習重點提示 1.常考的擴大解釋與類推解釋 2.刑法的空間效力的運用 3.罪刑法定原則與其他因素的關係 刑法乾貨:第二章、犯罪構成
  • 關於共同犯罪的定罪與量刑問題芻議
    共同犯罪是一種常見的犯罪形態,也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其複雜性不僅表現為多人共犯一罪,更表現為各個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定罪和量刑均不同於單獨犯罪,在司法實踐日益複雜的今天更值得思考。
  • 司法實務|毒品犯罪定性基本問題研究
    目前司法實踐中對於吸毒者攜帶運輸毒品如何定性的立場一直在兩罪間搖擺。應當說,認為發生了毒品的物理位置的移轉就構成「運輸」的觀點(「位移說」),與相關運輸犯罪的實務判決立場不一致。司法實踐將「攜帶假幣搭乘交通工具的」認定為持有假幣罪。同時將「攜帶槍枝駕駛車輛的」認定為非法持有槍枝罪。這說明,實務中並不持只要發生了位移就構成相應的「運輸」犯罪的觀點。
  • 楊建軍:刑法因果關係的司法證明|比較法研究202006
    在實害犯與結果犯案件中,刑法因果關係是構成要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刑事司法中能夠將某一損害結果歸因於某一行為的基礎。「行為與犯罪要件的危險發生沒有聯繫的,不因其結果而予以處罰。」「如果決定犯罪成立的損害結果或者危險結果不是由某人的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該人不得因被法律規定為犯罪行為受到處罰。」可見,刑法因果關係在刑案定罪與量刑中都居於重要地位。
  • 06司法考試大綱及新舊對照(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法  基本要求  全面準確、系統地掌握刑呈訴訟法的基本概念頭與基本理論;掌握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基本原則、基本制芳和程序規則、熟練掌握刑喇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所規定的條文內容;正確運用刑事訴訟法的規定與訴訟理論解決定踐中的問題屏具有綜合解決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等部門法中的相關問題的實際能力
  • 楊建軍:刑法因果關係的司法證明 | 比較法研究202006
    在實害犯與結果犯案件中,刑法因果關係是構成要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刑事司法中能夠將某一損害結果歸因於某一行為的基礎。「行為與犯罪要件的危險發生沒有聯繫的,不因其結果而予以處罰。」「如果決定犯罪成立的損害結果或者危險結果不是由某人的作為或者不作為造成的,該人不得因被法律規定為犯罪行為受到處罰。」可見,刑法因果關係在刑案定罪與量刑中都居於重要地位。
  • 刑法提分技巧之因果關係篇
    相信法考汪們都曾遇到過這樣的瓶頸:明明構建好了框架體系,卻一看題就懵明明聽懂了考試內容,卻一做題就錯囫圇吞棗,走馬觀花,眉毛鬍子一把抓,不知道如何把握重點從司考到法考,每一次變革都是一次升級。應對多變難懂的刑法,你需要「裝備加持」今天小編帶來了關於「因果關係」章節的法考分析,包括近十年命題分析、近五年相關試題,還有相關真題和模擬題的訓練,教你如何撥開雲霧,直擊要害!刑法上的因果關係近十年命題分析「因果關係的認定」是近幾年刑法題中每年必考、而且每年不止考一次的知識點。
  • 考前劃重點|第1天(刑法)
    每天師兄都會發布幾個重點考點,量不在多,而在精!刑法的特徵和機能 1.調整範圍的廣泛性: 刑法在保護的利益與調整的對象上, 比較廣泛。犯罪構成的共同要件1.行為侵害了刑法所保護的社會關係或利益(犯罪客體) 。2.行為在客觀上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危害行為(客觀方面) 。3.行為人達到了法定刑事責任年齡、 具有刑事責任能力(主體) 。
  • 復盤法考主觀題學習的十八天
    主動練筆寫答案是經驗貼反覆提到的備考要點,即使大腦裡有正確觀點,但主觀題更關注分析過程和語言組織,平時練習不可忽視。我也從第一道練習題開始,畫人物關係、寫罪名罪證,同時戒掉在題目上圈點批註的習慣,適應機考。每科只刷了剛剛一半的題,還是時間太短了,加上確實有不少錯誤的內容,加速了我修正方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