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爆料截圖
古有「嬴駟即位,商鞅遭殃」;今有「商馬獎牌,驚現『商殃』」。
日前有網友爆料,商洛國際馬拉松的獎牌上把歷史人物「商鞅」印成了「商殃」。針對2019年商洛國際馬拉松獎牌文字錯誤,陝西省商洛市體育局於日前發布致歉信稱,已重新製作全馬賽事獎牌並更換。
當地的道歉信解釋稱,商洛市首次舉辦國際性馬拉松賽事,經驗不足,由於在全馬項目完賽獎牌製作過程中,工作不細緻、不嚴謹,審核檢查不到位,造成錯印。
客觀說,當地的致歉不可謂不懇切,文字錯誤也不是致命錯誤。但復盤整件事,「商馬」鬧出烏龍獎牌事件仍然是一個大寫加粗的「尷尬」。當地有心,在獎牌設計中融入當地的傳統文化、歷史名人,但一個低級錯誤,卻將這般心思付諸東流,反倒招致質疑,就算是白璧微瑕也可惜。
事實上,這種貽笑大方的烏龍並不罕見。先說近的,9月11日,2019濰坊濱海半程馬拉松賽獎牌竟有兩處錯誤,「濰坊」錯寫成「灘坊 」,「9th」錯寫為「gth」。再說遠的,2018池州馬拉松獎牌,「馳騁」被寫成「馳聘」;2018合肥馬拉松親子跑項目獎牌,「徽商」變「微商」;2018蒙自馬拉松獎牌,「FINISHER」少印了一個字母,變成了「FINSHER」;2017橫店馬拉松獎牌,「Marathon」被寫成「Marahton」;2016貴陽馬拉松獎牌,同樣「FINISHER」少印了一個字母「I」……
馬拉松獎牌頻現烏龍,一個比一個尷尬。也有一些解嘲說法:有人說,在國內馬拉松火爆的當下,一年數千場賽事,按照比例來說,出現個別烏龍獎牌事件亦屬正常;還有人認為,不完美也是一種美,錯版獎牌也值得收藏。類似解嘲純屬無奈,且有狡辯之嫌。如何避免這種低級烏龍現象重演,才是值得討論的議題。
烏龍獎牌是國內馬拉松賽事井噴增長、粗放運營的一個註腳。近年來,馬拉松遍地開花,大小城市都在舉辦各種名目的馬拉松,以提高城市知名度。但數量井噴的同時,賽事質量並未提升,「替跑」「抄近道」「補給被搶」等亂象頻出。
「宣傳賽事紅紅火火、組織賽事馬馬虎虎」,成了不少馬拉松的特點。這其中自然有「經驗不足」的客觀原因,但根本上,是在對待細節的態度不夠認真、細緻。審核細節的工作或許不太顯眼、難出彩,但卻是成敗的關鍵。尤其是,在各地馬拉松賽事越來越同質的背景下,細節是否到位,成為評價賽事的重要指標。
粗放發展的馬拉松賽事也引起了主管部門的關注。繼2017年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馬拉松賽事監督管理的意見》後,去年國家體育總局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體育賽事活動監督管理的意見》《關於進一步規範體育賽場行為的若干意見》等文件,旨在確保體育賽事活動持續健康發展,但具體落實是關鍵。
無論是提升城市形象還是提高吸金能力,都需要一場專業化、規範化、精細化的賽事。期待政府部門和運營公司進一步提升互信和默契程度,在賽事細節上下足功夫,「跑」出馬拉松的口碑,至少要避免烏龍獎牌之類的鬧劇。
□陳廣江(職員)
編輯 孟然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