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辭世——一個悲劇性傳說的結束

2021-01-2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英國物理學家霍金於2018年03月14日辭世,結束了他苦難的一生,也將一個悲劇性的傳奇劃上了句號。人們對他的辭世倍感惋惜,而這於他本人卻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nbsp&nbsp&nbsp&nbsp霍金是牛津大學的高材生,在1979年他37歲時成為劍橋大學盧卡斯講席數學教授(1979-2009)。盧卡斯講席,那可是一個牛頓和狄拉克曾坐過的位置。霍金的偉大成就包括和彭羅斯(Roger Penrose)一起證明了引力奇點定理,其第二項成就是引入了黑洞霍金輻射的概念,即黑洞可以向外輻射各種粒子。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霍金

&nbsp&nbsp&nbsp&nbsp霍金是個悲劇性的人物。他二十多歲時罹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而後逐漸失去了行動能力。他1984年訪問中國科技大學,當時作為大三的學生我有幸在水上報告廳聽了他的報告。那個時候,他已經必須坐在輪椅上,也幾乎發不出聲音來。他的英國學生將耳朵貼在他的嘴上,轉述他的話,然後再由我們學校的天體物理專家翻譯成漢語。報告的內容我已不記得,但是霍金瘦弱身軀和行動之艱難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個時候他的第一任妻子簡還是陪同他到了合肥的。

&nbsp&nbsp&nbsp&nbsp再關注到霍金的消息,是上世紀90年代末,在德國報紙上見到他的消息,大意是第二任妻子有虐待他的嫌疑,還驚動了警方。霍金和第一任妻子在結婚三十年後於1995年離婚,當年簡明知霍金患病依然和他結婚,成就了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有許多相關的書籍)。簡離婚後說過一句非常傷感的話,「我以為是兩年, 可是我們在一起度過了多少個兩年啊。」霍金後來的身體狀態確實也難為作為他妻子的女人。

&nbsp&nbsp&nbsp&nbsp霍金的書籍中,有著名的a brief history of time, 《果殼中的宇宙》和《大設計》。 多年前,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就在全球賣出去了二千多萬本,我想大部分人是衝著宇宙(黑洞)-劍橋大學盧卡斯講席教授-殘疾人的組合傳奇去的,而未必是關注霍金要討論的科學問題。 實際上, history 並不是中文「歷史」的意思,這本書只是要聊聊時間的概念及其在物理學尤其是相對論和宇宙學中的意義。它不是一本「時間簡史」, 學者們也不必因此望文生義費心談論時間的歷史是什麼。

&nbsp&nbsp&nbsp&nbsp霍金關於奇點定理的證明是和彭羅斯(比霍金大11歲)一起合作的結果。與備受疾病折磨的霍金相反,彭羅斯把自己修煉成了頂級的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學術成果廣泛、卓著,而且著作等身。彭羅斯的成果中,我能理解的只是最淺顯的彭羅斯鋪排(1974年),這為1984年準晶概念的出現和接受奠定了數學基礎。在彭羅斯的眾多著作中,我最推崇的是他的《走向實在之路》(the road to reality), 那真是一本集數學、物理與哲學思考之大成的著作,是當代每個物理學家都應該閱讀的書。

&nbsp&nbsp&nbsp&nbsp我們也許可以假設,如果老天不是這麼殘忍,偉大的霍金也會有許多超出我們理解能力的科學成果。然而現實不容這樣溫情的假設,病痛一直折磨著這位偉大的天才。如今,這位偉大的天才走完了他傳奇的一生,願他在天堂裡除了擁有天才的頭腦以外,還擁有常人一般的健康體魄。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作者:曹則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光明日報科普專家委員會專家)

&nbsp&nbsp&nbsp&nbsp圖文編輯:金赫

&nbsp&nbsp&nbsp&nbsp出品:科普中國

&nbsp&nbsp&nbsp&nbsp

相關焦點

  • 霍金辭世,留給人類四條警告
    在BBC年度裡斯講座上,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稱,科技的進步可能導致世界滅亡。霍金稱:「儘管地球在特定年份發生災難的機率很低,但是它會隨著時間逐漸增高,並且在下一個千年或者萬年之內成為必然。到那時我們應當已經進入到太空,並且到達其它星球,因此地球上的災難並不意味著人類的終結。」霍金在講座上對可能導致地球滅亡的可怕場景進行了預測。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另外兩本分別是袁珂的《中國神話傳說》、丁山的《古代神話與民族》)除此以外,矛盾對很多人了解甚少的北歐神話也頗感興趣,為此,他潛心研究相關的重要文獻書籍,從而梳理出北歐神話的總體脈絡,並深入淺出地寫就了一本通俗易懂的普及讀物——《北歐神話》。所謂北歐神話是指古代斯堪的維納亞人,或北歐人的原始信仰及自然觀察,而英雄傳說也包含在內。
  • 「天空」:告訴你另一個霍金的故事
    昨天,人類世界永遠失去了一個有趣的天才。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先生在英國辭世,享年76歲。我是一個樂觀的、浪漫的,並且頑固不化的人。(霍金自我評價)[人物軼事丨告訴你另一個霍金的故事]: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人如果什麼夢想都沒有,就等於死亡。(霍金自我評價)霍金冰桶挑戰:2014年,72歲的霍金接受「冰桶挑戰」,子女代其冰水澆頭。
  • 霍金家人發表聲明: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
    霍金家人發表聲明,稱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據英國《衛報》報導,霍金的突然去世已經得到其子女的證實,霍金教授今天凌晨在劍橋的家中平靜地過世。霍金的孩子的聲明中寫道,「他的勇氣、堅持以及他的傑出及幽默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聲明中寫道,「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 霍金家人發聲明:感謝每一位在身邊支持他的人
    以下為代表霍金的發言人聲明全文:我們遺憾的宣布,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已經辭世,享年76歲。霍金教授今晨在位於劍橋的家中平靜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家人希望外界能夠給予他們時間和隱私來悼念霍金教授的離開,但是他們想要感謝每一位在霍金教授的一生中,一直以來站在他身邊並且支持他的人。他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發出了如下聲明:「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
  •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世間再無霍金 時間永留簡史
    央廣網北京3月14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霍金——這位在教科書中反覆出現、極具傳奇色彩的偉大科學家於當地時間14日凌晨平靜離世,享年76歲。  霍金的子女隨後發表了如下聲明:「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
  • 霍金逝世:一個偉大的靈魂去了天堂,他曾擔憂人類未來的方向!
    霍金教授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他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一個卓越的人,他的工作成功將會在未來許多年繼續存在下去。他曾經說過: 『如果不能為你所愛的人提供一個家,宇宙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我們將會永遠懷念他。」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生於伽利略(1564月02月15日-1642年01月08日)忌日,死於愛因斯坦誕辰(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
  • 霍金辭世 外媒:現代宇宙學最明亮的一顆星
    認真地踏上職業之路以後,霍金宣布:「我的目標很簡單。對宇宙有一個完整的理解,宇宙為何如此,宇宙究竟為何存在。」 20世紀60年代,霍金開始使用拐杖,但是長期以來拒絕使用輪椅。最終屈服以後,他因在劍橋的大街上瘋狂駕駛輪椅而「臭名昭著」,他還會故意碾過學生的腳趾,並不時在大學的派對舞會上橫衝直撞。
  • 無法說話的霍金,是如何與世界對話、交談的呢?
    他生於伽利略的忌日逝於愛因斯坦的誕辰兩個星期前,擁有著本世紀最偉大的頭腦之一的霍金先生辭世,前往他摯愛的瀚海星空,朋友圈也一時掀起了緬懷的浪潮。而此時,距離霍金被診斷出患有漸凍症,已經過去了55年。為了拼寫單詞,霍金需要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進行操作:先通過眼神選定字母所在的區域,再以同樣的方式選出字母的顏色,最後挑挑眉毛表示確認。比如拼寫字母「G」,霍金得先向對方示意右上角的區域,再看向左上角的綠色,最後挑眉確認。嗯......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眉目傳情」?
  • 謝謝你,霍金教授
    一代科學巨匠史蒂芬·威廉·霍金辭世,享年76歲。不久之後,霍金的家人們也確認了這個消息。簡後來參加了一個教會的合唱團。在那裡,她遇到了一個英俊瀟灑的管風琴演奏家。但霍金不願提出控訴,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在2006年,64歲的霍金與伊萊恩辦理了離婚手續,結束了他們11年的夫妻生活。
  • 科學家霍金將"長眠"於倫敦西敏寺 與牛頓達爾文為鄰
    科學家和物理學家霍金的家人20日宣布,霍金的葬禮將於3月31日在劍橋大學的教堂舉行。霍金的骨灰今年稍後將安放在倫敦西敏寺中,與牛頓及達爾文為鄰。報導稱,霍金的葬禮將於劍橋大學的大聖瑪麗教堂舉行。大聖瑪麗教堂位於劍橋大學的岡維爾與凱斯學院附近,霍金50多來就是在這個學院致力解開宇宙之謎。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西敏寺教堂牧師霍爾(John Hall)說:「霍金教授的骨灰完全適合安放在教堂內,和其他傑出的科學家為鄰。」
  • 回顧霍金一生:狹窄的輪椅束縛不住我的靈魂
    上帝想要過上舒適的居家生活,所以他帶走了坎普拉德上帝想要時尚,所以他帶走了紀梵希上帝想要學物理了,所以他帶走了霍金2018年是群星隕落的一年,先是宜家創始人坎普拉德老先生去世,接著是時尚大師紀梵希去世,如今傳奇物理學家霍金也辭世了
  • 為什麼牛頓、愛因斯坦和霍金之後,楊振寧就是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比如,牛頓、愛因斯坦、霍金和楊振寧這幾位,前三位都已先後辭世,而最後一位則堪稱當世最偉大的科學家。 怎麼說呢?愛因斯坦的成就的確舉世矚目,但他依然無法和艾薩克·牛頓相比。愛因斯坦雖然專注於物理領域,創立了狹義相對論、建立了廣義相對論、通過光子假設解釋了光電效應、利用質能方程E=mc 闡明能量守恆和物質不滅定律的實質、以及對宇宙常數進行的有關研究對後世影響深遠。
  • 偉大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 享年76歲
    據悉,他的家人已經確認,霍金教授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深愛的父親已於今日辭世,我們為此感到極度傷心
  • 全球年齡最大的太空人辭世 -全球,年齡最大,太空人,辭世 ——快...
    12月8日,美國首位繞地球飛行的太空人John Glenn(約翰.格倫)辭世,享年95歲。1962年,John Glenn乘坐「友誼7號」飛船進入地球軌道,成為繞地球飛行的第一名美國人。
  • 一個數學物理學家眼中的霍金
    當霍金在劍橋進行第二年的研究時,我(在倫敦大學的伯克貝克學院)已經建立了一個關於關聯性的數學定理。這個定理表明,基於幾個合理的假設(通過使用當時大部分物理學家並不熟悉的整體/拓撲技術),一顆坍縮中的、質量過大的恆星最後會在時空中形成一個奇點——一個密度和時空曲率都被預期會變得無窮大的地方——為我們提供了現在稱之為「黑洞」的物體的一個圖像。
  • 霍金曾反對的天眼計劃,到底有什麼恐怖的隱情?
    物理學家霍金已經辭世了,享壽76歲。這對於生前曾數十載遭受疾病困擾的他來說,這未嘗不是一種解脫。然而,作為一個有著我們常人無法企及的思想高度的霍金,他所思考的問題,一直都是一些關於人類未來、關於人類何去何從、關於宇宙這個神秘究竟的一系列問題。
  • 霍金如何改變人類宇宙觀
    2018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史蒂芬·霍金家在英國劍橋的家中安靜辭世,享年76歲。許多人懷念霍金,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文化力量,這位傑出的思想家撰寫了《時間簡史》,在電影《星際迷航:下一代》、《辛普森一家》和《生活大爆炸》中都有本色出演,是超過15部紀錄片和傳記的主角,出版了十餘本熱門書籍,其中還有一套和女兒露西共同撰寫的童書《喬治的宇宙秘密鑰匙》。
  • STEPHEN HAWKING 霍金:一個巨大的科學磁場(圖)
    在兩位科學家演講結束後,震撼人心的一刻終於到來了。 全場6300多名聽眾――絕大多數是高等院校的學生――不自覺地起立,所有的目光在針落有聲的靜默中,注視著霍金的輪椅被徐徐推上主席臺。 突然間,爆發出浪濤般的歡呼聲,席捲了整個禮堂。
  • 霍金輪椅上的八大「黑科技」
    圖:@視覺中國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霍金的辭世,令世人感覺惋惜。一時之間,圍繞在他身邊的各種話題,都成為熱點。有人說,霍金的輪椅才是當今科技的巔峰,在這部「全世界最貴的輪椅」裡,究竟隱藏了哪些黑科技?不妨讓我們逐一細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