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演員因病離世的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其原因是因為一個疾病——結腸癌。一說到「癌」,很多人會立馬想到肺癌、胃癌、肝癌、宮頸癌、乳腺癌……那有人就會疑惑,哪些因素會誘髮結腸癌呢?
1、基因突變
癌其實源於人體內正常細胞的惡性分化。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大部分腸癌都是非遺傳性的「散發性腸癌」。散發性結腸癌是一個多基因突變累積作用的結果,主要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錯配修復基因的缺失。
基因一旦突變,會改變癌細胞的特定基因,這一變化可以改變基因表達。隨著這些變化的積累,細胞逐漸變得異常,最終會產生癌變。和結腸癌有關的突變基因有APC基因、TP53基因和K-RAS基因等。
2、年齡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結腸癌好發於40歲以上的人群。一般年齡越大,結腸癌的發病率越高。
因為年齡越大的人,接觸到的致癌物質會越多,而免疫力卻在下降,人體的某處(包括結腸)就可能從癌前病變逐漸進展到癌,由早期進展到晚期。
3、腸息肉
大多數的結直腸癌都是由結直腸息肉演變而來的,如果檢查發現了結直腸息肉,那麼就需要儘早進行處理,避免誘發組織發生癌變。
4、高脂高蛋白飲食
此前,德國進行過一項交叉驗證的實驗,有效驗證發現高脂高蛋白飲食導致腸道菌群的改變,從而增加大腸癌發病風險。
正常情況下,菌群結構相對穩定,但在高脂高蛋白飲食刺激下,會導致菌群結構變化,腸道內菌群種類和比例改變導致結直腸癌發病率變化。
雖然脂肪和蛋白質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成分,但我們要合理補充。
5、低纖維飲食
膳食纖維大都來自蔬菜水果,它可與致癌物質結合,吸附膽酸及有害物質。另外,膳食纖維不溶於水,具有吸水性,可以促進大腸蠕動,使吸附的致癌物快速排出,減少大腸癌發生。
而很多人都是無肉不歡、偏食不吃蔬菜水果的,膳食纖維攝入過少,不僅容易便秘,腸癌發生機率也會增加。
6、吸菸、喝酒
腸道腺瘤在不良因素刺激下容易惡變,這不良因素就包括吸菸、喝酒。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死於結腸直腸癌的病例中有12%是由吸菸造成的。長期持續吸菸與結腸直腸癌死亡率增高密切相關。酒精攝入與結直腸癌危險性之間,呈一定的正相關,其原因可能是酒精對甲基代謝有不良影響。
7、慢性腸炎病
與結腸癌有關的慢性腸炎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我們知道,癌症是一個長期的慢性的致病過程,而潰瘍性結腸炎病程長且易復發的自身特徵則的確存在著一定的致癌可能。不過,這也僅僅是一種可能性,這個過程並非絕對會發生。因為如果潰瘍性腸炎通過科學的治療,也是可以徹底康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