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創新之作!太陽能、雙體、兩棲 「三體合一」

2021-01-08 騰訊網

在遊艇設計領域,設計師一直在尋求突破。例如,太陽能雙體船、水陸兩棲車/船已不是什麼新奇的想法,但是當義大利設計師Pierpaolo lazzarini提出他們的概念時,可能會使人有些許驚訝!

新年伊始,義大利設計師Pierpaolo lazzarini又發布了一款創新設計,稱之為「 pagurus」或「 crabmaran」。使用太陽能在水上和陸地上行駛,正是這種雙體雙重功能使它能夠脫穎而出。

它在沙灘或水中的速度都非常快。誠然,目前這只是一個概念,不過Lazzarini 設計工作室的Pierpaolo Lazzarini說,只要有足夠的錢,任何人都可以建造它。

在所有偶爾沉迷於未來派渲染的所有設計師中,Pierpaolo Lazzarini也許是最勇敢最大膽的設計師之一。他從當前趨勢和未來主義思想中汲取靈感,以創造出在性能或功能方面均優於現代同類產品的船艇。

他的設計幾乎讓所有難以置信,但他堅持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錢和耐心,這些設計是可以變為現實。

「Pagurus」是一艘25米(82英尺)的太陽能混合動力兩棲雙體船,設計師將起居空間分在兩個側面船體裡,它們通過鋼結構加固的橋塔甲板站相互連接。每側鋼製船體可配置2至3間臥室、一間廚房和一間衛生間,最多可容納8名乘客和4名機組人員。

橋塔甲板站即中心區域既是駕駛室,也是正式的用餐區。這裡的部分地板實際上是一個平臺/起重機,可以通過一個與4臺電動絞車相連的聯合起重機平臺裝載不同的車輛或附屬艇。它可以降低到水面上,這個空間也可以作為附屬艇艇庫,在那裡船主可以保留至少兩輛電動皮卡Cybertrucks,一艘附屬艇,或其他類型的車輛,用於陸地或水域勘探。

後甲板艇庫可容納兩臺水上摩託艇

「Pagurus」由鋼和碳纖維製成,推進系統採用雙艉驅動螺旋槳,加上兩臺890hp柴油發動機,在水上的最大速度將達到24節,巡航速度18節,純電動模式下在水中的最高速度僅為6節。

這艘雙體船總共配有6臺發動機,2臺用於水上推進和4臺用於陸地推進,總動力為3540馬力。在遊艇的沉浸部分中,每側船體都設計了一個凹槽,兩邊各有兩個圓柱鋼體,每個鋼體都帶有螺旋狀的螺旋法蘭,就像螺釘的螺紋一樣。

在水摩擦力的作用下,螺旋鋼體在航行時產生的能量可為船上的電池充電。每個鋼體都與一個獨立的發動機互連,發動機與變速箱相連,能夠在水中產生運動(5節),同時產生能量。

當「pagurus」號到達岸邊時,旋轉的鋼體會降低到地面,將雙體船轉變成一種能夠在沙地或泥地上行駛的兩棲車輛。它由四臺440馬力的洋馬發動機提供動力,用於陸地運動,「pagurus」號可以達到35公裡/小時(21.7英裡/小時)的最高速度和20公裡/小時(12.4英裡/小時)巡航速度。這並不是非常快,但它絕對比其他類型的兩棲船隻快好幾倍。電力驅動在陸地上的最大速度是15公裡/小時(9.3英裡/小時)。

儘管這是一艘混合動力船,但渲染圖清楚地表明它被太陽能電池板覆蓋,但Lazzarini 在這方面沒有具體說明。該項目也沒有考慮到旋轉鋼體會對它們所接觸的任何環境造成的損害(或者只適用於沙灘或淺灘),這肯定會抵消混合動力的好處。

項目信息:

名稱:pagurus / crabmaran

設計師:pierpaolo lazzarini

材料:69%鍛鋼 31%乾式碳纖維

發動機數量:6 -總功率3540馬力

發動機水下模式:2臺卡特彼勒柴油發動機(每臺890馬力)

發動機地形模式:4x 洋馬柴油發動機(每臺440馬力)

混合動力:Transfluid 傳動

船長:25米(82英尺)

型寬:9.2米(30英尺)

船高:5.2米(16.5英尺)

吃水/浸水:1600mm ~ 1800mm(螺絲擰出)

排水量:52000 kg (114.688 lb)

總重:52999kg

巡航速度(水上):18節

最大航速(水上):25節

巡航速度(地形):20公裡/小時

最大速度(地形):35公裡/小時

電動運動最大速度(水):6節

電動運動最大速度(地形):15公裡/小時

燃料:柴油

油箱容量:8000升

淡水容量:1000升

.................喜歡,就給我一個「在看」..............

相關焦點

  • 研究成果介紹:三體問題的具體解法
    最新研究:科學家破解了牛頓難以捉摸的三體問題中我們介紹了科學家基於過去兩個世紀的發現,認為不穩定的三體系統最終將驅除三者之一,並在其餘雙體之間形成穩定的二元關係許多人很感興趣,為此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三體問題的具體解法。只能選取其精華的片段予以直接而基本的介紹,未作也不可能作具體的解釋,只是供感興趣而又具有相當基礎的讀者參考。如還進一步感興趣,可直接參考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論文原文:Nature 576, pp406–410 (2019)。
  • 美軍雙體艦試航問題多,船艏曾被風浪拍碎,前代已被中國飛彈擊毀
    圖片:疑似建造中的國產雙體運輸艦。先鋒級運輸艦的發展要追溯到2001年開始美國多次向澳大利亞租借高速雙體運輸艦。美國海軍先後向澳大利亞租借英凱特(Incat)造船公司建造HSV-X1「合資企業」號、TSV-1X「矛」號、HSV-2「褐雨燕」號三艘民用雙體運輸船,美國海軍陸戰隊也向澳大利亞奧斯塔(Austal)造船廠租借了「西太平洋快車」號高速雙體運輸船,並參與了本世紀初的大量軍事運輸行動。
  • 什麼是三體船、三體船優缺點
    三體船由來三體船是以軍事應用為目的而發展的一種新船型,起步迄今不過20年。 與單體船相比,三體設計具有更快的航速、更低的燃料消耗、更好的適航穩定性和更出色的操縱性,戰場生存能力更為出色。三體船的平穩性比小水線面雙體船型還要好得多,其寬大的甲板面積,更有利於艦載機的起降。中間的主船體內可放置重要設備和彈藥,兩側的副船體可以起到對主船體的保護作用,在遭到敵方水下武器攻擊時可使中間的主船體免受損傷,大大提高了艦船的生存能力。船體設計採用內傾斜邊和雷達吸波材料,具有較小的雷達反射面積,船的外側船體也有助於減弱推進器在水下發出的較大聲響。
  • 12艘2020年最激進的超級遊艇概念|直升機|雙體|風帆|帆船_網易訂閱
    這款蘭博基尼63由兩臺MAN v12 -2000發動機驅動,在2021年下水時其最高時速超過60節,將成為Tecnomar系列中最快的船型。  11  28米 Dynamiq GTM 90 設計者:Dynamiq
  • 海星正式進入帆船市場,發布首款雙體帆船Seaview 56
    近日,一直專注於中大型豪華遊艇的海星遊艇,發布了旗下首款雙體帆船海星Seaview 56,標誌著海星遊艇集團正式進入帆船市場。據了解,首艘Seaview 56將在2021年下半年交付船東。
  • Silent Yachts為新款太陽能雙體遊艇選用大眾MEB平臺
    外媒報導稱,大眾汽車集團剛剛與奧地利造船廠 Silent Yachts 達成了合作,並分享了基於大眾 MEB 電動化平臺的太陽能電動遊艇的設計渲染圖。 此前,Silent Yachts 的太陽能雙體船已經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該公司宣稱新型號會沿用自家的光伏系統,用於為電池充電、以及為艇上的電子設備和電動推進系統提供動力。
  • 雙體航母時代來臨?中船重工試驗船成功合體!可載160架殲20
    另外,雙體航母穩定性更高,橫搖周期更長,這也是對海上起降飛機十分有利的條件。所以,既然好處如此之多,為什麼世界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出現過雙體航母,即使是大型雙體戰艦也很少見,只有試驗性的雙體快艇或快船呢?這就是在於雙體船或多體船也有其固有的缺點。其最大的缺點是雙體結構比較適合中小型船舶,一旦達到萬噸級以上,各種不利因素就會增多。
  • 雙體地效穿浪船
    如澳大利亞設計建造的新型高性能靠排水航行的雙體穿浪船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在靜水中的航速可以達到甚至是超過50節。但是,由於穿浪船仍然屬於排水型船舶,所以吃水的那部分船體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海水的摩擦阻力,特別是興波阻力的消極作用,導致航速很難再有所提高。那麼,能否利用航空技術來大幅度提高穿浪船的航速以挖掘這一優秀船型的巨大潛力呢?
  • 我說三體 01-06 13:35
    三體,不可不看,不能不懂紅塵的正常人,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三體,這個三體就是,第一個是肉體,第二個是靈體,第三個是光體。肉體人們稱之為生命。生命,有生、老、病、死之說,即是成、壞、住、空。所謂的修行,其實就是一念無我,看破紅塵之幻境,意識從肉體,轉到靈體。靈體為宿命,知道累世輪迴,知道人生為假、如夢。愛恨情仇、貪嗔痴慢疑都是困住意識的魔陣、詛咒,只有靈魂再次看破、放下,才能煙消雲散,夢幻泡影破滅,這時才能明心見性,天人合一,回歸於光體,即天命,天道,自性,本心,正心,德性,道心。這就是正常人的三體,肉體代表著物質的世界,靈體代表著精神世界,光體代表著本源、天道。
  • 《三體》作者劉慈欣受邀擔任IDG資本首席暢想官
    這是IDG資本首次跨界到科幻領域,未來雙方將展開一系列腦洞大開的合作。劉慈欣以富有想像力、具有人文內涵的科幻作品為人所熟知,曾連續12次獲中國科幻文學創作最高獎「銀河獎」,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他的《三體》被公認為中國科幻文學裡程碑之作。2015年,《三體》在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中獲最佳長篇小說獎,系亞洲地區首次獲獎,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
  • 圖集:水陸兩棲飛機的前世今生和關鍵技術
    AG600黃領才總師在中國最硬核的航空學術期刊《航空學報》2019年大飛機專刊上發表了論文:小編特意從該論文中摘錄綜述出本文,從傳統布局和現代創新布局兩個方面,來了解水陸兩棲飛機的設計特點和技術特徵、水動力特性和氣動特性等關鍵技術、產業應用領域及前景,與各位航空愛好者和從業者分享。
  • 《星際穿越》=《三體》? 別開國際玩笑了
    《星際穿越》繼承了導演諾蘭在諸多前作(《記憶迷宮》、《黑暗騎士》、《盜夢空間》等)中堅持的傳統:現實主義美學、精巧複雜的劇作結構、飽滿糾結的人物刻畫,及拒絕3D、CG的純手工視覺奇觀。影片講述了人類瀕臨滅亡之際,一隊太空人為拯救人類,踏上一段穿越時空邊境的星際之旅,最終以一種近乎「機械降神式」的方案解決困境,重建家園。
  • 海星推出第一艘Seaview 56雙體帆船
    今年以來,海星遊艇(Heysea Yachts)已經交付了多艘超級遊艇,目前該公司正在擴大業務範圍,推出了首款雙體帆船。海星遊艇旗下最新打造的——Seaview 56雙體帆船,長17.6米(58英尺),已在10月15-18日舉辦的深圳灣遊艇會SMC國際遊艇展上正式推出。海星遊艇的一位發言人告訴IBI:「目前,我們仍在打造這艘雙體帆船的模具,一旦模具完成,我們將開始船體的生產。」
  • 創新、引領、示範――楚雄州科技工作開創新局面
    創新、引領、示範――楚雄州科技工作開創新局面2014-10-25 11:51:12 來源:每日科技網   2014年,楚雄州科技工作緊緊圍繞「翻兩番、增三倍、促跨越、奔小康」和富民強州宏偉目標2013年11月26日,州委、州人民政府隆重召開全州科技創新大會,頒布了《中共楚雄州委 楚雄州人民政府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楚雄建設的決定》,明確了科技工作的目標任務,提出了實施八大科技創新工程,強調從組織領導、科技投入、隊伍建設、體制改革、環境營造等五個方面提供保障,大會還重獎了3名「感動彝州科技人物」,每人獎勵6萬元,表彰了25個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和50名科技工作先進個人,從2012年以來州級科技投入連續三年增長
  • 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也很精彩
    《三體》這部小說堪稱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他還將劉慈欣這個已經處於科幻小說作家巔峰的領域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雖然《流浪地球》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成績和好評,但《三體》的消息並不多。究其原因,是小說體系龐大,內容複雜,中國人十分重視。
  • 關於《三體》電影,最近又有了新的說法
    他說:「遊戲幹砸了,開一個會傷心痛哭一下,3到5個星期就恢復了。一部電影拍砸了,1個多月罵聲就消失了。如果把《三體》這樣的IP幹砸了,拿出一堆做的很爛的東西,這個可能要背負一輩子的罵名。」就在2020年12月25日晚,遊族網絡董事長暨總經理林奇離奇死亡,據傳與《三體》有關。
  • 《三體》影視化之殤:大劉10萬賣版權,爛尾11年,而今外來和尚要翻拍
    此外,2DB組合當年的「魔改」行徑也讓中國《三體》粉擔心。當年《權遊》拍攝速度遠超過原著《冰與火之歌》的寫作速度,2DB在後幾季原創了大量劇情,其中不少讓《冰與火之歌》原著迷和權遊的粉絲大為不滿。此外,《三體2:黑暗森林》英文版此前因為嚴格審查,劇情被大量修改。
  •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
    《三體》,那些腦洞大開的事,你知道多少?對於《三體》的三部曲的三本書,相信對於很多喜歡科學,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們來說,一定不陌生,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科幻借最具權威的雨果獎和星雲獎,由此可見,著作的實力是多麼地雄厚,但是如果自己去親自閱讀之後,你會發現,《三體》的三部曲除了是一部文學作品之外,同時也是一部科幻大片,閱讀的本身就仿佛置身於看科技大片的環境中。
  • 2020開年紅 太陽能電池技術大發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技術的進步,太陽能電池在轉換效率和生產技術傷均有突破,前不久王勃華在中國光伏行業2019年回顧與2020年展望中提到我國光伏企業在PERC、TOPCon、異質結、IBC等高效晶矽電池生產技術、薄膜電池技術研發上先後取得突破,並不斷刷新世界記錄。2019年我國太陽能電池記錄上榜17次,並仍有4個記錄保持。
  • 解讀三體之:《三體》的寫作技巧賞析(四)
    有某些外國媒體把《三體》的成功歸結於翻譯的出色——然而小編覺得,翻譯能力再好,沒有小說自身的文學性,也不可能成就一部完美的譯作。所以,接下來的幾期時間裡,小編將與大家一起探討《三體》的寫作技巧,小編不是「大V磚家」,以下文字完全出於個人的理解,不足之處,敬請海涵,歡迎關注小編,多多提出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