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2個月的「新冠」影響,各地封鎖給農產品帶來了巨大的影響,特別是水產品領域,各地都有大規模的魚類壓塘,少則幾萬噸,多則幾十萬噸,養殖戶到處尋找銷路,疲於奔命。這次廣東地區的脆肉羅非魚就大面積滯銷,還有中山地區的生魚也出現6千多萬斤賣不動。
還有前幾天說的湖北地區的鮰魚也出現了大批量的壓塘,如今價格預測還會持續下滑,情況不容樂觀。養殖戶都希望接下去市場逐漸恢復秩序能夠帶動消費,緩解壓塘壓力,並且有利帶動價格上漲。
鮰魚學名長吻鮠,也稱江團,肥沱,肥王魚,淮王魚,是我國長江流域所產的一種常見食用魚。鮰魚在餐飲界流傳著一句「不食江團,不知魚味」,說明鮰魚在餐飲界屬於高級珍餚,有著口感爽滑。刺少肉多的完美口感。在古代記載《異魚圖贊箋》如此稱讚:「洄魚,河豚藥人,時魚多骨,兼此二美而無兩毒,粉紅雪白洄美堪錄,西施乳溢,水羊胛熟。」這是對鮰魚美味的超高讚譽了。
而對於這鮰魚,讓人難以想像的是湖北人只養殖鮰魚,本地人卻不吃鮰魚。這是一位湖北朋友告訴筆者的,當時一聽到這個奇怪現象,真讓人費解,但這可能就是當地的一種生活習慣吧,具體筆者也沒有過多去考究為何。
鮰魚在市場上一直是一種中高等食用魚類,其行情在春節之前都不錯,2019年年初鮰魚行情持續上漲,直到年底價格都還不錯。可是在這次「新冠」爆發之後,不僅是湖北地區的鮰魚行情暴跌,全國都是走下坡路。如今全國鮰魚的收購價跌破了10元,最低的地區收購價僅有6元,最高也不過9元。如今「新冠」影響逐漸退去,可這鮰魚行情依舊低迷,預測接下去價格還會持續下滑。
目前僅湖北地區就有2千萬斤的鮰魚壓塘,隨著市場秩序逐漸恢復,這一波大批量的鮰魚集中一起上市,必定會引起收購商壓價收購,價格自然還會繼續下滑,恐怕在4月中上旬,多地的鮰魚價格可能會跌破6元,另外加上現在餐飲業恢復緩慢,壓塘的鮰魚要立刻快速走量恐怕也是個大問題。
除了這些,筆者還了解到,春季是鮰魚患病的高發期。其中暴死病最常見,一旦發生病害,壓塘的鮰魚太過於集中,可能會出現群體大規模患病,這可能會給養殖戶帶來非常大的損失。於是此時養殖戶不得不接受低價抓急賣不出,就怕病害發生造成更大損失,情況非常不樂觀。
筆者了解到目前鮰魚消費市場價格卻很高,以全國各地均價來看,鮰魚價格達到了20元,比一般金鯧魚、鱸魚都要貴,感覺都吃不起了。為啥現在養殖戶賣不上好價錢呢?你們喜歡吃鮰魚嗎?你們當地鮰魚多少錢一斤?歡迎各位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