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科普丨學打鼓有益大腦發育!

2021-02-20 上海九拍音樂

最近,CCTV科教頻道播出的一檔節目《真相》,其中一集揭秘了人類大腦發展的秘密:

人類長高需要很長時間的原因,這是因為人體增長和大腦發育之間在我們幼年時期交替進行。10歲以內,是大腦高速發育的時期。

科學家通過研究能量消耗發現,雖然大腦僅佔人體體重的2%,大腦消耗的熱量佔成人每日攝入熱量的20%,但在兒童時期,人體每日攝入的熱量解釋有一半以上被大腦消耗,大腦為何消耗如此多的的能量呢?

因為在兒童時期,我們的大腦在飛速成長,不止是腦細胞而是腦細胞之間的連接,在成長過程中,你的大腦在幼年成形,每秒可形成數千個突觸,這些突觸將800億個腦細胞變成一個網絡,使你能解答最複雜的謎題、儲存記憶,完成其他動物不能完成的任務。

你在這個關鍵時期做的任何時期,騎自行車、下棋、打鼓,都將永遠的改變你的大腦結構。在我們生長的過程中,我們將放棄那些未使用的突觸,這個過程被成為突觸剪切。年輕的大腦與外界互動、在腦海中留下印記,一個屬於你的大腦慢慢形成。

其實,人的大腦有左右兩半部分,各有不同的功能,並以不同的方式處理信息。這就是操縱語言、具有邏輯思維功能的左腦,和具有非邏輯功能、產生直觀、形象、想像、思維的右腦

10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這個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傳統「填鴨式」教育的影響,孩子可能會變成只會使用左腦思維的「左腦人」,成為不善於創造、不善於創新的「機械人」。那麼怎樣開發孩子的右腦呢?


研究顯示,刺激右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用左手和左腳。因此,需要運用四肢協作的體育運動以及繪畫、音樂,便成了右腦開發的三大利器。並且,越來越多的家長希望孩子通過音樂的途徑達到右腦開發的目的。


以架子鼓為例,孩子在打鼓時,需要通過聽和看來協調雙手的動作,同時他們的肌肉也得到了鍛鍊。通過判斷曲調,孩子很容易得到反饋並且據此調節自己的手部動作。這一過程中,聽覺、視覺、動作等均關聯著不同的腦區,讓不同的腦區有條不紊地進行合作,架子鼓,也被認為是當今全腦開發最科學的方法之一

鼓不僅有強烈的節奏,而且可以巧妙的變化出各具特色的音響,能夠強烈的調動五官能動性,學鼓以後如果再去學習別的樂器(如鋼琴、吉他等)會變得更加簡單

更重要的是,架子鼓的帥氣表演,能夠為學習者帶來更多自信,獲得大家的喜愛,本人也會變得更加開朗活潑。

如果也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帥氣的小鼓手

這個夏季,上海九拍孩子們定製的

【乘風破浪的暑假班】一定不要錯過

【基本功】+【考級班】,滾動開班

4期集中訓練,每期10次課程

8月17-8月21最後一期課程

火熱報名中!

此外,這個暑假

上海九拍古美校區閃亮開業!

優美的學習環境,優質的教育資源

這裡以音樂為載體,通過四肢協調與

視聽、唱、演奏的協同訓練

科學有效的幫助孩子開發左右大腦

想做一個智商炸裂的帥氣鼓手

就趕緊加入我們吧!


下面宣布重要的事情!

認真看!

點擊頁末右下角「在看」

九拍精彩每期不落

相關焦點

  • 小孩學鋼琴有益大腦發育 有利於功能區的結構優化
    德國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小孩學鋼琴有益開發大腦,而且7歲之前學鋼琴更有利於大腦各功能區的結構優化。德國漢諾瓦音樂和戲劇學院音樂心理學和醫學研究所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兩組分別在7歲以前和7歲以後開始練琴、並且累計練琴時間相似的鋼琴手的腦部結構特點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比較研究,並與一組從未學過鋼琴的人腦部情況相比較。
  • 科學家研究一氧化氮有助大腦發育的作用機理
    新華網倫敦12月13日電(記者葛秋芳)英國萊斯特大學日前宣布,這家大學的科學家將通過研究蝸牛大腦,揭示一氧化氮有助大腦發育的機理。  萊斯特大學日前發表的新聞公報說,一氧化氮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它是劇毒的,另一方面它存在於大腦中,在大腦發育過程中可以促進神經細胞生長,被神經細胞用來建立相互間連接。
  • 科普丨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科普丨世界地圖誕生的奧秘 2020-05-27 03: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生科院神經所舉辦《自閉症與早期大腦發育的可塑性》講座
    為拉近社會公眾與科學家的距離,同時向上海市自閉症患者家長傳播最前沿的科學知識,8月1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在生科院報告廳舉辦了《自閉症與早期大腦發育的可塑性》科普講座,現場共有200多名自閉症患者家長前來。
  • DHA不僅僅是幫助大腦發育這麼簡單
    二、適當補充DHA的好處 1、促進神經系統(智力)發育 寶寶的智力發育從一定程度上講,即是神經元數量的增加,以及神經元的增殖分化突觸形成連接的過程,而突觸交流中心的細胞膜以及大腦的」思維中心」——大腦皮層上都含有較多的DHA,神經元越多,「神經網絡」越密集,寶寶才能頭腦敏銳、反應迅速。
  • 趣味科普學英語-17-優質的睡眠會對人體產生哪些有益的影響?
    《趣味科普學英語》介紹《趣味科普學英語》精選內容有趣的科普類話題,短短幾分鐘,讓你收穫的不僅僅是英語的提升,還有知識層面的擴充。真的是一舉多得!導讀好的睡眠質量,對提高或保持記憶力有一定幫助。本期通過記憶形成來說明睡眠對於記憶的重要性。
  • 日本又現「變態」教育,幼兒園不分男女赤身上課,稱有助大腦發育
    文丨美媽很帥朋友莉莉幾年前隨丈夫定居日本,現在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她卻發起愁來,因為離她最近的名為「第二光學園」的幼兒園實行「裸教育」,也就是孩子每天入園後不分男女都要脫掉上衣,都要園方認為3歲左右是孩子身心發育的顯著時期,而光著上半身能夠讓孩子回歸自然,獲得豐富的感官刺激,繼而增大腦發育,提高身體的抵抗力。
  • 家裡有三個地方亂,預示孩子大腦發育好,家長要控制住自己
    哈佛大學對此做出過相關研究,研究發現,幼兒時期的孩子接觸更多刺激,對大腦開發和智力提升就更有益,尤其是6歲前的孩子,大腦未發育完全,受到的影響更明顯。家裡有三個地方越亂,說明孩子大腦發育越好,家長要控制住自己1、房間亂當孩子的房間是特別的亂,包括他睡覺自己都不是很老實,將疊好的被子散開,披在身上身上當鬥篷。
  • 科普紀錄片《嬰兒日記》央視一套開播
    6月5日起,法國紀錄片《嬰兒日記》將在央視綜合頻道《魅力紀錄》欄目播出。該片通過記錄五個嬰兒亞歷克西斯、阿加特、馬克桑斯、安娜和梅伊從出生到過完兩歲生日的故事,讓觀眾了解人類早期的生命成長過程——對周圍聲音事物的感知、學習爬行、走路、溝通、以及學會表達自己開始說話,是一部富有知識性而又充滿趣味性和美好情感的科普紀錄片。
  • 重磅丨類腦器官體重現大腦發育秘密細節,「人造大腦」或可期待
    即便人類已經對神經細胞和模式動物的研究已經令我們大大加深了對大腦的認知,可畢竟人腦過於的複雜,所以至今為止,人腦發育過程中的諸多細節仍然是一個謎。在今日上線的新一期《自然》雜誌中,來自斯坦福的Pasca博士團隊和來自哈佛的Arlotta博士團隊發表了兩篇論文,不約而同地介紹了基於人類幹細胞的「人造大腦」——類腦器官體對人腦發育的研究。那麼,到底什麼是類腦器官體呢?
  • 大腦如何自動分區 已找到控制腦部發育關鍵基因
    大腦如何自動分區 已找到控制腦部發育關鍵基因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11日 11:10 來源:     來源:解放日報     圖為動物早期胚胎神經發育示意圖,有關基因在「菱腦峽」內調控不同腦區發育    神經系統發育中有一個「謎」:胚胎中那根單一的神經管,如何被細分為不同部分,進而發育成結構和功能各異的腦區?
  • 多巴胺刺激大腦發育 家長這麼做 寶寶更聰明!
    來源:新浪財經寶寶的大腦成長,從醫學上來講,可以分為3個關鍵期。第一個是從媽媽懷孕到嬰兒出生前,這是寶寶大腦生長的第一個關鍵階段;第二個是寶寶出生後到3歲前,這是大腦進行質量增長的階段,將會完成寶寶85%左右的大腦發育;第三個階段則是3~6歲之間,這是寶寶大腦發育的最後一個關鍵期,將完成剩下15%左右的腦部發育。
  • 媽媽哺乳期常吃高糖食物,當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哺乳期高糖飲食影響孩子認知 都知道母乳有益寶寶健康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請88名女性在哺乳第一個月報告每天攝入的果汁等含糖飲料數量,兩年後使用貝利嬰幼兒發育量表評估她們孩子的發育水平。結果顯示,母親哺乳期攝入含糖飲料越多,孩子兩歲時認知能力得分越低。 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母親哺乳期攝入的過多糖分經母乳進入孩子體內,而過多糖分可能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 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分為3階段,抓住關鍵期,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文丨趙彩霞聊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過好一生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其實,想要寶寶成績好,未來的生活順遂,贏在起跑線上,除了家長的努力孩子的奮鬥,還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一般來說,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共有三個階段,把握好這三個階段,孩子未來的成長道路可能會更加輕鬆。
  • 先不要著急糾正,這可能是大腦發育良好信號
    因為小寶寶發育到了一個階段,小動作會不斷的出現,家長也就不好帶了,尤其是這樣的一些小動作,更是讓家長變得非常的煩心,但其實有了一些小動作也並不是小寶寶非常的愛作,而是他大腦發育良好的一個信號而已。寶寶愛亂扔東西?
  • 寶寶有這2種「討人嫌」的動作,家長先別糾正,說明大腦發育很好
    因為寶寶發育到一個階段,小動作頻繁,家長就不好帶了。尤其一些小動作,更是讓家長煩不勝煩。但其實,有些小動作並不是寶寶「愛作」,而是他大腦發育良好的信號哦!哪兩種呢?一起來看看吧!01丨愛亂扔東西別看寶寶個頭小、年紀小,好像什麼都不懂。但真要把他一個人丟在那裡,不陪他玩,他的魔音能分分鐘把你的天靈蓋都掀了。
  • 提高孩子智力水平:促進大腦發育的這些方法,用得越早越好
    要想提高孩子智力水平,培養出一個聰明寶寶,這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提高寶寶認知能力的方法,用得越早越好。1、嘗試讓寶寶多趴著曾經有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發現趴著睡的寶寶,在智力發育方面比躺著睡的寶寶要快,但是很多大人認為,嬰幼兒俯臥趴睡會有窒息的危險。
  • 哈佛研究:0-3歲是大腦發育高峰期!6個方法促進寶寶智力發育
    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團隊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大腦在0-3歲會經歷發育的高峰期,這段時間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智力水平。寶寶出生時大腦重量只有成人的25%,在3年發育到成人的85%。
  • 這7種食物,常給孩子吃,對他的大腦發育很有幫助,孕媽吃也好
    所以,經常看到一些父母在一起討論什麼有營養,什麼對寶寶大腦好,跟風買好的奶粉、補品等。其實,有很多我們平常接觸的食物中都含有對大腦發育有益的成分,我們只要在孩子能吃的情況下,帶著買給孩子吃就可以了。另外,寶寶的大腦發育在孕期就開始了,有些健腦食物,孕媽也是可以帶著吃些的。
  • 寶寶大腦有三次「發育高峰期」,抓住一次,就容易贏在起跑線上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每個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群當中最閃亮的那一顆星星,能夠在眾多的孩子之間脫穎而出。大家都知道孩子和孩子之間的智商水平其實都是保持在同樣的一條線上的,之所以在成績上面會有著優劣之分,都是因為後天的教育以及家長的引導是有著一定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