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鋼琴有益大腦發育 有利於功能區的結構優化

2020-11-26 人民政協網


新華社柏林2月26日電(記者班瑋)多年來,科學界一直在研究腦的可塑性,即後天環境和經驗對人腦結構、功能的影響。德國和西班牙的研究人員最新發現,小孩學鋼琴有益開發大腦,而且7歲之前學鋼琴更有利於大腦各功能區的結構優化。

德國漢諾瓦音樂和戲劇學院音樂心理學和醫學研究所與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兩組分別在7歲以前和7歲以後開始練琴、並且累計練琴時間相似的鋼琴手的腦部結構特點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比較研究,並與一組從未學過鋼琴的人腦部情況相比較。

研究發現,與未學過鋼琴的人相比,學過鋼琴的人腦部與學習相關的海馬體、與感覺運動控制相關的殼核和丘腦、處理情緒刺激的杏仁核以及聽覺和語言處理區域的灰質體積更大。這表明,人在學鋼琴後,其聽音辨別能力和雙手協調能力都提高了。

研究還發現,學琴越早、鋼琴彈奏越嫻熟的人,腦部與手指運動直接相關的區域——右側殼核的灰質體積就越小。研究人員對此解釋說,7歲之前開始練鋼琴的人,大腦有關區域有一個自我優化的過程,不需要很大的灰質體積就能穩定、高效地起到調節作用,還可以提高未來的學習效率。

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新一期《神經影像學》雜誌上。研究人員認為,上述研究成果有助於人們進一步認識早期音樂教育對人腦發育的重要性。(完)


相關焦點

  • 央視科普丨學打鼓有益大腦發育!
    最近,CCTV科教頻道播出的一檔節目《真相》,其中一集揭秘了人類大腦發展的秘密:人類長高需要很長時間的原因,這是因為人體增長和大腦發育之間在我們幼年時期交替進行
  • 國土空間結構演變解析與主體功能區格局優化思路
    由此可見,主體功能區不僅成為形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的依據,也為完善政府區域治理體系提供戰略指向和基礎制度保障。主體功能區劃通過全國層面自下而上的自然承載力同自上而下的空間結構有序性分析,採用綜合地理區劃的方法,形成了大區域尺度生態-生活-生產「三生」空間的優化配置方案。
  • 研究發現:大腦功能區並不專一
    不過,這些不同的刺激都會輸入到大腦的相應區域來分析處理。咖啡濃香由嗅覺皮層專職,而一聲長笛則是聽覺皮層負責。科學研究證明,大腦特定功能源於大腦的某一區域,因此大腦被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區域,如感覺區、記憶區、語言區、識字區和運動區等。無疑,大腦分工是由基因預先確定的。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腦的功能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它們也會不顧其基因決定,接管一些本不由其負責的功能。
  • 小孩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為0-6歲,建議大腦開發儘量在6歲之前
    嬰幼兒營養專家:小孩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期為0-6歲,建議大腦開發儘量在6歲之前首先來提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在6歲前?0-6歲是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大腦發育最快速也是最需要營養的黃金期,一生只有一次,那就是先來說腦重,孩子剛出生時一般只有340克左右,但到了4歲就能達到成人腦重的90%,到了6歲以後,孩子大腦的成長非常有限。所以6歲之前就是黃金周期。
  • 學鋼琴人的腦袋到底有多厲害?
    學鋼琴能鍛鍊大腦?以下所有「練腦優勢」都有一前提,那就是「用腦」學鋼琴。
  • 晚熟的大腦:人類進化的痛點、成長的淚點
    事實上,我們的大腦要到30歲才算徹底長成。當身體和思維都成熟了,人才算真的成熟。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成長這麼慢呢?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大腦太大了,功能區很多,要一塊一塊的逐步成熟。人腦結構與功能區隨著「這棵樹」的成長,樹葉越來越多,功能區和新皮層不斷增多加厚,腦容量就越來越大。進化的順序,決定了人腦各區域的重要程度。在發育時間線上,重要的區域最先成熟。
  • 360多名科學家首次揭示大腦灰質的遺傳結構 發現大腦發育和衰老的...
    這項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由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遺傳學系助理教授、共同高級作者傑森·斯坦(Jason Stein)博士牽;澳大利亞QIMR Berghofer醫學研究所高級研究員Sarah Medland博士;南加州大學馬克和瑪麗·史蒂文斯神經成像和信息學研究所副主任保羅·湯普森博士參與。
  • 新研究:學習第二語言會影響大腦結構,提高大腦效率
    例如,一些研究發現,雙語或多語成年人的皮層區域和皮層下灰質結構與單語者的不同。這些發現與其他觀察結果一致,此前的其他觀察強調,掌握一項新技能(如雜耍、彈鋼琴或操作特定工具)的人大腦結構也會發生變化。由於這些變化通常發生在與習得技能相關的大腦區域,因此掌握雙語和多語預計會影響與語言處理、學習和控制相關的大腦區域。
  • 腦發育專家:大腦發育關鍵期為3-6歲,5個方法,給娃一個超強大腦
    世界上有需多名人雅士,都是有「超強大腦」的,比如說貝多芬、愛因斯坦、達文西、居裡夫人等。他們的特點是有一個超強右腦,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們的成就,對世界都是歷史性的影響。家長能培養出有「超強大腦」的孩子,孩子將來也一定會有一定的成就。
  • 半腦小孩竟如常人般說話走路 專家:大腦代償另一半功能
    今(24)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劉仕勇副教授為大家揭秘,僅有的一半大腦能支撐松松正常的語言和運動功能,主要原因是大腦的代償功能。    父母帶著松松前往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全軍癲癇診治中心求助,經過檢查發現,松松左側大腦組織幾乎完全軟化,在頭部核磁共振(MRI)檢查的片子上可以看到,松松左側腦室裏白白一片,已經看不到正常的腦組織了。
  • 抓住孩子1-6歲,右腦發育關鍵期,四種方法讓他擁有「超級大腦」
    從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死後大腦遺失,就驗證了人類對於天才大腦的痴迷!如何越來越好地展現大腦的潛力,已成為很多人想解決的秘密!近年來,研究者證實,人們右腦的發育有助於智力的上升,而1-6歲是右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成人只能後悔錯過了它,但是任何一位家長都一定願幫助他們的孩子抓住這個時期!
  • 中國那麼多孩子學鋼琴,但為什麼看鋼琴音樂會的人那麼少?
    我們學校旁邊有好幾個鋼琴班,我們學校老師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學鋼琴。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的家長如此重視對孩子音樂的培養,不管是在小縣城還是大城市,我們發現學鋼琴的孩子越來越多。很多家長還花很多錢給孩子買了鋼琴。
  • 魚子醬小孩能吃嗎,小孩吃魚子醬有什麼好處
    那麼小孩可以吃魚子醬嗎?一般情況下,小孩是可以吃魚子醬的。魚子醬的營養價值高,可以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小孩適量食用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小孩子可以吃魚子醬嗎小孩子是可以吃魚子醬的。
  • 愛運動的小孩為何腦子好 大腦灰質多多益善
    都知道多運動有益孩子的大腦發育。西班牙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運動會讓孩子大腦中9個不同區域的大腦灰質增多,這些區域關聯認知功能、執行功能、學業表現等。作為「活躍大腦」研究項目的一部分,格拉納達大學體育與健康研究所研究人員掃描了101名8到11歲兒童的大腦。
  • 中心體蛋白調控大腦發育機制研究獲進展
    Joubert綜合症是一種由於纖毛缺陷導致的罕見且嚴重的神經發育疾病,患者的小腦、腦幹畸形或發育不全,出現共濟失調和平衡障礙,但學界鮮有關於大腦皮層發育是否正常的研究報導。由於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及認知障礙,而大腦皮層是負責高級認知的功能區,因此,關於中心體蛋白Talpid3是否影響大腦皮層發育進而導致Joubert症候群的問題,有待深入研究。
  • 為什麼學音樂的人大多都會彈鋼琴?
    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優美,被譽為樂器之王。由於鋼琴使用十二平均律,使音樂的轉調、復調、和聲獲得極大的自由,音樂世界裡的所有語言,語法,修辭,等等,鋼琴基本都能展現。
  • J Neurosci:研究揭示大腦結構發育過程
    2019年6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在最近發表在《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揭示了大腦的基本結構形成的過程。人類的大腦由神經元組成。大腦皮層是大腦大部分功能的所在地,也是大腦的最大組成部分,它被分成無數的微柱。
  • 小孩智力的發育高峰時期是在什麼年齡階段?
    孩子的智力發育是一個持續的、緩慢的過程。寶寶的大腦發育過程中,胎兒發育期和出生後的1~3歲甚至到學齡前,都屬於寶寶的大腦發育高峰期。 胎兒發育期:腦部發育初期 胎兒待在媽媽肚子裡40周,而這段時間是胎兒大腦生長發育的最關鍵時期,同時也是腦細胞發育旺盛時期。醫學研究發現,從妊娠12周開始,大腦進入了腦細胞數量飛速分裂增殖的時期,細胞數量急劇增加。
  • 吸菸改變青少年大腦結構:影響腦島大小和容量
    新華社記者白禹攝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 美國媒體稱,長年吸菸會改變大腦處理尼古丁刺激信號的方式,從而讓人產生難以抗拒的渴望和滿足感。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3月3日報導,在最近的研究中,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和藥理學教授埃戴絲·倫敦及其研究團隊發現,年輕吸菸者的大腦特定區域確實與非吸菸者存在差別。
  • 提高孩子智力水平:促進大腦發育的這些方法,用得越早越好
    要想提高孩子智力水平,培養出一個聰明寶寶,這些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提高寶寶認知能力的方法,用得越早越好。1、嘗試讓寶寶多趴著曾經有研究人員對350個健康寶寶進行睡姿研究,發現趴著睡的寶寶,在智力發育方面比躺著睡的寶寶要快,但是很多大人認為,嬰幼兒俯臥趴睡會有窒息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