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選擇源於正確的認知,而正確的認知又從哪裡來呢?

2021-01-11 文眼看世界

從來都沒有百分之百正確的選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選擇的努力做好,然後,證明它是正確的

也許,當我們選擇我們認為「正確選擇」的那一刻,我們有千萬個使之成為正確的理由;但當我們認定這個是錯誤選擇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又會有千萬個使之成為「錯誤選擇」的理由呢?

我們似乎一直在處於說服自己與被自己說服的狀態中……

大學畢業時,同時拿到兩個公司的offer,A公司有豐厚的工資,但工作內容是你不喜歡的;B公司的薪水相比A公司差了很多,但工作內容是你完全喜歡的,你會怎麼選擇呢?

你選了A公司,剛開始鬥志滿滿,每天像打了雞血一樣奮鬥,就算工作內容不喜歡,但又有什麼關係呢?誰還不給每月到帳的高薪一點面子呢?於是一個月裡最開心的莫屬發工資那天,其他的工作時間,總覺得心裡哪裡有點擰巴。這時,你心裡會想,如果當初我選擇B公司的話,會不會每天工作起來會非常開心呢?你懷疑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慢慢的變成了從未有過的焦慮感……

終於,你辭職了,重新選擇了目前你認為是非常正確選擇的B公司,然後你開心地入職,剛開始,公司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的可愛,甚至上司的訓斥你也會開心的接受,因為你覺得這是你的經驗「財富」……工資少一點又有什麼關係呢?誰還不為自己的喜歡付出一點代價呢?此刻的你,拿著之前三分之一的工資,嘴角卻揚起滿意的弧度……

同學聚會,你默默地聽著別人對自己薪水,年收入的「高談闊論」,此刻的你,又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自己放棄高薪,現在追求的所謂的「喜歡的工作」到底意義在哪?你想去買單,但為什麼你始終沒有「勇氣」掏出你的錢包呢?你心裡開始嘲笑現在的自己,因為之前你可是搶著買單的那個人……也許是因為這個月的工資,你要交房租,要給女朋友買上個月已經看好的包包,也許你要……

第二天上班,你開始打量公司的每一個人,從言行到舉止,從髮型到衣品……你在思考著什麼,但很快被上司叫到辦公室,接受「教導」……事後,你平靜的走出公司,開始查看智聯招聘,因為你現在覺得自己需要一份高薪的工作,下次聚會可以對服務員理直氣壯的說「刷我卡」,下次可以帶女朋友盡情買買買,下次可以帶父母國內國外遊,下次……

你認為之前放棄A選擇B是多麼錯誤又愚蠢的選擇。後來,你跳槽,焦慮,再跳槽,還是焦慮……如此長久循環……

人生有那麼多的選擇要自己去做,那麼到底什麼樣的選擇才是正確的呢?又如何才能正確選擇呢?選擇這個生命動作到底是如何做出的呢?

選擇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動作,它會隨參照物的變化而變化。而這個參照物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心情,又或者今天剛好陽光明媚,微風不躁,而那個人也穿了你恰好喜歡的格子襯衫……

一個寓言很好的詮釋了選擇的苦痛和可悲——

有一天,有個狐狸路過一個葡萄園,它看著又大又圓的葡萄流口水,於是,繞著葡萄園找了一圈入口,才發現了一個小洞。但這個洞對於狐狸來說有點小,進不去,但它又垂涎葡萄的美味,終於,它做了一個選擇,那就是「餓瘦了再進去」。幾天後,狐狸終於餓瘦並且如願的進了葡萄園,它開始盡情的享用葡萄的美味,對於自己聰明的選擇「洋洋得意」。幾天後,它厭倦了葡萄的味道,開始懷念外面培根的香味,所以,它大搖大擺的走到洞口,準備出去,結果,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因為幾天的狂吃,又胖了,這又怎麼出去呢?於是,它又只能餓瘦了再出去……

那對於狐狸的選擇,到底是正確的還是自找苦吃呢?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狐,又安知狐之苦?

認知的不同很難說清楚誰對誰錯,選擇亦是如此。畢竟,沒有一種聲音能夠得到所有人的贊同,同樣,沒有一個選擇能夠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思維的局限性。所以,更應該學著辯證地看待問題。

正確的選擇源於正確的認知,但正確的認知又是從何而來呢?這個問題,恐怕我們絞盡腦汁也無法得出完整的答案。因為世界是個海洋,而人僅僅是一滴水,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小船。

一個人最大的狹隘,往往是把自己的理解強加在別人身上,大肆評判他人想法與選擇,把所有問題的答案都用自己的想法來解釋,並且堅信,這是世上唯一的答案和選擇。

生而為人,我們都有自己認知的盲點。所以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對於自己的選擇,無愧於心;對於別人的選擇,溫柔以待。

從某個意義上看,狐狸進去的時候,它是快樂的,因為它為了心中的葡萄園,做出了餓瘦的選擇;狐狸出來的時候,它也是幸福的,因為心中又有了美味的培根……

這兩個在人類眼裡看來極其愚蠢的選擇,對於狐狸來說,如果是幸福的選擇就足夠了,因為只有它體會到了這個選擇帶給它的快樂。但問題又出來了,那就是只有人才會考慮這些,狐狸或其他動植物,是不會也沒有這個能力考慮這些的。這正是人的偉大和苦痛的對立點。因為偉大,造成了我們的苦痛,而選擇和認知也無能例外。

有時,我們會對自己的選擇做出懷疑,甚至懊悔,是因為我們聆聽了過多他人所謂的評判,而忘了我們選擇時的那份初心。選擇本無對錯,我們之所以會懷疑,會糾結它的正確性,某種程度上,源於我們對他人的看法太在乎,而忽略自己當時做出選擇時的真心。

很多人在當時不如意時會說,如果當初怎麼怎麼,那他現在就怎麼怎們,看著別人取得的成績和美好假象,把自己的過去和現在都全盤否定了,極其痛苦的後悔於自己當初選擇的錯誤。這種情況其實對當事人未來的發展和心智的健全毫無意義,因為這正證明了你對未來的毫無信心,你對現在的徹底不滿。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如果你能好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或許能對我們今後的人生選擇有所幫助。

最後,在人生的選擇中,哲學詩畫祝願我們每個人都能選你所愛,愛你所選,無怨無悔的走過自己的一生。不做生活的奴隸,永做生活的主人。

相關焦點

  • 獲得自我意識的覺醒,培養正確的自我認知
    自我認知也叫自我意識,或叫自我,是個體對自己存在的覺察,包括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的認知。如果一個人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看不到自我的優點,覺得處處不如別人,就會產生自卑,喪失信心,做事畏縮不前……相反,如果一個人過高地估計自己,也會驕傲自大、盲目樂觀,導致工作的失誤。因此,恰當地認知自己能夠克服這些不切實際的想法,還能夠全面的認識自己,在生活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方面。
  • 顧士明:關注日常飲水健康 需先正確認知水相關知識
    【太平洋家居網 人物訪談】喝水,是我們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需求且是習慣之一,而且,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關注飲水健康,可是,對於飲用水的安全和健康,我們是否也有著正確的認知度呢?來看看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協會創會會長顧士明的觀點吧。
  • 理智看待SCI文章,正確認知諾貝爾醫學獎!
    前段時間筆者的QQ號康復類社群就來一位年輕有為的治療師,年紀卻只有26歲。認識了一位到導師(筆者從截圖內容猜的),導師告訴這位年輕有為的治療師:「我相信下屆的諾獎必然非你莫屬」(如下圖所示)。筆者才疏學淺,被簡化的諾獎是啥筆者真的不知道。
  • 託勒密地心說和哥白尼日心說介紹——非常多人的認知是不正確的
    一、託勒密地心說首先說明下,為什麼要在地心說前加上「託勒密」呢,因為地心說不止一個版本,不同人是有些區別的,託勒密版本某種意義上是最知名的版本。但C這個點並不是繞圓心A作勻速圓周運動,而是繞上面提到的等距點B作勻速運動,什麼意思呢,比如點C會經過圖中的A1、A2、A3三個點,這三點和B點形成角1和角2,在相同時間內,角1和角2是相等的,但「A1到A2」和「A2到A3」的距離並不一定相等。
  • 對基底剪力及有效質量係數的正確認知
    對基底剪力及有效質量係數的正確認知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 PKPM 設計軟體事業部劉孝國有幸今天在網上看到如下的一篇對 PKPM 有效質量係數及基底剪力計算結果的分析,看完以後,覺著此篇文章有以多勝少的感覺(兩個軟體做對比之後結果一致,就覺著另外一個軟體結果錯誤)。
  • 隕石收藏舉步維艱,獵隕人指出正確認知隕石的幾個方面
    越來越多的人對隕石的收集越來越痴迷,感興趣,但對隕石的了解還是入門,識別困難,從而感到越來越迷茫,看到很多隕石卻不敢入手,就是擔心怕買到假貨,但是對隕石的熱愛已經到了痴迷的地步,特別喜歡隕石,從而感到十分困擾,怎麼樣正確了解隕石,獵隕人分享一些積累的經驗。
  •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人的一生會面臨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選擇,但大部分的選擇都是無關緊要的,只有少部分的選擇是極其重要的,決定著未來人生的走向,而面臨重要選擇的時候,我們必然也是非常猶豫的,不斷地權衡利弊,也難以下定決心做出選擇,因為抉擇真的太重要了,我們可能因此輝煌,也有可能因此慘敗!
  • 強迫症治療的正確方向究竟在哪裡?
    反正也基本上不跟外界來往,怕什麼呢。但如果說當時是「身如槁木,心如死灰」,那也不確切,也沒那麼頹廢。心裡還在抗爭,總抱著一線希望,以及對未來的隱憂,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隔一陣家人就陪我去醫院看看,然後吃藥,只不過吃藥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但卻找不到其他的辦法。
  • 切勿心理恐慌,正確應對「新型肺炎疫情」!
    今天全國疫情突破三萬例,隨著多個城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少數城市封城、交通運輸停運,農村也開始封村,各村路口都開始有專門人員把守值班,滿街都是帶口罩的人,再加上微信朋友圈裡不時能看到一些謠言,人們的恐慌心理也逐漸增多,恐慌心理會影響我們正確的認知水平。
  • 正確認知「啟蒙」的3個步驟,幫你迅速提升閱讀與創作的能力
    各個行業的創作者被動覺醒示意圖一、識別「啟蒙」的意義我認為「覺醒」這種狀態也存在「他覺(被動)與自覺(主動)」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成就了我們不同創作道路的本質。作為初創者對於「覺醒」要有清楚的認知,一味地滿足自我需求的過程是不利於「啟蒙」的,同時我們需要識別「啟蒙」的主動性,要懂得如何真正的用文字表達思想。二、如何用文字表達思想的?增加「啟蒙」的勇氣學會自己使用,得先懂得去看。我們看文章不僅是要從別人的觀點找到事實,還要建立自我獨立的思考來打開自己的「理性與勇氣」的開創精神。
  • 正確認知芽孢桿菌,避開使用中的幾大「雷區」!
    正確認知芽孢桿菌,避開使用中的幾大「雷區」!四、芽孢桿菌的選擇市面上有很多芽孢桿菌製劑產品,以粉劑為主,偶爾也能看到水劑,那麼該如何判斷?對於水劑的芽孢桿菌製劑產品,在芽孢桿菌製劑灌裝之後,因為是活菌,芽孢還在生長,所以罐裝產品容器會有漲氣現象。如果產品中的氧氣耗盡,活菌大量死亡,水劑芽孢桿菌製劑產品很不穩定,在有選擇的條件下,儘量使用粉劑的芽孢桿菌產品。
  • 「認知偏差」是熊孩子的誘因:愛他的最好方式,是修復認知錯誤
    但有的孩子確實連犯錯都不知道,自己錯的哪裡了,其實這是孩子的「認知」產生了偏差。案例豆豆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住,直到六歲才被父母接到身邊。以往豆豆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豆豆的要求大多被滿足,老人對於孩子的要求極少有不答應的,孩子也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豆豆和父母在一起生活之後,也是我行我素。
  • 正確的投資理念以及怎麼布局市場
    正確的投資理念以及怎麼布局市場投資哲學是一種境界,是一種高度的凝結,是對交易世界的解釋,是源於對市場認識所要採取交易行為的理由,是我們思想的盾牌,是我們免受市場情緒躁動影響的定心劑。它在解釋中使我們理解投資世界,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有效的,什麼是無效的;它指引我們做出選擇,完成決策並採取行動,使投資世界在我們的意識中合理化。投資哲學本身是一種完善自己精神修養,它的特徵在於追問本質,不斷反思。因此理察.德裡豪斯說:擁有一套核心哲學是長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投資哲學是我們在交易中自我定位的最佳工具。
  • 唱唱啟蒙英語攜手小鵝通好課聯盟,助力萬千家庭正確認知英語啟蒙
    唱唱啟蒙英語攜手小鵝通好課聯盟,助力萬千家庭正確認知英語啟蒙 2018 年年底,小鵝通聯動微信生態內的優質商家組成戰略合作聯盟—好課聯盟。
  • 黃銅止回閥該如何選擇正確型號?
    之所以現在黃銅指揮閥應用得到全面推廣,就是因為功能性很強,質量很穩定,那麼如何選擇正確型號發揮重要優勢呢?1、根據管道尺寸選擇為了選擇正確的型號,建議大家根據管道的尺寸來選擇設備,管道的尺寸直接決定了黃銅止回閥的型號,所以在選擇時要了解這些客觀問題,才能針對性判斷到底哪些型號適合使用需求。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是教資教招以及教育心理學的重中之重,下面讓我們來捋一捋。 皮亞傑認為,人的心理(智力、思維)既不是源於先天的成熟,也不是來源於後天的經驗,而是來源於主體的動作。由於個體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同樣兒童的認知發展也遵循這一規律。
  •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否有正確和錯誤之分?大家怎麼認為呢?
    極端唯物主義最荒唐的地方,就是絕對虛化『』精神『』(存在)的物質性,陷入了一種對自己認知能力範圍以外物質的否定,成為一種狹隘的唯物主義。而唯心主義則由於認識有高度,表達超晦澀,則出現曲高和寡的現象。當初強行分出兩個主義來其實是一些特殊的生命用來否定什麼的。尤其極端唯物主義。
  • 正確的廢話——選擇伴侶要看人生的最低處
    因為杭州來女士被丈夫殺害的事件,這句曾經在奇葩說上引起關注的話再次被人們所討論。有人說,這句話是至理名言,可以使我們免受傷害。但現實情況是,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看到一個人的最低處。每個人其實都在很努力地隱藏著自己的最低處。
  • 選擇《忘不了餐廳》,黃渤最正確的選擇
    節目最大的看點就是兄弟們之間的互動,這次走了情商最高的黃渤,本以為這是黃渤的一個錯誤選擇,實則不是,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首先,這個節目的背後製作團隊也換了,可以說只剩下名字,所以離開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最正確的一點是因為,他選擇了另一個優質的綜藝,即使收率不高,但是充滿正能量,充滿深度,那就是《忘不了餐廳》。
  • 如何利用「心口不一」做出正確決策?教你讀懂「態度攻略」
    那為什麼我們大多數人會「心口不一」呢?它有什麼好處呢?而我們為了更好地工作如何做出正確的「心口不一」決策呢?以下我將會為大家一一說明。01、從「人格面具論」心理特徵分析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心口不一」的行為人格面具理論本義是指使演員能在一齣劇中扮演某個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集體無意識的內容主要是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