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29日電 義大利歐聯通訊社8月29日發表評論文章說,來自網際網路上的不實信息、謬誤言論,在海外華人生活圈比比皆是。海外華人傳播文明、有益於社會的公眾信息應予以提倡。但是,對於那些不良信息,海外華人更應不斷提高信息的甄別能力,切勿偏聽偏信,謹防自己的善意被他人所利用,導致謬誤言論不斷擴散,為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和危害。
評論摘編如下:
8月27日,義大利華人圈廣為流傳著一則消息,消息的始發者是誰已無法考證,但在該信息的前面有一條附加語言,(轉)留學生們!請進來看一下,幫忙轉起來!目的很顯然,始發者無外乎是想擴大信息的傳播量,讓更多的不知情者迅速轉發,以達到個人的某種目的。
消息稱,公派來羅馬音樂學院的一位老師,在火車上被幾個無理義大利人誤認為小偷被打傷送往醫院。在跟義大利警察交涉後不能得到答覆,轉而尋求中國駐羅馬使館的幫助。打遍了網上能找到的電話,只有一位門房大爺接聽了電話,告訴我們一個據說是24小時接聽的號碼,可是撥打無數遍仍然沒有人接聽。
消息還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使館官員說,沒有辦法,跟他沒有關係。而且說,現在不是上班時間接了電話已經很好心了,還說不是什麼嚴重事故等等。接下來消息中表述更多的則是攻擊、詆毀性語言。消息還呼籲:希望大家能夠幫忙轉起來,說的人多了才會引起重視,也是為了留學在外的自己爭取一份權利。
從表面看起來,這條信息所描述的事件,有時間、有過程、有留學生的學習單位,似乎信息的真實性無以質疑。
見到這條來自朋友圈信息後,經向駐意使館領事部查詢,得到的答覆是:首先使館門房根本沒有一位老大爺;其二,使館已經在關注這一事件;其三,事件的原委非網上所傳。根據警方提供的消息,事件是由於中國留學生在火車上誤以為自己的手機被偷,然後去搶義大利人的手機,結果發生矛盾釀成了肢體衝突。
類似這樣的謠言在義大利華人圈的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群還有很多。而在現實的海外生活中,多數僑胞在處理這類信息中,大家根本不去考慮事件的真偽,很多人只是出於好奇或同情,順手轉發給親朋好友。經過無數次轉發、再轉發,使信息所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廣,讓人難辨真偽。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微博、微信等公共社交手段越來越多的為廣大華人所使用。其傳播手段在方便公眾加快信息交流的同時,也為一些蓄意詆毀他人或別有用心的人帶來了可乘之機,在某種意義上說,微博、微信在海外已經成為了某些別有用心者的造謠溫床和工具。
生活在義大利的華僑華人,大部分人只是閒暇之餘上網瀏覽一下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根本無暇顧及信息的來源和可靠性,轉發信息一般只是出於一種同情心和好奇。這種盲發雖然沒有任何惡意,卻導致了某些謬誤言論誤傳和迅速擴散。
公眾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具有某種宣洩情緒的功能,偶爾善意的進行一下文明發洩,人們尚可理解和認同。對於傳播沒有源頭的信息,特別是帶有攻擊性色彩的信息,海外華人應該有所警示,防止被他人所利用。(博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