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意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避免誤信誤傳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旅意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避免誤信誤傳
2014-08-29 15:40: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南若然

  中新網8月29日電 義大利歐聯通訊社8月29日發表評論文章說,來自網際網路上的不實信息、謬誤言論,在海外華人生活圈比比皆是。海外華人傳播文明、有益於社會的公眾信息應予以提倡。但是,對於那些不良信息,海外華人更應不斷提高信息的甄別能力,切勿偏聽偏信,謹防自己的善意被他人所利用,導致謬誤言論不斷擴散,為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和危害。

  評論摘編如下:

  8月27日,義大利華人圈廣為流傳著一則消息,消息的始發者是誰已無法考證,但在該信息的前面有一條附加語言,(轉)留學生們!請進來看一下,幫忙轉起來!目的很顯然,始發者無外乎是想擴大信息的傳播量,讓更多的不知情者迅速轉發,以達到個人的某種目的。

  消息稱,公派來羅馬音樂學院的一位老師,在火車上被幾個無理義大利人誤認為小偷被打傷送往醫院。在跟義大利警察交涉後不能得到答覆,轉而尋求中國駐羅馬使館的幫助。打遍了網上能找到的電話,只有一位門房大爺接聽了電話,告訴我們一個據說是24小時接聽的號碼,可是撥打無數遍仍然沒有人接聽。

  消息還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使館官員說,沒有辦法,跟他沒有關係。而且說,現在不是上班時間接了電話已經很好心了,還說不是什麼嚴重事故等等。接下來消息中表述更多的則是攻擊、詆毀性語言。消息還呼籲:希望大家能夠幫忙轉起來,說的人多了才會引起重視,也是為了留學在外的自己爭取一份權利。

  從表面看起來,這條信息所描述的事件,有時間、有過程、有留學生的學習單位,似乎信息的真實性無以質疑。

  見到這條來自朋友圈信息後,經向駐意使館領事部查詢,得到的答覆是:首先使館門房根本沒有一位老大爺;其二,使館已經在關注這一事件;其三,事件的原委非網上所傳。根據警方提供的消息,事件是由於中國留學生在火車上誤以為自己的手機被偷,然後去搶義大利人的手機,結果發生矛盾釀成了肢體衝突。

  類似這樣的謠言在義大利華人圈的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群還有很多。而在現實的海外生活中,多數僑胞在處理這類信息中,大家根本不去考慮事件的真偽,很多人只是出於好奇或同情,順手轉發給親朋好友。經過無數次轉發、再轉發,使信息所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廣,讓人難辨真偽。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微博、微信等公共社交手段越來越多的為廣大華人所使用。其傳播手段在方便公眾加快信息交流的同時,也為一些蓄意詆毀他人或別有用心的人帶來了可乘之機,在某種意義上說,微博、微信在海外已經成為了某些別有用心者的造謠溫床和工具。

  生活在義大利的華僑華人,大部分人只是閒暇之餘上網瀏覽一下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根本無暇顧及信息的來源和可靠性,轉發信息一般只是出於一種同情心和好奇。這種盲發雖然沒有任何惡意,卻導致了某些謬誤言論誤傳和迅速擴散。

  公眾網絡信息交流平臺具有某種宣洩情緒的功能,偶爾善意的進行一下文明發洩,人們尚可理解和認同。對於傳播沒有源頭的信息,特別是帶有攻擊性色彩的信息,海外華人應該有所警示,防止被他人所利用。(博源)

相關焦點

  • 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切勿偏聽偏信
    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切勿偏聽偏信 2014-09-08 11:25:5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類似這樣的謊言,在義大利華人圈的微博、微信等網絡社交群還有很多。而在現實的海外生活中,多數僑胞在處理這類信息時,大家根本不去考慮事件的真偽,很多人只是出於好奇或同情,順手轉發給親朋好友。經過無數次轉發、再轉發,信息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大,影響也越來越廣,讓人難辨真偽。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微博、微信等公共社交手段越來越多地為廣大華僑華人所使用。
  • 我們農民享受網際網路帶來便利時,要努力提高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
    資訊時代,隨著國家大力推進網際網路下鄉的進程,我們農民也享受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諸多便利!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豐富了我們農民的視野,也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但在當下農村,農民由於文化、閱歷等原因,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不高。
  • 解放軍某防空旅多舉措提高參謀人員信息甄別能力
    陳徵攝編輯點評■信息技術在提高戰場透明度的同時,也給戰場帶來了新的「迷霧」——收集的情報信息浩如煙海,鋪天蓋地,真假難辨,魚目混珠。■據統計,海灣戰爭多國部隊在42天作戰中,處理作戰信息多達數百萬份,僅美國陸軍後勤部每天就要處理信息(申報表)10.7萬份。■信息獲取的能力越強,受無用和有害信息的幹擾也越大。
  • 何繼良:需提升對網友關注的信息甄別和幹預能力
    東方網董事長何繼良在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主論壇上發言 李佳攝中國網10月30日訊 10月30日上午,在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主論壇上,東方網董事長何繼良表示,在新的環境中,網絡媒體將更多體現在對網友關注的信息進行甄別和幹預能力上
  • 網際網路甄別能力待提高
    新華社記者 李 欣攝  快速擁抱網際網路 甄別能力待提高  老人如何安享數字時代生活?  本報記者 彭訓文  如今,老年人使用微博、微信早已不是稀奇事兒,甚至在一些直播平臺上還湧現出教大家烹飪、製衣的老年「網紅」。資訊時代的到來讓老年人加速擁抱網際網路。
  • 增強信息甄別能力也很重要
    作者:袁鬥成   貴報4月8日社評《重大突發事件考驗官員治理能力》說得很有道理,的確謠言止於智者,也止於真相。疏導民眾的焦慮情緒,除了嚴厲打擊謠言「製造者」,有關部門要主動接招,在給予媒體採訪、報導便利的基礎上,政務微博、微信等平臺也要行動起來,客觀、公正地呈現真相,讓權威信息把謠言扼殺在「搖籃」裡。此外,公眾增加信息的甄別能力也非常重要。   筆者戶籍是四川瀘州,最初看到有關瀘縣太伏中學初二學生小趙的死亡事件,既同情又憤慨,但對網絡視頻和信息持懷疑態度。
  • 誤信偏方 吃曼陀羅險喪命
    疾控專家:春末夏初,野果、野蘑菇成熟,勿輕易碰觸、採摘,誤食應立即催吐 N海都記者 陳燕燕 通訊員 黃哲明 最近,20歲龍巖女孩小雲(化名)為了治失眠,誤信偏方,上網買了曼陀羅花粉吃,不料中毒產生幻覺,生命垂危;龍巖小夥踏青
  • 謝新洲:以創新理念提高網絡綜合治理能力
    當今時代,網絡綜合治理已成為國家和社會治理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使網際網路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建立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加強和創新網際網路內容建設,落實網際網路企業信息管理主體責任,全面提高網絡治理能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石雨晨:疫情期間培養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
    文/石雨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引言: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大量的矛盾信息早已充斥著公眾的眼球,考驗著公眾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此次疫情的集中報導只是激化了這一現狀。自2020年1月以來,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網絡上關於疫情的信息也不斷發酵,各類新聞報導、公眾號文章滿天飛,許多文章都獲得了10萬+ 的高點擊量。與此同時,許多讀者被大量的矛盾信息裹挾,有時一則報導剛被推出,就被封為謠言,繼而再有闢謠的報導,甚至再有闢謠闢謠的報導。難怪很多讀者在留言板裡驚呼:「這幾天的新聞讓我嚴重懷疑自己的智商!」
  • 蔡英文觀花燈遭無人機接近官方否認 當局稱誤傳
    蔡英文觀花燈遭無人機接近官方否認 當局稱誤傳 2017-02-13對此,「總統府」與雲林縣政府12日均稱此事應為誤傳。  報導稱,臺灣燈會主燈「鳳凰來儀」11日晚間7點啟燈,蔡英文和林全受邀主持,事後網絡傳出一張警方執勤室桌上放著一架無人機的照片,並稱是無人機在現場出現,驚動現場維安人員,利用電子信號幹擾後予以「逮捕」。有目擊者表示,當晚7時30分確實在現場看到一架無人機出現在空中。
  • 北京傳染病病原檢測甄別能力覆蓋所有法定報告傳染病
    一是不斷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社會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體系;二是形成全社會廣泛動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傳染病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專業機構支持、全社會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格局;三是構建了覆蓋大專院校、部隊、醫療及疾控機構等高效靈敏的傳染病監測網絡,傳染病病原檢測甄別能力覆蓋所有法定報告傳染病。
  • 卡巴斯基:未發現Kill Switch變種病 勒索病毒變種為誤傳
    更為可怕的是,各位網民剛開始預防Wannacry不久後,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發出了監測發現WannaCry2.0變種病毒的緊急通報,與之前版本的不同是,不能依靠某個域名來關閉變種勒索病毒的傳播。再次引起一波轟動,人心惶惶。  不過,最終證實,這個說法是卡巴斯基實驗室的誤傳,WannaCry暫時未衍生出2.0更具破壞性的變種。
  • 有效傳播能力: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環節
    張書林 摘  要:對新聞媒體而言,提高信息傳播力、文化影響力、輿論引導力,核心在於提高信息傳播能力,更進一步說,就是提高信息的有效傳播能力。它可以通過報導和評述新聞,對受眾的思想施加影響,對社會輿論進行引導,對國家的價值理念和文化成果進行傳播,這使得它成為體現和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種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對新聞媒體而言,提高信息傳播力、文化影響力、輿論引導力,核心在於提高信息傳播能力,更進一步說,就是提高信息的有效傳播能力。
  • 「事後歸因」與邪教誤信
    「事後歸因謬誤」是造成許多迷信和邪教誤信的直接原因,應通過尋找替代解釋進行辨別,通過思考可能導致的行為決定是否採信。  【關鍵詞】邪教,迷信,事後歸因,思維謬誤  我們都有問「為什麼」的本能,不喜歡模稜兩可的不確定情境。稍作自我檢視,就會發現我們每天都在為所看到的事情尋找這樣或那樣的「解釋」,如房價為什麼漲個不停,股市為什麼跌跌不休等。
  • 美國科學家研究證明:左右腦分工之說是誤傳
    原標題:美國科學家研究證明:左右腦分工之說是誤傳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3日報導,科學家近日研究了1000多個大腦後認為,無法證明人們在使用左右腦時有分工的證據。  近日,猶他大學的科學家在分析1000多個大腦後揭穿了一個誤傳,他們沒有找到人們在使用左右腦上有傾向性的證據,因為所有研究對象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平等使用整個大腦。  按傳統印象,你會認為,邏輯性強、有條理和善於分析的人左腦佔優勢,而富創造力和藝術型的人右腦佔優勢。但這被證明是誤解。
  • 應瑩發聲稱資產甄別慢離婚難!徐翔出獄在即 還有多少資產?
    與此同時,青島中院在2017年年初就已經判決徐翔案,在判決書中提到要依法甄別涉案資產,予以返還。3年多時間過去了,資產甄別尚未完成。今年5月份以來,應瑩3次到青島中院溝通相關問題,法院的回覆,從"資產甄別接近尾聲"逐漸變成"'爭取'在年底前結束"。
  • 第六屆中國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法律實務研討會暨全國律協信息委...
    本節評論人是餘祖舜(深圳律協信息委主任)和遊植龍(廣東經綸律師事務所)。(1)如何甄別P2P平臺是否合法合規羅振輝提出,甄別P2P平臺是否合法合規,核心就是判斷平臺的資金流是否與信息流相符,監管部門可以採取穿透式監管查明這一點。
  • 深圳一男子雞骨卡喉又誤信偏方,3釐米骨頭穿透食管…
    深圳一男子雞骨卡喉又誤信偏方,3釐米骨頭穿透食管… 2020-11-23 2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觸樂夜話:足球這東西——旅意的日本球員和我周一沒來上班的原因
    圖/小羅■ 旅意的日本球員一個月前,觸樂曾報導過日本手遊廠商Cygames贊助意甲足球豪門尤文圖斯的新聞,這份贊助契約長達3年,意味從2017年7月開始直到2020年6月底,都能在「老婦人如此大規模的贊助意甲球隊,除了當年被稱為「小世界盃」的意甲自身的影響力,也跟日本球員的旅意經歷有關。雖然日本國家隊的風格起初學德國,而後模仿巴西,但日本足球的崛起和義大利足球聯賽有著很大的淵源。亞洲球員的「留洋」之路可謂一部略帶心酸的歷史,大部分登陸歐洲的亞洲球員由於能力和其他一些原因以打替補居多。
  • 公眾的信息辨別力從何而來
    在網絡傳播的「快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遭遇海量資訊,很多人往往來不及甄別就快速反應,貼標籤、下結論。當事情最終呈現不同結果時,卻一鬨而散,很少有人反思:為什麼我們頻頻被虛假信息侵襲?如何讓理性思考而不是情緒帶著我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