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信息甄別能力也很重要

2021-01-09 中國江蘇網

  作者:袁鬥成

  貴報4月8日社評《重大突發事件考驗官員治理能力》說得很有道理,的確謠言止於智者,也止於真相。疏導民眾的焦慮情緒,除了嚴厲打擊謠言「製造者」,有關部門要主動接招,在給予媒體採訪、報導便利的基礎上,政務微博、微信等平臺也要行動起來,客觀、公正地呈現真相,讓權威信息把謠言扼殺在「搖籃」裡。此外,公眾增加信息的甄別能力也非常重要。

  筆者戶籍是四川瀘州,最初看到有關瀘縣太伏中學初二學生小趙的死亡事件,既同情又憤慨,但對網絡視頻和信息持懷疑態度。特別是有關5名「校霸」有縣長、鎮長子女,我覺得不可能。因為太伏中學是座較為偏遠的學校,瀘縣和瀘州有多所重點中學,縣長孩子怎可能入讀這樣的學校?而像省長、市長一級的官員庇護所謂的鎮長、所長也有違常識。類似的謠言層出不窮,國家也在開展淨網行動,需要公眾的理性。去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的新增內容,編造或傳播謠言最高可被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說造謠者別有目的,那麼傳謠者缺失的不僅是法治意識,還欠缺對常識的敬畏。

  微信、微博等現代傳播工具越來越便捷,但絕不是法外之地。公眾對於「朋友圈」的真假信息,要學會凡事經過大腦過濾和判斷,及時查驗,從而儘可能去偽存真,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袁鬥成)

貴報4月8日社評《重大突發事件考驗官員治理能力》說得很有道理,的確謠言止於智者,也止於真相。公眾對於「朋友圈」的真假信息,要學會凡事經過大腦過濾和判斷,及時查驗,從而儘可能去偽存真,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

相關焦點

  • 解放軍某防空旅多舉措提高參謀人員信息甄別能力
    演練繼續,尷尬再次出現:因耗時太長,紅方參謀人員剛從海量信息中篩選出有效信息,「敵」機已赫然臨空轟炸……戰場「弱視」,只因信息甄別能力差「冰冷的武器不會思考,電腦不能代替人腦,倘若參謀人員信息甄別能力不強,無異於『霧裡看花』,怎麼能正確對戰場態勢做出判斷?」演練總結會上,參謀長謝繼紅深入剖析道。
  • 何繼良:需提升對網友關注的信息甄別和幹預能力
    東方網董事長何繼良在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主論壇上發言 李佳攝中國網10月30日訊 10月30日上午,在第十三屆中國網絡媒體論壇主論壇上,東方網董事長何繼良表示,在新的環境中,網絡媒體將更多體現在對網友關注的信息進行甄別和幹預能力上
  • 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切勿偏聽偏信
    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切勿偏聽偏信 2014-09-08 11:25:5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責任編輯:杜靜   從表面看起來,這條信息所描述的事件,有時間、有過程、有當事人的工作單位,似乎信息的真實性無可質疑。  見到這條來自朋友圈的信息後,筆者向駐意使館領事部查詢,得到的答覆是:首先,使館門房根本沒有一位老大爺;其二,使館已經在關注這一事件;其三,事件的原委非網上所傳。
  • 旅意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避免誤信誤傳
    旅意華人應提高網絡信息甄別能力 避免誤信誤傳 2014-08-29 15:40:3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南若然 海外華人傳播文明、有益於社會的公眾信息應予以提倡。但是,對於那些不良信息,海外華人更應不斷提高信息的甄別能力,切勿偏聽偏信,謹防自己的善意被他人所利用,導致謬誤言論不斷擴散,為社會造成不良影響和危害。  評論摘編如下:  8月27日,義大利華人圈廣為流傳著一則消息,消息的始發者是誰已無法考證,但在該信息的前面有一條附加語言,(轉)留學生們!請進來看一下,幫忙轉起來!
  • 我們農民享受網際網路帶來便利時,要努力提高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
    資訊時代,隨著國家大力推進網際網路下鄉的進程,我們農民也享受到了網際網路帶來的諸多便利!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豐富了我們農民的視野,也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但在當下農村,農民由於文化、閱歷等原因,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不高。
  • 網際網路甄別能力待提高
    新華社記者 李 欣攝  快速擁抱網際網路 甄別能力待提高  老人如何安享數字時代生活?  本報記者 彭訓文  如今,老年人使用微博、微信早已不是稀奇事兒,甚至在一些直播平臺上還湧現出教大家烹飪、製衣的老年「網紅」。資訊時代的到來讓老年人加速擁抱網際網路。
  • 培養孩子的信息判斷和處理能力
    鑑別信息、去偽存真的能力是未來一代競爭的一項核心能力,也可稱之為「數位化生存能力」。知識分為四個層次:信息知識、加工知識、體系知識、智慧。我們能夠提供給孩子的,只是第一層次的基礎信息知識,之後就要靠他們自己去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 石雨晨:疫情期間培養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
    文/石雨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引言: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大量的矛盾信息早已充斥著公眾的眼球,考驗著公眾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此次疫情的集中報導只是激化了這一現狀。此次疫情引發的大量矛盾信息、謠言是我們可利用的一個teachable moment (可教的時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該如何培養能夠理性、客觀、謹慎地判斷信息的21世紀公民。為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有些人奔赴醫療前線,治病救人;有些人前往工廠車間,趕製防護用品;我們大多數人則宅於家中,為儘早戰勝疫情祈禱!
  • 北京傳染病病原檢測甄別能力覆蓋所有法定報告傳染病
    一是不斷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社會的疾病預防控制網絡體系;二是形成全社會廣泛動員參與的工作機制,全面落實傳染病疫情防控「四方責任」,建立了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專業機構支持、全社會參與的慢性病綜合防控格局;三是構建了覆蓋大專院校、部隊、醫療及疾控機構等高效靈敏的傳染病監測網絡,傳染病病原檢測甄別能力覆蓋所有法定報告傳染病。
  • 周金堂:把增強「四自能力」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原標題:把增強「四自能力」作為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這一新論斷抓住了從嚴治黨、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的關鍵。
  • 「關注」關於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規範網絡傳播秩序的重要提示
    結合本地實際,現向我市疫情防控相關單位和廣大網民作出以下重要提示:加強個人信息保護01規範個人信息採集除各級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以下簡稱指揮部)及相關成員單位以外,禁止其他單位和個人以疫情防控、疾病防治為由,私自收集、使用、公開個人信息。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法依規執行。
  • 在疫情期間,如何修煉出一雙甄別謠言的慧眼
    除了被動等官方闢謠之外,優秀君想和你分享,主動甄別謠言的方法。 幫助你不再因為人云亦云,成為信息森林中的驚弓之鳥。 在網際網路時代,信息的傳播,已經超過了核實信息真實性的速度。 我們見過了太多的「反轉」,上一秒的智者,馬上在下一秒,就淪為庸輩。
  • 超聲波能增強人的觸覺能力(圖)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加裡蘭研究所的科學家最近一項新發現表明,將超聲波直接作用於腦部特定區域,能增強人們對觸覺的分辨能力。這也是第一次證明了低強度、經顱聚焦超聲波能調節人類腦活動,提高覺察能力。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近日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上。  「目前,繪製人腦神經連接呈增長趨勢,超聲波有望為此帶來前所未有的解析度。」
  • 有效傳播能力:提高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環節
    新聞媒體的有效傳播能力如何,直接影響一國的新聞信息、價值理念、文化產品等在國際範圍內傳播的廣度、深度和效果。因此,新聞媒體的有效傳播能力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新聞媒體的有效傳播能力,就成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環節。
  • 美國太空部隊測試新的抗幹擾能力 比此前能力增強一倍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防務新聞網報導,美國太空和飛彈系統中心當地時間8月26日宣布,美國太空部隊已經測試了一種新的抗幹擾能力,這種能力將使軍方的主要衛星通信星座具有比以往更好的彈性。
  • 李烈滿:增強「四自能力」 保持黨的純潔性
    所謂自我淨化能力,就是黨組織自身擁有新陳代謝的功能;自我完善能力,就是黨組織擁有不斷克服不足的功能;自我革新能力,就是黨組織擁有革故鼎新的功能;自我提高能力,就是黨組織要擁有進取提升的功能。具有「四自能力」是黨組織這個機體富有生機活力的重要標誌,也是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的內在要求。
  • 以全面從嚴治黨增強「四自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同志強調要「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強黨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來」。全面從嚴治黨,既是我們黨「四自能力」的生動體現,也是進一步增強「四自能力」的戰略舉措。
  • 論文推介 | 收縮型城市:認知誤區、統計甄別與測算反思
    本期推介的論文為《收縮型城市:認知誤區、統計甄別與測算反思》(Shrinking cities:Misunderstandings
  • 我國新型地圖審查能力持續增強
    地圖是國家版圖的重要表現形式,加強地圖審核,規範地圖使用,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以來,自然資源部地圖技術審查中心(以下簡稱「審圖中心」) 全力做好地圖審查工作,特別是加大對三維地圖、實景地圖、智能汽車基礎地圖等新型地圖的安全防控和監控力度,堅決守好地圖審查紅線,當好「地圖上的巡邏兵」,為保障我國地理信息安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 日本政府著手甄別制約經濟活動監管制度
    環球網記者王歡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2月25日消息,關於旨在重審經濟等領域各項監管制度的「監管甄別」工作,日本政府行政刷新會議24日考慮將普通藥品的網上銷售制度和鋰電池的保管標準等作為甄別對象。「監管甄別」將於3月6日、7日進行,屆時將對約15項監管制度的合理性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