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信息判斷和處理能力

2021-01-09 梧英語學習筆記

鑑別信息、去偽存真的能力是未來一代競爭的一項核心能力,也可稱之為「數位化生存能力」。

知識分為四個層次:信息知識、加工知識、體系知識、智慧。我們能夠提供給孩子的,只是第一層次的基礎信息知識,之後就要靠他們自己去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在信息化時代,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告訴孩子哪些信息源是相對可靠的。

信息鑑別與歸納背後是批判性思維,即理性考慮事情的科學精神,根據真實的情況,保持懷疑的態度,不斷檢測、修正和補充,通過分析各方觀點,最終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論證。

批判性思維不僅是一種重要的信息篩選能力,而且是未來核心素養的基礎。很多國家及國際組織提出的未來核心素養都強調4C,即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溝通能力(Communication)、創造性(Creativity)、合作(Cooperation)。

孩子的數位化生存能力就是能夠快速、準確地檢索到有效信息,並迅速判斷、決策和應用的過程。

孩子在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在我看來,12歲以前還是應該控制在每天半個小時之內。

我們和孩子一起學習甄別、處理、加工和整合信息的過程,就是建立孩子認知體系和思考方式的過程,也是幫助孩子形成思想、影響未來的過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課,也是家長不能缺席的一課。

相關焦點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思辨能力?
    前不久有家長問我,最近聽過一個最近很熱的詞——「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什麼?簡而言之,就是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分析獲取的信息為基礎,對事物和問題進行推敲、分析、評測,最後形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小時候,父母經常教育我們要誠實守信。
  • 李玟瑾: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太重要!和孩子的成長息息相關
    問孩子「為什麼」,不僅是為了激發孩子的思維能力,也是為了快速判斷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思維嚴謹全面,不碎片化,善於用充分的理由和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善於利用前因後果在表達過程中呈現清晰的思路。
  • 培養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和聯想能力
    最後,讓孩子提升思維能力和養成有條理思維習慣的同時,還要最大限度地提升他們觀察力的敏銳性和善於推理的習慣。這些特性習慣同思維習慣是相互促進的,一個元素有了提高,必然會促進和帶動其他元素的提升,因此在訓練孩子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一些促進思維能力提升的元素的獲得。
  • 通過美術鑑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提升讀圖能力
    在小學美術教育方面,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美術基礎理論知識與基本繪畫技能,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及促進綜合素質全面提高。1 關於讀圖能力與美術核心素養的分析1.1 讀圖能力概述讀圖能力是一種用圖像進行「觀察、「理解」和交流的能力。美術讀圖能力不僅對藝術審美有益,也是當前視覺文化時代人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以及參與社會交流的重要能力。「讀圖能力」具有幾個基本特徵:第一,讀圖是一種「能力」,絕不是簡單的「看見」。
  • 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對他們的人生有多重要?讓娃受益終生
    和孩子同學的家長們聊天,提到小升初考試題,一位家長說邏輯思維的考核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可自己的孩子腦子轉得慢,數學成績不理想,他計劃將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提上日程,他制定出詳細的計劃,和具體的實施方案,看著他嚴密的培養計劃,真心為這位爸爸點讚。雖然說有些城市已經逐步取消小升初考試,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仍然很重要。
  • 石雨晨:疫情期間培養學生甄別信息的能力
    文/石雨晨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引言: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大量的矛盾信息早已充斥著公眾的眼球,考驗著公眾的理解和辨析能力,此次疫情的集中報導只是激化了這一現狀。此次疫情引發的大量矛盾信息、謠言是我們可利用的一個teachable moment (可教的時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該如何培養能夠理性、客觀、謹慎地判斷信息的21世紀公民。為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有些人奔赴醫療前線,治病救人;有些人前往工廠車間,趕製防護用品;我們大多數人則宅於家中,為儘早戰勝疫情祈禱!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表達能力是培養孩子與父母和外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交能力發展好。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語言發育良好,吐字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準確,是兒童敏銳思維能力的表現。另一方面,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同時促進大腦發育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使兒童的智力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 孩子理解能力差,是思維能力沒有培養好,在關鍵期用對方法很重要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成績差,理解能力差時都會認為是孩子不肯學,或者天生笨,其實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錯的,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差不多,至於為何後天表現差距這麼大,其實這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思維能力,導致孩子對很多事情的理解能力都有偏差。
  • 想讓孩子將來很好立足社會,三種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父母不容忽視
    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很好立足社會很重要,父母一定要特別重視。一、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回顧自身的教育經歷,在一篇《論教育》為題的講話中曾深刻指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生活錯綜複雜,孩子怎樣才不迷失自己?
  • 幾個小遊戲,教你在家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參與支配了一切智力活動,思維能力也是未來學習能力的核心,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要使孩子聰明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一)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具體向抽象發展。
  • 孩子理解能力差,和智商無關,是小時候沒打好基礎
    或許很多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存在於類似的情況,但是父母們千萬不要因此就心急,而是應該先理性的看待這個問題。所謂理解能力就是指對一件事物的了解能力,這種能力是孩子在兒童時期就應該逐漸被培養和發展起來的。它也屬於孩子思維向高水平發展的一個表現,也是孩子們在成年之後必備的勞動條件和品質。
  • 「爸媽,忘了我這個孩子,再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何培養?
    既然直接為他解決困難只是暫時的、有限的權宜之計,那就只剩一條路了,那就是: 讓孩子從小經歷真實的困境,教給他處理問題的能力,靠自己的力量從挫折中爬起來,面對並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 如此一來,孩子才會體會到「原來,挫折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我是有能力去面對的。
  • 想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家長要抓住4-11歲的兩個關鍵期
    其中,4-7歲屬於前運算階段的直覺思維期,孩子對事物的認知判斷還受直覺的支配,屬於具象思維。孩子需要在這段時間,為形成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打好基礎。4-7歲利用孩子好奇心,培養思維基礎4-7歲的孩子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的發展都有了一定基礎,但具象思維為主的思維能力決定了孩子需要先看到才能想到。
  • 社交能力的培養,是孩子的必修課,父母告訴孩子,三種益友要深交
    擁有樂觀心態的人總是能看到事情明亮的一面,樂觀的人不但能更積極地處理身邊的各種情況,同時也能把快樂、積極的情緒傳給周圍的朋友。孩子在生活和學習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在孩子沮喪的時候,一個樂觀的朋友,也許會從積極的角度,來開解孩子。即使,開解不了,朋友樂觀的情緒,也會感染孩子,讓孩子變得開朗。
  • 如何培養孩子英語溝通能力呢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表現來源於生活中的引導和互動。家長教孩子表達和行為,都是要做到位的;而且還通過提問和互動等形式,來驗證並增強孩子的能力。實踐中表現得多了,自然也就模仿了;但家長總是會耐心地去教孩子模仿到位,恐怕孩子學不好。
  • 幼升小邏輯思維題,難倒眾多家長,孩子邏輯思維能力該如何培養?
    在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十分重視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國家天才兒童協會》的評判標準中,邏輯思維更是佔比最高的那一項。 如何判斷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高低?
  • 細胞培養支原體汙染的判斷和處理方法
    ,光鏡下難以看清它的形態結構,並對青黴素有抗藥性,是細胞培養界的隱性殺手。一旦發生支原體汙染,支原體可以通過移液、傾倒液體時產生具有潛在感染力的飛沫和吸附的塵埃,沉積在物體表面。這種汙染性塵埃能存活數天甚至數周,使操作環境受到汙染,若不及時處理還會產生交叉汙染或再次汙染。檢測:常用的檢查方法為培養檢測法,即取1mL細胞培養液加入支原體液體培養基中,培養5天後,觀察培養基的顏色變化。如果變黃則懷疑該細胞受到支原體汙染。如果不變色,則盲傳一代。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聯想到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寫道在家庭中,父親對孩子的教育投入的時間越多,方法得當,孩子收穫會更多。特別是學齡前的孩子,父親對於其初步認知的教育越全面,孩子在認知發展上得分更高,對環境更有控制力,也表現出更強的共情能力。而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階段,適當的調整不同的教育方式。那麼,什麼是認知能力?認知能力又分為哪幾種?
  • 為什麼讓孩子養花,比養寵物好?有利於培養孩子「延遲滿足」能力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耐心,培養孩子願意為了糖果而多等這15分鐘呢?利用延遲了一周,讓孩子分分鐘變得有耐心。很多能力都是需要後天培養才有的。而延遲滿足能力。恰是孩子。最最需要的。那是什麼延遲滿足呢?什麼是"延遲滿足"?延遲滿足的大概一些是一種。
  • 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情緒管理能力排第一
    研究者發現,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這些能力決定著一個人在社會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也包括家庭生活的幸福。這種能力如今被稱為「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怎樣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了解了自己是那一類型的父母,知道了孩子的情緒問題不能再用轉移注意力或者強制打壓的方法去處理。那麼怎麼樣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培養出高情商的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