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介的論文為《收縮型城市:認知誤區、統計甄別與測算反思》(Shrinking cities:Misunderstandings,identifications and reflections),發表在《地理研究》2021年第40卷第1期。
收縮型城市是中國城鎮化、空間規劃與城市治理的全新命題。論文在簡要梳理收縮型城市相關文獻的基礎上總結了當前收縮型城市研究在中國的認知誤區。因人口統計口徑不一致、劃分標準不可比、數量屬性與地域空間脫節等原因給科學清晰的識別收縮型城市提出了挑戰。在周一星、史育龍(1995)的基礎上,論文提出了基於實體地域對比與行政地域互驗來分析全國城市人口的增減變化及收縮型城市的甄別框架,測算表明:全國有114個建制市2010年的「城人口」規模低於2000年「市人口」規模,但由於2000 年「市人口」的偏大統計以及2010 年「城人口」存在的「個別水分」,這些城市也未必就全是「收縮型城市」;在剔除鄉村人口較高的「城市型政區」後,全國2000年和2010年人口處於淨流出狀態的建制市分別為 56 個和 75 個。
論文認為:中國應儘快建立城市實體地域概念,推進城市化區域協同統計制度;要構建「時空對齊」的全國常住人口地理信息系統資料庫並綜合考慮各地行政區劃建制差異,持續推進城鄉人口的精準劃分。
原文刊載:
吳康, 戚偉.收縮型城市:認知誤區、統計甄別與測算反思[J].地理研究,2021,40(1):21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