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億美元併購後,阿斯利康(AZN.US)在罕見藥領域藥企中實力幾何?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12月12日,阿斯利康(AZN.US)與Alexion Pharmaceuticals(ALXN.US)宣布已就阿斯利康收購Alexion達成最終協議。從交易規模上看,此次併購金額達390億美元,是2020年以來最大的生物製藥交易。從併購的領域看,這是繼武田(TAK.US)以624億美元收購罕見病藥物公司夏爾(SHPG.US)之後,跨國藥企又一次重金押注罕見病領域。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阿斯利康收購Alexion後,Alexion每股股份將為Alexion股東帶來60美元的現金和2.1243股阿斯利康美國存託股票(ADS),根據阿斯利康的平均ADR參考價格54.14美元,這意味著Alexion股東的總對價為390億美元。該筆併購案預計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完成後Alexion股東將擁有合併後公司約15%的股份。另外,合併後的公司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兩位數的年均收入增長。

被阿斯利康大手筆收購的Alexion是幹什麼的?

Alexion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專注於罕見病研發、生產及銷售的生物製藥公司。Alexion從完全需要政府、投資者、合作夥伴財政支持的初創型公司,發展為市值270億美金、全球排名第41位的跨國製藥企業,僅用了26年,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後起之秀」。在2018年福布斯發布的全球最具創新企業榜中,Alexion排名第22位,在醫藥及生物技術公司中排名第6位,彼時恆瑞醫藥的排名緊隨其後。

在經歷了近30年的發展之後,Alexion成為了罕見病領域的領軍者之一,並確立了其在補體生物學領域的領導地位。補體是一組存在於機體體液中及細胞表面,經過活化之後,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而補體系統是免疫系統最古老的分支之一,其活化主要通過經典途徑,旁路途徑和凝集素途徑3條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繫的途徑實現,三條途徑產生的C5轉化酶,均可裂解C5,引發共同終末效應,進而發揮調理吞噬、裂解細胞、介導炎症、免疫調節和清除免疫複合物等多種生物學效應。目前靶向三條路徑相關靶點的藥物開發均已經成功轉化,而鑑於一些罕見病補體相關的發病機制明確和特異,因此目前罕見病病人從中獲益最為顯著。

Alexion率先開發了補體抑制功能,集中於補體級聯反應中的新型分子和靶標,可解決由於免疫系統至關重要的補體系統不受控制的激活而引起的多種免疫介導的罕見疾病,其開發工作集中於血液學、腎臟病、神經病學、代謝紊亂、心臟病學、眼科和急診。

目前,Alexion擁有五款上市產品,其中有兩款明星產品:全球首個上市的C5補體抑制劑Soliris,用於治療罕見病成人和兒童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症候群(aHUS);目前唯一一款「長效C5補體抑制劑」Ultomiris,用於治療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候群(aHUS)成人和兒科(≥1個月)患者,以抑制補體介導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MA)。

Soliris自2007年上市以來,累計全球銷售額近200億美元,其中2019年銷售額為39.46億元,給Alexion貢獻了近80%的營收(總收入49.91億美元),可謂是Alexion一直以來的搖錢樹。不過,從去年開始Soliris就遭遇了專利挑戰,目前面臨著生物類似物的競爭。值得慶幸的是,Soliris的升級產品Ultomiris已於2018年底獲FDA批准上市,2019年Ultomiris銷售收入達到3.4億美元。Soliris的「繼任者」無縫連接上市,估計Alexion能繼續守住並拓展罕見病藥物市場。此外,Alexion也在通過交易擴充管線產品,包括對Achillion Pharma、Syntimmune、Wilson Therapeutics和Portola的收購,以及與Dicerna建立的RNAi聯盟。

阿斯利康為什麼要收購Alexion?

從阿斯利康自身的業務來看,其覆蓋腫瘤學、心血管、腎臟和新陳代謝以及呼吸系統疾病方面,最初專注於小分子和生物製劑,且正在越來越關注精準醫學、基因組學和表觀遺傳學。具體落到免疫領域管線,其在風溼、皮膚以及胃腸疾病方面均有布局。若是收購了Alexion,其將獲得Alexion已上市的罕見病免疫產品、免疫領域在研管線以及增加眼科等領域,兩者的免疫學研發管線能較好的互補效應,並同時覆蓋先天和適應性免疫反應。

當然,阿斯利康最明顯的意圖還是進軍及布局罕見病領域。根據Evaluate Pharma發布的報告,2017年-2022年,預計孤兒藥市場複合增長率為11.1%,遠高於非孤兒藥市場(複合增長率僅5.3%)。到2022年,預計孤兒藥的銷售總額將達到2090億美元,佔全球藥物銷售額的21.4%。孤兒藥的市場表現將優於整個處方藥市場。對於阿斯利康而言,市場潛力日益顯現的罕見病市場是其看中的一點,而選擇收購Alexion,則還是由於Alexion在補體抑制劑臨床應用中的多年深耕——包括Alexion豐富的候選藥物管線,更重要的是早期研發、臨床開發、市場拓展等方面know-how的精英團隊。

在過去十幾年中,補體系統一直是各個大藥企、生物技術公司追逐的重點領域之一,如諾華、羅氏、賽諾菲、安進等均有針對不同的補體蛋白的相關布局,如Shire、InflaRX等也都有相關臨床試驗項目,但受know-how資源限制以及開拓新型適應症高風險因素的影響,這些項目基本在沿襲Alexion已獲批適應症特別是PNH的老路。可見,Alexion所擁有資源的珍貴。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全力發揮Alexion的研發能力,阿斯利康也決定後期在美國波士頓設立其全球的罕見病研發總部,兩家也將一起在Alexion的11個分子產品線的基礎上,推進針對各種適應症的20多個臨床開發計劃,開發補體系統替代途徑的小分子抑制劑。雙方在更深入的結合之後,將會給更廣泛的患者群體帶來更多的治療選擇,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阿斯利康併購Alexion後,有望衝入罕見藥領域藥企排名前五

GlobalData曾在2019年的一個分析報告中預測,到2025年,孤兒藥(罕見藥)前15強制藥公司依次是羅氏、艾伯維(ABBV.US)、強生(JNJ.US)、新基、諾華(NVS.US)、默沙東(MRK.US)、吉利德(GILD.US)、阿斯利康、武田、賽諾菲(SNY.US)、施貴寶(BMY.US)、安進(AMGN.US)、輝瑞(PFE.US)、Alexion、渤健(BIIB.US)。

其中,羅氏的孤兒藥總體銷售額最高,並將繼續保持領先,這主要歸功於羅氏強大的腫瘤藥產品組合。其中,羅氏被認定為孤兒藥的腫瘤藥物如帕捷特、Tecentriq、赫賽汀、安維汀、美羅華、Venclexta等預計到2025年都將成為暢銷藥物。

而阿斯利康則被認為是TOP 15中增速最快的。據GlobalData顯示,從現在至2025年期間,阿斯利康在孤兒藥領域年均複合增長率最高,達到19.7%,這得益於阿斯利康收購的其他小型生物技術公司開發的腫瘤藥物,比如MedImmune開發的PD-L1藥物Imfinzi、KuDOS製藥開發的利普卓、Acerta製藥開發的Calquence。

而今,阿斯利康又收購了Alexion,其擁有的兩大明星產品及在補體中的優勢,預計其在該領域的發展增速將繼續提升。在預測的2025年全球孤兒藥領域TOP 15排名中,阿斯利康位列第8位,Alexion位列第14位,兩者結合之後,有望衝入TOP 5行列。

相信此次兩家的強強聯合不止是體量上的增加,更多的是為患者帶來更多可選擇的藥物,共同成就雙贏局面!

(編輯:趙錦彬)

相關焦點

  • 390億美元大筆收購 阿斯利康進軍罕見病領域
    阿斯利康的大筆收購在年末落定,對象不是年中傳聞的吉利徳。12月12日,阿斯利康宣布公司將以390億美元收購美國藥企Alexion Pharmaceuticals(亞力兄製藥)。憑藉補體C5單抗藥物Soliris(依庫珠單抗)以及長效C5單抗UItomiris兩款,亞力兄製藥奠定了罕見病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 醫藥領域再現巨額併購 阿斯利康宣布390億美元收購亞力兄製藥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當地時間周六,英國藥廠阿斯利康宣布與美國亞力兄製藥達成「現金+股票」收購協議,交易價值接近390億美元。(來源:公司公告)根據交易協議,每股亞力兄製藥股票可以收到60美元現金和2.1243股阿斯利康美股存託憑證,按照阿斯利康ADR參考平均價格54.14美元計算。
  • 2500億天價收購:靠中國市場逆天改命,百年藥企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
    3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535億元)的收購,刷新了醫藥行業全年度收購紀錄。2019年,阿斯利康更反超全球第一大仿製藥公司輝瑞,成為在中國的跨國藥企Top1。今天風光收購亞力兄製藥,但5年前的阿斯利康曾一度陷入頹勢,差點被大廠輝瑞收入囊中。5年逆天改命,阿斯利康做對了什麼?中國市場在阿斯利康「改命」過程中扮演了什麼關鍵角色?390億美元的全球巨額收購背後,又有什麼大風向變動將會影響中國的醫藥產業及投資生態?
  • 阿斯利康,巨資收購知名藥企
    昨日晚間(12月13日),阿斯利康官網首頁,掛上了醒目的消息,宣布阿斯利康、亞力兄製藥(Alexion Pharmaceuticals)已就阿斯利康收購亞力兄製藥事宜達成最終協議,收購總價值是390億美元。
  • 輝瑞之後 禮來、阿斯利康又裁員!跨國藥企怎麼了?
    而英國製藥公司阿斯利康日前則同樣宣布,將關閉兩家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生物製劑工廠,同時裁撤210個位於此工廠的工作崗位。而阿斯利康給出的裁員原因,則是為了進一步精簡其生物藥產品供應鏈體系,同時阿斯利康還表示,這是目前其全球架構調整的一部分。
  • 傳吉利德要被阿斯利康併購,醫藥史上最大併購案要來了?
    截至上周五收盤,吉利德的市值為960億美元,阿斯利康市值為1400億美元。如果兩者決定合併,這將是行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超過去年百時美施貴寶 (NYSE:BMY)和新基製藥740億美元的合併案。然而,消息一出,立馬引發了外界的質疑。阿斯利康併購吉利德,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 各大藥企CEO年薪公布|薪酬|阿斯利康|schultz|執行長|藥企
    2019年跨國藥企 CEO 薪酬榜單1、強生CEO Alex Gorsky2019 年強生以 821 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位列跨國藥企營收排名第一名,英夫利昔單抗、戈利木單抗、烏司奴單抗、達雷木單抗、伊布替尼等作為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使強生藥品銷售額高達 422 億美元,增長5.8%。
  • 阿斯利康陷藥代風波?三大明星藥遭醫院停藥處罰
    近日,一份網絡流出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工作聯繫函引發業內熱議,該聯繫函對知名藥企阿斯利康醫藥代表違規進入心內科診療區作出處理決定,該藥企的三大產品被要求暫停使用3個月到半年,並且約談企業有關負責人。跨國製藥企業阿斯利康自1993年進入中國市場,2019年在華銷售額達到近49億美元,其中心血管是其重點疾病領域之一。
  • 三生6.7億接盤糖尿病 阿斯利康又雙叒叕賣產品
    根據協議,阿斯利康授予三生製藥在中國以上4款產品進行商業化的獨家權利,三生製藥將向阿斯利康支付預付款5000萬美元及分期款項最高額5000萬美元,總許可價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7億元。此外,三生製藥將根據獨家許可協議的條款向阿斯利康支付許可產品的預先約定的購買價。
  • 英國藥企Vectura 6.21億美元收購SkyePharma
    核心提示:Vectura和SkyePharma這兩家藥企原本就有許多相似之處,二者都主要經營哮喘及其它呼吸系統疾病藥物的研發和銷售。這次二者完成的併購價值4.413億英鎊(6.21億美元)。合併後的新公司估值約為10億英鎊,其中包括1.539億英鎊的銷售額以及月5050萬英鎊的利潤。
  • 阿斯利康年均研發上百億美元 羅氏賽諾根新藥...
    阿斯利康年均研發上百億美元 羅氏賽諾根新藥歷經6年仍被終止 發布時間:2020-08-07 14:33:25      來源:環球網   當下,全球範圍內居高不下的藥價給普通收入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 阿斯利康(AZN.US)重磅ADC乳腺癌藥物獲得驚豔II期數據,2021年能在...
    2019年3月,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宣布聯合開發DS-8201,為此將向第一三共支付13.5億美元的預付款,以及高達55.5億美元的裡程金,交易總額共計69億美元。阿斯利康與第一三共製藥在全球範圍內共同開發和商業化DS-8201,第一三共保留日本市場的獨家權利,同時將全權負責製造和供應。
  • 兩家全球排名前20的藥企要合併?業若成真將誕生史上最大醫藥併購案!
    來源:國際金融報阿斯利康與吉利德的營收規模在全球製藥公司排名均在前20。若以2019年收入計算,雙方合併將創造一家年收入超468億美元的新公司,有望躋身全球藥企營收排名前5。目前該藥的相關研究結論是,其或許能有效治療新冠肺炎,但證據尚不夠充足。公開資料顯示,阿斯利康是一家總部設在的英國藥企,旗下擁有神經、呼吸、消化、心血管、腫瘤和麻醉等多領域產品。吉利德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的創新藥公司,旗下產品覆蓋了愛滋病、B肝、C肝、心血管疾病、囊性纖維化、呼吸系統疾病和抗真菌等領域。
  • 中國經濟的韌性|阿斯利康:在中國,沒理由只做傳統藥企
    這裡也是阿斯利康紮根中國的「始發地」。26年前,阿斯利康來到中國,落腳無錫,植根於長三角,隨後將總部設在上海,並在全國各地設立分部。2018年,在華銷售額近38億美元,無錫和泰州的供應基地向全球近80個國家和地區出口藥品。在中國,阿斯利康的業務重點主要集中在呼吸、心血管、腎臟、代謝、腫瘤、消化等領域,這也是近期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所關注的重點。
  • 醫學諾獎剛花落缺氧誘導機制,默沙東(MRK.US)早押注22億美元,還有...
    要聞 醫學諾獎剛花落缺氧誘導機制,默沙東(MRK.US)早押注22億美元,還有10個可投標的在這裡 2019年10月9日 06:33:43 晨哨併購
  • 全球最大藥企輝瑞(PFE.US)170年簡史:它帶給人類的,不止是偉哥和...
    70年代到90年代,輝瑞的營收從10億美元增長到70億美元,研發預算卻從1971年的800萬美元增長到1981年的1.79億美元,再增加到1991年的7.57億美元。得益於此,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輝瑞的研究團隊極其富有成效。1982年,輝瑞推出消炎藥Feldene(吡羅普康),這是輝瑞第一個銷量達到10億美元的產品,也是當時全球銷量最高的處方消炎藥。
  • 從跨國藥企2019年報,看未來醫藥行業研發趨勢
    【製藥網 行業動態】開年後,全球頭部跨國藥企陸續發布年報。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所統計的17家跨國藥企2019年合計業務收入就超過4800億美元。製藥業務同比增長11%至485.1億瑞士法郎,診斷業務也增長3%,銷售額達129.5億瑞士法郎。   從跨國藥企研發投入,看行業未來研發趨勢   事實上,從各大藥企年報中很明顯可以發現,這些全球頭部藥企取得龐大市場規模是建立在不斷研發創新基礎上的,不僅研發水平較高,研發投入力度也非常大。
  • 西南證券:阿斯利康(AZN.US)業績逆勢表現強勁,新藥研發奠定長期...
    西南證券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向陽論醫談藥」投資要點公司在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的業績表現強勁(+14%),主要因新藥上量,增速較快;新興市場中,中國市場業績增幅較大。全年收入指引中低個位數增長不變。
  • 阿斯利康陷藥代風波 三大產品遭湘雅醫院暫停
    三大重磅藥被醫院暫停上述流傳的致湘雅醫院藥學部的工作聯繫函顯示,根據2020年12月8日黨委會決議,對阿斯利康醫藥代表違規進入心內科診療區情況作出處理決定。暫停阿斯利康製藥有限公司瑞舒伐他汀、替格瑞洛片在湘雅醫院使用6個月;暫停阿斯利康安達唐(達格列淨)在湘雅醫院使用3個月;約談阿斯利康負責人。上述黨委會決議立即執行。
  • 艾爾健、阿斯利康:我們不會逃離中國
    阿斯利康全球執行副總裁,國際業務及中國總裁王磊,在談到中國的發展環境時,態度頗為樂觀「中國機遇大於風險,中國雖然有風險,但是別國風險更多,做藥待在中國是最好的事情。中國的貨幣、經濟增長形勢、政局、政策都是穩定而一以貫之的,這是很難得的環境。」▍政策壓力中國的機遇大於風險是不少跨國藥企高管的共識,然而中國的政策形勢日漸緊張也是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