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為什麼是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2020-11-30 湛廬文化

今天,我要和你分享的是,6大全新思維能力「三感三力」中的「共情力」,是如何重塑醫療業,對行業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的。

《全新思維》這本書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左腦時代已經結束,全新的右腦時代需要人們擁有不同於過去的6種能力,其中,共情力就是個人和企業必須具備的一種核心競爭力。右腦時代,人們對情感連接的需求會變得越來越迫切。可以提供情感價值的工作,在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

很多行業都深刻地認識到了共情力的重要性,醫療行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過去,醫生們憑藉精準的儀器以及豐富的經驗為患者診療,卻從來沒有興趣了解患者身上發生過的事情。當患者在講述自己病情的時候,醫生會很快打斷患者。雖然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出現醫療偏差的概率越來越低,但是只靠藥物治療仍然不能幫助患者解決所有健康問題,這時候醫務人員有沒有共情力、能不能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信息,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下面為你講講,共情力為什麼那麼重要,醫療行業是如何將共情力應用到診斷和治療中,發揮巨大作用的。這不僅是醫療行業從業者需要的技能,更是所有行業必須提升的軟實力。一起來看看吧。

相信你的直覺。這和釣魚的道理是一樣的

共情力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之前談到的3大高概念和高感性能力密切相關。共情力是設計感不可或缺的因素,優秀的設計師總是以消費者的眼光來審視自己的設計。

共情力還與交響力息息相關,具有共情力的人都明白情境的重要性,他們會從整體上審視一個人,這與具備交響力的人會綜合把握全局的行為是一致的。最後,故事力也涉及共情。在敘事醫學那一部分我們已經看到,故事是提升共情力的有力途徑,對醫生來說尤其如此。

與此同時,共情力也正在以更直接的方式重塑醫學。醫學界領軍人物力主醫學應該有所改變,用生物倫理學家喬迪·哈爾彭(Jodi alpern)的話來說就是,從「淡漠」向「共情」轉變。他們認為,淡漠的科學模式並非不適合當代的發展需求,而是已不足夠。

正如之前所說,大量醫療實踐趨於標準化,演變為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可重複性公式。雖然有些醫生對此大加指責,稱其是「食譜式醫學」,但它確有自身的優勢。

規則式醫學建立在逐漸累積起來的成百個,甚至上千個病例的基礎之上,這樣,醫學教授就不用對每名患者都重新制訂一套醫療方案了。

其實,電腦也可以做同樣的工作。然而,但電腦沒有共情力,一旦涉及人際關係,電腦就有點「獨行其是」了。在醫學界,共情力可以發揮極大的威力。

全新思維案例

幾年前,有兩個在郵局工作的人患了同一種病,他們分別去了不同的醫院就醫。其中一個人告訴醫生說,他感覺全身隱隱作痛、不舒服,覺得自己患了炭疽,而且最近在他工作的郵局有人染上了這種病。隨後醫生打電話給公共衛生部門,部門負責人告訴他說,炭疽並不會造成威脅,所以在藥方裡他不必開抗生素。於是,醫生聽從了公共衛生部門給出的建議,只給患者開了一些泰諾讓他服用。幾天後,該患者不幸身亡,死因正是炭疽。

另一個人去了另一家幾公裡外的醫院。在急診室裡,醫生對他進行了一番檢查,懷疑他可能染上了肺炎。但是,這名患者告訴醫生,他所在的郵局正陷入一場炭疽傳染的恐慌之中。所以她又做了一次檢查,但還是認為他並沒有患炭疽,這使她十分困惑。但她還是給患者開了一些治療炭疽的西普羅,以防萬一。而且她沒有讓患者即刻回家,而是讓他住院觀察,並把情況匯報給一名炭疽研究專家。

結果表明,這名郵局職員的確患了炭疽,這也說明,如果醫生能理解患者,他們的傾聽、直覺和不墨守成規的態度就意味著生死之間的巨大差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這位醫生說:「我只是聽取了患者的陳述。他說:『我了解我的身體,就是有哪裡不對勁。』」共情力,即醫生憑藉直覺判斷患者感受的能力,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哈爾彭說:「醫生表達其共情力的方式,不僅在於對病人的感受作出正確的判斷,還在於他們說話的節奏、語調、停頓以及全面了解患者情感的能力。共情力是醫生知識、醫療技術以及其他醫療工具的有益補充,可以幫助醫生作出準確的診斷。」隨著這一醫療新觀點日益為人們所接受,共情力在醫學界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像上述急診室醫生那樣的新一代保健專業人員將越來越受歡迎,他們能夠將客觀規則和主觀情感相結合,從而開創一項全新的醫療事業。

現在,對醫學院進行審核的機構已將與患者的溝通和對其感受的理解,確定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考評的一大因素。也許這看起來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變化,但事實上,在極其注重左腦思維的醫學界,這卻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舞臺演員梅根·科爾(Megan Cole)到美國的各個醫學院講授「共情技巧」。在課堂上,她指導這些醫學院學生如何利用非語言的暗示,如面部表情、語調、肢體語言以及其他表演技巧,來更好地診斷患者哪裡不舒服,更好地表達對患者的關心。範德堡大學醫學院的學生要學習一門關於交流錯誤,以及如何為自己所犯的錯誤致歉的課程。在第3章我曾提到過費城的傑斐遜醫學院,現在該醫學院甚至還開發了一項共情力測試,即「傑斐遜醫生共情量表」(JSPE)。

雖然剛問世不久,但JSPE已經有了一些有趣的收穫。比如,共情測試得分高的人往往在臨床護理學上的得分也很高。因為在其他條件都一致的情況下,患者更願意與能理解病人的醫生交流,而不願與性格冷漠的醫生接觸。此外,共情力測試得分同醫學院入學考試或醫生資格考試的成績沒有關係,這說明傳統的醫生能力測試,未必能決定何為最優秀的醫生。JSPE得分較高的人之間存在的差異也頗為有趣。女性通常比男性得分高,某些護理人員的得分比其他人高,比如護士的得分通常比較高。

共情力在醫療中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可,這也是概念時代護理將成為關鍵職業之一的一大原因。當然,護士的工作並不只是理解患者的感受,但她們所提供的情感護理是不可能被外包或自動化的。在班加羅爾,放射科醫生們能讀懂X光片,但是光纖電纜卻很難擁有共情力,如碰觸、撫慰患者。現在,發達國家人口逐漸老齡化,人們對護士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在美國,未來10年,護理業的新增工作崗位比其他任何行業都要多。護士也會抱怨工作太累,因為她們常常要同時看護多名患者,但是理解他人的天性使她們備受尊敬,也讓她們的薪水越來越高。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在美國,護理業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最真誠、最具美德的職業,同時該職業的工資增長速度幾乎比其他任何職業都要快。

共情力的崛起,對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也產生了影響。最近,澳大利亞對一些信息技術管理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0%的人都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選擇注重左腦思維的軟體工程行業。那麼,他們希望孩子選擇什麼樣的職業呢?雪梨一位電信公司職員詹姆斯·麥可斯(JamesMichaels)說:「我想讓我的孩子從事護理業,因為無論在當地還是在全球範圍內,這一職業都有著廣泛的需求。」

《全新思維》

作者:【美】丹尼爾·平克

譯者:高芳

好,以上就是我為你精選的內容,推薦你閱讀《全新思維》完整版。

相關焦點

  • 共情力:打造一個渲染情緒的高手
    好的共情力會帶來什麼效果呢?請感受一下下面這些話——她的視頻帶給了無數人治癒的力量。看完這個視頻,我去扔掉了我的垃圾,熨燙了我的衣服。看她的視頻,仿佛自己也暫時脫離了生活常態,放下了浮躁,游離在田園,體驗了一把原以為不屬於自己的安寧。
  • 共情力,孩子閱讀理解的「金鑰匙」,家長的作用比老師更重要
    這就需要孩子具備「共情力」。共情力是情商的核心和基礎。它產生的基礎不是假設,而是事實。共情能夠把人的情緒調整到一個可控的程度,讓人對他人的想法和情緒或行為能做出精準的感知。懂得了共情力的作用,家長們可能還會有個疑問:共情力對孩子來說,困難嗎?能夠培養嗎?共情,並不是一種情緒,也不是一種感受,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
  • 實例解析:如何藉助共情力為用戶研究「降噪」?
    不論是在網際網路行業還是傳統行業,不論對象被稱為用戶需求還是VOC (Voice of the Customer),所有公司都在試圖聆聽用戶/消費者的聲音,但其在傳遞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噪聲。如何分辨和減弱噪聲?
  • 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被罵慘:共情力很重要,如何培養孩子共情能力
    有共情力的人能很好的感知、理解別人的情緒,做出恰當的反應。 共情力是指當人們能夠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擁有共情力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用他人的視角看問題,感受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與他人擁有一樣的情緒。共情力是社交中必備的能力,它不僅重「情」,更重的是「反應」。
  • 專題|代建能否成為房企未來發展新方向?
    導 讀 未來代建行業的發展趨勢仍需時間的檢驗。 由此可見,我國代建行業的發展十分迅速,未來的發展潛力較大,在房企土地成本高漲、資金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可能成為新的增長點,多家房企已經開始對代建業務進行布局。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7月發展代建業務的品牌房企已經超過30家。這其中既有大型房企恆大、萬科、中海、保利發展,也有中小型房企當代置業、廣宇發展、天房集團等。
  • 共情力太強反而不是件好事?
    後來我才慢慢意識到,共情力對你的人際關係處理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好像我們從小到大的書本都不會告訴你共情的重要性,也沒有任何一個測驗能讓你知道你的共情力及不及格。他屬於極具共情力的那一類人,因此他的情緒一旦進入到別人的痛苦裡,他便難以停止感受,更難以從中走出。老張說:「有人曾經問我最厲害的心理學是什麼?是那種打一個響指就能讓人進入睡眠的心理大師嗎?我想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夠催眠你,除了你自己。
  • 中國積極教育發展研討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9月27日上午,「中國積極教育發展暨『幸福校園建設倡議』研討會」在清華科技園陽光廳舉行。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國家發改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巡視員朱英娟、中國教育電視臺黨委書記柯春暉、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等領導和嘉賓與會,並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
  • 大腦功能結構帶給我們啟示:解釋行為,啟發思考,提高共情力
    大腦結構給我們5點啟發心理學知識在於解釋行為,啟發思考,提高共情力情緒腦進化目的在於適應環境,向外直接發洩表達意圖,不過人類大腦發展太快,以至於情緒腦進化速度趕不上大腦皮層思維能力,以至於出現矛盾衝突。比如,我們遇到恐懼情景,情緒腦或戰或逃,現實大腦可以理性表達,但是拗不過情緒表達,出現失控現象。進化力量使得我們管理情緒苦難重重。
  • 圖靈獎得主姚期智:人工智慧發展將有三個新方向
    他還表示,人工智慧是一個跨學科行業,在人工智慧方面獲得的成果往往源於看似完全不搭界的學科之間的合作,如果沒有其他領域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人工智慧不可能取得如此快的發展。談到人工智慧理論的新發展方向,姚期智認為將有3個新方向:首先是神經拓撲結構,這是神經網絡演講的新視角;其次,隱私保護學習是第二個新方向,這裡面涉及到了人工智慧技術和多方計算的結合;第三,姚期智認為可控的SuperAI也是重點,「也就是我們常常談到的超級人工智慧,我們如何設計有益的超級智能還不威脅人類,依舊是一個重要課題。」
  • 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
    在成員大會的沙發論壇中,業內代表企業與高校專家共聚一堂,就移動機器人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此次沙龍論壇由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主席、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移動機器人BG總裁張雷主持。
  • ...共議產業發展新方向——「近紅外光譜儀器研製與應用推廣」專題...
    作為科學儀器的重要成員之一,近紅外光譜儀器在科學研究和各行業應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科學儀器行業的高增長地區,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近紅外光譜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依然是大家關注的熱點。  對我國而言,雖然在近紅外光譜研究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近紅外學科的發展也一直處於快速上升的階段,但是我們也必須承認在產業化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特別是在創新儀器研發及應用拓展方面與國外還有一定的差距。
  • 中國傳感器行業發展現狀,光電傳感器行業發展趨勢
    打開APP 中國傳感器行業發展現狀,光電傳感器行業發展趨勢 前瞻趨勢遇見未來 發表於 2020-11-26 15:14:25
  • 加快生物炭行業發展:我們可以從顆粒行業借鑑什麼?
    在這樣正面的背景下,生物炭的生產量、銷售量和使用量為什麼仍這麼少?這關乎行業的未來,必須要細細斟酌。借鑑20世紀80年代美國發展木屑顆粒行業的歷史背景,筆者將嘗試提供一些見解。該行業本身對顆粒爐的安全和顆粒燃料製造形成了新的標準,保證燃料和設備之間的兼容性,提高用戶滿意度。最終帶動了新的生物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其中95%顆粒生產流向住宅供暖,其本身就是一個利基市場,主要方式是通過專業零售店。 這個故事一個有趣的點是,這個行業起步之初,並沒有大型私人和機構投資者介入。
  • 檢測行業發展特點及未來發展趨勢
    2011年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文件,對於檢測行業具有歷史意義。該文件的發布確立了檢測行業作為獨立的行業而存在,同時確定檢測行業為高新技術服務業,以第三方檢測機構為代表的我國檢測行業迎來快速發展期。2018年,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質量認證體系建設促進全面質量管理的意見》,部署推進質量認證體系建設,強化全面質量管理,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國家大力推動檢測行業發展。
  • 疫情「黑天鵝」來襲,保險行業的商機與轉機
    張衛群面臨的狀況是保險行業的一個縮影。在新冠肺炎這隻「黑天鵝」飛來後,保險行業也無法倖免地陷入了「冰河期」。 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與健康密切相關的保險行業會因此而迎來轉機嗎?疫情對保險領域的影響是短期還是中長期?相關企業有何應對舉措?健康界進行了行業調研。
  • 「共情力」強的女人,贏在哪裡?
    3)有利於事業發展。共情能力很強的人可能會有點感性,但是從某種程度看這也有利於事業發展,特別是服務行業:心理諮詢,情感諮詢,商務,公關,教育等工作,了解對方的想法,有針對性的改善,對工作大有裨益。觀察身邊人情緒變化細節,觀察自己一天情緒波動,記錄下來並分析原因,如果高興是什麼原因,如果發生爭執,為什麼會生氣,可以怎樣改善,避免這種衝突。我寫過一千多天的情緒日記,親測有效。3)做一做服務行業或者乙方單位,這樣工作和人打交道多,可以學習察言觀色。
  • 銅的歷史及行業發展
    銅的行業發展 在近代工業中,銅被廣泛應用於電力、電子工業,到20世紀60年代,這兩個工業中用銅量佔據28%,到1997年,這兩個行業仍是銅消耗的主要領域,佔比25%。後來銅被廣泛地應用於電氣、輕工、機械製造、建築工業、交通運輸等領域。
  • 植物提取物標準促行業規範發展 政策和行業標準利好行業發展
    植物提取物用途多樣行業前景廣闊  醫保商會植物提取物分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植物提取物作為重要的中間體產品,應用廣泛。目前,可應用的領域有藥品、保健品、食品、化妝品等,具有剛性需求的特點。隨著消費理念的轉變,人們日益追求健康、綠色、無公害食品,植物提取物產業深受醫藥界、食品界的青睞,發展之勢如火如荼。
  • 2017年中國園林景觀行業概況、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和行業未來發展...
    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日趨重視包括水土、空氣等在內的生態環境破壞修復及整治工作,生態修復也逐漸成為園林景觀行業的一個新興領域或拓展方向。具體來說,生態修復工程主要指通過人為構建植被,對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如汙染的水體(河流湖泊等)、開採後的礦場廢址、開鑿公路和鐵路等裸露的山體邊坡等,進行輔助修復,從而使其逐步恢復或逐步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 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北極星固廢網訊:據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分析,前幾年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加快,建築行業作為推動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呈現良好的態勢。現對2016年我國再生塑料顆粒行業發展趨勢分析。不過,最近兩年,建築行業增速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一定程度影響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再生塑料顆粒行業也不例外。不過塑料行業發展不好,但是再生塑料顆粒發展卻越來越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