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但是許多人對諾貝爾的印象卻還停留在小學課本上。 只知道和諾貝爾有關係,但是怎麼來的,獎項有哪些是一概不知道的。

前段時間網上很多人都在問,諾貝爾獎發了這麼多年,不僅得到的人多,獎金數額也那麼大,諾貝爾老人家留下的基金為什麼就是花不完呢?其實主要原因是在這期間,基金也沒閒著,一直在投資理財之中不斷變多。那麼一開始的諾貝爾基金是哪來的?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諾貝爾獎的由來。
這就要從諾貝爾一家開始說起了,諾貝爾的一家子都在用生命搞炸藥,甚至諾貝爾獎也有炸藥獎之稱。為什麼這麼堅持呢?因為在諾貝爾那個時代,美國正在搞西部大開發。要致富,先修路,可修鐵路最大的阻礙就是許多攔路的山需要用炸藥才能開路。
當然,戰爭的時候誰的炸藥多,誰才能贏。但是諾貝爾本人十分反對將炸藥運用到戰場,他只想用炸藥來造福人類,推動發展。
諾貝爾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卻苦苦沒有結果,終於他發現了一款神器——硅藻土。後來諾貝爾又發明了雷管,有了雷管不僅可以直接引爆炸藥,還解決了運輸不穩定的難題。
諾貝爾申請專利之後,那個時期的炸藥基本就被他壟斷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有了炸藥大王的稱呼。諾貝爾本人也因此變得富可敵國,但他卻陷入了痛苦,希望這些該死的錢能走開,因為炸藥被用到了戰爭之中。
其實諾貝爾也沒光顧著懺悔,而是想著怎麼彌補。正好那個時候流行資助科學家搞研究,而諾貝爾有的最多的就是錢,於是他立下遺囑,設下五大獎項,將自己的遺產用來獎勵這造福人類有貢獻的科學家。
可能有人要問了,不是有六項嗎?其實經濟學獎是瑞士銀行向諾貝爾委員會申請,自己掏錢獎勵對經濟學做出偉大貢獻的人。說白了,就是花錢蹭熱點。

那為啥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項呢?可以像經濟學獎一樣後面加上去呀,原因其實非常簡單:沒有人願意出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