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怎麼評不上諾貝爾獎?原來他的成就是諾貝爾獎無法衡量的

2020-12-04 音訊奇聞所

袁隆平怎麼評不上諾貝爾獎?原來他的成就是諾貝爾獎無法衡量的

科技的發展是為了服務人類,而糧食是一切的基礎,我們人類想要生存就必須要靠這個活著。自從一位老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一款新的水稻,而後解決了全世界的糧食問題。如果說誰是世界的英雄,那麼袁隆平先生就一定配稱的上,並且他也可以說是非洲黑人的英雄心中的英雄。

要知道因借著袁隆平的技術,中國世界百分之十不到的土地,卻養活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人口。這都是袁隆平的功勞,而我們知道對人類有貢獻的發明或者研究,就能被記入諾貝爾獎。而袁隆平對世界的貢獻我們都是我們所知道的,卻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感覺很奇怪。很多網友評論不稀罕,袁老爺的獎夠多了,一個水稻之父就足夠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了。

並且袁老爺子還在不斷的研究,這更是能成為我們現代年輕人的榜樣,是我們的標杆。而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諾貝爾發明獎是比較注重發明和發現。袁老爺子是研究出雜交水稻。不過他的貢獻,可不是諾貝爾獎能評價的。現在很多人陷入了誤區,認為獲得諾貝爾獎在這個領域就十分成功了。

但其實諾貝爾獎只是為了激勵和鼓勵科學家,而不是用來衡量的。雖然袁老爺子沒有得到諾貝爾獎,但他還是繼續為我們大家服務,在雜交水稻研究出來後,他為了讓水稻更安全,還公開了一種能出去水稻中重金屬的方法,這一成果更是讓我們在飲食上的健康。

雖然很多人平常的時候都不注重食物裡的金屬含量,但是米飯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食物,如果含有重金屬,在日積月累下,對我們的身體多多少少也是會損傷的,所以袁老爺子比我們還要更加的關注我們的食品安全問題。並且現在許多人對於轉基因食物是否安全很關心,而後袁老爺子團隊就對此研究,再提出,轉基因食物並沒有沒問題的。日後大家所吃農作物,都會改變方向,可以朝轉基因發展。

這樣日後的食物就不成為問題了,價格也就隨之下來了。其實袁老爺子這一舉措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國家服務,更是給全世界的人民帶來了福音。特別是在非洲一些環境比較惡劣,因為科技水平落後,種植水平更是落後,資源欠缺,他們就對袁老爺子更是十分的感激。

相關焦點

  • 鄧稼先錢學森和袁隆平貢獻如此大,為什麼沒獲得諾貝爾獎?
    首先,每個獎項的評選標準都是不一樣的,諾貝爾獎確實更強調原創性,更偏重基礎理論的研究發現,所以應用科學理論很難有機會獲得諾貝爾獎! 不管是鄧稼先,錢學森還是袁隆平研究的範圍都屬於應用科學,所以在這方面就比較吃虧!
  • 諾貝爾獎為什麼不提名袁隆平?專家說出原因:不是不給而是給不了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很多人都以為諾貝爾獎是至高無上的榮耀,拿到這個獎就死而無憾了。另外獲得諾貝爾獎的獎金也是一筆不菲的財富,大概能獲得100萬美金左右。
  • 為什麼諾貝爾獎不提名袁隆平?看完你就懂了,並不是不夠格
    無論是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還是國外的人來說,諾貝爾獎在我們心中佔據的地位依舊是非常高的,甚至有非常多的人窮其一生都在追逐著這個獎項,可是有一些人成功了,有一些人卻失敗了,這不僅僅與自己的能力有關,也跟運氣有著非常大的關係,有些人年紀輕輕就獲得了諾貝爾獎,而有一些人則抱憾而終。
  •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袁隆平,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
    有「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相信他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了。袁隆平是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致力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應用與推廣,發明&34;秈型雜交水稻,成功研究出&34;雜交水稻,創建了超級雜交稻技術體系 。
  •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
    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但為什麼沒有獲得諾貝爾獎,原來是這樣大家好,歡迎關注「精彩歷代史」,今天呢,又到了小編每天給大家講講歷史的時間,希望各位看官們看完心情愉悅,看的高興,現在就讓小編帶你們走入歷史的世界,一起暢遊歷史的海洋吧
  • 能獲諾貝爾獎,卻評不上院士,屠呦呦評院士再次落選
    能獲諾貝爾獎,卻評不上院士,屠呦呦評院士再次落選。不僅讓人感到體制的固化和教條,更讓人感受到官本位主義對文化科學界的嚴重腐蝕。2020年的兩院院士評選,我國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教授再次落選
  • 他讓小麥產量提升4倍,救了無數人,獲得諾獎,為何袁隆平沒得?
    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一直都是我們心目中的大明星。因為他在水稻上的研究成果,將億萬任的溫飽問題解決,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甚至是全世界人民的福祉。但是,擁有著至高榮耀的袁隆平,為何會和諾貝爾獎無緣?這是很多人都覺得很疑惑的事情。
  • 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還有搞笑諾貝爾獎?
    這兩天諾貝爾獎相繼公布了,關於諾貝爾獎,你究竟了解多少,為什麼發了這麼多年,獎金還是沒有發完,為什麼還有一些奇怪的獎項,為什麼獎項裡沒有數學,為什麼中國人難以獲得諾貝爾獎。這麼多疑問,跟著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
  • 諾貝爾獎基金怎麼總是用不完?原來是炸出來的!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是至高無上的榮耀,但是許多人對諾貝爾的印象卻還停留在小學課本上。 只知道和諾貝爾有關係,但是怎麼來的,獎項有哪些是一概不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說一說諾貝爾獎的由來。這就要從諾貝爾一家開始說起了,諾貝爾的一家子都在用生命搞炸藥,甚至諾貝爾獎也有炸藥獎之稱。為什麼這麼堅持呢?因為在諾貝爾那個時代,美國正在搞西部大開發。要致富,先修路,可修鐵路最大的阻礙就是許多攔路的山需要用炸藥才能開路。
  • 人大教授:諾貝爾獎為何權威?
    我吃了一驚,他們也馬上停下來,「你是……」原來他們弄錯了。 交談中才知道,當時有一位華人獲諾貝爾科學獎,大概叫李遠哲,長得很像我,「長相,年齡,氣質,風度……啊,他比你個頭還是稍矮一點。 不過,太像了。」
  • 為什麼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偉大的科學家都拿不到諾貝爾獎?
    為什麼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偉大的科學家都拿不到諾貝爾獎?如果在20年前讓一個人說幾個國內科學家的名字,很多人會想到錢學森、鄧稼先、袁隆平等。在當時他們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因為教科書中經常會出現他們的名字。
  • 老師:我評不上職稱根本不是事啊!
    當今國內最值錢的人就是袁隆平,個人的品牌價值就達到數十個億,超過了任何體育、演藝界明星的品牌價值,他也被尊稱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但是,近日看到一則報導,講述了袁隆平歷經某省四次推薦,袁隆平才艱難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而他的科學院院士評選,卻又折戟沉沙,袁隆平的職稱評審路,原來也是這麼艱難啊。
  • 諾貝爾獎第一彈:諾貝爾獎之「最」
    或許我們知道諾貝爾獎是諾貝爾在他逝世的前一年1895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授予世界各國在一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或許有人會想諾貝爾獎頒獎至今已有119年的歷史,那為什麼他的獎金還沒有用完呢!
  • 這些牛人都曾「落選」中科院院士,院士是怎麼評出來的?
    其實,曾經落選中科院院士也不乏一些我們所熟知的「牛人」,例如:袁隆平:從小我們就是知道,袁隆平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對我國的糧食安全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然而袁隆平曾經三次落選中科院院士,後來卻成了美國科學院院士。為什麼袁隆平評不上國內的院士?當年的討論可謂非常激烈,而袁隆平本人卻看得很淡,認為:當院士不是目的。
  • 屠呦呦之後,國人還有誰有望摘得諾貝爾獎?
    在莫言之前,中國有著強烈的諾貝爾獎情結,一直苦苦盼著自己能夠拿一個諾貝爾獎,尤其是希望能夠拿到科學方面的諾貝爾獎。2015年,屠呦呦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算是暫時了卻了心願。能不能獲諾貝爾獎文學獎具有比較大的偶然性,在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前並沒有多少人看好他能夠獲獎。
  • 楊振寧依然有機會再次獲得諾貝爾獎
    楊振寧是當今世界上傑出的物理學家,在物理學的很多領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其中被學術界公認的最突出的三項成就是: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弱相互作用下宇稱不守恆、楊-巴克斯特方程。這三項成就都是諾貝爾獎級別的。
  • 袁隆平等7位科學家獲未來科學大獎 有人稱之「中國的諾貝爾獎」
    袁隆平是上周六在家中休息時接到獲獎電話通知的,此前一天,正是袁隆平88歲生日。與他電話連線的是「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項」委員會主席、史丹福大學文理學院講席教授駱利群。駱利群在通知袁隆平獲獎時,自然也沒忘順祝袁老生日快樂。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屠呦呦因為學歷太低,遺憾落選院士2015年,屠呦呦憑藉發現青蒿素抗瘧功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袁隆平落選院士,理由更加奇葩袁隆平教授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研究出的超級水稻,解決了數十億人的溫飽問題,不僅如此,袁隆平教授受邀到杜拜,幫助杜拜研究出了抗旱水稻,是的沒錯,在超級乾旱,水比油貴的杜拜,研究出了抗旱水稻。
  • 細數那些實力超強,卻評不上院士的超級大神,屠呦呦、袁隆平在內
    屠呦呦因為學歷太低,遺憾落選院士2015年,屠呦呦憑藉發現青蒿素抗瘧功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袁隆平落選院士,理由更加奇葩袁隆平教授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研究出的超級水稻,解決了數十億人的溫飽問題,不僅如此,袁隆平教授受邀到杜拜,幫助杜拜研究出了抗旱水稻,是的沒錯
  • 2018諾貝爾獎揭密為什麼沒有數學獎,原來還有這麼一段愛恨糾葛!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費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就是我們常說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麼,問題來了,諾貝爾獎為什麼沒有數學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