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鳳縣非遺剪紙類傳承人代芙蓉:「家產入了股,咱農民變『股民』」

2020-12-03 央廣網

代芙蓉在當地小有名氣,她是陝西鳳縣非遺剪紙類傳承人。無論節假日還是平日,找她剪紙的村民總是不間斷……

她所在的龐家河村是一個只有309戶1100多人的小山村,近年來大力發展蘋果、花椒、核桃等種植產業,被評為全市的果業十強村和優質蘋果示範基地,成立了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46戶貧困戶拿上了股權證。

村民們家中原有的蘋果樹和存款變成了資產、股金,平日裡在聯合社打工可以掙工資,年底還能拿到分紅和土地流轉金,被鎮上定為「三變」改革試點村。

貧困戶肖世懷身有殘疾,去年將自家的6.5畝土地和縣殘聯給他墊付的1萬元本金入了股。他想讓代芙蓉給他剪上一個脫貧攻堅的剪紙:「真沒想到,家產入了股,咱農民變『股民』!」

村裡的種植大戶旁久春對代芙蓉說,「黨和國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日子會越來越幸福,需要剪的內容越來越多了。」

代芙蓉說,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把自己心中想到的最美的景象剪出來,再被大家貼在門上、擺在家中,供眾人一起欣賞,其中的充實與滿足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本報記者 張丹華)

相關焦點

  • 縣芙蓉學校:「傳承非遺文化·體驗米塑藝術、剪紙」活動
    它孕育了安仁一代代藝術家,像著名動物雕塑藝術家周輕鼎與國際陶藝大師周國楨、著名畫家東方人。12月2日下午,安仁縣芙蓉學校邀請了安仁米塑非遺文化傳承人何陸生先生到校開展「傳承非遺文化·體驗米塑藝術」活動。活動中,何陸生首先向我校六年級的學生介紹了安仁米塑的歷史來源,讓同學們詳細了解了安仁米塑的歷史和淵源,激發了孩子們的鄉土情懷和自豪感。
  • 抖音紅人:剪影非遺傳承人 7秒成像,立等可取
    剪紙很多人都見過,但用7秒鐘的時間快速剪出一個人的剪影,還剪得惟妙惟肖,細緻入微,恐怕就不怎麼容易了。在抖音上,就有這樣一位有20萬粉絲的剪影大師,他就是剪影非遺傳承人劉期培。
  • 非遺進校園|鄉土教育融合美育,澆灌出雲鄉深處的非遺之花
    此項工作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2020年10月,在第二屆「非遺進校園」優秀實踐案例徵集展示活動中,該案例入選「十大優秀案例」。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杜漪介紹:「我們每年會在全州12個縣市組織開展不少於60場非遺進校園活動,涵蓋大、中、小、幼兒園及各類專業培訓學校,授課內容包括傳統技藝類、戲劇曲藝類等。」
  • 會寧剪紙:一把剪刀剪出錦繡乾坤
    會寧剪紙以甘溝驛鎮最具代表性,是會寧非遺文化的重要縮影和傑出代表。1995年甘溝驛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民間剪紙)之鄉」,2007年會寧剪紙被列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甘溝驛鄉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1年,會寧剪紙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仫佬族剪紙藝人羅華清:剪紙絕活傳承五代人(組圖)
    廣西新聞網12月5日訊 12月4日,廣西河池市首個民間工藝技能大師工作室——羅華清(傳統剪紙)工作室在河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掛牌成立,由仫佬族剪紙藝人羅華清創作的8米剪紙長卷《歌仙劉三姐》也首次在職業中心學校展出。
  • 看非遺傳承人如何用3分鐘剪出一對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看非遺傳承人如何用3分鐘剪出一對活靈活現的小猴子 「非遺」上海海派剪紙代表性傳承人李守白攜徒弟在進博會進行現場展示,用約3分鐘的時間剪出了一對活靈活現、正在吃同一個桃子的小猴子。
  • 「歪果仁」與非遺傳承人同臺說學唱演
    非遺走秀《南京雲錦》、舞蹈《洪澤湖漁鼓》、蘇北大鼓《嶽母刺字》、運河沿岸民歌秀《運河碧波千年長》……12月15日下午,「同樂江蘇」大運河非遺分享薈在南京舉辦,來自五大洲20多個國家的近百名外國友人齊聚一堂,12個精心編排的中華非遺節目,講述了外國友人與中華非遺的情緣故事。
  • 煙臺非遺傳承人梁巧豔用六幅作品六種顏色表達文明主題
    昨日,煙臺剪紙非遺傳承人梁巧豔用剪刀記錄下了煙臺創城的真實一面。創城全景圖由六幅剪紙作品組成,「不同主題用不同顏色來表達,可以給觀眾以直觀感受。」梁巧豔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非遺傳承人,我想以我市寶貴的文化遺產為載體,為創城凝心聚力。弘揚仁愛之心,倡導孝敬之心,增強責任之心,加強個人品德建設,以優雅得體的文明言行,塑造煙臺人文明形象。」
  • 高清組圖:雕花剪紙傳承指尖技藝
    人民網孝感9月24日電 (董行 王郭驥)9月23日,62歲的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省非遺傳承人池福新臨窗而坐,手握刻刀,正在進行雕花剪紙創作。桌面鑲嵌著一塊蠟盤,文具盒裡放滿一把把自製刻刀。 據了解,孝感雕花剪紙現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一位,省級非遺傳承人兩位。
  • 山東非遺美食傳承人:世代鍋邊轉,餐飲講節約
    與糧食打交道最多的,除了農人,還有常年從事美食名吃加工製作的非遺傳承人。
  • 展覽|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
    展覽 | 「三晉藝彩 晉品薈萃」——百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作品展 2021-01-12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抖音上的非遺剪影大師爆紅 網友:這是被上帝握過的手
    遊客的絡腮鬍、眼鏡框、帽沿一個不缺,線條流暢清晰,細緻入微,人物神態躍然紙上。這是劉期培發布在抖音上的短視頻之一,這條短視頻獲得了驚人的144萬點讚和1.2萬條評論。「抖友」們留言:「這是上帝握過的手」、「中華藝術博大精深!」剪影是中華傳統藝術,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東晉史學家幹寶寫的民間傳說集《搜神記》。
  • 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20-07-25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整理 融合 創新 台州非遺的三個主題詞
    近5年來,我市非遺理論研究交出了一張漂亮的答卷:組織編寫了《台州亂彈常用音樂研究》《台州亂彈》《濟公傳說》《杜式太極拳》《台州市中小學師生剪紙大賽優秀作品集》等書籍。在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十佳百優」圖書評選活動,《堅守者——台州市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口述》等10本非遺書籍入選。《台州地方藝術》這一教材內容涵蓋9個縣(市、區)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山西「巧媳婦」的剪紙人生:巧手匠心「剪」出最美家鄉
    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美術館內,「巧媳婦」趙敬玲正向市民展示自己的剪紙技藝。作為第三代晉源傳統剪紙傳承人,趙敬玲已經不需要在紙上畫出花樣,通過即興創作,便能剪出蝴蝶、牡丹、如意等精美的小型作品。「我已經當了兩年晉陽工匠。晉祠侍女、蒙山大佛、大寺荷花……我想通過我的剪刀,剪出山西風格,晉源美景。」
  • 線上教拳、創作抗疫主題作品……白雲非遺傳承人助力戰「疫」
    談及當前學習非遺拳種的意義,非遺洪拳市級傳承人馮亦慧、非遺白眉拳區級傳承人劉智強一致認為,這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更是防控疫情的需要。疫情期間,他們堅持非遺教學「不斷檔」,通過錄製視頻進行線上教學的方式,讓網友們足出不戶便可鍛鍊身體,以強健的體魄面對疫情挑戰。
  • 佛山非遺登上央視《匠人匠心》欄目
    1月1日晚21:33,佛山木版年畫、佛山剪紙、南海金箔等非遺項目登上中央電視臺十套《探索·發現》之《匠人匠心》欄目,非遺傳承人劉鍾萍、饒寶蓮、吳深龍成為第39期佛山專輯《節味嶺南》的主角,他們通過解讀一件件佛山年俗工藝品,講述非遺匠人匠心的故事。《探索·發現》是央視一個大型人文歷史與自然地理類的紀錄片欄目。
  • 湖州這12個人身懷絕技 成省級非遺傳承人
    近日,浙江省文化廳公布了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279名傳承人被確認為第五批浙江省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湖州民間文學1人,傳統音樂1人,傳統舞蹈2人,傳統技藝6人,民俗2人,共12名傳承人名列其中。
  • 2米長《瑞鼠迎春》剪紙剪出年味兒
    晨報訊鼠年春節很快就要到了,今年79歲高齡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韓月琴正在創作鼠年特色的剪紙作品。日前,記者來到韓月琴家,一進門就感受到濃濃的年味與書香氣,客廳裡擺放著各種造型的「喜鼠」剪紙作品,一幅長達2米長的「2020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瑞鼠迎春」大幅剪紙系列作品已經完成,剪紙這門古老的技藝在一代代傳承人的努力下,正在被賦予新的生命力。「老鼠象徵著智慧與機靈,如果比作人的話,如同一個人行動迅速,順時應變。」
  • 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南平南詞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林豔 攝 得知榮獲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表演獎時,南平南詞第八代傳承人、南平南詞非遺傳承人肖向麗剛忙完演出,腦海裡浮現出七個大字——功夫不負有心人。 南平南詞是小曲種,何以能在國家級大賽中摘下一朵「牡丹」? 情系戲曲淵源長 肖向麗的演員夢,一半來自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