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芙蓉在當地小有名氣,她是陝西鳳縣非遺剪紙類傳承人。無論節假日還是平日,找她剪紙的村民總是不間斷……
她所在的龐家河村是一個只有309戶1100多人的小山村,近年來大力發展蘋果、花椒、核桃等種植產業,被評為全市的果業十強村和優質蘋果示範基地,成立了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46戶貧困戶拿上了股權證。
村民們家中原有的蘋果樹和存款變成了資產、股金,平日裡在聯合社打工可以掙工資,年底還能拿到分紅和土地流轉金,被鎮上定為「三變」改革試點村。
貧困戶肖世懷身有殘疾,去年將自家的6.5畝土地和縣殘聯給他墊付的1萬元本金入了股。他想讓代芙蓉給他剪上一個脫貧攻堅的剪紙:「真沒想到,家產入了股,咱農民變『股民』!」
村裡的種植大戶旁久春對代芙蓉說,「黨和國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又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日子會越來越幸福,需要剪的內容越來越多了。」
代芙蓉說,一張紅紙、一把剪刀,也是一種文化傳承。把自己心中想到的最美的景象剪出來,再被大家貼在門上、擺在家中,供眾人一起欣賞,其中的充實與滿足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本報記者 張丹華)